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的十大危机,你在其中吗?
一、功课危机
众所周知,在大学里,逃课是不难的,难的是一学期都没逃过课,而把大学整个上下来从来不逃课(真的生病等不可抗拒的原因除外)则是难上加难。中国大学一般课程安排本来就比较轻松,特别是同学们经过高中时期那一段近乎“非人”的疯狂学习生活之后,突然降落在这种宽松、无拘束的大学里,难免神情恍惚、不知所措。宽松的课程安排,大量的自由时间,太多的娱乐项目,令人眼花的种种诱惑,使每一堂课上,都会有缺席的人。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娱乐,恋爱,上网等等,那么功课呢?也许在生活中排在第四位第五位……或者最后一位。
然而大学还是个校园,在这里是为了学习,有的学生在毕业时依然对自己的专业稀里糊涂,论文答辩时甚至无法回答老师询问的一个专业术语。在学校,究竟学到了什么?你做的功课在哪里?
二、考试危机
因为平时逃课太多了,就算是来上课,说不定也有睡觉的时候。何况,功课不只是上课就会了,平时哪有时间去复习、做题、背书?和女朋友约会、上网打游戏还忙不过来呢——于是几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得不在每学期末面对考试危机。临考试前的挑灯夜战也许有点用,有时候依然难以保证及格。于是不得不去借笔记,做作弊的准备工作,甚至开始考虑如何打点主考老师……
平时的考试不算,还有另外一些可以“致命”的考试危机,这不是夸张,有很多新闻都报道过哪位同学因为考不过英语四级而跳楼自杀。考试危机,或许不再只是学生自己造成的,也包括体制和社会环境。
平时的考试不算,还有另外一些可以“致命”的考试危机,这不是夸张,有很多新闻都报道过哪位同学因为考不过英语四级而跳楼自杀。考试危机,或许不再只是学生自己造成的,也包括体制和社会环境。
三、独立危机
大多数步入大学的学生已经成年,但是每年新生报道时,我们都看到很多的家长亲自送孩子到学校来,行李都是家长提,交费也是家长交,东跑西奔打听事情寻找宿舍安排铺位,家长们几乎事必躬亲。今年,刚刚过去的开学期间,有这样的新闻:“家长比新生来的更多”,“送新生家长露宿清华”等等,后来还有因为学生第一次远离家门上学,实在无法适应而跑回家去的事情。
到了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需要自己处理一些事务和人际关系的环境,而同学们的生理年龄已经不小,但是心理年龄却为何差的这么远?以至于自己无法面对独立的生活?是家长还是我们自己,造成了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的独立危机?
四、财政危机
上大学要花多少钱?除了学费书费食宿之外,其它日常生活需要多少钱?一上了大学,你也许会发现,一切远远超过你的想像。吃饭,不能总是吃食堂,何况时时有同学请客,你当然也得回请;和同学交往,特别是如果谈恋爱,总不能只是坐在自习教室里或在食堂吃饭时聊聊天吧,难免要去看看电影、打打球、泡泡吧、玩玩游戏、上上网;学习需要或者娱乐需要的数码设备,人人都有,你当然也应该有,电脑、数码相机、MP3或MP4……一样都不能少,而且还得适时升级换代;衣服,不能总穿那么两件,休闲服运动装都需要不断添加……
刚刚收到的钱,不到月底就花完了,只好打电话再要……要知道父母挣钱也不容易啊,可是这些开支哪个也少不了,于是财政危机时时在月底暴露。有时甚至不得不借钱度日……
五、面子危机
如果钱不多,那就省着用;如果实在需要,那就勤工俭学。假如每个人都能正视自己的条件和环境,也许有些不该发生的现象就可以避免。然而我们的大学生,许多人都太爱面子,争强好胜原本也不是件坏事,但是有时过分了,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目前大学校园里贫富分化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大学生开着自己的汽车来上学,有的却不得不扛着纯净水挨家挨户爬楼梯只为挣几块钱。吃不起西餐,穿不起名牌,就会在同学面前觉得抬不起头来,而去想方设法掩饰,甚至采取非常的手段,这都是面子危机造成的。贫富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一些矛盾,导致一些极端问题的出现,近几年也屡有因此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
有些生活条件,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但是却是我们将来可以改变的,希望大家都能够坦然面对,他开他的宝马,你走你的路,有什么关系?如果有人嘲笑你,只能证明他们浅薄。其实这样简单的想想,面子危机就会过去。
六、爱情危机
校园里的爱情应该是单纯真挚的,所以大多数的校园爱情都被描写的非常唯美。事实上,大学时期的爱情,也确实带给我们许多感受,快乐或忧伤,永远也难以忘记。然而,校园时代的爱情又是非常脆弱的,仿佛很容易受到某些原因的影响,而最终夭折。
