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公布,热点问答来了
关于《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小育都已经整理出来啦,一起来看↓
1.“十三五”时期,上海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十三五”时期,上海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突破,率先达成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主要指标。主要概括为五方面:一是育人探索实现新突破。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圈三全十育人”思政教育大格局,以思政课程建设、育人模式创新、艺术教育普及、体育教学改革、劳动主题活动开展为抓手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二是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建立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超过85%的幼儿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五项标准”全面落实,学校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覆盖面达75%以上;完善特殊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等。三是教育质量得到新提升。义务教育师生参加国际教育质量测评表现优良,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96.6%。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上海有4所高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0所高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职业教育质量实现新突破,师生在世界技能大赛摘金夺银。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教育督导职能体系初步形成,“一网三中心两平台”基础环境初步构建,教育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四是综合改革释放新活力。出台实施“三大规划”(涉及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推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改革、中考改革、高考综合改革、专科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高校分类管理改革、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等。五是服务贡献开辟新格局。上海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数量占全国高校获奖数逾10%,占全市获奖数逾60%。高校成为科技创新和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成果的主要贡献者。终身教育体系日益完备,为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6年,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46.4%。教育改革成果交流辐射能级持续提升,长三角一体化教育协同发展和援疆、援藏对口合作交流不断深化。2.“十四五”时期,上海教育将以什么思路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上海教育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站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按照“四个坚持”基本思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坚持教育评价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引领和促进教育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激活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三是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强化教育培养高端人才和促进人力资源储备功能,强化教育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支撑作用,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四是坚持构筑上海教育发展新战略优势。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率先形成超大城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探索全球范围吸引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机制,构建教育精细化治理体系。
3.“十四五”时期,上海教育有什么新的奋斗目标?到2025年,上海教育现代化将全面深入推进,实现更加包容、更具活力、更大开放、更高品质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总体建成,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接近全球城市先进水平。具体目标包括:服务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实现更高水平均等;优质教育服务供给丰富扩大;教育服务社会发展能力彰显提升;教育影响辐射能力稳步增强。同时,规划明确了十类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比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和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等毛入学率保持高水平;学前教育教师接受专业教育比例达98%左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5%左右;每十万人口在校研究生数达960人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左右。
4.“十四五”时期,上海教育如何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一方面是坚持五育融合。一是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完善“三圈三全十育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健全大中小幼纵向衔接、课内课外和网上网下横向贯通、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二是提升学习素养。培养幼儿通过感知、操作、体验等方式建构经验;开展项目化研究型学习,推动中小学创新创造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侧的深度融合;强化高等教育学科交叉和个性化培养,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三是提升体育素养。落实体育课刚性要求,推动基础教育学段学生掌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健全学校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体育教师招聘引进机制。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推进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全面实施学生体育素养测评工作。四是提升美育素养。遵循成长规律,科学研制美育培养目标。推动创建“一校多品”“艺术特色学校”等艺术教育项目,推进学校艺术团及联盟品牌建设。推进社会艺术场馆、专业院团与学校艺术教育合力育人。健全有序衔接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五是提升劳动素养。建设实践导向、理论支撑、“五育”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创新校内劳动实践,重视家庭劳动教育,开展多样化社会劳动实践,建设综合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第二方面是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第三方面是推动“五育”融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革,包括科学制定评价标准、改进命题评价方式、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利用大数据手段促进教育评价改革等,引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原。第四方面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学校在学生成长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强化家校良性互动关系。发挥家庭第一个课堂、家长第一任老师作用,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制。强化全社会支持和呵护教育的理念,丰富校外教育资源供给,建设一批校外实践基地。
5.“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如何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更加注重呵护学生心灵世界,多措并举,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具体有以下八方面的举措:一是建立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配齐建强专兼职教师队伍;二是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及主题教育活动,构建常态化优质资源推送机制;三是加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辅导室建设,满足学生咨询和求助需求;四是健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发心理危机预警指标和学生关爱系统;五是教育引导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合力预防学生游戏成瘾和手机依赖;六是规范家长学校建设,将分年段心理健康促进指导作为家长学校必修课;七是加强医教结合,畅通心理危机和精神障碍学生医疗转介通道;八是建立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热线。
