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选择读研却要逃离科研?导师这样看……

李明阳 问津学术圈 2021-09-16

来源:科学网李明阳博客

为什么研究生远离科研:导师的视角
研究生远离科研是个不争的事实。
曾记得若干年前研究生复试时,相当一批准研究生们信誓旦旦,决心硕士毕业后读博,将来做一名受人尊重的大学教授、杰出的科学家。数年过去,绝大部分硕士生们从事科研的激情不再。研究生远离科研的原因,导师、学生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研究生逃离科研的原因
从导师的角度来看,可能有以下几条原因。
1、读研的动机并非科研驱动性
曾记得一个权威机构对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读研动机做过调查,考研生中真正以科研为取向的只有17%左右。其他的动机五花八门:学校出身不好,需要通过考研改换门庭的;专业不好,希冀通过读研改变命运;专业技能不强,没有做好就业准备,需要暂居避风港休整几年;谈了恋爱,不想天各一方,通过考研情人相聚;所在学校地处偏僻之地,通过考研圆一个在大都市生活的梦。
2、对科研的艰苦程度缺乏心理准备
科研不同于本科的大作业,生命力在于创新。既然是别人没有研究或研究甚少的东西,从研究思路的获取、实验数据的收集、研究方法的摸索,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没有百折不挠的毅力、没有主动好学的精神,是很难取得突破的。难怪马克思他老人家都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3、沉重的就业压力
不管动机如何,相信绝大部分研究生都是满怀美好的愿望走入科研殿堂。然而,在本科生、研究生连续十多年大幅度扩招的今天,研究生就业优势荡然无存,教学科研部门对于大部分硕士、相当一部分土鳖博士来说越来越困难,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研究生与本科生同台竞争并无优势,到企业发展,对于理科、文科非应用型专业的研究生来说更无优势可言。当读研的目的无法达到,对于付出数年青春、近10万元经济损失的研究生来说,那种失落、沮丧感是难以形容的。
4、科研成果与发展前程相关度不大
对于教学科研岗、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研究生钟情的体制内单位,在现有的国情背景约束下,面试、笔试、体检过程中的潜规则、权钱交易、萝卜招聘处处可见。对于私企,情商的重要性远远高过智商。凡此种种,都提示研究生,家庭出身、人脉、企业所需技能、实习经历更重要,你所做的科研成果与未来前景根本不挂钩。
需要说明的几点1、对于面向市场的应用型专业研究生,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园林规划专业在全国排名进入前三,因为研究生期间所学与未来前程结合比较紧密,学生的科研热情通常较高;
2、对于985、211名校的学生,因为在人才市场受欢迎程度较高,就业前景比较光明,通常情况下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要高于三流以下高校研究生。
3随着国家奖学金的出台,收费制度的改革,在金钱物质刺激下,一部分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也会被激发。
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缺乏科研热情、缺乏主动性、缺乏毅力,才是研究生远离科研的根本原因。如果说到物质条件,今天大学实验室的物质条件无论如何要好于民国。至于说到腐败、黑幕,在权力、金钱笼罩的中国,如果说学术界不是净土,娱乐界、商界、政界那一个行业称得上净土呢?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女博士!

伟大的中文!(爆笑)

拒绝寒假后原样把书带回学校

应届毕业生就业应特别关注工资+职业荣誉

好友太多,群发助力!祝福太多,雇人帮忙!

这样有温度的刑事判决书,让人对法官肃然起敬

原来湖南大学法学院90后副教授不是法学专业的,本事件启示漫谈!

俞敏洪:老子就是中年了,你怎么着吧?

收藏本页面,过年回家再也不担心没有电影电视剧看啦!

猪年大吉!快来生成专属于你的新年快乐表情包吧(附教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