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百川:科研论文写作三章

按:蒋百川教授于2015年5月6、13、20日在科学网自己的博客(BCJiang的个人博客)上发表了三篇有关科研论文写作和研究方法的博文,从一位自然科学家的立场述及科研论文写作的一般注意要点、阅读文献与综述写作、确定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等一些基本规则。尽管在具体的研究领域上与社会科学有差别,但科学的同一性在于方法,道理都是相通的,尤其是三篇文章中一些有关投稿审稿、研究综述、选题思路的建议很有启发意义,特此一并转载分享于下。



科研论文的写作



一项科研工作,只有在文章发表后,才算告一段落。对于研究生及年青的科学工作者来说,在科研论文的写作及投稿过程里,与科研过程中一样,会遇到不少困难。我多年来,除了从事科研,还帮助国际主要的视觉科学杂志等审阅过许多稿件。所以本文想从一个审稿者的角度,谈谈科研文章的写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期望能帮助到年青学者。


一篇好的论文,首先是要基于好的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何达到这一点,不是本文的讨论范围,今后有机会当另写文章讲述。我一般主张好的工作要送到国外发表,这样才能与国际同行作交流,所以研究成果需要写成英文稿件。虽然对不少国内的科技人员这也是一个障碍和困难,但本文也不讨论英文的写作问题。


在科学杂志中发表的文章,分好多种类,诸如:综述、纯理论性的结果、新的仪器与方法、病案报告、以及实验研究成果。所以写作的格式与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本文只限于讨论实验研究成果一类的科研论文,由于我的专业关系,本文比较适合生物、心理物理、及医学类的做基础研究的研究生及年青研究人员,对于其他专业的人员,仅供参考。


当审稿人收到杂志社送来的稿件时,首先看到的是稿件的打字和排版。这就相当于你去面试时,人家先注意你的容貌和着装。所以,在写文章时,首先要了解一下想要投稿的杂志在稿件格式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千万不要别出心裁另搞一套。我曽接触到一些年青学者准备投寄的稿件,他们对于英文的打字和格式不甚熟悉,在这方面错误百出。这种“躐踏的面容”与“衣冠不整的着装”,有时会导致直接退稿。


先从论文的序言(Introduction)部分说起。在序言中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你所研究的问题的领域和简明轭要的背景知识;2、概述在这个领域前人的工作;3、你在本工作中想要研究的问题;4、以及你得到的主要结果。


作为审稿者,首先看你是否熟悉文献(前人做过的工作),其次看你是怎样从已有的工作中发现你的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通常的情况是,你发现以前的文献中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以前的工作中有遗漏的因素、过去研究方法上的缺陷、或现在研究手段的攺进和提升等等,这些都会是合乎逻辑的说法。在序言的最后部分,应概述你在本文工作中得出的主要结果,会使人有兴趣继续读完你的文章。


在这部分常发生的问题是,审稿者发现作者对于这个领域的历史进展缺乏了解,尤其对近期的文献没有全面的概念和理解,在序言中作者只挑选了几篇与他工作相一致的文献加以叙述,而忽略与其矛盾的报告。已经发表的工作与本文研究的问题没有内在联系,或者没有什么不同。这些都可以造成对这篇文章的较低的评价甚至退稿,因为我们期望看到是新的成果,是对已有的研究工作的推进。还有一点初学者往往不大注意的是,他必须对所用的术语(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解释和定义,否则审稿者往往要求退回修改(不过,不致于导致退稿)。


论文的第二部分,通常用“方法”(Methods)作标题。这一部分应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1、实验设计;2、实验对象或材料;3、数据采集方法;4、统计方法。作者必须记住的一点是,你所报告的实验结果必须能被其他任何一个实验室重复,这样你的工作才有价值。所以在论文的这一部分你应提供详尽的资料,以便他人可以验证你报告的结果。有时候可能不是作者想隐瞒什么,而是文字表达的功力不夠。此时可以考虑借助图、表来表达清楚一个实验装置或实验流程。如果作卡通的话,尽量要请专业的绘画人员。


有时候你用同一种方法或实验装置写了二、三篇文章,那么在第一篇文章中(假设已经发表)对实验方法作了详细叙述之后,在后面几篇文章中怎么处理?不少作者会一笔带过,要求读者去看他的第一篇文章。其实这是不对的。你可以写得简练一点,但是必须假定这是一篇独立的工作,读者应从这一篇文章中获得有关方法的完整信息。


