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一期留给法学师生的十个问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学术之路 Author 赵广开

近日,腾讯视频首档素人职场观察真人秀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于2019年10月30日正式播出。该节目记录了知名法学院学生5男3女从校园步入社会,在4位代教律师的指导下,经历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完成课题考验,最终争夺2个转正名额的故事。当前该节目已经播出第一期。
节目剧照
从第一期的节目中,我们了解到4位代教律师为王剑峰律师、柴晓峰律师、徐灵菱律师、金勋律师,他们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8为实习生为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李晨,华东政法大学的薛俊杰,来自北京大学的梅桢,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蔡昆廷,来自大连海事大学的郭旭,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何运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李浩源,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邓冰莹。
关于8位实习生的表现以及各种点评,还是留待4位代教律师、加油团成员以及网友评价吧。本文关注的重点为本节目中呈现的10个我们法学院的师生必须直面的法学教育问题。
问题一:五院四系之外法学院影响力的打造与培育
在法学师生中,本节目给大家带来的第一个争议话题为:非五院四系的学生就比五院四系的学生差吗?没自信吗?我们都知道五院四系是指现在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本节目中的8位实习生,其中薛俊杰、梅桢、李浩源、邓冰莹来自五院四系。郭旭、何运晨来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
从节目一开始,观众就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李晨有点不自信,郭旭在介绍自己母校大连海事大学的时候说学校不怎么(没说完)。而何运晨一进来就开始组织大家进行自我介绍,从一定侧面呈现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最近几年人才培养的突飞猛进以及地处北京的独特优势。上述简短评价进攻参考,下面咱们回归到法学院自我品牌的打造与培育上。
五院四系的影响力自然不用说,而对于非五院四系的法学院则面临着自我名声的打造困境,如果能够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那将是一个非常很好的名片亮点。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天津大学法学院、东南大学法学院等院校在这方面都获益不少,成为高速发展的法学院,不少方面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传统的五院四系。而且这些理工科院校自身非常有钱,这对学院人才引进、论坛举办等都非常有帮助。
那么接下来我们必须面对非理工科名校的法学院如果打造自己的影响力的问题。一般来说,这些院校首先解决的问题是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点、法律硕士学位点,然后是结合本校的特色领域开展特色法学专业教育,在地方、某领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最早培养“法律+外语”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的摇篮,也是国内率先培养多语种法律硕士的单位。2012年,成功入选上海市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应该来说是一所非常不错的法学院,但是从客观现实来说,相当多的人其实是不知道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的。其实很多法学院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对外自我介绍时必须一遍又一遍的介绍自己的母校法学教育情况,对外会显得不自信、没底气。
关于这个话题还不得不提的是,当前内地已有654所法学本科培养单位,面对当前法学就业的严峻形势以及法学教育质量的不理想,很多院校培养的法学生很难从规模上形成影响力,必须注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及时组建法学院校友会,抱团取暖,打造自身法学院学子的形象品牌;二是深耕某一特色领域,不在乎传统的法学教育评价体系,自身培养的学生就业以及发展前景就是好。三是大力支持学生通过考研、考博途径走出去,形成硕博人才规模效应。
问题二:国外法学教育对国内法学教育的挑战与冲击
在8位实习生中,有2位是国外法学教育背景的。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赴国外大学攻读学位,以及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的联合人才培养,国外法学教育对国内法学教育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说国外学习的法律不能适用于国内,留学生回国后还必须参加国内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才能在国内职业,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有留学背景的人在就业时还是有一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国内不少法学院招聘教师要求应聘着有留学经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最近2年留学热有点降温,因为留学人才过多,而且国内的法学教育正在得到显著的提升,留学人员的绝对竞争优势基本没有了,只不过当前的人才引进政策短期内不会改变,看着有竞争优势。
