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缔造完美教室,朝向幸福完整

2015-09-22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缔造完美教室 朝向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叙事研讨会会议综述

余国志 袁俊峰


2015 1 9 --10 ,新教育实验“缔 造完美教室”叙事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新教育研究院主办,来自全国近千名教师、学者、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上,新教育实验教师代表展现了缔造完美教室行动系统的基本理念、策略架构和实施路径,反映了新教育实验15年来在缔造完美教室中的积极探索。


一、缔造完美教室叙事的理念与创新

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专业成长为起点, 以十大行动为途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 实验。自 2000年以来,全国已有 49 个实验 区、2246 所实验校,230 多万师生参加了实验。缔造完美教室是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一,也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独特的创新。新教育认为,一所学校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间间教室的品质决定的,新教育实验的最终成就与品质,也取决于每一间教室的故事与成就。

从概念解读的层面看,缔造完美教室是 指在新教育生命叙事和道德人格发展理论的 指导下,通过新教育儿童课程的晨诵、午读、 暮省,并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为所有学科 的追求目标,师生共同书写一间教室的成长 故事,形成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教室文化。具 体来说,则是指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穿越课程 与岁月,朝向有德性、有情感、有知识、有个性、能审美,从而使得生命不断丰盈、完善与发展。

从具体操作的层面看,缔造完美教室是新教育实验营造书香校园、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等十大行动在教室这一特定场域的大集成,将愿景、文化、课程等融合在一间教室里,通过唤醒故事和经典,编织诗意的生活,既要求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又要守住每一个日子;既要求下最平凡的苦功夫,又要有超越现实的伟大梦想。缔造完美教室的内核和品质超出了传统的班主任工作和班组建设,最终让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走向卓越。

从本质上看,与一般物理意义和空间意义上的教室概念不同,新教育实验把教室作为师生生命共同在场的场域,并基于这个场域,师生共同书写一段生命传奇,实现知识、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从而实现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这个场域里,师生共同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师生都是主角,都是参与者,而教室则是师生叙事穿越时空的交织点。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指出,新教育实验的完美教室概括起来就是“两核三翼”。“两核”指阅读和家校合作。阅读是新教育和完美教室一个最根本、最基础的工程。家校合作是完美教室的关键,一间完美教室的背后,必定有父母的身影。“三翼”是指汇聚美好事物、呵护每个生命、擦亮每个日子。汇聚美好事物是把新教育的愿景、文化、课程完美地融合在一间间教室里;呵护每个生命是指完美教室应该是生命的绽放,教室里每个生命都得到特别的关注和重视;擦亮每个日子是指在完美教室度过的每一天,都要成为新教育的孩子们,成为每个老师难忘的节日。


二、缔造完美教室叙事的演绎与表达

研讨会上,教师代表从缔造完美教室的不同维度讲述了发生在平 凡教室里不平凡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曲多样态、多元化的生命之歌。

教师代表郭明晓用叙事的手法,讲述了实现缔造完美教室的过程。从改变职业倦怠的觉醒,到师生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到专业写作和主题阅读,从海量阅读, 到晨诵课程和排演生命叙事,再到师生共同书写生命传奇,感悟到完美教室是用师生生命的成长重新定义教室的过程,是成就美好、传播美好的乐园。

教师代表张硕果围绕“缔造一间完美教 室”这一主题,重点从课程的角度呈现出了新教育实验的缔造完美教室的过程。她认为教室和教室里的生活是教师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走进了一间怎样的教室,经历了一种怎样的课程,就意味着他遇到了怎样的教育,他的生命也将会因此被塑造成不同的样态。因而,在缔造完美教室的过程中,新教育实验推行晨诵、午读、暮省等生活方式。其中,阶梯课程、农历课程、四季课程、游学课程、种植课程、读写绘课程等应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安全、丰富与成长构成一间完美教室的三重要素。

教师代表王璟从仪式的维度讲述了“采 蜜乐园教室”的故事,通过采用不同的仪式形 ,如“ 一年级仪式( 我们长大啦 )、二年级 仪式( 七彩童话伴我成长 )、生日仪式 ”等 ,配之以诗歌、故事、表演等丰富的内容,点亮每一个个生命,让一个个孩子在教室里发生变化,让一朵朵小花在教室里绽放。

教师代表高波从阅读的角度讲述了“君子兰教室”的故事,通过开设书吧、阅读银行、君子兰博客等方式,呈现了阅读对于完美教室的意义。王桂香老师从师生共读的角度讲述了她们缔造完美教室的故事,通过对阅读五阶段( 自读、速读、共读、延伸、内化)的划分,呈现了师生共读与完美教室的内在联系。王兮老师从新教育实验道德人格发展图谱的角度讲述了“星星班教室”的故事,通过典型人物的成长,深入地展示了新教育实验道德人格发展图谱在构建完美教室中的作用。殷卫娟老师从英语赏析课程和生命课程的角度出发,讲述了“奇迹树班教室”的故事, 通过借助理想课堂和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等方,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英语完美教室。时朝莉老师从家校合作共建的角度讲述了“萤火虫班教室”的故事,通过大手拉小手、家校联动合作、家校共建共读等方式,把家长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共同整合教育资源,多层次呈现了家校共建在构建完美教室中的积极作用。张遵香老师从儿童阅读的视野讲述了“精灵班教室”的故事。通过看绘本、讲绘本、编绘本、微电影等方式呈现了儿童阅读对于完美教室的作用。

三、缔造完美教室叙事的成效与展望

在社会改革的大背景下,在中国教育转型发展的形势下,新教育不仅跳动着中国教 育的脉搏,而且回应了时代的挑战。陶西平教授指出,在经济危机、人文危机、道德危机和新一轮的科技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该如何走”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的实践体现了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为师生生命成长搭建了生长的空间,表达了一种理想的教育追求。缔造完美教室叙事折射出新教育实验真做教育和做真教育的理念,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创造性,体现了田野实践精神的行动性和勇于社会担当的责任感,给了我们信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博士指出,新教育实验在朱永新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效益。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叙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关注了学生生命的存在,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注重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二是关注了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育实验通过十大行动,把“要他 ”变 成“ , ,而才真正可能让师生过上完美幸福的教育生 活。三是关注了师生共同成长,新教育实验的教师通过平等地帮助学生发展,体现了教学相长,使师生共同在学习氛围中得到提高。四是关注了教室内外的衔接,通过与家长和社会互动,扩宽了学生的眼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石中英教授从教育叙事的角度指出教育的真谛要通过生动的故事得到澄清。新教育实验的教师通过继承、创造、实践和传播优秀故事,回归到教育的本真,诠释了教育改革的魅力。肖川教授从生命叙事的角度指出新教育通过创造故事、叙说故事、分享故事缔造了一间间完美教室,构建了师生生命成长的场域和空间,让生命的活力充分展现,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实现了有效教学,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刘铁芳教授从完美教室里的生命成长为何改变、因何改变和改变什么等角度出发认为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最根本的要义在于使师生生命获得一种改变。这种改变是一种发展的、向上的生命成长,更是师生对人性的一种自觉、一种力量、一种自然天性的复归。李镇西博士认为,完美教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新教育实验的完美教室正是师生通过共同生活的经历,带给了学生和老师精彩的、富有诗意的生活。窦桂梅博士指出,新教育实验的发展经历了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无论是学科,还是内容,新教育实验的缔造完美教室都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

(余国志系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袁俊峰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该文刊发于国内教育领域顶级学术期刊《教育研究》,2015年第4期)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追寻者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守望新教育,追寻真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