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赛优秀案例分享丨余娟团队:以“跨学科思维”与“社会创新”为导向的进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余娟团队 西浦ILEAD
2024-09-28

西浦

大赛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简称“西浦大赛”,XJTLU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ing Innovation Award)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简称“西浦ILEAD”)承办,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支持,旨在发现并奖励一批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理念的高等院校的老师,传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创新举措。大赛通过帮助教师梳理个人教学创新思考、提供多重展示的机会,为教育创新者构建分享、交流、学习、成长、共创未来的平台,进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将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的教学竞赛版块。


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正在火热报名中,欢迎热爱教学、希望加入教育创新者社群的高校任课教师们自主报名参赛。

>点击查看大赛细则
>点击查看报名及上传材料指南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所有热爱教学创新的老师,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组委会将逐一分享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获奖选手的教学创新案例,为教育创新者们带来更多交流、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本期分享的是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年度教学创新特等奖获得者、来自余娟老师团队的《以“跨学科思维”和“社会创新”为导向的进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教学创新特色


余娟老师团队从“跨学科思维”和“社会创新”两个维度,集中发力进行教学创新,打造课程与项目互嵌的服务学习模式,重构实践导向的进阶式学习流程,铸就“五师”(专任教师、企业导师、社区导师、朋辈导师、职业规划导师)协同育人体系,与学生共创个性化挑战项目,经由“情境嵌入、实践沉浸、协同赋能”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高阶能力。


教学创新实践精彩展示


请识别以下二维码,观看余娟老师在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线上分享环节的精彩展示。


教学创新案例分享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旅游策划的理论与实践》

学生人数:30人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发展必修课/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旅游策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旅游策划的规范、内容及流程。面对实际问题和具体需求,主动获取并运用跨学科知识,快速进行“问题提炼、理论解构、工具运用、方案拟定、演练优化和反思总结”。


能力目标

面对实际问题和具体需求,主动获取并运用跨学科知识,快速进行“问题提炼、理论解构、工具运用、方案拟定、演练优化和反思总结”。面对实际问题和具体需求,主动获取并运用跨学科知识,快速进行“问题提炼、理论解构、工具运用、方案拟定、演练优化和反思总结”。具备旅游创意策划、运营推广、文案写作、项目汇报等专业能力,确定并检验方案、沟通、组织和协调等团队合作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

培育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精神和创新意识,树立“旅游新动能助力人民美好生活”的职业理想,形成“终生学习、全面发展,为全人类共同利益福祉而奋斗”的核心价值观。


教学创新要解决的问题


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素养课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课程。传统的作业要求学生以旅游策划专家的视角,基于旅游资源特色做出策划方案。但当代游客对景区的诉求不再只是美丽的风景,还要有美好的生活。时代呼唤着具备公民意识的实战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以民生的视角,跨界协作,超越产品设计范畴,向助力于解决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社区营造等更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方案转型,为当地提供更加综合的解决方案。



但是,我们通过调研访谈旅游策划公司的管理人员,发现我们培养的旅游人才能力及素养还有待提升:


跨界协作解决社会问题经验欠缺

学生大多以理论为导向,教学活动基本集中在课堂上和校园内,无法直面真实旅游产业问题。学生急需躬身入局,在文旅场景和实践场域中发现新问题,积累跨界协作解决社会问题经验。


跨学科整合知识的能力不足

学生接触了大量的跨学科知识和海量网络信息,但缺乏真实情境和项目驱动,难以整合跨学科知识及调动资源,创造性和建设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

大多数学生成长环境优渥、社会经验和自我观照不足,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


教学创新的方法和实践


教学团队紧抓文旅行业“服务和体验”的牛鼻子,从“跨学科思维”和“社会创新”两个维度,集中发力进行教学创新。

社会创新是指对某个社会问题的新颖的解决办法,它通过创造新的社会关系或合作,提供一种产品、行动方法或商业模式,为整个社会带来可持续的利益。“社会创新”由社会使命驱动,它所强调创造的价值是经济和社会的共同价值。

