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规模化怎么看、怎么管?京师CEO杨建华这样说!
如何看待律所规模化发展?
大体量律所,怎么管?
如何把控风险、解决利益冲突?
在规模化大所,如何树立品牌、凝聚人心?
……
上述关于规模化的这一系列问题,是京师创始合伙人&CEO杨建华经常被问起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杨建华,听听他的看法和思考。
如何看待律所规模化?
另辟蹊径,赢得话语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杨建华介绍,京师一直将“规模化”视为律所发展的基石。
在各项软硬性指标落后于“红圈所”的情况下,京师以规模化发展理念吸引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并成功以“规模”在行业内赢得了话语权。在京师,每一位律师都是独立的个体,代表着自己的一点星光,但当成千束微光汇集于京师,便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这个“界限”,既包括地域界限也包括行业界限。一方面,京师通过规模化建设进程中所织就的全国与全球网络布局,实现了跨区域、跨国界的信息对接与资源整合。另一方面,规模化发展下的跨界合作,使京师资源在法律服务、法律教育、商务对接、税务咨询、移民与国际旅游等多个领域间流通,全方位顺应了新时代下多元化与多层级的市场需求,为京师“生态圈”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适应律所的规模化发展,京师正在研发和完善一套律所管理人才培训计划:《律所管理合伙人培训课程》。由北京总部招聘一批具备高学历与高素质的管培生,进行1-2年的律所管理类专业培训,打造符合要求的律所管理合伙人,进而将京师总部的管理模式、品牌文化、成功经验有效地输送到各个分所,为京师的全球化、规模化布局积蓄力量。
如何把控风险、解决利益冲突?
以规模化保障风险可控性
随着规模化的推进,把控风险、解决利益冲突成为规模所共同面临的课题。
杨建华介绍,2018年,京师总部律师成功代理案件13599起,未有一起因律师和律所过错被处罚的。那么,京师律师这么多,分所数量又那么庞大,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风险防控呢?又怎么解决利益冲突的问题呢?
在杨建华看来,只要将游戏规则提前设立好了,在大家都认同的规则下运行,“规模化”不仅不是阻力,反而是推动问题解决的原动力。
首先,京师律师基数庞大,这也意味着有更好的待遇聘请到高素质的律所管理人才。以总部为例,北京总部现有行政人员158人,且大多数行政管理层都已通过了司法考试,拥有律师身份。这样一批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在为律师做好服务的同时,也担负起了律所日常经营管理与风险防控的重担。
与此同时,京师拥有自己的专业IT团队,负责开发与维护京师OA系统。律所风控部严格要求京师律师代理的每一个案件必须提前登陆OA系统进行登记并进行利益冲突检索,一旦发现有冲突,需要联系风控,妥善协调解决。在京师内无法解决的利益冲突案件,推荐给京师联盟律所代理。
如何树立大所品牌?
以专业为王,讲好京师故事
“品牌资产”,作为企业存在与延续的价值支柱,对于企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2018年,在与律所发展同步的基础上,京师将品牌发展战略调整为由“规模”到“专业”转变。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杨建华坚信,“专业”始终是京师品牌的核心价值与力量源泉。2018年以前,在专业化水平跟不上的时候,京师用规模汇聚资源。但自2018年起,在京师总部完成规模化初步目标之后,更加坚持“专业为王”的办所理念,这一年,专业化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形成113个专业部门;进入北京市高院的企业破产案件管理机构名册;被北京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北京市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单位;成功代理了多起无罪判决和不起诉案例,其中“张嘉伟故意伤害案”(由京师王殿学律师和刘志民律师代理)载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侦查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情况的报告》。
针对未通过司法考试的京师人,组建京师律政教育团队,研发上线《京师法培》APP、小程序。通过定期发布法考咨询及课程培训、在线真题,并开展线下集训班帮助考生顺利通过司法考试。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北京总部行政人员报考司法考试的通过率达到了90%。
针对实习律师群体,京师成立知识管理部,并推出线下讲座《京师实务讲堂系列公开课》。邀请京师所内专业能力突出的律师进行现场授课。通过现场签到或线上打卡的强制性规定,提升实习律师专业技能,进而为京师储备后续人才。
在提升青年律师专业能力方面,京师开展了“专题讲座”、“法律研讨”、“部门交流沙龙会议”等线上线下的系列活动,为律师间的业务交流沟通提供了专业平台。
【相关链接】
公众号指导单位:江苏省律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