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赛优秀案例分享丨李英帅:双核驱动教学模式持续改进创新实践

李英帅 西浦ILEAD
2024-09-28

西浦

大赛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简称“西浦大赛”,XJTLU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ing Innovation Award)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简称“西浦ILEAD”)承办,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支持,旨在发现并奖励一批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理念的高等院校的老师,传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创新举措。大赛通过帮助教师梳理个人教学创新思考、提供多重展示的机会,为教育创新者构建分享、交流、学习、成长、共创未来的平台,进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将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的教学竞赛版块。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所有热爱教学创新的老师,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组委会将逐一分享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获奖选手的教学创新案例,为教育创新者们带来更多交流、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本期分享的是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年度教学创新一等奖获得者、来自南京工业大学李英帅老师的《双核驱动教学模式持续改进创新实践》。


教学创新特色


课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问题案例导学,在课堂讲授之前,摸清学生课前预习的状况;课中进行重难点讲解+教学活动,开展 PBL 案例教学,教学活动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科学小实验、观看视频、小组研讨、翻转课堂及情景模拟等;课后开展学科竞赛+服务社会,进行成果导向(OBE),形成下一轮教学内容中的PBL案例。


教学创新实践精彩展示


请识别以下二维码,从40分钟处观看李英帅老师在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线上分享环节的精彩展示。


教学创新案例分享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交通工程基础》

学生人数:30 人左右

课程性质:必修课


教学创新要解决的问题


内容痛点:课程内容与交通强国战略联系不紧密

交通强国战略下,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在课程内容中融入不足,缺少智慧交通大数据等相关内容,陈旧知识仍占有较大比例课时。


能力痛点:专业知识在解决真实交通问题中不会用

根据常态化教学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避难就易的学习倾向,重解题、轻实战,善于命题应试,不善于发现、分析、拆解真实的交通问题,也欠缺协作解决问题的团队意识。


考核痛点:考核方式与学生多元化发展不匹配

课堂的过程性考核仅在出勤率、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后)作业分数等几个方面进考量,考核方式流于形式,且缺少即时反馈机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终结性考核的权重比例过高,不利于督促学生进行学习过程的管理。


教学创新的方法和实践


本教学创新针对教与学过程中的“三大痛点”,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基于问题导向学习(PBL)和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双核驱动”模式,采取重构教与学的过程、设计多元化成效测评、反馈并迭代持续改进的“三大举措”,并将教学创新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教与学“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本教学创新将案例导学、学情分析、小组研讨、课堂实验、理论讲解、翻转课堂、课外实践、大创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论文、学术成果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正向循环的闭环,每一轮教学形成的学术成果又可以作为下一轮教学的案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学生对问题的研究也因持续性的投入习得了高阶知识,达成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 OBE 理念的指导下,本教学创新重新确立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三个层次。根据教学目标,使用 PBL 教学模式,重构教与学的过程、设计多元化学习成效测评,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为了更好地实施 PBL 教学模式,确保教学创新可以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三大痛点”,教师主要引导和支持学生学习的手段如下:


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知识点梳理与重构,设计 PBL 案例导学     

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知识点梳理与重构,在保证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删减与教学目标关联较弱的知识点,增加知识的高阶性与前沿性,使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深度关联,并与交通强国战略紧密联系,增加对专业、行业热点事件分析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李英帅老师根据学情分析,结合真实案例,设计 PBL 案例导学,为开展 PBL 教学模式做好准备。



配合 PBL 案例导学,因地制宜增加特色化教学资源

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与课程目标,李英帅老师将科研融入教学,因地制宜新增特色化资源,包括打造辅助 PBL 案例教学、帮助学生解决真实交通问题的工具包;用于学生研究真实交通问题的交通轨迹数据库;作为课程内容补充的优质微课资源库;用于学生学习的学生优秀作品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动画视频展示库;提高学生知识段位的高阶综合案例库以及培养学生价值取向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形成“一包六库”的特色化教学资源。


围绕 PBL 案例,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

课前,教师做好开展 PBL 案例导学的准备,如将 PBL 案例、涉及的背景知识、相关知识预习的检测题上传至信息化平台(本课程使用超星学习通),根据平台对学情的分析调整授课重点;同时,设计好 PBL 案例导学教案,将背景知识、案例描述、可能用到的工具、相关延伸阅读资料或链接上传至信息化平台,使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对学生的诉求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如提供相关的仪器设备,软硬件等。


课中,教师主要讲授重点、难点,通过可视化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的原理,并推荐综述性的文章,使学生了解重、难点知识的来龙去脉;另外,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包括科学小测验、观看视频、小组研讨、翻转课堂等,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多个维度的刺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后,教师通过网盘分享资源、信息化平台发起主题研讨、微信群进行问题交流等方式,对学生在课中形成的最小化可行产品进行跟踪指导,使之持续迭代升级。鼓励学生针对研究的内容形成焦点小组,并成立大创项目,对接学科竞赛,形成竞赛团队,也可以直接对接毕业论文,以此将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增加教学中知识的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


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学习主要活动包括:课前线上学习 5%,课堂授课 40%,主题小组研讨 5%,转翻课堂 10%(包括课内竞赛答辩),课堂其他活动(观看视频、科学小测验等)10%,社会实践(交通调查、学科竞赛、科普活动、社区活动)30%。


课程的考核方式


 多元化考核与评估

在教学创新效果测评方面,本课程创新根据内容重构时对知识的划分,对不同测评内容采用不同测评形式的组合,进行测评方法与学习成效一致性建构。为此,李英帅老师设计了测评量表,使测评有据可依。多元化的考核贯穿课前、课中与课后。


