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2016-04-27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聆听窗外声音}

 

把一件事做到精致

文|张勇

  

  《南村辍耕录》里头讲:南宋有位官员,想在杭州找个小妾,找来找去没有可心的,后来有人给他带来一位叫奚奴的姑娘,人漂亮,问会干什么,回答是会温酒。周围的人都笑,这位官员倒是没笑,就请她温酒试试。头一次,酒太烫,第二次又有点凉,第三次合适了,喝了。从此以后,温酒从来都没失手过。既而每日并如初之第三次。公喜,遂纳焉。这位官员终身都带着奚奴,处处适意,死后把家产也给了她。为什么呢?因为“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

 

  某家只有十平方米的小咖啡铺,只有两三张桌子,没有任何装修,却开了足足十年。一对台湾来的兄妹,驻扎在那个城市,成了它小型咖啡馆的鼻祖,只卖曼特宁,从烘豆到咖啡,全部亲手制作。他家的店火到什么程度?很多客人只是路过,宁可站着,也会喝一杯咖啡再走,心满意足。咖啡的香味,大老远就能闻到。一家小铺,一种单品咖啡,提供无限的咖啡念想和生活方式。这让我也想起鼓浪屿那个坚持只卖蓝山的咖啡馆,老板娘偏好蓝山,只卖这种咖啡,那也是我喝过的最好的蓝山,一杯咖啡就让人灵魂出窍。

 

  当年上海有个沈京似,是个大吃家。把祖辈留下的家业吃得个精光,卖房子卖地吃。一般南北名厨到上海打天下,别人都可以不见,但沈先生却是要会一会的。沈先生当然不是有吃就到场的人,一般他要看请的什么人,谁烧的菜,嘴刁得怕人。他是潜心研究“吃”的一代沪上美食家,成为餐饮界的“无冕之王”,在社会上颇具声望。

 

  后来沈先生穷下来了。什么也不会,就会个吃。出去登记要工作,人家问他,你会干什么?他说我会吃。呸!谁不会吃!后来有人把他这个本事反映给陈毅市长,说有个人光会吃,看给安排一个什么工作合适?陈市长说:“哦,那算得好汉子。吃了一辈子,散尽家财去吃,不容易!”让他到国际饭店工作吧。专门做菜的品尝工作。后来上海国际饭店的菜一直质量很高,与他这张刁嘴的贡献是分不开。给他开出的月工资二百元左右,在当时也算很高的工资了。专家教授也不过如此。他的烹饪研究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水平,六十年代,他主持编辑了《菜谱集锦》一书,曾多次再版,广泛应用于上海和全国各地大宾馆,但他却不同意把自己的名字印入书中。他是烹调界公认的权威,为许多人赞赏。

 

  《花经》记叙了作者之父黄岳渊先生的一段经历。黄岳渊先生在宣统时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时年将三十。有一日黄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该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应付人家,做商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有兴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为人的根本,于是,黄先生毅然辞官隐退,他购买田地十余亩,聚精会神,抱瓮执锄,废寝忘食,盘桓灌溉,甘为花木之保姆。果然,黄家花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花异草奇,声名远扬。每逢花时,社会名流裙屐联翩,吟诗作赋。更有文人墨客指点花木,课晴话雨。众人深得启示:混浊之世,百无一可,唯花木差可引为知己。据说当时的文坛名人周瘦鹃、郑逸梅等人皆为黄先生的花木挚友。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养出了人间知己,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这才叫做好了人生一件事。而把一件事要做好,岂能只凭你心中有一点喜欢,有一点迷恋?三天浇点水,五天上点肥?

 

  张继以一首《枫桥夜泊》名留千古、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玛格丽特·米切尔以《飘》屹立于世界文坛,人生不需很多,只要一点点足矣。可叹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只要你能够倾一生的时光与精力、倾一生的思维与智慧、倾一生的执着与追求,黾勉苦辛,朝乾夕惕,不气馁、不放弃,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做到完美、做到极致,那么,你就能超越梦想、成就辉煌。

(作者:张勇;文章来源:企业家智囊团)。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不要想太多

文|俞敏洪

 

对我来说教育是我一辈子的事情,新东方是我一辈子的事情,我有过机会去倒房地产,倒卖钢产,我都没去做。我觉得人生一辈子只能做成一件事情,不要想那么多。


新东方曾经以为自己很牛,在很多领域做了尝试,新东方曾经想过进入早教和幼儿领域,我们摸爬滚打四年,只开了两家幼儿园开的不怎么样,开了三家早教中心,亏的一塌糊涂。我们年收入有接近50亿人民币,有的是钱,但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做。新东方有一个定位,先把企业目标定位好再往前发展,并不是有钱什么都干,教育领域不能多元化。新东方原来做过公务员,司法考试也在做,幼儿园也在做,做了很多,后来发现这不是新东方的强项,你可以说都是为了培训人,让人成长,但是你专注于做你能做的事情。现在新东方做的比较专注,我们把认为不是新东方的业务都排斥掉,不做。