面对爱情,有时我们过于投入过于激烈,竟然会有因为分手而发生的流血事件;
面对爱情,有时她们不知所措,选择真正喜欢的男生,还是能使她们毕业的导师;
面对爱情,有时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他们会失控,无法面对责任和难以想像的未来……
七、求职危机
大学生就业难,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会出现零起点就业,就是说一分钱薪水都不要,只要你能给我个工作让我做。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学校的原因、学生的原因、体制的原因,等等。太多的学生在毕业季节,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求职危机通常早早地就摆在大四学生的面前。参加了很多面试笔试,要么就是自己达不到对方的条件,要么就是对方的情况自己又看不上眼,试来试去,最终还是没有一个着落。
求职危机给在校生一个提前的警示,一方面在学校里更好的把握时间,充实自己多学东西,增加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有心理准备,放低心态,不妨从低处做起,逐渐向理想迈进。
八、心理危机
近几年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也许是因为经济压力,也许是因为考试压力,也许是因为感情挫折,而这一切最终都归结到脆弱的心理。只抓学习的同时,社会各方面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许多学生表现出社会经验不足、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极端之路。
“自古以来都说:教书育人,但现在的大学中,教书很多,育人却不够,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是空谈理论,不着实际,没有进入到学生的心灵,如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上已经是一片苍白虚无的荒漠。”
九、形象危机
如今的大学生在许多人眼里早已不是什么天之骄子,反之,素质低下,爱慕虚荣,不求上进,眼高手低,肤浅骄傲,等等,成了大学生的形象代名词。在大学期间任意挥霍父母辛苦血汗钱买的都是一些不必要的名牌或进行不必要的奢侈消费,一些大学生习以为常;素质低下,出口伤人,虐待动物,轻视他人,有时甚至了无知的地步,这是大学生应有的形象吗;不上课不学习不读书,考试蒙混过关,终日泡在网台或电脑上,迷恋网络游戏,如同吸毒者一样不可自拔;恋爱娱乐成了大学里的主要生活,大学对他们究竟有什么意义……
这一切都造成了现在大学生的形象危机,在世人在社会甚至在大学生自己眼中,如何才能够真正认识大学生?
十、信仰危机
大学生不知道该信仰什么、究竟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正确的、科学的,这种情形在大学校园里也十分普遍。如今是个开放的、多元思维的时代,所以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对社会、人生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设想。但是许多人无法确定所谓信仰为何物。传统的观念被颠覆,正确的或不正确的被混淆,以恶搞的名义掩饰自己对信仰的迷茫。有人在拿民族英雄当笑话,有人在把强横和暴力当偶像,有人为了金钱当二奶,有人为了出名在进行所谓的另类行为……
没有信仰,没有理想,不知道明天或未来会怎样,大学生们就在迷茫和困惑中犹豫徘徊。
《罗素传:孤独的精神1872—1921》,[英] 瑞·蒙克著,严忠志、欧阳亚丽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118.00元
传记是“人类的一种理解艺术,是对人性的一种赞美”。秉持这一理念,瑞·蒙克本书的目的是“理解这个人”。在瑞·蒙克看来,以前的罗素传记都难以让人满意,它们或者缺乏对传主精神世界的深度探索,或者不能把握传主的哲学工作。瑞·蒙克身为哲学教授,撰写哲学家传记自然是优势,更重要的,他热衷于、也精于去深度探索一个人,前几年我们读到的他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已证明了这一点。本书是两卷本《罗素传》的第一卷,从传主出生写起,写到传主在华讲学和第一个孩子出生的1921年。罗素的成长、学习和研究经历,婚姻和情感生活,他的政治倾向……书中一一写道。作者尤其关注了罗素生命中的阴暗面:混乱和失败的私生活、精神世界的分裂和绝望、难以掩饰的道德缺陷……正如作者所说,对许多罗素的景仰者来说,面对这些真是巨大挑战。
