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架可以扔核弹的战机!
今天,我们接着在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里“挖”宝,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长河中深挖细掘。
经过国家“二五”计划和三线建设的积累,航空工业开始尝试以各种方式试制多种类型的新飞机和配套的发动机、机载设备,基本建立了包括教练机、战斗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和直升机等在内的战术空军装备体系。
初教6是教练机的代表,歼6、歼7是战斗机的代表,那强击机呢?
小飞侠也不必卖关子,作为我国唯一的一款强击机——强5飞机,就是今天的主角。
52年前的今天,1972年1月7日,彝族飞行员杨国祥驾驶强5甲飞机,成功地投掷了我国第一枚实用氢弹。
我们从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的这张摄影图片可以看到强5的身影,深挖一下强5飞机的研制故事。
可以扔“狂飙”的飞机
先看照片右边的展陈。这部分大家很熟悉了,在“航史馆‘挖’宝”系列的第二篇,轰6甲空投原子弹爆炸成功。
为建立“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威慑力量,航空工业研发改装了一批飞机和相应的配套设备。其中就有强5甲。
强5甲是强5的第一种改型,专门用于投掷核弹。它的主要改进就是把机身下方的弹舱盖去掉,将氢弹以半埋方式挂在机腹中。
▲强5甲飞机
1972年1月,强5甲执行氢弹投掷任务,氢弹“狂飙一号”准时准点起爆,飞机安全返场,顺利完成氢弹甩投试验。
在这次强5甲成功投放氢弹试验之前,曾出现过一次重大险情。1971年,强5甲0266机进行首次氢弹实弹投掷。当时战机从基地起飞,按照预定计划,强5甲到达预定位置开始投弹,但氢弹并没有和飞机分离。飞行员杨国祥尝试进行第二次投弹,依然没有成功。他勇敢地选择将带有氢弹的战机飞回基地。后经查明是由于挂弹推脱机构出了故障,有惊无险,强5甲带弹返场着陆成功。
叶帅一语定乾坤
再看照片左边的展陈。在多种类型的新飞机中,自然少不了强5的身影,墙上的配图是下面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大有来头,那是在1966年。
3月10日清晨,北京南苑机场,强5飞机02架即将在这里进行一次十分重要的飞行表演,直接关系到强5飞机能否顺利转入批量生产。
当时,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亲自出席,军委、军区、三机部领导一行风尘仆仆,陪同观看 。
强5飞机试飞表演开始了,叶剑英元帅一边看,一边详细询问强5飞机的情况,强5总设计师陆孝彭认真地做着解答。
飞行结束后,叶剑英元帅登上飞机,探头往驾驶舱里看了看。下了梯子,又绕着飞机走了几圈,一边观看飞机,一边提问题,陆孝彭都一一作答。
▲强5总设计师陆孝彭向叶剑英元帅介绍飞机情况
叶剑英元帅指着飞机,语气坚定地说:“这个飞机‘要不要’的问题,有过争论,好多同志提出‘不要’。今天大家看了,认为还是‘要’。这个飞机是自己设计的,你们是成功了,现在的问题是研究改进,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改进的任务也是你们的。”
观看表演期间,叶剑英元帅指出,强5先生产10架送空军试用。临走时他说道:“你们把飞机搞出来了,谢谢你们!各军区同志谢谢你们!”
强5飞机02架在北京南苑机场停留了一个多月,先后进行了5次飞行表演,并组织了21次地面参观,参观者达4000余人次。大家都为我国能够自行设计制造出超声速喷气式强击机而感到高兴。
曲折的研制定型之路
通往成功的道路,总是布满了荆棘与艰辛,强5也不例外。从研制、定型到投产,强5几经波折。1958年8月,强5项目正式上马,最初名称是“雄鹰302”。人手有限、经验不足、资料奇缺、科研条件不完备,困难重重。
当时国内工业基础薄弱,陆孝彭作为总设计师,带着一帮年轻人边学边干。他主张“独立自主”和“充分借鉴”,在薄弱的基础上克服了许多困难,完成了许多细节上的设计。
1963年6月,第一架强5飞机完成总装,开始静力试验。随后,强5飞机01架进行了多项试验,效果良好。当年10月26日,强5飞机完成最后一项静力试验——全机悬空加载试验。
▲总装中的强5
▲强5正在进行静力试验
当加载到85%时,一声巨响,悬在半空中的飞机拦腰断为两半。后经调查,问题是一根模拟发动机惯性载荷的直径为16毫米的钢索,被不恰当地用两根直径为8毫米的钢索代替所致。一根钢索,毁尽五年心血,研制戛然而止。
▲全机悬空静力试验破坏后的强5飞机
1964年1月,时任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到洪都公司考察工作。陆孝彭抓住机会向曹里怀一行汇报了强5飞机从设计、试制到静力试验的全过程。他思路清晰、数据充分、分析精辟,强5的研制工作重新得到正式承认。
陆孝彭根据01架强5飞机的静力试验情况进一步修改了设计,加强了机翼根部的结构,并且改变了机翼前后蒙皮的厚度,使机翼刚心前移。也正是这次的设计修改,彻底解决了强5飞机机翼的刚度问题。
1965年6月4日,强5飞机02架在樟树机场首飞成功,我国首款超声速喷气式强击机终于飞上了祖国的蓝天。
1969年,国家正式批准强5飞机进行成批生产。历时10年4个多月的强5飞机试制阶段就此宣告结束,转入生产、装备和使用发展阶段。
1985年,强5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机种并屡立战功。
▲批量生产的强5飞机
▲装备部队的强5飞机整装待发
▲强5机群翱翔在祖国的天空
陆孝彭带领研制团队几经挫折,为祖国强击机的研制奉献了无尽的心血。他们在强5研制过程中形成的“自强自立,求实创新;百折不挠,团结奋进;献身航空,勇攀高峰”的精神也已经成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向他们致敬!
铁粉必看
文字、制作/兰健
主编/肖瑶 监制/石霞
来源/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航空工业洪都、中国航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