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楼梦》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养

2017-08-18 问津学术

我一直相信,读过《红楼梦》的人,会比没读过的人,更得更幸福一点。



 01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其中有的人虽出场次数不多,但却能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黛玉之父林如海便是如此。


林如海曾给黛玉请过一个家教名贾雨村。贾雨村是个仕途之人,他考取功名做官之后遭人弹劾,丢了官位,于是谋了个家教差事。


受儒家思想教化的读书人都极看重仕途,这贾雨村自然不甘心给一个小姑娘做家教。于是,听说黛玉是荣国府贾母的嫡孙后,便想要黛玉之父动用岳母家的关系引荐其做官。


正逢此时黛玉之母贾敏过世,贾母派人来接黛玉进贾府。万事俱备只欠开口。只是这事似乎太过唐突和市侩,失了读书人的风雅。

面见林如海之时,他应是正琢磨如何开口。不想林如海先道:


“……因蒙教训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图报之理。弟已预筹之,修下荐书一封,托内兄务为周全,方可稍尽弟之鄙诚。”

翻译过来就是,你帮我教女儿真是无以为报,小弟我推荐你去做官,你可一定不要推辞啊!


原本贾雨村不过是他家请的教书先生,林如海定时按期付其酬劳,并无人情相欠。可他还是很真诚地说,自己为贾雨村修书荐官是为报恩。


想对方所想,还主动避免了对方的尴尬。心思细腻至此,林如海便是对教养二字做了最佳注解。


 02 

大概在12岁的时候,第一次读《红楼梦》。当时我不明白林如海为什么把姿态放得如此之低。


后来听蒋勋先生细说红楼梦,讲到这一段,他说其实所谓教养,就是不让人难堪。


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所谓教养的底线,就是不做让别人难堪的事,不说让别人难堪的话。用心体察别人难言的心思,而后真诚地化解对方的尴尬。


我也越来越觉得,《红楼梦》当真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其间的世情哲理,值得一遍遍阅读、体味。


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下读红楼,所得便不同。

 03 

红楼一书中,有太多这样充满智慧的细节。蒋勋先生曾说:“读过《红楼梦》的人,和没读过的人,是不一样的。”


小的时候看《红楼梦》,看的是宝黛之间的爱情;

现在再看《红楼梦》,看的是里面的人情世故,领悟其间的情商智慧。


【《红楼梦》里的情商智慧】这堂课程里,主讲人就将用6节课的时间,分析《红楼梦》中为人处世的相关干货技巧。每节课围绕一个人际交往的主题,对照现实,从而形成一套实用的高情商修炼法。

每周日晚9点

6节音频大课

给你《红楼梦》里的高情商

粉丝价仅需19元

长按下方二维码立即拿走

课 程 内 容


《红楼梦》里的情商智慧

 第1讲:《红楼梦》中的说服术 

通过红楼人物所用的方法,讲解几个说服别人的小技巧


第2讲:培养亲和力的4个技巧

根据红楼人物为人处世的方法,分析如何获得他人的喜欢和尊重


第3讲:如何拿捏说话的分寸

通过分析红楼中人物的说话方式,领会说话合宜的秘诀


第4讲:安慰别人的正确姿势

借助红楼情节的启示,学会在不同情境中讲话


第5讲:学会拒绝是成长的关键一课

分析红楼人物在不同情境下拒绝他人的方法,学会恰当拒绝,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第6讲:情侣吵架后的“哄”好秘诀红楼精髓之一,是宝黛之间的爱情。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讲,宝玉每次“哄”好黛玉的方式



适合人群


● 《红楼梦》爱好者,想了解《红楼梦》的人

●   希望学习人际交往技巧,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和谐的人


听众评价



 6 期课程,满满干货

永久保存,随时回放

荔枝微课官方特价

仅需19元!

(原价: 29 元)

长按下方二维码立即订阅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立即收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