《午夜之子》,[英] 萨曼·鲁西迪著,刘凯芳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56.00元
说鲁西迪(又译拉什迪)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并不过誉,而奠定他世界级作家地位的正是这部曾获1981年布克奖的《午夜之子》,中国读者对此书早有耳闻,此番终有中文简体版问世。在这部五十万字的大作中,这位印裔英国作家对其文化母国印度的历史、政治、宗教的关切与反思得到了集中呈现,以主人公萨里姆·西奈第一人称的回忆口吻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以及一个家族的沧桑变迁,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真实的历史事件与虚构的多个人物故事交织在一起,现实主义与魔幻色彩、文学性与社会性兼具,浓重的印度文化神秘色彩与大量神话、传说、隐喻的运用使得这部作品的创作难度极大,成为鲁西迪文学才情的一次喷发。布克奖25周年、40周年的纪念大奖该书均榜上有名,已成为当代英语文学的经典之作。
《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赵园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39.00元
赵园先生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久负盛名,本书是她的新作(作者说这可能会是一部“收官之作”),聚焦明清士大夫的伦理生活。作者所用材料主要是士人文集,从中提取出丰富的关于士人家庭生活的生动记述,例如关于明末大儒刘宗周,我们可以看到其修身齐家的功夫竟至于“闺门之内,肃若朝廷。终日独坐一室,不逾门阈。女婢馈茶,先生必起避,俟婢出复位”;而董小宛嫁给冒襄为妾,用尽心思服侍丈夫,百般小心讨好公婆、大妇,冒董俨然一对礼教夫妻,让赵园先生感叹“伦理观念入人之深”……梁漱溟说“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经历几十上百年现代化转型以及战争与革命,传统的家族制度和伦理文化已面目全非,回望数百年前,我们会有强烈的陌生感,而如何评骘古人的生活,如何建设新的人伦秩序,则是另外的问题了。
《劳作的女人:20世纪初北京的城市空间和底层女性的日常生活》,[美]程为坤著,杨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7月第一版,39.00元
旅美近代史学者程为坤对二十世纪初北京社会生活极为关注,本书即为他在查阅、分析政府档案、民国报刊、回忆录、公报及田野调查笔记,以及涉及北京地理、民俗、宗教等大量原始资料基础上就这一课题进行的深入探究,是其生前未及出版的遗作。书中考察的时间轴从清末始,至国民党治下的1928年止,从北京的城市女性群体切入,写及她们的谋生手段、社会交往、文化休闲,对女演员、性工作者两个群体专门解析,将女性群体置于更为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环境中加以审视,未将视角局限于某个女性群体,而是检视整个北京的底层女性,如关注中国街头文化、市民生活的另一位旅美学者王笛在该书序言所说,“本书对女性主义研究是一个重要贡献……让我们对20世纪初的女性文化和认同又加深了理解”。
《湾格花原》,马原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19.00元
这是作家马原的第一部童话。首次为孩子写作,是因为他的幼子已经到了听童话的年纪。《湾格花原》是一部标准的历险记体童话,全书仅有两位主人公,即小男孩湾格花原和博士小风叔叔,童话故事就在两位主人公的“穿越”之旅中展开……当小风叔叔一再为南糯山所见所闻寻找科学的、逻辑的当然更包括数字上的支点时,这些奇异的事物突然就索然无味了。在经历种种浪漫而奇幻的遭遇之后,成人和儿童的较劲,最终以湾格花原被邀请前往动物们的元老院而全面胜出。一颗未经浸染的童心,是马原向过度发展的世界索要的最可宝贵的东西。该书多有奇思妙想、童趣横生的场景展示和细节描写,但字里行间不时迸溅的哲思火花,使得文本具有不同于一般童话的广度和深度。
《国之大臣 : 王鼎与嘉道两朝政治》,卜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第一版,58.00元
作者本来要写一本“王鼎大传”,最终完成的这本书却绝不限于王鼎一人的生平故事,而是以王鼎为引线,以军国大事为节点,带写出一些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或全须全尾,或数笔点染,呈现了嘉道两朝的政坛画卷。从嘉庆元年(1796年)考中进士,到道光二十二年(1942年)以东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的身份一死相谏,王鼎漫长的政治生涯中,不仅能力超群、政绩卓著,而且清操绝俗、大节可嘉。作者在主人公身上寄予了深切的认同。
