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新丨孙永利:通过沉浸式体验,培养学生经管创新实践能力
教学创新
教学创新专栏的设立,旨在发现并传播高校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最优实践及探索,为致力于教学创新的教师搭建分享、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10月的每周三,我们将推送一篇教学创新案例分享,分享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简称“大赛”)的获奖案例,敬请关注。
经管类学生的创新能力欠缺,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学校实验室资源开放时间有限,无法满足学生随时学习的需求……
面对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情况,天津工业大学孙永利老师团队依托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整合多学科资源,设计搭建创新实验室,组建了仿照公司运营的MECLUB大学生实践俱乐部,创出“赛中学,学中做,做中研,研中悟”的教学模式。
通过遴选系列竞赛项目,开设形式多样的训练营,重构适合校园学习的行动学习教学法,孙永利老师团队通过沉浸式的创新实践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双5R”角色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软实力。
教学团队
<< 向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从左到右,依次为孙永利、李娅、沈小秀、王晓敏、刘荣娟、齐庆祝、王文涛
参与学生
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开放,每年参与学生人数在100-300人。
沉浸式的经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从入学开始,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参加以各种学科竞赛为引领的创新实践项目。四年浸润在体验式的商业实践项目中,学生们把经管理论学习与自主创新实践相结合,由浅入深,从生疏到熟练,实现成长和蜕变。大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经考核达标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一、学生需“扮演”五个角色
2008年,孙永利老师创办了“MECLUB大学生实践俱乐部”,MECLUB是一个仿照公司制运行的“大学生自己的创新型学习组织”。在MECLUB俱乐部中,学生转变被动学习的传统角色,需要“扮演”学习者、决策者、管理者、教学者、研究者五个角色(Role)。
1
阶段挑战性竞赛项目,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决策者”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按照学生专业学习由浅入深、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逐步完善的原则,围绕经管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孙老师团队遴选了多个有挑战性的竞赛项目,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大一学生:提供沙盘模拟为主的竞赛,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
大二学生:以企业竞争、财务决策项目为主,训练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
大三学生:引入了芬兰的尖烽时刻和国内的创业决策项目,训练学生跨专业综合技能;
大四学生:提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发展学生的跨专业综合技能、高阶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在大赛不确定的环境下做出自己的决策,他们既是学习者也是决策者。
2
学生作为“管理者”,管理仿照公司制运营的MECLUB俱乐部
俱乐部所有的管理角色全部由学生担任。学生作为管理者,出任董事会成员负责管理俱乐部日常事务,自主管理各事业部、组织学科竞赛。通过实体化运营MECLUB俱乐部,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创新思维,知行合一地解决MECLUB俱乐部所面临的管理和发展问题。
MECLUB大学生实践俱乐部组织结构
俱乐部管理层会议中
3
系列化内容、与时俱进的训练营,学生作为“研究者”落地项目方案
从2010年秋季开始,孙永利老师团队按正常实验课程教学要求,整合经管专业多学科资源,面向全校包括理工科学生在内所有专业的学生,设计了“秋训营”入门、“春训营”提升、“特训营”专训、“夏令营”真题实操的四级培训,学生需要作为研究者走进每个项目中,个性化的竞赛培训和实践项目增强了学生学习力和研究力。
各有侧重的四大训练营
例如在夏令营中,孙永利老师将合作企业的真实问题引入课堂进行真题实做。学生前期需要到社会或企业去考察,以团队合作形式做好方案后,再给企业做汇报。
通过夏令营专训,学生在专业课堂和参赛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并对真实企业运营有了深入的了解。
4
学生讲师成长体系,学生作为“教学者”进行分享
