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教育的真实故事书

2015-08-28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新教育的一年级》的传奇故事


《新教育的一年级》:一年级新孩子的入学必读书;一年级新父母的亲子家教书;一年级新教师的课程指导书;十四年新教育的真实故事书。


1、《新教育的一年级 9 月》——九月的故事(目录)

作者的信

《开学仪式和毛毛虫》

《第二天的我不一样》

《魔法口袋里的第三天》

《第四天找朋友》

《第五天的小黑鱼》

《第六天游河吧》

《第七天做最好的自己》

《一棵开花的树》

《真正的礼物》

《月光亮一周》

《中秋夜》

《9月,让我们每天阅读十分钟!》

欲知新教育小学开学第一月,请看童喜喜《新教育一年级》第一本。欲知新教育小学每月事,请看全套12本《新教育一年级》。


2、图书背后的故事:《新教育的一年级》的出版是一个传奇的开端


  文如其人。从某种意义讲,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的心灵自传。《新教育的一年级》这套书,更是作者童喜喜本人的生命传奇。


  身为儿童文学作家,年轻的童喜喜是让人羡慕的。2003年,她用六天创作出自己的第一本童书《嘭嘭嘭》,获得近十个国家级奖,十二年畅销数十万册。2009年,她潜心五年、修订二十余稿创作的《影之翼》,似是迄今中国唯一一部以儿童视角反思南京大屠杀的童书,以其深刻的历史感、哲学性和优美幽默的文字,广受好评,成为原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之一,并成为当年唯一入围“《当代》长篇小说年度奖”的童书。


  作为一位资深公益人,年轻的童喜喜是让人尊敬的。从1999年用稿费捐赠第一位失学女童开始,她前后捐助了三十五名失学儿童,为数千名山区孩子赠送各类课外书,赴山区支教成为当地十余年唯一的女教师……直到20097月,她偶然参加了新教育海门年会,被这样一群民间教育人的理想情怀、专业精神深深打动。她从此投身新教育实验中,不仅一直捐赠稿费资助一线教师,而且身体力行担任公益项目负责人。


  我是在新教育中结识童喜喜的。和很多人一样,我也一再惊讶于这样一个瘦弱的女子,竟然在那么多的公益活动中爆发出那么大的能量。但是,最让我惊讶的,还是这套《新教育的一年级》。


  所有文学类型中,童书可能是与教育最为紧密相关的一种。能够看出,从教育的角度切入,是不少童书努力的方向。但教育上的思想性与文学上的可读性并存,的确是对作者的巨大挑战。它不仅要求作者有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还要有深入浅出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砸开教育的核桃壳,让孩子津津有味地吃到核桃仁,不知不觉汲取营养。《新教育的一年级》主动挑战这个童书高地,首创“童书即课程”的写法。


  故事不等于课程。童书是讲故事的,课程则是教学的依托。一个故事和一个课程的关系,就像一粒珍珠和一串珍珠项链,课程是故事的集中与升华。对孩子来说,再好的故事如果没有和他自身发生共鸣,就可能被迅速淡忘。但一个好的课程所带来的冲击,却可以深深烙印在心灵上,影响一生。


  《新教育的一年级》一个月一本,以时间为序,依托新教育丰富独特的课程体系,依靠童喜喜在对这些课程谙熟于心后生动风趣的文学解读,用几个故事组合成为一个个课程。在这些课程中,童喜喜又以“故事套故事”的形式,精选了新教育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过的经典图画书,把它们巧妙融入书中的“生活”里,书中有书,让经典文本更鲜活,让现实生活更深刻,并且针对孩子、父母、教师最感兴趣或最为困扰的问题,进行准确有效的解答。


  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新教育的一年级》中所讲的一百四十四个美好故事,都是在中国大地上、在新教育实验中真实发生过的案例。这本书,不仅是传奇作者童喜喜所写的小说,更是一群新教育行动者用生命书写的传奇!能够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跟童喜喜独特的生命体验密不可分。新教育人都说,童喜喜投身新教育的五年,是一直奔跑的五年。她去过两百多所新教育实验学校,在其中两所学校驻扎了近一年。她在五十多个城市进行了三百多场演讲,与成百上千名一线教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样倾情投入的过程,让她收集到的不是冷冰冰的教育案例,而是一颗颗炽热跳动的心。


  童喜喜曾经说,她完成《新教育的一年级》系列童书的写作,“最大动力就是为了赚到更多稿费,多聘请人、多资助活动,把推动阅读这件事做得更好”。这套书的出版,又催生出许多感人的行动:出版社把50%利润、作者童喜喜把50%稿费捐赠给新教育基金会,并共同开展乡村阅读公益活动。


  我相信,《新教育的一年级》的出版,只是一个传奇的开端。我深信,在这样的书写、阅读和行动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得到传承与发扬,作者和读者、大人和孩子,都能创造出新的生命传奇。我深信,并深深期待着!