另外,记住审稿者往往是你这一领域最有经验的专家,你在研究方法中的任何一点瑕疵,都是有可能被他们发现出来的,所以这要求你在着手科研的时候,就要把各方面的问题都想到,不然到写文章时,便有点晚了。


论文的第三部分是“结果”(Results)。如果在一篇论文的“前言” 中谈到本工作所要研究的问题时,提出过你的研究假设的话,那么在这个 “结果” 部分便可以与这些假设对应起来,告诉读者你的实验结果如何。


记得这一部分是以“数据”说话,不要搀和自已对实验结果的理解,以及这个结果的意义等等(这可以留在下一部分“讨论”中去表达)。为了把研究结果表达清楚,往往需要籍助表格或图形。这两者各有优势,采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想表达的内容而定,目的是用最简洁的方法把研究结果讲清楚。这方面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文字、表格、和图形中所表达的内容不要相互重复。对于新手,往往会将同样一个结果,画了图,还作成表格,还要写一大段文字重复图、表中的数据,这就显得多余了。对于某些照片的插图(如解剖学的工作),注意要提供放大率,并对图中各个细节要有注解,不能想当然认为读者都认识图中之物。对于用数据作出的图形,要标明各坐标的含义、尺度、以及计量单位。作为审稿者,比较注意的是作者有否给出清晰、可信的实验结果(包括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及统计结果的正确解释),并且这个结果是新的,对这个领域的发展是有贡献的。现在国内许多研究工作,只是重复别人的工作,从实验方法到实验结果,没有对这个领域的进展起到任何贡献,这是急需改进的地方。


在 “结果” 以后,便是“讨论” (Discussion)部分,有时也用 “结论” (Conclusion)作标题。在这一部分,应包括如下内容:在本工作中你得到什么结果?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本文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有何不同?你的工作有何不足之处及局限性?在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中,应该总结性地叙述你的主要发现,并且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审稿者除了看你是否有新的结果,更注意的是你对于自已的工作成果的讨论,是否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有没有将你的研究结果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多数的初级人员往往会夸大自已的结果,举个例子来说,当他的实验发现某一个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与一个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高度相关后,他会下结论说,本工作发现了此自变量是这个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如果这个因变量是种疾病,他就会说他的这项工作发现了,这种疾病就是由上述的那个自变量(例如某种食物,或者某个外界环境条件等等)引起的。我看到过这样的稿件,显然是将两个量之间的相关性夸大为因果关系。


在正文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参考文献”。每家刊物对于如何在文章中引用参考文献及在最后如何列出这些文献的格式都有不同的规定,最好是仔细阅读它们的规定,还有一个实用的办法是找最近几期的你想投稿的刊物,看看在已经刊出的文章中是如果处理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这里特别要注意,引用一篇论文与引用某本书,在“参考文献”内的表达上有很大的区别的。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去真正阅读这些文献,看见以前的作者引用了,他也照抄一遍,有时候便以讹传讹。这也是做科研工作不严谨的一种表现。


作者的署名,严格地说来,只有真正对本工作有贡献的人才可以署名。这里的“贡献”指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本工作的研究问题,设计本研究工作,创建关键的研究方法,收集、处理、分析、并最终表达实验数据及结果。审稿者一般无法判断文章署名是否合理与正确,这完全是取决于投稿者的科学道德。


最后是文章的标题与摘要。在文章写完后,写摘要便比较容易,所以这里便不再多讲。文章的标题比较重要,我建议大部分情况下,是在整篇文章写就以后再确定标题。有点象小孩子生出来后,再取名字一样(当然也有人家是先取好名字再生小孩的)。确定标题的关键一点是要给读者提供关于本工作的具体特点与信息,避免空洞的内容。我在刚刚起步写科研文章时,往往会把标题取为:关于XXX的研究(A Study on XXX),这种泛泛的标题显然除了你的工作属于哪个领域以外,没有告诉读者任何信息。


