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士扩招困局:导师抢学生,到底是导师多了还是博士生少了?

“中山大学有2266名教授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但博士生每年招生规模只有1700人。在保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指标后,一般都是2—3名教授去竞争1个博士生招收名额,一批优秀教授不是每年都能招收博士生。”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近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提出扩大博士生招生、培养规模建议后,招生指标有所提高,但还不够。
在采访中,多名代表委员表达了类似的心声。
 规模偏小与高水平人才需求迫切矛盾突显 
包括博士生在内的研究生群体,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罗俊告诉记者,我国研究生参与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比例很高。研究生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结题项目人数分别为3.1人/项、7.5人/项,参与原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人数分别为34.5人/项、18.1人/项。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队伍中,博士占83.1%,发挥着创新骨干作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培养总体存在规模偏小的突出问题。我国人口总量是美国的4.3倍,博士毕业生数不及美国的1/3,差距非常明显。”罗俊认为,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偏小与高水平创新人才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突显。
 生源不足造成极大资源浪费 
但多名接受采访者感慨,要招收博士生很难。
全国人大代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海地所)副总工程师印萍告诉记者,地质调查局有近7000名科研人员,具备硕士招生资格的科研人员超过2000人,近1000人具备指导博士生能力,但每年累计招收的硕士生、博士生不到100人。
“我们所博士生招生名额20年基本没有变化,但导师人数增加了几倍。”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易建强研究员算了一笔账,每年每个博士生导师只能招收约1名博士生,远远满足不了科研需要。
“科研人才主要还靠国内自己培养,指标分配不合理,不利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实现。”易建强说。
 培养规模与质量不是此消彼长 
海地所并非不想招收博士生,根本原因是不具备招生资格。
1985年以来,国家学位办没有再新批准科研单位设立研究生教育学位点,仅高校有新增学位授予点资格。海地所未能在政策叫停前获批研究生教育点。
在印萍看来,博导可能是副教授,受招生名额、科研资源、本身学术水平所限,不一定每年都能招到博士生,但如果生源不足成为常态,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我们只能采取和高校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方式。”但印萍认为,这带来了很大的弊端:一方面要和高校分享有限的生源,另一方面,博士生在研究所开展科研活动的差旅费、补助占用研究所工资或劳务费总额,此外带来了安全、住宿等方面的隐患、困难。
去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指出,要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
众所周知,博士阶段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学位教育的最高等级,也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要途经。改革开放之初,在恢复高考制度四年后的1981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制度正式确立,自此本土培养的博士生队伍开始正式登台亮相,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981年的900人增加到2017年的82565人,累计招生115万人,为国家选拔并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不过,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本身的迅速扩张,博士生教育规模近些年增长出现了相对滞后的势头。在1999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至2004年的五年时间里,博士生教育也出现了短暂的高速增长现象。那个时期,各种形式的博士研究生班一拥而上,一个导师带三四个,甚至七八个博士生的情况屡见不鲜。但自2005年后,博士生招生规模受到了一定程度地控制,增长速度大大放缓,迄今年均增速尚不足4%。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之所以再度提出博士生扩张政策,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建设创新社会、质量中国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阶段转变,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在教育科研以及企事业单位中,博士人才往往是研发创新的主力军。博士教育增长滞后,成为制约转型发展的一个障碍;另一方面是由于本科硕士教育的发展长期快于博士教育,从而对博士教育本身形成了巨大的挤压。如果博士教育不扩招的话,就会造成研究生招生培养结构的失衡,并且阻碍了部分有志于攻读博士学位的本硕学生的深造之路。
当然,博士生扩招固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仍是一个极其严肃的话题,具备原创成果的能力是博士培养的核心内涵。那么,我国的博士毕业生是否达到了这一要求呢?以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相对较高的北上广地区的”985””大学为例。目前,这些学校的博士生毕业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理工科博士生发表两篇SCI文章和1篇本学科核心期刊文章,文科博士生则需要发表两篇CSSCI期刊文章或本学科核心期刊文章。西部地区和高等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博士生可能还达不到这一标准。
此次博士生扩招也是基于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的不得已之举,但扩招后的博士人才培养不可以数量牺牲质量。在罗俊看来,扩大规模与培养质量二者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导师,核心是师德师风建设,此外必须狠抓培养过程。”
除了从严遴选博导,易建强同时表示,应加强事后评估,如果培养的学生达不到要求,那么导师应承担指导责任,严重者可以撤销其导师资格。目前教育部已加强对博士生毕业论文的抽查,论文不合格的学生及其导师都会受到处理。
30多年来,一些新兴学科已取得长足进展。印萍建议,国家向研究所开放研究生学位资源,并出台相关政策对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经费开支、安全管理等进行具体指导。
首先,此次博士生扩招须避免过去由于短期博士生数量膨胀造成的质量下降问题,也就是说,在招生数量增长比例方面要把握好时间节点,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在招生结构上,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专业进行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的扩招,而不是普遍的规模扩招。在博士生入学门槛、博士生导师遴选、论文要求、创新能力和博士生管理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其次,我国的博士招生分布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极其相似,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等几个省市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人数最多,但很多其他省份却是相形见绌。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也就几百人而已。因此博士生的扩招也应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样,考虑地域和教育资源的分布,做到均衡合理
就高校的招生培养模式而言,可以依据自己的优势特色学科与国外高校实施合作、联合培养人才。联合培养更多的是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培养模式,同时可减轻高校博士生招生压力、增加博士生的国际学术视野,为继续从事研究型工作打下基础。
对于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扩招可考虑由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展。高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开设专业,由高校和企业共同选拔人才攻读博士,共同承担博士人才培养费用,实行定向的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精尖急缺人才。
以上综合整理自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新京报,以下来源考博之路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40多所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参见:全国40多所博士招生院校2020年博士报名时间汇总。为了研究近些年我国博士的扩招情况,我们特别从中选出公布招生人数的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研究样本。从上述5所院校的最近6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提取出各个年度的招生人数。然后分别对各个院校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中国人民大学2015-2020年扩招:11.11%