在本节目中,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蔡昆廷自我介绍时,显然李晨是没有听过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这一方面反映出其对国外法学教育了解的不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外留学可能也面临着国内高考报志愿的情形,大家只知道清华北大等名校,其他高校虽然实力很强,但是大家都不知道。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就是国内的法学教育应该学习英美法学教育的什么?特别是在当下存在法律职业资格指挥棒的情形下,什么是法学院更应该追求的教育目标。
问题三:国内法学教育体系的安排以及时间安排
可能对于名校的学生来说,这还不算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特别是读了普通院校的研究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过去十年间,中国普通院校培养的法学本科生、法学研究生人数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当前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另外考虑到法学职业自身的特点,普通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
这很大程度上由当前我国4年本科+3年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安排引发的。一般来说考取普通院校法学院的学生普遍入学时就19-21岁了,这样硕士毕业时普遍达到26-28岁。而这个年龄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间节点,如果没有一个比较体面合适的工作,在当下法律职业步入正轨一般需要2-3年的情形下,他们往往需要面对27-30岁每月低薪(如2000-5000)的困境。虽然在其他专业也存在刚就业时工资低的问题,但是考不上公务员、事业编,如果坚守法律工作岗位就必须去律所、小企业法务岗,而这些工作刚起步的薪酬待遇基本上处于最低水准。可能女生还好点,男生面临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好在不少大所当前提供的实习工资很高了。
不过我们的法学院还是必须去面对当前学生就业难以及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去年夏天了解到某省会城市法检系统为了解决本地高校法科学生的就业问题,招录了一百多人的书记员,其工资只有1600块钱一个月。而且当下普通院校学生毕业时通过法考的比例并不高,未来还会取消在读本科参加法考的机会,因此这个问题必须妥善解决。
问题四:低效重复的法律实习
在这8位实习生中,有一部分人已经在上学期间实习过,但是我们都知道当前法科学子的实习现状并不能令我们满意,很多学生的实习还是仅停留在干杂活的程度,而且实习期间过短,得不到有力的指导。不少学校联系的实习单位并没有真正的把学生实习当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对待,实习流于形式,要么杂活不断,要么变成了自习室。
而这8位实习生无疑是幸运的,不管他们最终是否被留下,他们在短短的一个月中都经受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培养,这是当下我们很多法学院在设置实习基地时应该格外关注的,不能只是安排学生到那里实习,最后拿到一个盖着红章写着好的点评的评价表。而是应该一方面督促实习单位强化对学生的培养,另一方面应该做一些有助于学生成长的事情。例如实习过程中的质量监管、考评以及强化训练活动的组织等。
问题五:团队协作能力
说实在的,一些院校之所以能够很快崛起,取得有益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法学院能够调动全面师生的团队协作,锻炼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在第一期的节目中来自北京大学的梅桢无疑得到很多人的好评,其中就是其有比较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法学教育应该是非常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的,但是我们很遗憾的看到不少法学院师生为了省事,往往将其人工忽略掉,最终学生饱受其害。例如很多法学院的模拟法庭变成了一人编剧本,一个团队读剧本。本来的设计是剧本只是一个参考,可学生为了省事,只注重怎么把程序顺利的走完,而忘记了教学的追求。再如很多法学院都有辩论协会,但是大家会惊奇的发现法学院的辩论协会跟其他学院的辩论协会一模一样,把法律的严谨抛到脑后,变成了一场技巧的炫耀。
在团队协作能力的培育上,我们一方面建议法学院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些需要协作的活动,另一方面应该强化在日常作业、模拟审判、法律竞赛、社会实践中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还有就是可以多尝试运用集体写会议综述的方式强化训练。参见:学术之路拟设立学术综述奖,先表扬一下这些院校的学生!
问题六:角色定位的偏差
从便于学生管理的角度来看,就应该给学生设置一些条条款款。但是从法律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来看,当下我们在这方面的法学教育可能还未提上日程。除了参与大型国内外法学竞赛的同学,我们大部分法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对法律实践的认知还是非常的不到位。我们一直在培养一个道德上完美的法律知识掌握者,而弱化学生培育学生辩证的看待法律纠纷。即大部分法学学子经过法学教育之后还是将人简单的分为好人与坏人,将事情分为好事与坏事,而没有认识到这个社会是多元的,违法的事情当然不能做,但是法律也绝非确定唯一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法律人注定是要走到矛盾、纠纷的最前方,需要面对人性的恶,需要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争议,需要清楚明确的表达自己的立场的。诚如这样一个节目,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是作秀节目,还是这就是法律职业人的真实工作情景?从第一感受来说,我们不少学生还是把这当成一次节目,而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这就是我们浓缩版的法律职业生活。可能我们日常处理的纠纷没有电视节目这样引人关注,但是对于矛盾的双方来说,他们无时无刻不再关注我们的一言一行。
还有就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一个偏内敛的学生,不希望我们过度的推销自我,但是在真实的职业生活中,特别是律师,我们必须掌握推销自我的技能。
问题七:基本技能的掌握