一篇科研论文写完后,除了作者本人要再三酙酌,最好请与你相近的同事或同行帮助阅读一下并提出疑问及修改建议。这种学术上的相互帮助也体现一个科研单位的学术风气。在论文投寄到杂志以后,经过审稿,如果不是退稿(不录用),多数情形下会收到修改的意见。这是一个好兆头,只要你根据所附的意见逐点修改你的原稿,基本上下一次便可以被录用了。但是有时候,审稿者的问题太尖锐,太难解答或更改原稿,怎么办?此时千万不要发火或者有对抗情绪,可以用缓和的语气提出你的解释或不一样的思考,对于审稿者不能有不尊重的言辞,包括在他有明显的错误的理解时候,你一样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一般杂志在退稿时,也会附上审稿者提出的种种问题。此时你也不要气绥,试试看能否对稿件作些修改,甚至补充做一、二个新的实验,来充实你的研究结果,然后投寄到另一家杂志去试试。发表一篇论文,不单是总结你已经取得的成果,更是为跨出下一步,作好了准备。



阅读文献与综述的写作



做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习做研究工作的方法。所谓 “工欲善,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就是讲改进和完善自己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学习和领悟研究方法的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

1. 为学——模仿是学习的开端。学而知之、问而知之,便为学问。

2. 为道——道是指规律或规则。我们讨论 “研究方法”,便是讨论在研究工作中的规律性。

3. 为悟——“道可道,非常道”,只有到了“悟”的阶段,才能达到“无为”,即无所不为的境界。


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此时老师和书本可以帮助你。但是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要靠各人在长期实践中的“修炼”。所以在研究工作中,要不断地去体会和比较,不断地改进自已的方法。


一般的研究过程通常有如下几个步骤:

1. 确定一个研究范围;

2. 将研究工作聚焦到一个可研究的问题上;

3. 实验、测绘、观察;

4. 数据分析、处理;

5. 得出结论;

6. 将结果推广或联系到更加一般的情形。


研究过程类似于旅行,到哪里去(目的)、走哪条路(方法)。出发前最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的,所以确定研究范围及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整个研究中的第一项工作。


在确定研究问题前要问自已:

1. 我是否对该领域和有关文献十分了解?

2. 在该领域中有哪些重要的问题有待研究?

3. 我的研究会否改进已有的工作?

4. 我的研究是否会填补现有知识的空缺或导致新的发现?


所以第一步就是要熟悉已有的工作成果,也就是学习和阅读文献。


任何科研工作都是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向前行进的,对于一个刚入门的人,以为自已可以抛开别人做过的一切,独创一个门派,这常常是一个非常幼稚的想法。另外,有人说现在基础科研已经走到尽头,剩下的只有搞搞应用研究了。有这样想法的人,其实对于科学发展的历史缺乏知识,对于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还没有深刻的理解。


举个例子,读物理的人都知道,1900年新春之际,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在送别旧世纪所作的讲演中讲道:“19世纪已将物理学大厦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的任务就是修饰、完美这座大厦了”。他也提到当时物理学的天空还飘浮着两朵乌云,一是以太漂移实验的否定结果,另一是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然而就是这两朵乌云,相继诞生了相对论与量子物理,给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带来了震撼人心的革命。


还有一个例子,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刚踏入光学领域,当时光学是一门非常经典的学科。但是就在那时候,激光技术横空出世,它所带来的变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是巨大的。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是永无尽头的,这应该是我们搞基础研究的人的一种信念。所以学习文献是一种传承,通过做文献综述,对现有资料去芜存菁,可以看清学科或领域的发展趋势,为自已的科研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文献工作应在研究问题形成之前便开始进行,同时文献工作又应该贯穿于整个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初入门者,我以为熟悉并理解所要研究的领域的文献,最好的方法是完成一个文献综述。以我个人经历来讲,我在做博士论文以前,曽花了半年时间,读了一百多篇文献(在数量上读多少文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全面掌握了你想研究的问题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已经作过的工作),写成一篇40多页的综述,从而使我对于这个领域的来龙去脉,理论推导,实验结果都了然于胸。后来我当了老师,它还成了我的教材的一部分。当然,研究生写的综述一般不会用去发表,而是给自已学习用的,或者作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到将来你成了你的领域的专家,自有专业杂志来邀请你写综述的。


做一篇文献综述,可以有下述功能:

1. 当你有一个较高学位时,你应该成为所研究的领域的专家。文献综述保证你在所要进行的研究领域有一个广泛的文献基础,并且掌握这个领域的发展过程。

2. 进而有可能更加精确地和清淅地构思你的研究问题。

3. 在文献阅读和写综述过程中,应当关注他人的实验方法,了解那些方法是可行的,或他人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对你要着手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有更为正确的选择。

4. 在完成你的研究工作后,文献综述有利于你理解你的工作与己有知识之间的关系。正确定位你的研究成果(这一点在科研论文的写作中很重要,详细见我前文)。


通常文献阅读的程序如下:

1. 文献检索,建立起自已的一个比较广泛的文献目录;

2. 选择要阅读的文献,其中包括,基础知识、经典文章、已有的综述、原始论文;

3. 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在阅读文献过程中逐步产生一个你的综述的框架。


在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献之后,特别是一些综述以及经典文章之后,就可以考虑写作你的综述。首先是考虑你的综述里的小标题,标题的确立代表你建立起了一个理论框架。在有了一个初步框架以后,便可将从各篇文献中读到的信息放到各个部分去。记住随阅读的深入,这个框架是可以变动的。综述写作过程,不是简单地抄录摘要,而是一种归纳、总结、深入认识你所研究的问题的过程。写出一篇综述,要达到不但是对已有文献、历史沿革有一个全面了解,看到这个领域中研究方向和潮流。而且要做到能分析已往工作中的问题,找出进一步工作的突破口。以下几点可供在写作综述时参考:


1. 注意有关知识是否完全正确,有没有疑问。

2. 注意最新提出的理论研究或方法,有否他人对此的质疑和评论。

3. 思考有否可能将新的理论、发现、方法等推广到其他情形。

4. 注意不同文献之间的分歧意见,思考你自已的判断和鉴别这些分歧的方法。

5. 深入思考已有知识中的缺陷或不完整的地方,思考如何改进或弥补它。


一个综述的写作过程,会成为形成你的研究问题(即research question)及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即experiment design and methods)的过程。所以研究生在开始自已的论文之前,一定要认真对待文献综述的这个环节。研究生的导师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对自已的学生加以引导,不单是在介绍一些主要的必读文献方面,而且在综述的写作方面(坦白讲,不少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很差)以及思考研究问题方面,要与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并给予帮助,这也是为了学生以后发表文章及写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说了许多,最后以我前几年的一名博士生的文献综述过程作为例子,结束本文。他的准备与写作过程如下:


1. 在我的指导下,他阅读了一些近视眼的研究工作的近年文献;


2. 在了解大致情况后,他希望从事调节、网膜成象模糊、近视进展这一个方面的工作;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带研究生的方式是让研究生选择自已感兴趣的问题,我想研究的问题,我喜欢自已动手去做。


3. 于是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我开始指导他阅读并总结有关调节的基础文献,例如:怎样定义和测量调节,动态、静态调节,影响调节的各个因素(视标大小、亮度、视场大小、对距离的感知等),以及在实验中给出调节刺激的各种方法(1960年代前后的研究成果)。这里面导师的经验对一个初入门的研究生是有帮助的,不然在茫茫文献海洋中,很容易感到十分迷茫。这个环节目的是先让学生熟悉各种实验方法。


4. 下一步是为了了解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他阅读了已有的调节与近视进展的研究工作及理论(1970年代以来的工作),特别注意调节在视近工作后的变化,如调节的适应、暂时性近视等(1980-90年代视光学领域热门课题)。由于先熟悉了实验方法,对于这些工作中的各种数据便觉得容易理解。


5. 在进一步考虑自已课题时,发现尙需阅读与视网膜成象模糊有关文献。从基础概念“离焦”与“焦深”开始,了解对比敏感度与离焦的关系。结合视觉系统对模糊的适应(近10年的热门课题),这便自然地联系到其中目标的空间频率的影响,从而又引伸到人眼空间频率通道的理论问题(1960-70年代视觉神经生理的热门课题)。


6. 由于这些都是我做过的东西,而且多年工作在这个领域,熟悉了不少在这方面的领军人物,我就告诉他当时这些领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许多故事。于是在两个不同的基础研究领城(视频网膜象的离焦与人眼的空间频率通道),他最终找到了一个将它们联系起来的研究方向。这样他的研究便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在完成了毕业论文后,她便在国际上最主要的两本视觉研究杂志之一,顺利地发表了两篇文章。