6.“十四五”时期,上海在打造一流教师队伍方面有哪些重大举措?“十四五”时期上海将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标一流标准,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将师德规范作为教师培训必修内容,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探索建立师德评价核心指标体系,将师德作为教师入职、考核、评聘、表彰等的首要参考依据。第二,明确各学段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强师优师工程,培养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和有影响力的教育名家。职业教育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立“双师”素养导向的新教师准入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探索行业与学校之间职称互认机制、双向交流机制,培育一批“1+X”职业技能培训教师。高等学校要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实施高等教育人才揽蓄行动,发挥高校创新人才“蓄水池”作用,实施民办高校“强师工程”。第三,完善教师人事制度和配套政策。完善学校教师配置标准和机制,建立市级统筹、区级调剂的动态调配机制,制定基于分类管理的高校教师配置标准。深化教师分类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评聘制度,完善教师工资收入保障机制,深化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完善教师住房、医疗等相关配套服务。
7.“十四五”时期,上海着力提高新城公共教育服务能级水平的思路和举措是什么?大力实施新城发展战略,把五个新城建设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是《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为此,《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立足现状、着眼未来,明确了提高新城公共教育服务能级和水平的思路和举措。“十四五”时期,践行人民城市建设理念,按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根据人口数量、结构和变化趋势,结合五个新城产业布局和区域优势,布局优化教育资源。五个新城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起点规划是前提,高标准建设是关键,高质量发展是主题。五个新城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体系完整、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教育发展格局,发挥教育在推动新城产教融合、职住平衡、吸引集聚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五个新城教育发展的主要举措包括:一是支持新城率先探索建设“未来学校”,在有条件的新城建设新型职业院校和高水平大学或校区。二是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及市属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新城学校高起点办学。三是优化教育多元供给,做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国际课程班及民办学校等设点布局,满足海外引进高端人才等不同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四是鼓励支持高校利用人才、科研等优势,支撑新城建设,促进新城与高校联动发展。
8.“十四五”时期,上海高等教育如何为国家和上海发展提供一流创新人才支撑?一流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十四五”时期,上海将进一步深化一流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一是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适度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引导高校立足办学定位、面向社会需求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是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在基础学科、冷门“绝学”学科、关键急需领域学科、城市公共安全相关学科专业布局,加快培育紧缺人才。三是加快推进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实施“强基激励计划”,探索基础学科和关键学科本硕博长学制培养模式,开辟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绿色通道”;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加快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四是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加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健全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机制,完善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
9.“十四五”时期,上海高等教育如何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十四五”时期,上海将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动更多高校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国内一流前列为目标,坚持需求导向、特色发展、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创新策源能力提升。一是统筹推进在沪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发挥部属高校辐射引领作用,深化地方高校内涵建设,重点打造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校和学科,提升地方高校整体实力和服务支撑能力。二是持续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以学科领域为突破口,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开放合作,形成特色鲜明、层次清晰、分类建设的发展格局,助力高峰学科攀峰能力提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展高原学科建设深度与广度。三是优化基础研究体系。鼓励引导高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原始创新突破。支持高校加快培育和建设基础研究创新平台,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鼓励高校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四是完善协同创新和技术转移体系。建设高水平协同创新中心,引导高校在重点产业领域开展高质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争取重大突破。推动高校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建设,促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更好的服务区域发展和科技创新。五是加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
10.“十四五”时期,上海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今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十四五”时期,上海将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主题,以完善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一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强化职业教育服务上海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健全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布局优化和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机制,聚焦重点产业,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型园区、院校和学科专业群。二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精中职、做强高职、建设若干新型职业院校,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新型职业院校,建设若干校企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三是创新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深化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鼓励校企合作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式、融媒体教材,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法创新。强化校企双元育人,根据专业特点及行业需求,推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订单式培养。深化“引企入教”改革,鼓励建设“企业学区”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四是健全职业教育质量督导评价制度。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扩大行业企业参与评价,加大对承担职业培训情况的评价,重点考察学校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的能力。
11.“十四五”时期,上海如何推进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围绕上海城市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上海将从以下三方面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市民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一是优化终身教育服务供给。引导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强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在岗人员“双元制”继续教育模式;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丰富学习资源,创新服务载体,扩大服务规模;培育老年教育多元举办主体,加强老年教育基层社会学习点建设,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二是完善终身教育服务支撑体系。建立终身教育师资库和师资培训基地,制定实施终身教育师资队伍资质标准;提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学习型城市监测制度,分层分类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完善学分银行制度,健全各级各类学习成果认证机制,加大推广应用。三是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加强重点人群语言能力培训,开展区域和行业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监测,推进城市语言服务资源建设。