《狂澜与潜流: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李秉奎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69.00元
这是专业方向为民国史、中共党史的历史学者李秉奎的社会学专著,聚焦于特定年代(1966--1976)中国青年的婚恋与性问题上,这一中国人惯常讳莫如深的“私人话题”在某种程度上尤为反映时代的印记。个体情感、欲望、精神乃至物质上的诉求,其实深受政治、经济背景的左右。今天看来,这些私人生活的调查结果既是那个时代的客观投射,也令人唏嘘。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陈平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45.00元
本书收录的四篇文章,或讲述抗战中中国大学内迁的历史,或发掘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传说并予以阐释,或通过陈寅恪、吴宓、朱自清、潘光旦、浦薛凤、魏建功、浦江清、萧涤非等八位西南联大教授的旧体诗词创作呈现国难关头中国知识精英的心史,或通过讲述作者的导师以及导师的导师来凸显中国大学曾有的辉煌。重温七十多年前中国大学的精神风貌,今天的大学发展能否汲取某种力量呢?
《故宫营造》,单士元著,中华书局2015年7月第一版,56.00元
“溥仪出宫,单士元进宫。”从故宫成立的那一天起,之后七十四年,单士元先生一生“行走”故宫,研究故宫。书中较为全面地呈现了故宫建筑的奥秘和元明清三代皇宫营造的历史,诸如紫禁城建筑用料和颜色的专用、水源和采暖、可考不可考的哲匠良工、工程背后的贪腐问题等等,书中都有涉及。此外,书中还有关于天坛、皇陵、王府以及中国古代建筑传统等方面的文章。
《鸦片战争》,[英]蓝诗玲著,刘悦斌译,新星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78.00元
关于鸦片战争的书一向不少,有严肃的学术著作,也有据此演绎的文学作品,这部出自汉学家蓝诗玲之手的大部头无疑属于前者。时隔一百七十多年,这位英国学者到底如何以西方视角看待这一历史事件?作者利用了大量中文特别是英文的相关史料,对鸦片战争的缘起、过程、结果,以及涉及的人物和众多历史事件加以回顾、解读,与中国读者对鸦片战争的常识性认知有重合之处,也不乏互补。
《马一浮与国学》,刘梦溪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6月第一版,52.00元
作者自1990年代初即开始关注马一浮,为了研马,作者沿着马一浮的足迹,进入佛学和宋学,又上溯至六经,用力不可谓不大。本书即作者二十年研读的结晶,有对马一浮早年经历、抗战时期主持复性书院等的记述,更多则是对马一浮学术思想的阐发。作者认为“马一浮的学术思想体系,可以用‘新义理学说’立名,其学理构成为‘六艺论’和‘义理名相论’两部分,其方法则是儒佛互阐和会通儒佛。”本书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好的马一浮研究。
《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黄一农著,中华书局2015年7月第一版,138.00元
黄一农充分利用网络和数据库,并辅以传统手段,在海量文献中发掘出了数量可观的与红学有关的新材料,从而构建起自己的一系列红学新说。作者认为《红楼梦》这部小说应是建立在曹家家事与清代史事间近百年的精采互动之上,而不只是胡适先生所主张的“是曹雪芹的自叙传”。书中对纳兰家六姐妹的考证,以及提出乾隆初年有机会回家省亲的密妃王氏为元春的原型,都是作者极为得意的创获,并在学界引发热烈反响。
《那么热,那么冷》,王定国著,译林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36.00元
年轻时成名,蜚声文坛时隐退,经商,人到中年后重拾文学追求,王定国的经历和另一位同样出自台湾的女作家蒋晓云有些类似。这本小说集收入五篇再度归来的王定国近年作品,多写及事业、生活不甚如意的人物,以老到、细腻的笔触写出男女间、亲人间情感的温暖与无常,字里行间依稀可见作者半生阅历的影子。
《十二月三十一日》,薛忆沩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29.80元
薛忆沩最新中篇小说集,主要包括重写的“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和新创作的“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两个中篇,以及“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别样碎片。一天到底有多长?一天又可以承载怎样的生活内容?三篇小说的主人公都叫X,不管他们是不是一个人,都经历了那样漫长而悲伤的一天,而其背景,则是中国社会刚刚经历的三个大为不同的年代。
