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高考作文题出炉,AI交卷了!网友褒贬不一,你怎么打分?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2023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6月7日开考,上午进行的是语文科目考试。今年语文考试共有7套试卷,其中,北京、上海、天津三地语文试卷自主命题,作文题目单独命制;其他省份高考语文试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命制,包括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I卷、新课标II卷4套,语文作文试题4道。

全国甲卷

“人·技术·时间”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卷参见:刚刚!2023年高考作文真题出炉!ta10秒写出的作文请欣赏!

全国乙卷

“一花独放不是春”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题:繁花齐放,点亮世界吹灭别人的灯,并不能使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这是对于个体而言,狭隘短视的观念,恰如独木不成林,独花不成春。若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即使这朵花再怎么娇艳,于世界也是单调的,因为生命的多样性是丰富多彩的,我们需要理解和尊重别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帮助别人,而不是吹灭他们的灯,成为他们的拦路者。我们要成为点亮别人的灯。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应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困境,给予他们温暖和帮助。战国时,赵国危在旦夕,蔺相如挺身而出,携和氏璧出使秦国,化解了赵国的危难,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了一代名相。然而,他在对待下属时却是那样的和善,从不因自己的地位高贵而打击他们的自尊心,正是他的包容与善良才有了下属们对他的忠诚与尊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如此,对于别人的错误或者困境,我们应理解并给予帮助,而不是去吹灭他们的灯,因为这样做并不能让自己更加光明。我们不应成为别人的拦路者。阻碍别人的路并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反而会让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这恰如古人所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个人如果过于苛刻,过于严格,只会让周围的人远离他。历史上的暴君纣王,自以为统治天下,人民安居乐业就是行得远,却不知他的行为正是阻挡了别人的路,最终导致了他的覆灭。我们需要从他身上吸取教训,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他人的行为,而不是去阻挡他们的路。同时我们更应看到,一花独放并不是春天的本质特征,只有百花齐放才能真正春色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即使这朵花再美,那也是单调的。这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如果一个团队中只有一个人有主意,那么这个团队就很容易陷入僵局;而如果每个人都有主意,并且能够相互交流、协调,那么团队才能真正有效率。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并倾听别人的声音,而不是只听一个人的声音。正如古人所云:“听人劝,吃饱饭”,只有让多种声音共存,我们才能真正行得更远。综上所述,我们不应成为别人的拦路者,也不应去吹灭别人的灯。我们要尊重并理解别人的行为和想法,让多种声音共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点亮世界,让世界充满丰富多彩的生命力。同时,我们也要避免成为孤独的个体,要与他人携手同行,共同创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因为生命的真谛在于多样性,我们应珍惜并呵护这种多样性,让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繁花齐放,点亮世界”,这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也是我们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点亮世界的灯塔,为人类的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新课标I卷

“故事的力量”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题:述说故事之力:触动心灵,启迪智慧

故事,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传承智慧的桥梁。好的故事,就如同镜子,反映出我们的人性和社会,启迪我们的思考和感悟。正如材料所述,好的故事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触动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

首先,好的故事是我们心灵的触动器。在故事的海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辉和黑暗,社会的正义和邪恶。这些故事可以引起我们的共鸣,激发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例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一个被错误判刑的银行家在监狱中寻找希望和自由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灵,让我们明白到即使在黑暗中,希望也是存在的。

其次,好的故事是我们智慧的启迪者。在故事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这些故事可以引导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探索世界的奥秘。例如,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很多富含哲理的故事。这些故事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追求自我完善。正是因为这些故事,我们才得以在漫长的历史中寻找智慧的指引。

再次,好的故事是一个民族的形象代表。故事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也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例如,《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样,《飘》作为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代表了美国南方文化的特点。因此,好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综上所述,好的故事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触动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为了更好地发挥故事的力量,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故事,让故事成为我们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讲述自己的故事...

新课标II卷

“青少年自己的空间”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题:青少年的“安静时间”:空间、沉淀与成长

在当代社会中,青少年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爆炸的时代使得学习、工作、娱乐等各种活动变得更加繁忙。有时,他们需要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去放松、沉淀,进行自我成长。这种“安静时间”对于青少年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

“安静时间”是一种重要的空间。这个空间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它给予青少年们一个机会,去思考自己的生活、目标、计划和梦想。通过这个空间,他们可以沉淀自己的情绪,整理自己的思维,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此外,“安静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安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青少年们可以远离压力和焦虑,享受片刻的宁静和平静。这个空间可以让他们重新充电,以便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安静时间”是一种沉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成长。这个过程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此外,“安静时间”还可以让青少年们更好地沉淀自己的情感。通过这个过程,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掌握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安静时间”是一种成长的机会。在这个机会中,青少年们可以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天赋。通过这个机会,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能力和局限,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此外,“安静时间”还可以培养青少年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在青少年们的“安静时间”中,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此外,“安静时间”还可以让青少年们更好地沉淀自己的情感。通过这个过程,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掌握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总之,“安静时间”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时间里,他们可以放松、沉淀、成长,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鼓励青少年们多花些时间去思考、沉淀、成长,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北京