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是专注于四岁到22岁,大学毕业的孩子们的成长教育,这是我们现在新的定位。这个成长教育当中包含很多元素,第一,最重要的是符合社会现实需求的学习教育,包括孩子的学科学习,考试学习。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分数是要了孩子的命的,帮助孩子在学科成绩不断提高,对孩子自信心和未来有着重大的作用。


再往下我们新东方做的事情就是对孩子的成长,我说这个成长教育当中的学习,但是真正的成长,包括他们的数字教育、人品教育、心灵教育,完全熔化到新东方的学习教育当中,学习教育是一个筐,必须往里面装东西,必须使孩子形成一个健全完善的发展人品和人格的教育。


最后我们认为新东方能做的是通过这样的教育体系为千家万户的家庭带来一点幸福指数的提高,孩子成长了,孩子成功了,家庭就幸福了。我看到无数的孩子最后变成打游戏的游戏狂,最后走向邪路,父母无论有多少钱,多好的社会地位都会痛不欲生。还有贫困的家庭孩子到了名牌大学去读书,父母是天天吃咸菜都是很满足。我的父母都不认字,我进了北京大学,从此我父母一辈子都开心,因为有了有出息的儿子。


(新东方开展新业务的评判标准)我们认为,第一不要为了资本什么项目都开。就算你把项目做成了,关键是其符合不符合你的教育集团一贯的价值体系。对教育集团来说重要就是你的价值体系是否一致,什么东西赚钱你就去做什么事情就没有价值体系,新东方不一定做得成。现在我们做幼儿园、亲子中心、公务员也好,都不是新东方的核心产业,这些也都有价值体系,符合新东方整个大的价值体系。


第二个问题,这是不是你的专长,是不是你能做的,即使价值体系一致,还有一个专长的问题,不是你的专长,你做它干什么呢。最后的结果就是失败。第二可能赚不到钱,第三把你自己的品牌搞乱了。


光增长(很快)不算成功,新东方在未来三五年每年超过30%以上增长不成问题,这不是新东方牛,而是整个中国的教育市场被烘起来了。被很多人的创业热情、资本进入烘起来了,培训机构增加了几十万家。这些人并不一定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想搞教育,有不少人都是认为我进来只要搞成了就能变成富翁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去做教育,一半来说就算做成了也是昙花一现。我特别希望教育机构的人不要用昙花一现的心态做教育,我要变成上市公司,赚一笔钱,变成有钱人。把他当成一种创业机会是可以,进入教育领域,无论你做什么培训,只要进入教育领域,我特别希望你能够带着教育理想进来。


教育理想是什么?就是你愿意为这个领域献出自己一辈子的时间和生命,并且把对学生的成长和培养当作是你的终极目标来看待,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极有可能是双丰收,你事业成长了,可以长久干了,资本市场追捧你了,可以像新东方上市了。如果光捞一笔钱的话,你也可能成功,但是最后也将成为回忆,背后有多少学生因为你的短期行为受害。


其实做教育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不反对大家去利用资本力量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能帮助你的理想插上翅膀再好不过,如果资本的力量是束缚你理想的枷锁,你使用资本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小心一点。人做事情就是做一辈子的事情,通过一辈子的事情把自己成就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对一个机构来说也是要做就把这个机构做成一辈子的事业,而不是做成一个短暂的事业,做成自己做了就卖的企业。把企业当猪卖,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很多机构都是把这个企业当猪卖,卖掉之后你是死是活跟我没关系,这是资本家、投资者的游戏,很正常,也很有道德。因为资本家就是干这个活的,我小时候我妈养猪再肥、再可爱,长大就得卖,换钱回来养家糊口。作为实业家、教育家,最好就是把你的机构当作儿子养,也把你的机构当着儿子一直干下去,他始终是你的儿子,抱着一种爱心做这个机构,这个事情就好办的多。


在这个市场上打拼,我们不是国家的公立中学,有国家的大量支持,也不是国家的公立学校。我们所做的一切只要你不盈利,你就会倒闭,就会被人整掉。只要你在竞争市场上竞争不过别人,也会倒闭。我随时做了新东方倒闭的准备。


我们是做教育的,也应该用企业经营思路做教育。你必须学会算总账,收支平衡、成本节约、费用节约,把利润分享给你的团队、员工,还有把省下来的利润推动你事业建设,教学点进一步扩散以及对资本和其他投资者的吸引力等。必须按照企业经营思路做教育,又不能完全按照企业经营。教育的特殊性,表明你必须把理念安全融入到你的经营当中,你才能两不误。既有企业良性发展,又有教育理念和理想实施,把这两头抓好了,可能一个教育机构才能做长久,也可能到最终你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像有些优秀教育机构一样,不一定像新东方,做到双丰收,事业丰收、金钱丰收,企业管理经营、管理的经验也可能双丰收。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特别链接——


你必须要有一样拿得出手

我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寻找兴趣

愿你找到生命中真正的乐趣

什么决定你的未来?

