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刑法教义学的本土化”的学术座谈会成功举办

来源:中南大刑司院

2018年10月27日下午15点整,由我院、刑事科学研究中心、东盟刑事法研究中心举办的题为“刑法教义学的本土化”的学术座谈会在文治楼二楼会议室成功举行。北大法学院的江溯副教授应邀作为本次座谈会的主讲人,我院周详教授主持,齐文远教授、童德华教授、夏勇教授、程红教授、董邦俊教授、刘代华、李波、张正宇等老师到场共同参与,100名左右的研究生、博士生到场聆听。

会议伊始,由周详教授向到场师生介绍了江溯副教授及座谈会流程。一个小时留给江溯副教授、四十分钟留给参与老师、二十分钟留给到场学生。江溯老师开讲后,首先由“法教义学”引申到“刑法教义学”,并谈到“刑法教义学”的三个问题,也是本次座谈会的脉络,一是刑法教义学的概念;二是中国本土环境下需不需要刑法教义学;三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刑法教义学。围绕以上三个问题,江溯副教授谈到“教义学”在我国运用的并不普遍,更多的是在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运用,而英美的刑事程序发达,不需要教义学。江溯副教授谈到刑法教义学是以现行刑法规定为前提,探讨刑法基本概念、理论的体系。并从它的特征及与国外相对比得出中国是需要刑法教义学的。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点,一是我国没有像英美国家那样发达的刑事程序;二是国家在限制剥夺公民权益时需要讲清原委,刑法教义学可以为此提供正当理由;三从社科法学的角度而言,刑法教义学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一种理想,即通过知识限制权力。在整体阐明观点后,江溯副教授分别从犯罪论体系争论、罪量要素的体系性地位、可罚行为起点的立法设置、共同犯罪理论体系架构和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四个方面入手,展示了外国刑法理论在解决我国刑法问题上可能遭遇的难题,强调了刑法教义学的本土性特征。最后,江溯副教授再次强调我国的刑法教义学研究应注重实践,尤其要注重从中国司法判例中归纳总结好的刑法适用规则。

座谈会交流阶段,首先齐文远教授对江溯副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会上齐教授谈到江溯副教授的成就,并提出今天江溯副教授的讲座是干货满满,对讲座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简要点评。

然后夏勇教授在肯定江溯副教授观点内核的同时,也对刑法教义学持一些保留意见,认为中国与外国的国情不同,不赞成直接将国外法学翻译后直接在我国运用。

同样持部分保留意见的还有程红教授,不过程红教授也表明刑法教义学主题宏大,相关问题的讨论很有意义,有机会会与江溯副教授做更加深入的探讨。

童德华教授针对教义学问题,即肯定德国刑法教义学的学术价值,也提出我们不应当太执着于过于精细化的研究,应当具有全球化的反思思维,比如注重吸收英美刑法的优点。

刘代华老师则认为教义学优于解释学,并由此提到了两方的争论问题;董邦俊教授交流最后针对教义学本身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江溯老师对以上老师的发言,也给予了回应,学术对谈中,不乏学术的共鸣,也不缺观点的碰撞,交流气氛热烈而又轻松。会议最后由本院两位学生向江溯副教授提问,江溯副教授都耐心的一一予以解答。

下午17点整,沉浸于学术探讨中的与会师生以热烈的掌声向江溯副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真挚的欢迎与感谢,学术座谈会圆满落幕。(王小青撰稿)

【萃英记忆】尚峰:我从兰大出发

兰州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兰州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

6个月,700+篇考博资讯,问津学术与你一路同行!

2018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目录(社会科学卷)

北京大学法学院拟录取2019级硕博连读学生名单

李林研究员当选为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会长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