试题内容: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近年来,微信公众号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班级准备创建自己的公众号,但对是否需要创建,同学们意见不一。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2)文学社社刊拟开设“花开纸上”读书专栏。请你从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选一个与花卉有关的场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写一段短评。要求:写出作品名,符合作品内容;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3)请以“心跳得那么快”为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题目自拟。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续航”一词,原指连续航行,今天在使用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等。

请以“续航”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舞台上,戏曲演员有登场亮相的瞬间。生活中也有许多亮相时刻:国旗下的讲话,研学成果的汇报,新产品的发布……每一次亮相,都受到众人关注;每一次亮相,也会有一段故事。

请以“亮相”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上海

试题内容:

写作(70分)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题目:探索陌生世界——好奇心驱动下的无尽追求

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它驱动着我们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了解陌生的世界。然而,对于探索陌生世界这一行为,我们是否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好奇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在探索陌生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还有对知识的渴望、对未知的恐惧、对冒险的热爱等等。例如,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过程中,他的探险行为不仅仅是因为对未知的好奇心,更是因为他对知识和荣誉的追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好奇心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好奇心。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在探索陌生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自我实现和追求意义。例如,登山运动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攀登珠穆朗玛峰,不仅仅是因为好奇心,更是因为他们想要挑战自我、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追求自我实现。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不仅仅是出于好奇心。

此外,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因为好奇心。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和征服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探索陌生世界的动因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古代中国的航海史上,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除了满足好奇心之外,还有宣扬国威、开展贸易、寻找失踪的皇帝等目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好奇心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不仅仅是出于好奇心。在探索陌生世界的过程中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原因和动因,这些原因和动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会有所不同。在未来的探索中,我们应该尊重和珍视好奇心,但也要认识到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人类探索的行为,继续探索未知的领域,去了解陌生的世界。最终,我们将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天津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一个世纪前,在津求学的青年周恩来撰写了这副对联,在交友处事与读书求知方面警勉自己。品读此联,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角度,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标题:于无字句处深耕,与有肝胆人共事

千百年来,人们对知识的追求从未停歇,对友谊的珍视从未更改。正如周恩来总理在百年前书写的对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此联不仅是他自身的警醒,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呼唤。身处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要如何在读书与处事中践行这一信念呢?

首先,于无字句处读书,乃是求知的至高境界。有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周总理的这句话,强调的不仅是阅读的重要性,更是要从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因为生活就像一本厚重的书,其中的哲理和智慧,远比文字更加丰富和生动。我们看那诸葛亮,他虽未写过兵书战策,但他的智慧却源于生活,源于对人的洞察和对天下的忧思。所以,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智慧,观察世界,理解人生。

其次,与有肝胆人共事,这是一种人生的追求和态度。与有肝胆的人相处,可以让我们接触到更多的思想,感受到更多的力量。有肝胆的人,不仅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更有着宽广的胸怀和深沉的智慧。他们可以让我们看到世界的美好,看到人生的希望。

如同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有肝胆的人相处,不仅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激励我们不断进步。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是真正的责任。与有肝胆的人相处,是一种信任,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担当。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要如何去践行这一信念呢?我认为,我们要学会在读书中思考,在做事中学习。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做事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更是为了在实践中学习。我们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中获取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他人的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建立起真正的团队。

最后,我想说,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都应该牢记周总理的这副对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这不仅是对我们个人的警醒,也是对我们时代的呼唤。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追求进步和成长,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公示2023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的通知,358人
山东大学法学院关于202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人员名单的公示
海南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第二批次招生拟录取名单公示(学术学位),105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3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变动公示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补录取公示
2023年秋季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招收港澳台侨及来华留学考生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复试方案
天津大学法学院2024级研究生招生夏令营活动通知

青岛大学2023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第一批),189人,扩招

几十个新增博士点重磅来袭!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成绩及拟录取名单公示,94人,扩招

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二),109人

南京邮电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第一批),149人

东华大学关于公示2023级申请考核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告,322+1人

长春中医药大学关于202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调整报考博士研究生导师相关工作的通告

上海师范大学2023年“师范教育协同提质”专项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五批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揭晓
欢迎报考中国政法大学!
欢迎报考西南政法大学!
欢迎报考华东政法大学!
欢迎报考西北政法大学!
欢迎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征兵开始!最新的大学生入伍优待政策来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ta将首次参加高考语文作文写作,预测及写作建议来了!
2023年中国信用建设论文征集大赛 | 后疫情时代信用建设的解构与重建
月旦财经法杂志48期 - 2023年5月号
《人权法学》《中国法学》2023年第3期目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法学论文要目
“第五届民诉法学研究的实体之维学术研讨会”入选论文名单
关于举办贵州省破产法治论坛暨首届贵州省破产法应用法学征文的公告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党内法规及其学科建设” 学术研讨会邀请函多所高校通知:大学生这几天不得请假!原因是……
教育部公示,50人入选!
“记者采访遭围殴”涉事派出所,拟申报全国一级派出所?最新回应:已移除!
4所法学院校入选
发布关于“武汉被撞学生”事件不当言论,超百个账号被封
河南工业大学关于2023年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情况的公示
拘留64岁男子5日!济南铁警通报

学术之路2023年5月推送图文汇总

问津学术圈2023年5月推送图文汇总

法研在线2023年5月推送图文汇总

问津学术2023年5月推送图文汇总

考博之路2023年5月推送图文汇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