我们法律人应该掌握哪些基本技能。很多人想到的是法律知识,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但是到日常的法律职业生活中,你会发现记住这些知识并不是重点,甚至我们需要面对的是我们一无所知的领域与问题,此时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将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法律信息检索能力、文档的处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述能力、论证能力等等。本节目中出现了文档保存问题,邮件格式问题。
很遗憾的告诉大家,中国的法学培养单位为654所,而购买法学专业数据库的单位不到200所,真正深入开展培训,学生又努力学习的单位可能不到100所。也就是说可能全国10个法科学生里面真正掌握法律检索技能的人不到1个。更别说能力要求更高的文档处理、文字表达、论证能力。当然除了这些基本技能还有我们日常处理问题、化解矛盾、与人交往等等方面的能力,我们的法学教育可能非常欠缺,如谈判能力,演讲能力,掌握的并不多。
我们认为锻炼学生这些基本技能的好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老师监督指导;让学生参与各种大小型竞赛,特别是大型的国内外竞赛,对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效果显著。
问题八:法律职业生涯规划
说实话,虽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很多时候往往流于表面,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限于当前的课程体系设置,法律职业规划课程一直处于边缘学科的地位,而且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该学科的重要性,绝大部分老师讲不了这个课程,因此大部分院校是没有法律职业规划课程的。
如果你问一个法学学子的职业规划,他往往只能给你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务、教师等抽象的名称,也不清楚这些职业在当前法律人职业中占据的比例。应该来说,这些职业都是传统职业,占比不小,但是在当下的职业构成中这还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都有比较高的准入门槛。如法官、检察官需要通过法考、公务员考试,律师需要通过法考与实习。甚至让我们大部分人去想法律人在公安系统中职业时,很多学生是答不上来了,好像是我们重要的执业岗位,但是具体干啥不清楚。
更何况,无论是法官、检察官、律师,还是法务都是有很多细分的领域的,法学学生基本上不了解。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学生了解的法律职业更多的还是抽象的职业名称,而没有真正的了解真实的职业生活。在本节目中,部分实习生并未真正的了解律师行业,也不是很清楚的了解的律师这个职业,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然后就参与其中啦,开始了真正的律师生活。还好,他们将收获很多,可是在现实中如果我们选择错了,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问题九:职业工作强度
不清楚其他人对法学学习的第一印象,但是给我的印象是,刚学习法律时并不轻松,学习的强度是高于高考的。同样的,我们看过太多的偶像剧,以及缺乏必要的法律实践,多空想少实践。这样就给我们一个错觉,以为法律人特别是律师可以轻松获得高薪汇报,生活舒适惬意,其实真实的法律人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
在节目中,8位实习生刚入职的第一天就接受了第一个课题,需要在3个多小时内完成一份法律分析报告。说实在,在学校期间我没有写过法律分析报告。对于日常作业的处理也往往是轻飘飘的做一下,法律文书觉得太繁琐,并没有足够的耐心去训练,更没有人去批阅指导。因此当看到这8位实习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是还是非常佩服他们的。
而4位代教律师在实习生走后开始批阅他们的报告,并且讨论决定其名次。我们看到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十一点多,这也是很多法律人工作时的状态,加班熬夜几乎伴随着我们法律人职业生涯的全过程。
问题十:法律工作的评价
本节目有的加油团由6人组成,其中5位为明星何炅、郭京飞、周震南、蓝盈莹、papi 酱,都是法律圈外的人,只有一位法律人为岳屾山律师。可能我们会很好奇为啥是这样的组合。此时我们可以提出这只是一个法律求职节目,并不需要过于精深地法律知识。但是当我们回归到法律人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法律人的工作很多时候确实不是法律人在评价,而是网友在评价,是客户在评价。
就像问题六中说的那样,我们法律人的使命不只是局限于给出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而是给出一个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谁来评判这个方案是否可行,显然不能只是法律人,而是更广泛的主体。如果我们想做好法律工作,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我们法律所规制的对象,需要了解双方的利益追求。这就给我们的法律教育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日常期末考试应该考什么?当前绝大部分在考我们的记忆力,但是当回归到真实的法律纠纷处理时,我们才会发现记忆力只需要我们动动鼠标就可解决,其他能力才是更重要的。
怎么样,你是否已经看过本期节目了?希望本文没有剧透,也希望本节目的播出能够推动当下的法学教育改革。想了解律师生活的可以收看一下该节目哦。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评论的第一期是1个小时55分钟长的那个第一期哦。
《法律科学》2020年第一期已经确定啦!3篇为90后作品!还有...
陈瑞华教授来啦,第二届“安徽刑事司法沙龙”和第87期“尚权刑辩沙龙”24日在合肥举行,报名从速!
福建省2019年度省社科规划项目省法学会专项申报通知
互联网司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峰论坛
第八届岳麓刑事法论坛公告
《中国法硕》报征稿启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好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