考评反馈与持续改进

学生根据测评量表进行互评并给出反馈意见,授课教师结合参评,针对反馈意见进行指导。学习小组记录学生互评、授课教师参评及指导意见,形成会议纪要,并上传信息化平台进行分享。

分享的内容有助于顺利开展下一轮课程的 PBL 教学模式。下一轮课程中的学生,可以在本轮课程中的学长这里获得积累,以此迭代并持续改进。每一轮课程结束后,教师在信息化平台发布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调查问卷,总结学情,优化 PBL 教学模式,进行持续改进。


教学创新实践的普适性


所教课程亲测有效

本教学创新是李英帅老师在南京工业大学执教 5 年以来,在教学上不断学习、摸索、实践、总结后的结晶,亲测有效。从最初只是在课堂中简单引入一些案例,到开展小组研讨与翻转课堂,再到把课程与学术研究、大创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论文进行结合,最终形成基于问题导向学习(PBL)与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双核驱动”教学持续改进创新模式。

所教授的交通工程基础课在2021年获批南京工业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2022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被评为高等教育组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创新作品,在2023年入选江苏省首批“云书院”在线研修资源平台。5 年来,得到了学生、同行、教学督导的认可,在获得主观肯定的同时,师生也共同获得了客观上的进步。


获本学科同行认可

采用本教学创新,在李英帅老师所教授的其他课程中,起到了同样的效果。此外,李英帅老师前后 2 次在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做分会场报告,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与称赞。其中,得到了重庆交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通大学等 6 所高校本学科同行实践后的正面反馈。


获高校教学同行认可

基于本教学创新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李英帅老师获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征文比赛一等奖;教学研究实践获南京工业大学“疫情防控期间本科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所教授的交通工程基础这门课,在 2022 年“领航杯”江苏省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其中,2项课程相关的校级教改课题被学校评为“结题优秀”。2021 年,受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邀请,在学会年会上做分会场报告,得到与会同行的一致好评。


教学创新背后的故事


Q:您做教学创新的初衷是什么?


李英帅:我入职南京工业大学不久,一位博士同学问我平时在忙什么,我说刚入职,还在适应角色的转变,大部分时间都在备课。此时,他入职也才半年,他说不必如此,说他一开始也跟我一样,一次课要准备 2 天,有时甚至还要熬夜,但是尽管如此,授课的时候,却没几个人听。他慢慢地意识到备课好坏都无所谓,不如把备课的时间用来写写论文。


他说的状况,我也有类似的经历,特别是选修课。比如在稍大一点的教室,前 4、5 排都没人坐;再比如我讲得津津有味,但很多学生却低着头在做其他的事情;必修课好一点,学生看起来都在认真听讲,但是在面对案例时,很多学生都不能把学过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绝大多数仍沿用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输入,却很难进行创新的输出。


作为高校教师,虽然科研压力很大,但是教学是本职工作。如果在教学上糊弄,我心理会非常不好受。就算只有一个学生在听,我也没有理由不认真备课授课。但是我很清楚,我最终的目的不是自我感动,而是真正能让学生有所收获。蛮干肯定是行不通的,只能通过教学创新,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达成教学目的,帮助他们成长,努力去成就他们,同时也是帮助我摆脱课堂“唱独角戏”的窘境。


Q:教学创新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


李英帅:回首教学创新的过程,最大的挑战是自己。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教学创新遇到的实际的困难,都是在我自己改变后解决的。

在我的教学创新之路不断迭代形成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因材施教,给学生成长以时间与耐心;身教大于言传,要与学生一起成长。这些意识的改变帮助了我把教学创新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Q:请简述您对教学创新本身的理解。


李英帅:我认为教师的职责是去成就学生。因此,我对教学创新的理解就是如何创新教学才能更好的成就学生。好的老师应该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同样,好的教学也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而不仅仅是局限在校园的表现。所以,能使学生习得至少一个终生受益的技能、观念、习惯、思维方式、认知维度等,都是好的教学创新。


教师对教学创新的探索,本身就会对学生产生一种示范效应与榜样力量,通过身教影响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做出成绩是值得被人尊敬的事情。因此,教学创新最重要的事情是教师自己要终身学习、不断成长。



第九届西浦大赛线上分享预告


线上分享·第7期

分享时间:10月25日 19:30-21:00

1

以“跨学科思维”与“社会创新”为导向的进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旅游策划的理论与实践》为例

分享嘉宾: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四川师范大学余娟

2

面向数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专业胜任能力培养——基于多维场景化浸润式教学的《高级财务会计》创新实践

分享嘉宾: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吕慧

在线参与:请搜索关注“西浦ILEAD”微信视频号快捷观看直播,或识别以下二维码预约本期分享。


报名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


点击这里查看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细则

报名通道及方式


选手报名:2023.05.21 - 2023.11.17

调研员报名:2023.05.21 - 2024.04.05


请参赛选手及调研员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并提交信息:


选手报名

调研员报名


上传参赛材料通道及方式


请参赛选手及调研员登录西浦学习超市平台上传参赛材料及调研报告。

>请点击这里查看上传材料的详细步骤及流程指南


参赛选手提交材料截止日期:2023.11.24 14:00

调研员上传材料截止日期:2024.05.06 14:00


联系大赛组委会


邮箱:Innovation@xjtlu.edu.cn
电话:王老师 0512-88161893
微信:请搜索XJTLUILEAD添加艾力小助手微信。


新媒体:王珍、蒋玥


 


西浦ILEAD作为教育从业者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研修、教育创新全球社群运作与未来学校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机构,旨在支持学习者与教育者终身学习、支持教育机构发展组织学习能力。

▼戳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浦ILEAD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