而跨学科思维不单独把个人思维局限在某个单一的知识结构,而是把其他相关的知识融合到一起,构建全新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多维度思维模式,多角度地分析思考问题。教学团队从社会创新议题中获得灵感和启示,经由“情境嵌入、实践沉浸、协同赋能”路径,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实践。



以“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作为高阶目标,拆解成可衡量的考核目标


按照新文科、国家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要求及行业需求,重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其中,实践创新能力拆解为团队协作、自主学习、问题解决;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拆解为洞察问题和建立多元思维的能力;素养目标包括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能力和素养目标是高阶目标。



构建课程与项目互嵌的服务学习模式


走访旅游公司、创新企业、博物馆、人文艺术场馆、社区基金会和景区管委会,在教学内容中嵌入社会创新、城市创新、创意创见等互动议题,包括但不限于旅游减贫与乡村振兴、旅游与大健康、研学旅行赋能优质教育、性别平等与旅游业女性就业、低碳旅游与绿色社区、非遗旅游与产业创新、全域旅游与社区营造、公园城市建设与绿道旅游、生态循环农业与乡村旅游、民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等议题。


教师引导学生组建团队,走进景区、社区和乡村,担当志愿者和调研员,从社会现象中发掘矛盾和冲突;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服务项目,对接跨学科思维与实务性知识,课程内容与服务内容由两者共同的核心任务实现融合。学生以真实问题为导向,运用跨学科思维和学科知识进行项目评估和旅游策划设计,与利益相关者协商,寻找解决方案,提供智力支持。


学习成果及方案可以直接为景区或社区建设采纳,助力城市化进程与创新发展。在解决问题中,服务企业和社区,服务教学和学生,真正落实“校企对接”和“社企对接”。学生在真实世界中建构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协调外界中完善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创新能力。



采用以实践导向的进阶式教学设计


基于上述服务学习模式,教师团队采用以实践导向的进阶式教学设计助力高阶目标。第一阶段是行为训练为主的经验学习,第二阶段是思维训练为主的研究导向的学习,第三阶段是心智训练为主的拓展性学习。


学生在实践场景中,以真实社会问题为驱动,跨界共创,实施项目;由项目激发研究性学习,搭建跨学科知识体系;由课程实践反思个人成长,激发兴趣和社会责任感。学习流程环环相扣,循序进阶。



在第一阶段,面对社会问题,同学们往往不知道如何选题。因此,老师引导同学按照以下原则选题:


“小而美”:不需要解决多大的社会问题,而在于你是否发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问题,并且能用可持续商业方案来解决。


“来源于生活”:不要妄图解决一个看似非常宏大但离你生活很远的问题,否则很难细致的观察也很难做出令人信服的方案。



“可落地执行”:策划需要落地执行,策划中的所有细节需要从实际出发去推敲,不要有想当然的成分。


“融合商业思维”:融合商业的思维推进社会帮扶项目,以创造社会影响并提供社会效益。



在三个月的课程学习中,同学们需要与跨界导师、社区居民完成共享课学习、现场调研、共创设计、落地执行、二次共创、成果展示、微创业孵化活动。



第一阶段初步使用了旅游管理学、社会学和设计学的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积累了社会创新的实践经验。但是,对知识背后的学科思维方式理解不深入,以及是否还有其他学科更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呢?因此,还需要以研究为导向的学习。


课题组老师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找出一个自己“感兴趣”“小而深”的问题。围绕一个问题,寻找跨学科思维模型。那么,同学们需要掌握哪些学科的思维模型呢?我们引入了线上课程《给年轻人的跨学科工具》22个学科,120个重要思维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全局性的理解力,通过剖析问题、分析本质、匹配规律、看到学科之间的相似性、跨界迁移、课后完成创新报告。