教授他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孙永利老师搭建了学生讲师成长体系,让学生相互进行传帮带。MECLUB俱乐部的学生,都作为教学者分享自己擅长的专业话题,话题不限,很多学长学姐甚至还分享高数学习的技巧等。
MECLUB的学生在为初学者进行专题培训
二、教师教学中的五个角色
为了让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有更多的成长,孙老师带领团队的老师们,也相应转变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设计者、学习者、反思者和研究者五个角色(Role)。
引导者:老师们通过汲取行动学习中引导技术的核心要义,将引导技术与教学情境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应用引导技术,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提升教学效率,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扩充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绩效的目标。
设计者:老师们把成长型思维应用在教学中,用五星教学原理设计每一次教学实践活动,结合移动信息化智能教学助手云班课的使用,持续设计出适应学生成长的教学脚本。
学习者: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老师培养的学生未来要使用尚未发明出来的技术,从事目前尚不存在的职业,解决目前无法理解的问题。老师在浸润式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和学生对话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扮演起学习者的角色。
反思者: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学活动还没有结束,老师成为一名反思者,对教和学的过程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和学生改变等相关的内容,从而进行下一次更好的迭代。
研究者:老师们要注意发展自己的高阶教学能力,也就是教学研究能力,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角度,将教学研究和自己的专业研究相结合,逐步成为真正的研究型教师。
例如,作为“引导者”,孙永利老师团队将企业中常用的行动学习法引入教学实践中,探索出院校教学中适用的行动学习教学法,用引导技术使学生聚焦项目问题,关注问题解决而非竞赛结果,引导学生群策群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用“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思考,学会讨论;
用“世界咖啡”让学生团队解决复杂问题;
用“ORID”促进学生提问反思,学会深度思考;
利用“复盘和萃取”方法,系统性梳理和总结比赛中的场景和问题,帮助学生们进行知识和能力迭代。
每个学期初,MECLUB俱乐部都会面对全校学生进行招新,孙永利老师团队鼓励学生们将招新过程当作一次营销项目去策划。
为了准备今年的招新活动,学生们搜集了前几届的招新方案,调查了本届同学的学习需求。这时,孙老师运用“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梳理往届招新方案的特点,通过结构化的讨论,学生逐步梳理出自己创新营销活动的必备要素和框架;用“ORID”思考活动的策划,然后运用“世界咖啡”逐步完善并形成解决方案。
学生们采用行动学习法热烈讨论
在整个过程中,孙老师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过程引导和促进学生思考上,对讨论的结果不做干涉,在学生们遇到挑战和困惑时给予充分引导和支持。
学生通过自己的策划和准备,选择延续传承十年的经典环节——“聚餐”话剧,并结合当下时代元素,将大量企业经营管理术语和企业场景用话剧的形式呈现在宣讲会的舞台上。每年,学生们都会圆满完成创新实验室MECLUB的招新目标。
(每年独具特色的话剧和情景剧,成为招新的重头戏)
三、教学创新实践影响力
MECLUB俱乐部组建和运营,使得孙永利老师组建的创新实验室深受学生欢迎,成为学生喜欢的学习中心,学生称创新实验室是他们在大学最常去的三个地方之一(教室、图书馆、MECLUB的创新实验室)。十余年的统计表明,参与创新实验室学生的就业率、继续就读率、获奖及创业率均高于学生平均值。
许多青年博士教师和资深教授也自发加入孙老师的教学创新实践中来,创新实验室和MECLUB的运营形式也辐射国内多所院校。学校、教务处和经管学院领导都对创新实验室和MECLUB的建设和运行给予大力支持,经管学院在用房紧张情况下,为创新实验室安排了专门的学习空间。
附:行动学习书单
MECLUB行动学习中有很多实用有趣的行动学习引导技术,为帮助老师们成为教学引导者,小编请孙永利老师给大家列了一些书单,供大家学习参考。
四、大赛与教学创新案例
9月26日,应大赛组委会邀请,孙永利老师在线上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创新案例,请点击以下视频查看详情。
2018-2019年,孙永利老师团队参与了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并获得一等奖,其他教学创新案例分享,请点击下方链接。
9月20日-10月17日,大赛组委会特设六次线上分享,邀请六名第四届大赛年度最具教学创新获奖者,围绕高校教师经常遇到的20个教学挑战进行交流和经验分享,帮助参赛者了解大赛理念,了解大赛提倡和鼓励什么样的教学创新实践,感兴趣的老师可以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更多大赛信息,请点击下方链接
编辑:王珍
配图提供:孙永利
排版:李思桐
校对:郑南君
▼戳阅读原文,报名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