12.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广泛加速应用,上海教育将如何应对?“十四五”期间,上海将着力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广泛应用,使学习更有乐趣,使学生成长更快乐,使“智慧教育”成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新亮点。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建设教育数字基座,优化智慧学习系统,为全市师生提供优质在线教育和个性化学习支持。以新技术促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变革,建设数字教材资源、研究型课程自适应学习平台,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开放与共享。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加强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思维培养,增强师生网络和信息安全意识。二是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构建基于5G等技术的“云—网—边—端”一体化基础环境,加快学校全面感知物联网基础设施配置,推进智慧学校、智慧实验室建设。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统一解决方案,规划学校信息化基础应用平台。三是以新技术优化教育治理,推进教育管理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以教育大数据应用提升管理决策水平。
13.“十四五”时期,上海如何继续提升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十四五”期间,上海将继续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继续打造上海教育的国际品牌,继续增强教育国际化的上海特色,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上海教育的努力与奉献。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加强中外优质合作办学和高水平人文交流。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职业院校来沪合作办学。鼓励开展中外教育机构学分互认、学历学位互认、办学标准互通。加强高水平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建设。推动高校深度参与国际学术科研合作,打造高端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平台。鼓励职业院校建立海外教学基地,与企业赴海外联合办学。二是提升学生的国际素养和能力。鼓励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和国际组织见习实习,提升学生的国际就业力和国际创业技能。强化国际理解教育和国际素养培养,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探索构建中外融合的“上海课程”,支持上海国际化基础教育发展和境外中文学校设立,支持和组织学生参与国际性艺术、体育赛事和展演,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三是积极参与提供国际教育公共产品。贡献国际教育治理的中国智慧、上海方案,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国际戏剧协会等国际组织建设发展,吸引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驻上海。四是加强战略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力度,为“一带一路”复合型战略人才培养和储备提供保障。
转载请注明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近期,上海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十三五”期间,上海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育人探索实现新突破,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教育质量得到新提升,综合改革释放新活力,服务贡献开辟新格局,率先达成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主要指标,为上海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按照“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评价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构筑上海教育发展新战略优势”的基本思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教育现代化全面深入推进,实现上海教育更加包容、更具活力、更大开放、更高品质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总体建成,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接近全球城市先进水平。
围绕“服务人的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强关键支撑”三个关键点,上海面向未来五年,提出了教育发展“2+2+2”任务体系。
第一个“2”是聚焦学生和教师两个教育主体。上海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教育促进人的现代化的两个关键。上海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融合发展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和人生出彩打好基础,特别是提出要呵护学生心灵世界,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一系列协调联动的改革措施,引导教师争当“四有”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用优秀人才培养更优秀的未来人才。
第二个“2”是增强服务民生和引领发展两个教育功能。在服务民生方面,上海彰显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加强教育资源配置保障,争取完善涵盖从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到老年群体教育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上好每一堂课,服务好每一位学习者,满足人民群众品质生活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与满意度。在引领发展方面,上海将充分发挥高校和职业院校在科技创新策源、文化传承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发展和对外开放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深化“双一流”建设和产教融合良性互动,努力支撑上海建设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第三个“2”是增强物质技术资源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两个方面保障。在物质基础保障方面,上海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升综合保障水平,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基本建设保障,推进信息技术运用,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上海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健全市级教育统筹机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强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向基层教育单位放权,赋予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充分激发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潜力活力。
在“2+2+2”任务体系的基础上,《规划》进一步聚焦重点,提出上海教育“十四五”改革和发展十大重点项目,牵引促进各项主要任务落实落地。十大重点项目分别是:教育评价改革项目,学生全面发展促进项目,一流教师队伍建设项目,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促进项目,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创新策源能力提升项目,高校一流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产教融合创新项目,教育对外开放提质增效项目,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变革引领项目,以及教育资源布局调整与基本建设保障项目。
一图读懂
《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91岁的中国排球名宿张然发文,中国排协凌晨回应!郎平宣布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教育部关于培育建设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的说明
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第五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的说明
教育部关于实施2022年度高校原创文化精品 推广行动计划的说明
教育部关于开展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建设工作的说明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问答
在进入群组之前请了解一下群规
入群后需修改个人备注为姓名+专业+职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1年公开招聘员额制工作人员实施方案,32人
复旦大学法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