第二阶段以跨学科思维训练为主,养成融会贯通使用知识的思维习惯。



但旅游服务经常会面临着不确定性和复杂情况,还需要引导学生做好心智管理。第三阶段,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自己应对突发危机心智模式。同学们发现面对不确定性和多变的世界,需要具备主动参与、换位思考、动态调整等复杂心智。



同时,反思个人成长,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为世界做什么?”以行动清单的方式引领未来五年的学习和工作。以服务者的行动,承担起旅游人的社会责任感。



引入五师团队,构建跨学科协同育人共同体


五师团队践行跨学科协同育人。主讲教师、企业导师、社区导师和朋辈导师汇聚,通过开设讲座、项目共创、社群辅导、方案评价、共建资源等多种方式,实现多体协同、功能互补的多维育人机制。


共商编写《工作手册》,明确职责和分工。教师针对个性化和典型学生进行动态学情观测,梳理成长经历与关键事件,分析、反思和迭代教学设计。教师团队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现场考察、观摩体验、教案编写,实现“常态教研交流”,不断充实导师档案库和教学资源库,形成近5万字的过程性记录。


共同编制《社会创新入门指南》《课程任务单》《跨学科社会创新工具手册》(1.7 万字,56 页)、《跨界导师教研记录手册》(4.5万字,67页)《旅游策划师专业提升专题讲座》、导师答疑回信(共计1.3万字),支持跨学科项目教学、元认知和自我效能提升,形成明确职业生涯规划。


积极拓展课程朋友圈,开展课程联盟战略合作,深入挖掘跨校跨学科教学素材。教师团队加入跨校社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红旅青年”思政工作室,2021年)及课程平台(西交利物浦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2022年),共建共享案例库、项目库和导师库。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自邀请、自组织、自驱动,邀请跨界导师加入导师组。



赋权学生,师生共创个性挑战性项目


共议选题:打破通识教育与专业课隔阂,鼓励跨班、跨专业、跨课程组建学习团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描绘和点燃共同愿景,基于文旅大概念挑选社会议题,设定高阶核心学习任务。


共创公约: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设旅游策划工作室,根据自身性格兴趣,选择岗位、职责和任务。订立和签署《课程公约》,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契约精神。


共定个性化项目成果形式:与学生共同决定项目的成果形式,赋权学生,鼓励学生以“社会创新”“跨学科思维”引导,结合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微调研、微营销、微研学旅游策划方案。


朋辈领航:大力提倡朋辈辅导,以服务学习、发现自我和共同成长为宗旨,依托朋辈在年龄层次、知识结构、新媒体运用等方面的优势,通过项目经验分享、社会意识培养“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学科竞赛护航”等方式营造学习社群和提供针对性指导。


共商评价标准:发动全班学生根据OBE模式,分组讨论,利用闯关游戏的方式,参与课程考核设计,采纳学生提出的“课程之星”的良好建议,将规范性考核与个性化考核结合。


共建工具表和项目库:根据学生实践反馈,共建项目式学习工具表及案例库。项目库不仅收录产出成果的成功案例,也关注和衡量学生成长过程,包括失败教训、脑洞灵感、会议记录,遇到困难及解决方法,以资借鉴,传承赓续。


共创课程LOGO及共益社会创新工作室:与影视传媒学院选课学生共创课程LOGO。依托学生《基于“服务性学习+社会创新”的新文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改进研究》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设共益社会创新工作室,开展社会创新与职业规划、学科竞赛、专利创新等跨校跨专业的线上圆桌会议,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社会责任感和跨学科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活动


课前预习与探讨包括整合概念、分析案例和梳理知识图谱;理论学习包括学习跨学科知识、头脑风暴及展示;社会实践包括拓展学习、调研访谈、共创设计、原型制作、撰写文案、PPT汇报、海报答辩、总结反馈、测试优化与落地推广。


课程的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重视“学习成长”和“成果产出”,兼顾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体现动态迭代、及时反馈和全程贯穿。