如何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在上一篇文章中(阅读文献与综述的写作),我讲到对于刚进入研究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首先是需要进行阅读文献与写作综述。这就象我们去海边游泳时,先沿着海滩走走,看看水面的情况,有时候还用手捧起一点海水抹抹身体,活动一下,这都是“下水” 之前的准备工作。在文献看得差不多了,综述的写作也开始后,就应该想一下,怎样着手我自已的研究工作。这时候首先要问自已,我的总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也就是打算干三、五年,甚至一辈子想要研究的东西。譬如拿我来说,从做博士论文开始就把方向定在研究近视眼,因为一是感到有社会需要,二是自已有兴趣。直到七十岁退休,主要的研究工作都是在这个方面。确定了总的研究方向以后,便要考虑现在从那一点着手。这就是要提出你当前要着手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我主张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研究方向要订得长远,研究问题要定得具体。


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究竟是指什么?

a. 首先必须是你有兴趣去研究的一个问题;

b. 是具有挑战性的吸引人的问题;

c. 是与已有知识密切有关的问题,通过研究这个问题,其答案可以加深或扩大我们原有的认识;

d. 是一个简单而直接的问题,应该避免抽象而不具体的问题以及有太多变量的问题;

e. 研究问题必须有可行性,也就是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


对于刚刚起步的研究工作者,开始时要把研究问题定得简单一点。但是简单并不等于没有深度和难度,不等于不能有重大发现。切记:“Garbage in, garbage out”,好的研究结果来自于提出好的研究问题。科学工作和成果是要逐步积累的,这就象打仗一样(虽然我没有打过仗,但很喜欢看描写战争的历史小说),总的目标是消灭一个集团军或攻下一座城市,但真正打起来,还是要以每次消灭一个连、一个营,攻占一个据点为一次行动的目标。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就应该象一个将军,他会在一个领域发表一系列的文章。起初时候旁人不知他的最终目的,但在一个阶段之后,你会发现原来他是有步骤有计划地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在确立自已的研究问题时,关键是学会将一般问题转化成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记住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转化为研究问题。例如,我们经常有很多“想法”,这可能是潜在的研究问题,但是将它们转化成真正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不总是很容易的。我认识一位资深教授,毎天上班,他都会给他的学生带去很多奇思妙想,然后让他们作为课题去研究研究。我以为其实他还不懂将他的这种想法转换成研究问题的重要性,这样的风格也害苦了他的研究生,他们有时候不知道如何着手,有时候是浪费时间和财力,只做出一些垃圾的东西。此外,形成一个研究问题,需要你在相应领域有丰富的知识,熟悉有关的研究方法,还需要你长期的用心思攷,特别是在阅读与掌握已有文献之后,要能找到在现在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再深入下去的突破口,对于初学者来讲,这方面是会有困难的。所以在开始时应多求得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多与同学讨论,并且每次做研究时要有目的地学习如何才能形成一个好的研究问题。


在形成研究问题时,关键在于概念的应用及假设的提出。此时,必须将概念转化为可以量度的变量。当一个概念(concept)可以用数值来量度时,这个数值就称之为变量(variable)。


下面用具体的例子说明无法量化的和可以量化的概念,例如:这个菜很好吃、睡得不香、不喜欢这个电影、他是一个好人,这些都是属于无法量化的概念;这个程序很有效、这个医院对病人有高质量的服务、这项工作很浪费时间、在这个单位有歧视妇女的情况,则属于可以量化的概念。有时候,需要先从概念到指标(index)再到变量。例如:富有、学术成就是两个概念。与它们相对应的指标有,(富有)收入、固定资产,(学术成就)学位、业绩、职位等级、研究成果、学界地位等。与这些指标相对应的变量则是,(富有)年收入、房产、汽车、存款、投资、其他财产,(学术成就)学士/硕士/博士、所教课程、讲师/付教授/教授、发表文章数量/杂志影响因子/文献引用次数、学会/专业杂志中职务等等。 [按:此处用语与社会科学中的常见用法略有差异,社会科学中一些常用的概念往往只能处理为定类变量/名义变量,蒋教授这里所言的变量是指具体可测量的指标(indicator),index 宜指包含各种单一指标复合形成的“指数”如CPI等]


