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合肥片区2.0版要来了!

合肥发布 2024-01-21


1月5日上午,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  

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三年来,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大力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其中,

合肥片区2023年探索形成  

30项省级制度创新案例,

其中4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制度创新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合肥片区成果斐然



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年来,从总量贡献情况看,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额占全省比重分别保持在30%和20%以上。从结构优化情况看,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在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上成果丰硕。首个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落地合肥片区,推动9610出口包机全省首飞、9810模式全省首单落地等。


三年来,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在科创领域推出一系列原创性引领性创新举措,形成了一批硬核科技成果,集聚了一批高端创新资源。


安徽省跨境电商创新服务中心。李润媛 摄


2023年,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带动安徽省在全国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7位,在合肥片区,成功实现全国首例基于通用量子计算机真机的算法验证;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动招引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约400个,建设了3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合肥已建、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12个,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截至2023年底,累计形成192项制度创新成果,合肥片区在全国率先推行“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和产业化经费股权投资改革试点,探索科创企业信用(信用贷)票据融资新模式,设立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推动科创要素转化为真正有益于市场发展的生产力,带动安徽位居全国区域创新能力第7位。


安徽创新馆。合肥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同时,着力打造高水平开放枢纽,推广“联动接卸”“直装直提”等模式至合肥港及沿江一类口岸,开通全省首条集装箱外贸直航航线(芜湖—俄罗斯);首次开通合肥至芝加哥(洛杉矶)、伦敦2条“第五航权”执飞航线,启用长三角国际航空合肥物流分拨中心,合肥国际货运航线增至8条(芝加哥、洛杉矶、仁川、大阪、阿姆斯特丹、达拉斯、纽约、布鲁塞尔);开行至连云港海铁联运班列,推进“铁路快通”模式应用,畅通中欧班列出运快速通道;中欧班列(合肥)全年累计开行868标准列、同比增长13%。


此外,为帮助市场主体解决融资需求、产业对接、生活配套等问题,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还常态化举办“自贸创新荟”“自贸服务行”系列活动30余场,发布《合肥自贸创新政策60条》,为自贸试验区内中外企业提供高质量、便捷化的优质服务。


未来将建设2.0版



未来,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打造自贸试验区建设2.0版,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方面,深化自贸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促进与“科大硅谷”、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等联动发展,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创企业孵化,赋能科创生态优化,加速推动科创企业上市。


科大硅谷。宋炎骏 摄


在赋能主导产业发展方面,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将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全产业链创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推动智能无人车在城市出行、环卫清洁、园区物流、城市配送等场景应用;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加快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集成电路关键设备跨关区查验作业一体化试点;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加快医药创新柔性服务合肥工作站建设,支持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生物医药产品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并实行伦理审查结果互认。


蔚来汽车合肥先进制造基地。李长龙 摄(资料图)

在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方面,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将加大外资招引力度,加快营造一流的产业生态;拓宽外贸领域广度,升级货物贸易,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新型易货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保税维修等新模式;提升开放通道能级,发挥合肥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打造多式联运关键枢纽,探索优化江海联运、铁水联运、陆空联运等“一单制”业务流程。


信息来源:合肥日报责任编辑:张文琪

往期回顾


PAST REVIEW


虞爱华在市委主题教育第四次集中研讨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强调:心里装着群众 工作造福群众 评判交给群众

一图读懂合肥“新年第一会”

安徽省委组织部最新通知!

2024年首期公告发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合肥片区2.0版要来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