课程通过“课堂展示”“思维笔记”“创新报告”“项目方案”“行动清单”作业来考核学生成长。每项作业设置相应的评价量规。在主讲教师评价,生生评议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企业导师、社区居民、朋辈导师评价。让策划方案能够从五个维度,五个视角依据五方权重给出最终评价。我们要求学生注重迭代反思在讨论之后,把讨论的结果进行补充和修正,最终进行成长性评价。



教学创新的效果


近年来,教学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课程评教满意率超过 90%,广获校级教学督导好评。针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专业认同及综合素养均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主动完成旅游策划师大学四年学业规划行动清单;服务社会意识提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志愿者服务、服务设计的积极性大大增强;跨学科思维及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显著。


学生全国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一等奖作品《带着爷爷去哪里》,将生态文明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理念融合,关注隔代教育的社会问题,运用“情感营销”和“粉丝社群营销”,打造代际互动观察类慢综艺。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吴文学对此表示了高度赞赏:“川师大的同学们具备非常好的社会意识及创新能力。同学们关注老年群体,以新综艺创新手法,解决隔代教育问题,值得学习借鉴!”


课程项目《碳麓之旅——研学旅行策划助力近零碳社区共创》,通过研学策划方案及落地执行,为麓湖近零碳社区提出创造性想法和具体解决方案,促进环境、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子贡献青年力量,获得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2023年学生项目成果暨大赛特等奖。


学生课程作品(旅游策划文案)被业内公司采纳和应用,极大激励和切实支撑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全国红色旅游策划大赛”、“四川省乡村振兴创意策划大赛”和“四川省农业创意策划大赛”等国家省部级学科竞赛,并且获奖30余项。


教学创新实践的普适性


本课程教学环节设计和实施流程清晰实用,便于同一课程教师迁移拓展、实践操作和灵活运用。同时,从导师团队、学习空间、实践场域和资源平台等维度营造和谐教学生态,促进协同育人,联接真实工作场景和复杂行业问题,创设个性化挑战性学习项目,构建跨学科社会创新“项目集”和“资源库”,编制工具手册、调研手册和导师手册,搭建教学项目实施脚手架。上述教学流程、组织机制和资源整合运用,对于新文科,特别是经管类专业教学具备较强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此外,课程在借鉴了西交利物浦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手册及张晓军院长的钻石模型,结合课程改革,构建的“行动-思维-心智”训练的进阶式教学设计为课程大面积推广提供教学设计的脚手架。2022课程团队与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教师开展了许多跨校社会创新协同育人的尝试。通过开展的教学实践,服务学习模式、跨学科思维融合、社会创新议题研讨均被证实能创造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促进深层次学习和自我效能提升,可以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中的人文素养课程中推广运用。



教学创新背后的故事


Q:您做教学创新的初衷是什么?


余娟:我的硕士生导师谢元鲁老先生,是四川省著名历史学家与旅游专家、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曾任四川师范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同时,谢老也是“建设成都贡献奖”、“全国各民主党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奖”以及“全国优秀教师”的获得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读研及从教的荏苒十年中,我追随谢老参与了40余项旅游规划策划和政府调研项目。谢老的谆谆教导言犹在耳,刻骨铭心:“身处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时代,应该感到光荣,同时,也应当担负起责任,旅游人应当深入一线,不要仅关注二手材料,更要回应、解答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取得与旅游业蓬勃发展时代相称的研究成果和策划方案,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文化强国、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

作为一位高校教师和资深旅游策划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但是,我们的旅游教育却普遍重学科知识体系,轻社会实践探究;学生的经管思维强于人文思考;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让位于个人功利导向。课堂教学局限于校园一隅,学生社会意识淡薄、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变化,更无法回应现代旅游业创新跨界复合型人才需求。

与此同时,由于受固有观念的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较低。作为师范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有1/2以上的大一新生是调剂而来, 2/3的学生会转入师范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都去了旅游以外的领域就业。