《如何独处》,[美] 乔纳森·弗兰岑著,洪世民译,南海出版公司2015年8月第一版,39.50元
以长篇小说见长的美国作家弗兰岑难得地在这部随笔集里流露其虚构作品之外的另一面,他眼中的世界、美国社会、亲情、精神生活,等等,都在这些文章中有所体现。与他在小说写作中的厚重、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类似,他的随笔也相当有深度,冷峻中隐含情感,犀利中包藏悲悯。
《文化溯源:东方与西方的学习理念》, [美]李瑾著,张孝耘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一版,52.00元
华人教育学者李瑾此书旨在探究东西方两种文化传统对人类学习的影响。她认为西方学习模式为心智导向学习模式,旨在开发心智以理解世界;东亚学习模式为美德导向模式,追求个人在道德方面的完善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书中追溯了上述两种学习模式的文化渊源。她认为,尽管东西方文化交流在不断深化与发展,但两种学习模式不会趋同,它们都有各自长存的价值。
《从奇迹到成熟:韩国转型经验》,[美]巴里·艾肯格林、[美]德怀特·H. 铂金斯、[韩]申宽浩著,任泽平、张彩婷译,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68.00元
著名经济学家艾肯格林等学者的这本著作主要讲述和分析韩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经验。作者认为韩国已经展现出作为一个成熟发达经济体的特征,完成了从经济增长奇迹到成熟经济体的转变。增长奇迹不可能永远维持,当增速下行的时候,如何转变经济模式则是一个巨大挑战。中国学界对这本书的关注正是由于韩国的经验或许能够为当下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重要借鉴。
《一个人的出版史》,俞晓群著,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9月第一版,68.00元
本书是著名出版人俞晓群先生1982年至1996年的出版日志(1997年至今将在第二、三卷中呈现),但内容并不限于当年日记,而是经过精心整理,附上了当年的相关文章、来往信件等,生动地呈现了一个出版人的成长经历和卓越业绩。看作者当年如何做书卖书,如何联系作者和策划项目,今天从事出版的人们一定会多有感慨和受益。这是一个人的出版史,也反映了一个行业的光荣与梦想。
《小说机杼》,[英] 詹姆斯·伍德著,黄远帆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28.00元
关于小说写作与小说欣赏,门道不少,能得其门而入者有限,英国评论家詹姆斯·伍德所写的这本小书就是关于如何欣赏小说写作的技巧和领略小说魅力的“入门读本”。有学院派背景的作者在书中刻意淡化了学究气,而是以浅显流畅的语言带领读者徜徉在福楼拜、莎士比亚、萨拉马戈等不同时代的文学巨匠的世界里。
《楚楚的离歌》,沈涛著,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15年6月第一版,18.00元
《楚楚的离歌》是一本真实得能拧出眼泪的小说。一个十二岁的女生,原本过着优越的日子,却突然要远离熟悉的城市生活,来到一个偏远的山村,与素未谋面的母亲相认,住进阴暗窄小的小屋里。你能想象,那是多大的心理落差?内心所承受的又是多么大的压力?但是,当她平静下来去感受亲生母亲质朴的爱,去捕捉感受乡村生活的自然和单纯,她终于领悟到如何去迎接命运的巨变。
南京大学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工作的通知
原来湖南大学法学院90后副教授不是法学专业的,本事件启示漫谈!
华东政法大学2019年招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司法部关于扩大内地律师事务所与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地域范围的通知
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就《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纲要(2018-2022年)》答记者问
关于国家检察官学院教学实践示范基地(2019—2022)的公告
教育部关于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诚聘人才启事—给予一次性安家费45—70万元!
温馨提示:点击本文右上角三个点(···)即可找到“搜索页面内容”,然后输入你的目标院校就可以便捷查询到该校的招聘信息啦,点击标题即可快速进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