寻找生命的红杉林

像一棵树,做一棵树,发现那棵树

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人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特别的绘本——《我》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

......


 



 

一生只做一件事

文|池莉

 

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在很长一个人生阶段里,我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想来真是痴长。


从前,我外婆家屋后有一座大园子,园子里头长满花木蔬菜和中草药,芙蓉花、鸡冠花、桃树、垂柳、小白菜、香葱、车前草、鸡血藤等混长在一个园子,引得蜂来燕往蝶飞蚓爬,使儿时的我玩得十分着迷。当然,这种私家的园子后来很快就没有了,支援了国家建设。园子变成了一座丝织厂,工厂的围墙抵在我家屋后,整日整夜哐当哐当地响。我不喜欢这声音,我从来就不喜欢工厂。从此,我一直心怀渴望,非常非常想养花种草。渴望与日俱增,可多年来就偏是没有机会,既没有自己的住房也没有自己的一寸土地。十几年熬过去,去年分得一套公寓,奔到阳台上一看,发现竟然留了养花槽。这一高兴,头脑轰地发了热,不知不觉拿业余爱好当了正经事做。一连好些日,提只篮子和小桶,四处挖湖泥。在大大忙了一阵之后,花种上了,草也养上了,菜籽也撒上了。然后,抱着肩来来回回欣赏,倒真有一种了却了某个夙愿的感觉。以后每逢出差或笔会,凡遇上奇花异草,都挺执著地弄点回来栽进盆里。家里厨房三天两头做鱼、肉,也常记得将洗鱼洗肉的水倒入花槽。


可是到了秋季,结果并不理想。葡萄才结了几颗,花儿没开几朵,从庐山植物园特意带回的碗莲之类也都死了。怎么回事呢?


为此,我特意找了《花经》来读,读着读着,心中渐亮。合上《花经》,扔下花铲,淡然一笑:我不再养花了。


......


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己,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这才叫做了人生一件事!


一件事要做好,岂能凭你心中有一点喜欢?有一点迷恋?三天浇点水,五天上点肥?

少年狂妄,自以为聪明。把表面的一些由头借来,实际标榜自己为至情至性之人。这也做做,那也试试,好听人评价个多才多艺。近年来国家大兴经济,文人纷纷“下海”,我也曾与人发议论说作家的智商是足够经商的。最近由读《花经》而获顿悟: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政客们终身搞阴谋,商人们终身搞欺骗,情种终身搞爱情(比如贾宝玉),黄岳渊先生终身搞花草。一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搞好一件事实在不容易。用去一生,搞好了一件事,那也就够可以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总之,我是不敢再说文人经商之类的话了。也不敢再狂热地养花弄草。就连剪裁时装、研究烹调之类的兴趣也淡了下来,兴致所至,偶尔为之,拿得起,放得下,决不长期牵肠挂肚。


应该是不受诱惑的年纪了。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写作——我这一生。


 



 

他们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

文|视觉志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匠人精神有些匮乏的时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让我们追随匠人们的脚步,去看看他们最后的坚守:

在欧洲,大部分精品店里都会有几把精致无比的手工雨伞。这些伞架不会轻易被强风撼动,所有易磨处都以伞布面料包裹,所有竹质手柄都以丝绳系住两端。很难想象,这些大小款式样式不尽相同的伞全部出自一个来自米兰的小工坊。

工坊名字叫做Francesco Maglia ,始创于1853年。目前工坊内只有7个人分别负责不同的工序,从选布到裁剪,从制作伞骨到伞布缝纫都有专人负责。每位师傅在Maglia的工作时间都已超过三十年。

Maglia一家人和其他伞匠重复着最简单的生活,若不是对伞的热爱,很难想象这些人如何忍受得了寂寞,一生只献给一件事。

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地区,也有这么匠人。他是一位近九十岁高龄的鞋匠名,名叫 Frank Catalfumo

Frank Catalfumo 已经做了将近 70 年鞋子,现在每周仍然工作五天,手不停歇。可能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多的变成一种精神,一种对传统手艺的坚守。

若干年后,可能故人已去,但留给世界的作品却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从它们背后,我们能看到人们对传统手艺的追寻。也许这,就是匠人留给世界最好的温暖。

在中国,也有许许多多这样平凡的匠人。他们在高度自动化的今天,仍然坚持自己的双手,守望这机械化时代人类最后的尊严。

也正因为他们,我们那些传统的老手艺在民间得以流传。

他们可能平凡,身上却有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一生能做好一件事是幸运。

他们是幸运的吧,他们应该也是幸福的!

(文章来源:视觉志)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是什么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