(文章作者:朱永新。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20150323 24 版;人民网 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原标题:生命的传奇(品书札记))





3、《新教育一年级》:九月的故事之一

《9月,让我们每天阅读十分钟》——新教育阅读节的故事


9月28日,是新教育实验小学的阅读节。

这一天,全校的人比平时多了一倍,因为每个学生的父母都应邀来到了学校。

这一天,走进学校那扇铁栅栏的大门,又多了好几道“书门”:一本又一本3米高、1米厚的纸质大书,竖在路中央。《西游记》《小王子》《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卡尔·威特的教育》……不同的书名,不同的图案。推开这一本又一本书的封面,就走进一道又一道的书门。

在书门的两侧,摆着两排桌子。桌子上,是全校各个班级的作品展示:低年级的写绘作业本,一张张图画描绘着一个个美妙的想法;中年级的读书笔记和手抄报,一篇篇文章记录着一次次激动的思考;高年级的自制图书,一本本作品展示着一颗颗神奇的心灵……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大大小小的作业本,真美呀,就像一本本厚薄不同的书呢。

牛妈妈翻看着这些作品,啧啧赞叹着,一边说:“牛妞,你看看人家,写得多好……”

牛妞趴在属于一(三)班的桌子上,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作业本。她骄傲地举到了妈妈面前:“看,我的书在这里。”

妈妈一愣之后,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现在还只是作业,希望将来你真能出书哦。”

这,只是开始。一道道的书门,引导着大家走向了操场。那操场更是书的海洋。

四周的地上摆了一整圈儿,满地都是书。花花绿绿的书,就像层层叠叠的波浪,看得人心里直痒痒。


主席台上,一摞又一摞的书,堆成了一座小小的书山。

主席台背后的图案,也是几本像魔毯一样正在飞翔的书,每本书上都坐着一个看书的大人或孩子。

主席台呢,已经布置成为一本翻开的大书。

就连通往主席台的台阶,也装饰成一本又一本书的书脊……

全校同学按照平时做操的顺序站好了队。父母们都站在自己孩子身边。


当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晨诵开始了。

今天的晨诵,是由六年级全体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领读的诗歌——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作者:狄金森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骏马

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

把人带往远方。


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

不必为通行税伤神。

这是何等节俭的车——

承载着人的灵魂


早在前天,牛妞就带了一张红纸回家。那是一份节目单,上面打印着今天的活动内容,其中就包括了这首诗。所以,在此之前,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和父母们,都已经熟悉了这首诗。

但是,在这操场上,在这书山中,在这人海里,在这初秋的明媚阳光下,大伙儿一起诵读这首诗,感觉又格外不同。

声音就像长出了洁白的翅膀,向又高又远的蓝天上飞去,飞去。

牛妞觉得,大哥哥大姐姐的声音真美呀,就像是最动听的合唱。牛妞突然想起了花儿老师的话。花儿老师总是说:“朗读的时候,不要大声喊,要轻声,要用心。”本来牛妞一直很奇怪:声音轻,怎么能读得好呢?现在,她似乎明白了一点儿。


晨诵之后,是演出。

除了一年级新生之外,每个班级都有一个节目。讲故事、唱歌、跳舞、小品、童话剧……

所有的节目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内容全部来自班级的生活。就算唱歌,那歌词也都是改过的。第二,每个班级的节目,都是所有同学全部上场。

所有人都坐在地上,看着,笑着。牛妞看得很开心,又觉得实在是遗憾:自己怎么还是一年级的新生呢?否则,就能上台表演啦!


演出之后,是颁奖。

半个月来,学校橱窗里一直张贴着十个书香班级、十个书香家庭、十位书香教师、十位书香儿童、十位书香父母的事迹。

尽管有的字牛妞还不认识,可站在橱窗旁一边看照片一边听人议论,她也把这些故事都熟悉了。三天前,全校组织投票,每种选出一位获奖者,牛妞也投出了自己的一票。

校长为获奖者颁了奖。奖品,就是主席台上的那些书。

看着领奖的学生父母,牛妞扯了扯妈妈的裙子,说:“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够上台领奖呀?”

妈妈想了想,说:“等你当上书香儿童,我肯定也能当上书香父母。”

牛妞信心满满:“没问题。”


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小会儿,妈妈也领到了奖品——学校给全校的学生父母每人发了一本书。一、二年级的学生父母发的是《朗读手册》,三、四年级的学生父母发的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五、六年级的学生父母发的是《我的阅读观》。

主席台上,校长把书发给了三位父母代表。每个班级里,班主任把书发给了每位父母。

台上,校长笑眯眯地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只有精神上的共同生活,才有真正的美好家庭。我们因为孩子走到一起,让我们新教育实验小学,也成为这样一个美好的大家庭吧。”

大伙儿用潮水一样的掌声,回答了校长。

台下,安熊看到妈妈双手捧着花儿老师发的书,笑得也像一朵花儿,安熊十分羡慕:“为什么不给我发书呢?我才是学生。”

妈妈拍了拍安熊的脑袋:“小傻瓜,我看了书,懂得什么书好,就会给你买更多书呗。”

