查看原文
其他

“无人律所”|告诉你江苏“互联网律师事务所”的样子

曹扬文 律媒智库 2019-08-28

罗 荣

12月18日,首届中国·无锡“智慧法务”发展大会在无锡召开。

江苏省司法厅律师管理处处长曹扬文发表了主题演讲。

今天,我们一起听他聊一聊江苏探索“互联网律师事务所”建设的初步实践和思考。


初  心

众所周知,江苏是经济发展强省,2016年全省的经济总量达到7万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更高追求,不仅有物质文化的需求,还有对实现公平正义、参与社会管理以及获得被尊重感、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等精神心理需求和政治诉求,社会各界对更高水平法律服务的需求可以说与日俱增。

正如十九大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所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法律服务领域还十分突出。

从实践看,全国法院每年审结的850多万件民商事案件中,有律师代理的不到200万件,全国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率不到15%,律师作用的发挥还不充分;

从我们江苏看,律师服务资源区域布局还不合理,苏南苏北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较大,以全省主城区以外的61个县域为例,县域律师人数不足50人的有19个,律师万人占比低于万分之一的41个,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

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问题体现在:一方面律师资源匮乏地区人民群众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律师资源饱和地区出现了资源溢出和竞争加剧。

这就要求我们,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除一切制约律师事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律师资源配置的供给侧改革。

为此,今年下半年以来,江苏省司法厅联合律兜法律服务平台、江苏薛济民律师事务所,在连云港市灌南县和赣榆区开展了“互联网律师事务所”的创新开发工作,希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探索“无人律所”的服务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实现跨区域法律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使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架  构

江苏“互联网律师事务所”主要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针对律师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开发的整合全省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律师资源,提供线上资源集聚和线下即时服务一体运行的自助服务系统。

与传统律所服务相比,互联网律所具有资源集聚更广泛、获取法律服务门槛明显降低、服务的时空界限更模糊、更便于在乡村等服务资源匮乏地区设点布局的特点;

与互联网法律服务公司等网络平台相比,互联网律所具有服务站点的实体化、服务内容的场景化、服务接入的大众化等特点。

可以说,互联网律所兼具了传统律所和网络服务平台的优势,是律师服务模式的创新。

屏幕中我们看到的是互联网律所服务场景的一个模拟图像,在这个相对私密的空间里,内置了高清触摸终端机、身份证读卡器、摄像头、拾音器、音响设备、文件上传设备、打印设备等其他综合配套设备,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灵活切换和实时提供。

实践中,江苏“互联网律师事务所”已经开发了以下基本服务功能:

一是及时响应的远程视频法律咨询。系统后台进行实名化管理,用户通过身份信息识别或绑定实名认证的手机号,即可快捷登录。登陆后只需选择好自己的问题一键发送,系统即会按照“本地律师优先+省内律师补充+全国律师支撑”的服务供给机制,在平均6秒的时间内,匹配到互联网律所后台的律师,并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视频法律咨询服务。

二是方便快捷的在线律师服务。用户在与律师视频沟通的过程中,如需要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文书起草、审核、律师函发放等在线服务,律师会在服务终端窗口中向用户发送服务订单,确认文书服务内容、交付时间等信息,用户可使用终端机快速上传书面资料,而律师在线草拟的文书等材料不仅可以在线阅览,还可以在终端机上快速打印,实现了文书服务的一站式输入输出。

三是灵活高效的线下服务对接。用户在和律师的沟通中如发现需要本地律师或特定地点的律师提供当面咨询、陪同谈判、案件委托等线下法律服务的,可以将服务需求发送至系统数据库进行匹配,符合要求的律师将在1个工作日内主动联系客户提供线下服务。

用户在互联网律所里享受的所有服务数据均在后台加密存储,律师服务流程由后台客服人员全程监督,用户也可对律师服务进行评价投诉,以充分保障用户权益和服务质量。

经过前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在连云港的灌南县试点建立了江苏“互联网律师事务所服务站”,从10月19日试运行来,已有灌南两家律师事务所、连云港市区两家律师事务所、无锡梁溪区20家律师事务所入网提供服务,此外,还有律兜法律服务平台上约35000名网上律师可以为客户提供后台服务支撑。使用人数也持续上升,互联网律所平台已经接收访问20034人次,为群众解答各类法律咨询近3187人次,提供在线法律文书代写16份,帮助企业合同审查9份,群众满意率达99.8%,较好地解决了当地法律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远  景

“互联网律师事务所”建设为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解决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一条实践探索路径。

将来,除了实现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外,“互联网律师事务所”还可以通过对法律服务场景的重构,实现更多环境下的智慧服务,比如,可以在看守所提供网上律师值班服务、在法援中心提供异地法律援助服务等一系列个性化法律服务定制方案,全方位解决不同层次的法律服务需求。

同样,“互联网律师事务所”也可以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载体,通过与江苏法网的融合对接,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的目的。

特别是在十九大提出的精准扶贫领域,它将能够通过灵活布点,很好地满足贫困群众对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的的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在试点基础上,探索推进“互联网律所”标准化建设,加快适销对路的服务产品和应用场景开发,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稳定模式,努力打造江苏“互联网律所”建设品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

【相关链接】

19场宣讲+1次调研 | 看党代表薛济民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的思与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