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历史新高!合肥是怎么花钱的?
10月18日,记者从合肥市科技局获悉,2022年,合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469.5亿元,同比增长18.98%,占全省40.7%,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7个百分点,位居省会城市第二,创历史新高。(←点击查看此前报道)
1.
投真金白银 结累累硕果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指某一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当期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了当地政府对科学和创新的重视程度,也综合反映这一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将超过82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国家专精特新企业188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越来越高,说明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正在提速增效,城市创新动能不断提升。”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戴兵告诉记者,从研究活动看,合肥市2022年研发投入中基础研究79亿元、应用研究57亿元、试验发展3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32%、14%,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研发投入的增幅明显。从活动主体看,合肥市各类企业研发投入327亿元,高校研发投入73亿元,科研机构研发投入70亿元,分别占比70%、15%、15%,企业占据研发投入主体地位。
2
“大装置”集中度全国首位
作为前沿科技、基础研究的大科学装置是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利器,也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大科学装置的集聚地,多项科研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成功研制国内最紧凑医用超导质子治疗系统;依托稳态强磁场装置,研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新药进入Ⅱ期临床试验;依托同步辐射光源,帮助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力”等。
目前,合肥市建成3个大科学装置,在建、拟建9个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装置集中度位居全国首位。在加强应用研究上,合肥市培育企业研发主体,今年以来新建新研机构15家、总量达48家,累计孵化高科技企业1300余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共集聚海内外研发人员4300余名,其中博士学历人才1600余名。
3
布局未来重点产业链
全社会研发投入中,企业投入占比最大,达到总投入的七成。合肥大力度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聚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16条重点产业链,加快一批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将创新研发视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聚焦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不断搭建技术平台,培养技术人才,丰富新药研发管线。“目前我们逐步构建了基因重组,人二倍体细胞,灭活,新型佐剂,mRNA、多联多价等技术平台;培养了一支400人的高学历专职研发团队;打造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疫苗研发中心。”安徽智飞龙科马公司副总裁、研发中心执行总经理黄恩启表示,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离不开合肥的创新土壤。合肥市政府一直支持公司疫苗研发工作,不仅提供了相应的资金的支持,而且在人才引进、技术人员职称申报等方面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4
创新模式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往期回顾
PAST REVIEW
●第一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将在合肥开幕!虞爱华与秦大河等参会嘉宾会谈●合肥这些“新面孔”,为何而来?●合肥市委组织部最新通知!●正式竣工!合肥新地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