而牛妞看着妈妈手里的书,眼睛发亮:“你的书里是什么故事?读给我听。”

妈妈翻了翻书,说:“这是大人读的。”

有了书的父母,变成了书香父母,没有书的儿童,马上迎来了跳蚤书市。


跳蚤书市设立在操场四周。那些书都是高年级的同学们摆放的。他们把自己读过的书摆在那里,互相之间进行交换或者买卖。牛妞这样刚上一年级的新生,就只能作为顾客。

当牛妞他们逛书市的时候,父母们按照要求,都回到了每个班级的教室,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家庭好书展”。今天,每个父母都带来了一本自己家里最推荐的书,还要在展览中讲讲这本书怎么受欢迎的故事呢。

于是,牛妞和安熊约好,一起钻进了跳蚤书市。

安熊和牛妞商量好:两人一起挑选书,今后交换着看。

安熊说:“这本书讲一个吹牛大王的故事,很好玩儿。”牛妞就回答:“好呀,买吧。”


牛妞说:“这本书真有趣,可以用纸做锅烧开水……全是科学小实验。”安熊就回答:“好啊,快买下来,我也想做实验。”

第一本书是安熊买下来的。牛妞说:“不能交钱,妈妈说了,先要还价,让卖书的人少收一些钱。”安熊直摇头:“卖书的钱是要捐给灾区小朋友的,我们怎么能还价呢!”牛妞一听,认为安熊的话比妈妈的话有道理,她买书的时候也不还价了……

没过一会儿,安熊和牛妞带的钱都变成了书。看看周围仍然人山人海,摸摸口袋已经身无分文,他俩干脆抱着买到的十几本书,跑到了学校另一头的小树林里,埋头看起书来。

一直看到肚子发出叽里咕噜的叫声,安熊和牛妞才抱着书跑回教室。那时,教室里的“家庭好书展”刚刚结束,快到了午饭时间。


可节目单上分明还有最后一项活动:吃书。

——是的,在那张红色的节目单上,就印着“吃书”两个字。

书怎样吃?活动具体内容是什么?牛妞专门问过花儿老师,花儿老师却神秘兮兮地说:“保密!”

终于到了“吃书”时间。花儿老师带着五个大人消失了。过了一会儿,这六个人双手捧着大纸盒,鱼贯而入。


教室里的课桌,早就摆成了六组。每组五张课桌,就像一朵梅花。同学们和父母们都围桌而坐,每个人都满脸期待的表情。

六个人分头把纸盒小心翼翼地放在六张课桌上。花儿老师喜气洋洋地宣布:“好,现在开始——吃书!”

说着,六个人同时揭开了纸盒。

“哇!”“哈哈!”教室里顿时又是笑声,又是叫声。

纸盒里装的是——蛋糕!

这可不是一般的蛋糕,而是“书蛋糕”!蛋糕统统是方形,做成了书的形状,还写了书名、画着封面。


大人和孩子,都扑到了书蛋糕上。

三口两口,牛妞吃得津津有味。自己的那份蛋糕,一会儿就吃光了。

牛妞还想吃,就扭头去找妈妈。她记得妈妈从来不肯吃甜食,总是嚷嚷着“我太胖了,我要减肥”。可是当牛妞找到妈妈的时候,发现妈妈也把自己的那一份全部吃光啦……

吃吧,吃吧,把书吃进肚子里!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吃书啊!

直到晚上回到家里,牛妞还在回味着书蛋糕的甜美滋味。

没有参加活动的爸爸,听着牛妞和妈妈热烈地讨论着白天的活动,满脸酸溜溜的表情:“哼,当爸爸真可怜,什么好事都没有爸爸的份儿。”


他拿着那本《朗读手册》,翻了翻,念道:“看,这首诗写的:‘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就连这首诗的题目,都叫《阅读的妈妈》,跟爸爸无关!”

牛妞听了,立刻跑到了爸爸面前。她仰头看着爸爸,笑眯眯地说:“爸爸,这书里写得不对。我要写一首诗,叫《阅读的妈妈和爸爸》。所以——爸爸,你把这些书,读给我听吧。”


说着,牛妞就把白天买的那些书,麻利地塞到了爸爸手中。

爸爸一愣,马上就笑了。于是,他给牛妞读起了书,一口气读了三个故事……

这一天,牛妞很开心。她只有一个烦恼:每天阅读十分钟,怎么可能呢?十分钟,可是远远、远远、远远不够的呀


新教育暮省:我是新孩子

亲爱的小朋友,要做一个美好的新孩子,有一件事情必须做到:每天最起码阅读十分钟。

当然,我相信你能够读完这本书,就和安熊、牛妞一样,是个热爱阅读的新孩子,觉得每天阅读十分钟远远不够呢。


那么,在928日这天,请你也一起来过一个新教育阅读节吧。

爱读书的你,会想出怎样独特有趣的办法,来度过这个阅读节呢?

把你的阅读节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把你阅读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这样就会有更多人向你学习,像你一样学会读书、喜欢读书,成为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追寻者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守望新教育,追寻真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