团队成员不断思索探讨,形成共识:“旅游人才固然有其专业性,但是不能因此而过于强调学科背景和工作岗位的特殊性。所有愿意为了人民的旅游权利,为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奋斗者,都是时代呼唤、国家需要的旅游人才。” 

最后,课程组决定紧抓文旅行业“服务和体验”的牛鼻子,从“跨学科思维”和“社会创新”两个维度,集中发力进行教学创新。旅游人才需求也不再是“单向度”,而是向着文化创意、设计开发、社会服务等综合型、实战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这一想法获得了谢教授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受邀担任课程的企业导师和资深顾问。课程组还邀请了具备建筑设计学背景,成都“大城小村”社会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作为社区导师,邀请高年级本科生同学担任朋辈导师。五师联动,校社协同,开展教学创新,引导学生树立共同体意识,以社会创新视角思考旅游,用跨学科知识去解决旅游产业问题和社会问题,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高阶能力,回应“让旅游成为美好生活的新动能”的时代使命。



Q:教学创新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


余娟:疫情以来,旅游业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历了最为漫长的复苏和等待,学校封闭管理、景区关闭、旅游业发展信心受挫。课程设计的“实践导向+共创服务”的全新学习流程,在落地执行及反馈”环节遇到了最大的挑战。比如,2022年跨校合作的研学策划方案,跨校合作的研学导游手册,均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举步维艰,难以落地。


课程组采用“动态应对”和“长效深耕”策略,勇敢应对挑战。“动态应对”:借助“美丽中国”APP和“VR游”平台,导入3D虚拟现实系统,模拟旅游场景,执行方案,收集反馈。在疫情控制期,见缝插针地推进项目落地。“长效深耕”:邀请朋辈导师进课堂,带领学弟学妹,深耕搁置项目,着眼长远,力争落地执行。


Q:请简述您对教学创新本身的理解。


余娟:我认为这个时代的教学创新应该是基于“学生发展”及“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需要调整,特别是学生的智能目标。我们要依据未来社会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强化知识整合能力,强化概念间的联系、信息分类整合、知识有效迁移等等;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也就是批判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协作创新能力,这是面向未来社会必须要有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跨文化理解力,学生应该具备“共同体意识”和“跨文化的视野”。


基于“社会创新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模式,秉承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 和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教学理念,我们希望能促成学生从“以知识获得和考试成绩为导向”转向“解决实际问题和社会创新”高阶能力和行业素养。同时,课程中浸润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形成终生学习思维,避免功利短视,强化社会意识,树立责任担当,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心理韧性,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九届西浦大赛线上分享预告


线上分享·第8期

分享时间:11月1日 19:30-21:00

1

基于“工程问题导向式”的“高温热结构复合材料”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分享嘉宾: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西北工业大学张磊磊

2

造型材料与工艺

分享嘉宾: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石家庄铁道大学张增强

在线参与:请搜索关注“西浦ILEAD”微信视频号快捷观看直播,或识别以下二维码预约本期分享。



报名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


点击这里查看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细则

报名通道及方式


选手报名:2023.05.21 - 2023.11.17

调研员报名:2023.05.21 - 2024.04.05


请参赛选手及调研员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并提交信息:


选手报名

调研员报名


上传参赛材料通道及方式


请参赛选手及调研员登录西浦学习超市平台上传参赛材料及调研报告。

>请点击这里查看上传材料的详细步骤及流程指南


参赛选手提交材料截止日期:2023.11.24 14:00

调研员上传材料截止日期:2024.05.06 14:00


联系大赛组委会


邮箱:Innovation@xjtlu.edu.cn
电话:王老师 0512-88161893
微信:请搜索XJTLUILEAD添加艾力小助手微信。


 


西浦ILEAD作为教育从业者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研修、教育创新全球社群运作与未来学校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机构,旨在支持学习者与教育者终身学习、支持教育机构发展组织学习能力。

▼戳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浦ILEAD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