关于变量的种类大扺有:

a. 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分自变量、因变量、外部变量(或称中介变量);

b. 从研究设计的角度,自变量有主动型和属性型两种;主动型是可以被操作、变化或控制。如在一种刺激/反应关系的测量中刺激值就是主动型自变量的例子(而反应值则是因变量)。属性型是不能变化或控制,例如受试者(物)的特征,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

c. 从测量角度来看待变量,也会有两种途径划分变量种类:即测量单位是离散型的(命名的或序数的)或连续型的,以及测量单位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以下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上述的步骤:某社会学工作者对酒精中毒这个危害社会与个人的问题很感兴趣。他把这个问题细分为如下方面:酒精中毒的特征、形成过程、对家庭的影响、社会对酒精中毒的态度、对酒精中毒者的处理模式及有效性等等。然后他选择其中之一,以“酒精中毒对家庭影响”作为研究工作的首要方面。据此提出如下研究问题:1. 酒精中毒对婚姻关系的影响;2. 酒精中毒如何影响儿童的生活;3. 酒精中毒如何影响家庭的经济。


进一步他需要检查一下,为实现这些研究目的,1. 所需的工作量,2. 他的时间,3. 他的财力,4. 他或他的导师在这方面的技术专长。


最后再重复思考一下:1. 是否对此问题的研究真正有兴趣,2. 是否同意这个研究目的,3. 他可利用的资源(如受试者、时间、财力),4. 自已的专长能否胜任这项研究。


在这几点上都得到肯定之后,他便可以确立这项研究工作的研究问题。


在形成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hypothesis)。“假设”是研究者对于实验结果的一种尝试性的猜测,它的正确与否还是末知的,大部分情形是在讨论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通常,一个假设可用实验或观察加以支持或否定。一个假设证错容易,但要证对不易。


一般来讲,研究假设有如下的特征:a. 假设必须是简单和单一的;b. 假设必须是可以被验证的;c. 假设必须是与已知的知识有联系的;d. 假设必须是可操作的。研究假设的型式,从推演角度来看,分归纳式或演绎式,从表达角度来分,有叙述变量之关系式及叙述变量之差别(Null hypothesis, 零假设)式。


下面再用一个实验设计来说明怎样形成的不同研究假设。


有一个研究的目的是:母子保健服务(MCH),营养品免费供应(NS)和婴儿死亡率的关系。在研究中,研究者将所有被考察与跟踪的婴儿分为四种情况:

1、同时享有免费营养品及母子保健服务(MCH+NS),2、仅享有母子保健服务(MCH),3、仅享有免费营养品(NS),4、均不享有母子保健服务及免费营养品(对照组)。


于是,可以有好几种方式来形成研究的假设:

1、不同的处理方式不会影响死亡率(零假设);

2、MCH+NS组相对于其他三组有较低死亡率(差别假设);

3、婴儿死亡率在MCH 组在五年内将被控制在3%的水平(患病率假设);

4、婴儿死亡率在五年内在MCH 组比NS 组低3 倍(关联假设)。


本文大致上介绍了在科学研究开始阶段,研究者必须思考并明确提出他的研究问题,并进一步对研究结果提出假设。只有好的可行的问题,才会有好的研究结果。研究者经过自已不断地探索、艰苦的工作,通过验证一个个的假设,才可能上升到建立理论,甚至确立为定律。现在有些人往往把理论与应用对立起来。我的两位导师(美国),他们在退休前写的最后一篇论文,都不约而同地总结了自已多年从事科学研究的体会,他们的结论是,好的理论工作必然来源于实际问题,实际问题的真正解决又靠理论上的突破,两者相辅相存,交叉地发展和前进。这一点我将会在今后的文章里再作详述。


原载科学网蒋百川教授的个人博客

问津学术圈小编建言

朋友圈里的大学 VS 现实的大学

大学校园里的十大危机,你在其中吗?

大学四年,男生和女生应该铭记的N个道理

北大才女直抵人心演讲: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问津学术系列学术资源推荐【“思想界”开放获取资源平台使用方法】

【讨论帖】当我看不完朋友圈、好友说说时,说明我比较忙

9万人在facebook上点赞的英文漫画:人生的意义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