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位“001”号毕业生走了……今年,共和国已痛别24位两院院士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农药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李正名同志,因病于2021年10月4日11点16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0岁。



一张“001”号毕业证书

李正名1931年1月出生于上海,在上海苏州完成小学和中学。1948年高中毕业后考取了美国私立大学联合奖学金。1949年赴美求学,就读于位于南卡州的埃斯金大学化学专业。


1953年,获得美国埃斯金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后,李正名辗转归国,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海归”。之后,李正名成为时任南开大学校长杨石先的第一名研究生。他始终珍藏着一张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上面印着“001号”。


李正名(右)在杨石先的带领下开展科研工作

那时,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农药研究一片空白,进口农药价格高昂,农民无力负担。个人研究要与国家需求相联结,“于是我由元素有机化学转向农药化学研究。”李正名生前在接受采访时说。


当年国内科研条件艰苦,“仪器、设备、药品都没有”。1958年,杨石先组织李正名等青年教师进行我国首个有机磷杀虫剂“对硫磷”研究。“一穷二白三没有”挡不住年轻人的进取心:他们在南开校园找了几间实验室,熬了30多个日夜,终于完成任务。


李正名和团队曾历时16年,创制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除草剂单嘧磺隆,他们发明的单嘧磺酯,实现了每亩麦地用药只需几元钱,实现了中国自己的“农药创新”,保障着国人的“饭碗”。


李正名在为学生们讲课

李正名带领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但这都不是“南开先生”最得意的成就,让他最有价值感的,是他为中国农药“正名”。


创制新农药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系统工程,由于对环保生态安全的众多试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一项基础研究至少要5年以上;一段毒理环境生态评价需上百次;开发研究、注册登记要历经十几年;农药创制工作成功率仅为八万分之一……面对这些困难,李正名说:“这个工作总得有人去做,这份风险总得有人去担。如果大家都不做,就永远不会有中国自己的原始创新,我们就永远受制于人。”

5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

2015年,李正名将自己获得的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5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南开大学“杨石先奖学金”。“我跟随南开大学老校长杨石先32年,杨先生爱国忧民、严于律己、兢兢业业、立德树人的崇高品质深深教育和影响了我。我捐这些钱不为出名,就是受恩师精神感召,做一个传承,希望鼓励和支持学生们做好学问、搞好科研,为祖国和人民多作贡献。”李正名说。



一封特别的来信

在2021年南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还有一封特别的来信。它的作者正是李正名先生。这位“90后”的老党员、老南开人在信中寄语新生,发扬南开大学的优良传统,浸润学术思想,磨砺奋斗精神,继续推动中国的原始创新和社会进步。


李正名院士远去的背影。2021年7月1日,拍摄于南开园。

今年以来,共和国已痛别24位两院院士。作为国家分别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均为终身荣誉,并称两院院士。


1月28日,中科院院士王绶琯因病辞世,享年98岁。王绶琯是中国天文学界的泰斗,我国射电天文的奠基人,曾任北京天文台台长。

2月5日,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沈忠厚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沈忠厚是我国著名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专家、教育家,油气井工程学科奠基人。

2月7日,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程镕时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3月2日,中科院院士、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周毓麟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周毓麟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月1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周又元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3月22日,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3月26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在上海逝世,享年103岁。

3月27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谢毓元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3月31日,工程院院士、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李京文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4月28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闵桂荣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5月6日,工程院院士、湿地生态学家刘兴土在长春逝世,享年85岁。

5月14日,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元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5月22日,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5月2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去世,享年99岁。

5月2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矿物加工专家、教育家陈清如在徐州逝世,享年95岁。

6月1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地基基础工程专家黄熙龄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6月27日,工程院院士、我国遥感技术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和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姜景山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6月29日,中科院院士、地下水动力学家、水文地质教育学家薛禹群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8月17日,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郭景坤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8月25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许厚泽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

9月22日,中科院院士、著名微波电子学家、光纤专家黄宏嘉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10月1日,中科学院院士,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张涵信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0月4日,工程院院士、教育家、化学家、农药学家,南开大学教授李正名在天津逝世,享年90岁。



来源 | 河南共青团、共青团中央、新华社、光明日报、南开大学官网、津彩青春等。


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秘书处招聘3-5名实习生

我在最高人民法院实习 | 经验分享

国家法官学院2021年度研究课题指南

《研究成果要报》征稿启事

《中国海商法研究》2021年第3期要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审理的123个答复汇编(收藏版)

广西教育政策与法治研究专家库首批入选专家名单公布,97人!

首届北理法学博士生论坛暨智能科技青年法治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刚刚,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要求硕士在读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青蓝”刑事诉讼法学博士生论坛征稿启事
中国政法大学“应用型法学博士”又增添新生源!
中国政法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上海市宝山区2022年青年储备人才招聘及选调生招录公告
乔仕彤教授正式加入杜克大学法学院!

西北政法大学关于取消5名2021级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公示
浙江大学2022年硕士生网报公告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九月推免复试成绩公示
山西大学放话:跻身中国优秀知名大学行列
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合并?官方回应了
紧急寻人!一密接者轨迹涉北京两火车站、地铁9号线和6号线
南开大学政治学(一),公共管理,社会学、心理学分会申请博士学位科研成果认定补充规定
拟增设4个临床医学硕博点!
兰州大学“85后”文科博导的成长“秘籍”
下一次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标准提高到多少合适呢?
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集成电路项目即将启动招生啦!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资格年审的结果公示,46人
这是我忙活一整年的博士申请历程,分享给你!
清华博士被退学,Science劝退读博困难户,读博没有那么容易!
南开大学:硕士期间发文、非核心期刊发文满足条件也可以用于博士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科研成果的补充规定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22年研究生学科专业概览
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招聘启事: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163万元,年薪30万元
清华大学法学院yyds
河南大学首篇Science!
山东大学哲学教授,加盟中山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招聘非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公告
同济大学法学院2022年接收推免生第二次复试的复试结果公示
正式报名开始!
一名大学教授被提起公诉!
罗翔:骗炮,算强奸还是诈骗?
张明楷教授弟子的考研、考博经历
“双一流”建设高校2021级新生数据大揭秘!
法考时间定了!天津这些考生要持48小时内核酸证明!
2021年商标热点问题征文比赛获奖名单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2022年研究生学科专业概览
VIP来了!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更多有用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