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教育为中国教育探路

2015-04-17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关注我们!




非常欢迎大家参加这次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新教育完美教室叙事活动。这是中国教育学会推广民间优秀教育改革经验的一次探索,也是新教育实验向中国教育同仁交出的一份用生命书写的答卷!


2000年,新教育从一个人的念想开始启航,到了2002年,新教育已经成为一群人的理想。新教育人在埋首耕耘中,不知不觉取得了一点成绩。比如就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11月,在卡塔尔基金会举办的世界教育创新奖WISE 教育项目奖(WISE Awards)的评选中,新教育实验从全世界1000多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15强,也是去年中国唯一入围的项目。但这些都是额外的奖赏。我们对自己的期望,是像农夫一样守着教育的田野,无论在怎样的天气里,都勤奋地劳作。


谁站在教室里,谁就决定新教育的品质,甚至决定了孩子的命运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成长为起点的教育实验,这些年以来,新教育团队中涌现出一大批这样的优秀耕耘者。无论是教育部、《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的各种评选,还是各省市关注的教师群体中,新教育教师的身影屡见不鲜。而且活跃在中国教育舞台上的许多优秀教师,也有不少是在新教育中成长起来的。



这一次,我们邀请了一线新教育教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一方面是向大家汇报我们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希望得到专家的指点和帮助。从今天到明天,将有9位老师要为大家讲述自己的教育叙事。


由于新教育实验拥有2242所实验学校,我们这次活动并没有层层报名、严格挑选。我们想尽可能原生态地呈现新教育教师的精神状态与真实情况。他们不一定是中国最优秀的教师,甚至不一定是新教育实验学校中最优秀的教师。他们中间有些老师甚至还有着明显的缺点。但是,他们是真实的,他们在路上。


这些老师之中,有远在新疆奎屯的张遵香老师,也有近在中原河南焦作的王璟老师;有高大的高波老师,也有娇小的王兮老师,有教小学语文的时朝莉老师,还有教初中语文的王桂香老师,有教英语的殷卫娟老师,也有从事教研工作的张硕果老师,当然,还包括那给自己取名为“我是大西洋来的飓风”的郭明晓老师……这9位老师来自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他们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新教育人。


或者,我们还可以将这些可爱的新教育一线教师,称为教育的觉醒者。因为觉醒,而理性地燃烧着激情,孜孜以求地探索,是这些老师们共同的特点。我相信,这次新教育完美教室的叙事,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一次磨练,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本次叙事和研讨的主题,是“缔造完美教室”。这是新教育实验于2011年正式进行田野探索、2012年正式开始全面推动的一个项目。


缔造完美教室,是一个新的词汇。在思考的田野上,一个新的词汇就像一粒新的种子。面对着网络时代导致的信息碎片化危机,面对着各学科分类所导致的教育箱格化现状,面对着教育工具化所造成的知识对人性的控制甚至奴役,每个有理想的教育人都在探寻解决之道。缔造完美教室,就是通过这个短语,力图确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希望把片面的信息放置回本身的背景之中,希望在知识日益精细化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把握和综合的体悟,希望在充分进行理性思辨的基础上,通过感性的共鸣,实现人自身的幸福完整。


缔造完美教室,是一个新的行动。教育和生活一样,存在着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性。透彻辨析一个教育难题,这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任务。因为,如果只是从理论上解剖它,从就等同于只是从表层上关注它,难题仍然维持原状。缔造完美教室,就是为了彻底看清教育难题之根本,我们以行动将其连根拔起。是在这样的行动中,我们被迫学会以全息的视角观察与思考,不仅彻底看清难题本身,也为真正攻克相关难题提供富有成效的思维方式。


缔造完美教室,是一次新的复活。新教育实验一直强调,我们的创新并非为了标新立异而创造,新教育人一直说,当某个旧的好的理念被人忘却时,我们将它唤醒,甚至把它在我们生命中活出来,这种复苏与传承,已经是生命的一次更新。缔造完美教室,正是在教室这口泉眼中,进行又一次的淘洗和清理,希望接下去涌现出的泉水,更加畅通,更加清澈,更加甘甜。


今天,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缔造完美教室叙事研讨会”,让我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我们用叙事讲述,我们用研讨对话。我们摈弃物理的思维方式,而力图用化学的思维方式来呈现,来思考,让一线实践与理论探索直接碰撞。


中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在苦苦探索素质教育的追寻之道。我们并不奢望自己能够拥有教育的真理,我们甚至认为,我们即使已经探索到的局部真理,也并非真理本身。


但我们深知,真理的探寻必然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所以我们坚信,新教育人的每一次探索,都是为中国教育探路,从而助力于中国教育,大步迈向理想的明天!



一间小小的教室,一个大大的梦想。我们知道,梦想还远,道路漫长。但是,因为我们还有梦,因为我们已经在路上,我们才意气风发,我们才意志坚定,我们才步伐从容!


感谢这次为我们讲述成长故事的9位老师,感谢为我们评点叙事的各位专家,感谢专程从祖国四面八方赶来聆听叙事的各位老师,感谢参加今天活动的各位媒体朋友们,感谢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鼎力支持,新教育,因为你们而精彩!


(此文为朱永新在中国教育学会主办“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专题研讨会”上的致辞)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追寻者的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守望新教育,追寻真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