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截止2014年6月,我校共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下的博士学位授权点12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2015年我校拟招收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约900人,其中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约15人(其中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汉族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 约6人。

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截止2015年6月,我校共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下的博士学位授权点12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2016年我校拟招收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约900人,其中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约14人(其中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汉族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 约6人,“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约3人。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截止2016年6月,我校共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下的博士学位授权点12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2017年我校拟招收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约900人,其中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约14人(其中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汉族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 约6人,“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约3人。

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29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900人。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0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940人。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1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000人。

南开大学2015-2020年扩招:25%+

南开大学2015年博士生招生说明:我校2015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800名,招生名额中包含硕博连读、直接攻博、申请考核制及普通招考生。

南开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我校2016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800名,招生名额中包含硕博连读、直接攻博、申请考核制及普通招考生。

南开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我校2017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800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

南开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我校2018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900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

南开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我校2019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九百多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

南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我校2020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一千多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

东南大学2015-2020年扩招:49.25%+

东南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5年,我校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670余名。

东南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6年,我校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700名左右(最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

东南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7年,我校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730名左右(最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

东南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8年,我校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800名左右(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最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其中,学术学位各专业只招收全日制博士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仅招收非全日制博士生。

东南大学2019年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9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攻读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800余名(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东南大学2020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0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000余名(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上海交通大学2015-2020年扩招:66.67%

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1500名左右,招考方式分为:公开招考(考试入学)、公开招考(申请入学)、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四类。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1500名左右,招考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本科直博、硕博连读。

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1500名左右,招考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的文件为准。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1700名左右(含医学院),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的文件为准。      

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200名左右(含医学院),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的文件为准。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500名左右(含医学院),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2020年扩招:16.67%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5年共有116个研究所、14个院系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计划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39个一级学科、166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6000余名。此外,计算技术研究所、软件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拟在“电子与信息”领域招收工程博士研究生共约20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6年共有115个研究所、14个院系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计划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39个一级学科、166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6000余名。此外,计算技术研究所、软件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拟在“电子与信息”领域招收工程博士研究生共约20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7年共有111个研究所、16个学院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计划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41个一级学科、167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6400余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17年招生计划为准)。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8年国科大计划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7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6600余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18年招生计划为准)。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9年国科大计划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7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7000余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19年招生计划为准)。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20年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备案导师1278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070名。2020年国科大共有130余个培养单位(具体指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及国科大所属各院系,下同)计划在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8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约7000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20年招生计划为准)。

相关研究结论

1.本文选取的5个院校具有代表性,除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其余4所院校均为985高校,代表中国的最高学府,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招生人数为全国最多,这意味着其招生规模人数会增加很多,但是扩招比例并不会特别高。真实的数据为扩招1000人,扩招16.67%。中国人民大学偏文科,南开大学理工科与文科基本持平,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理工科见长。

2.从上述5校的招生数据来看,2018年以来扩招的人数非常多,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博导评选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副教授甚至讲师成为博导,而且也暗含着我国培养的人才已经陆续大批量的成为教授、博导。

3.博士扩招主要为理工科专业驱动,我们看到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是以理工科见长,其扩招的比例是非常惊人的,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竟然达到66.67%,而东南大学也高达49.25%+。而以文科见长的中国人民大学虽然也扩招不少,但是扩招的比例远远低于上述2校,当然扩招的比例还会受学校资源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文理基本持平的南开大学扩招数据告诉我们上述结论是可靠的。

4.从2015到2020年,共计6年,全国的博士明显的增多。这5所院校2015年共计招生9870人,而2020年拟招生12500人,扩招26.65%。

5.上述5校的数据基本上与全国博士的招生数据呈现同一趋势,博士人数越来越多。于此同时,未来博士的毕业难度也将加大,无法毕业的人数也将急剧增多。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公告暨网上报名细则
全国40多所博士招生院校2020年博士报名时间汇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发布2020年“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关于2019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的公示
贵州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试行)
发124篇SCI、破格升教授,85后博士34岁入选“万人计划”
博士和放羊娃的对话!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