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的图画书是离哲学最近的

2016-08-22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经典绘本阅读]


好的图画书是离哲学最近的

——我这样利用绘本对孩子进行哲学启蒙

作者|李庆明|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本文原载“老约翰绘本馆”


一、优秀绘本是离哲学最近的

在我看来,图画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充分利用图画语言的特殊象征性、寓意性,连缀成一个富有哲理的童话式或寓言式故事,因此,带有童话和寓言色彩的绘本是哲学启蒙的极好资源。当然,其他的儿童文学作品,成人文学作品,乃至绘画、电影、戏剧等艺术都可以是哲学启蒙的素材。

曹文轩说:“好的图画书是离哲学最近的。”他和巴西画家罗杰·米罗联袂创作的《羽毛》从一根羽毛偶然被风吹上了天空,它心生奇想:“我究竟是哪只鸟的呢?”于是一路追问各种鸟:“我是你的吗?”这里涉及了哲学的根本问题: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属于谁?我相信,人类大量的哲学问题如有无、人性、童年、爱情、幸福、生死、信仰、知识、自由、正义、平等、战争、和平、真善美等等,都会在优秀绘本里得到反映。

朱自强教授曾经讲了一个绘本故事《我是大象》。



我是一只很大、很雄伟的大象,大家都想帮我照相让我上电视,可是我不喜欢照相也不喜欢上电视,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电视上的我或是相片里的我,你看都变成这么丁点儿大了,这样的话根本就看不出我是一只很大、很雄伟的大象!

如果真要帮我照相,至少应该找大卡车一起来照,这样大家才能看出来我到底有多大,在电视上出现的时候,应该把动物们全找来一起上场,这样就可以马上显出我有多雄伟了。



我不止又高又重还是一个大力士,而且我跑得还很快,还有我的鼻子,你绝对找不到另一种动物拥有像我这样壮观又灵巧的鼻子了,接下来看到我吃东西大家一定会吓一跳,因为我的食量实在太大了。我感到骄傲的事还有呢,那就是我的祖先,无论如何我是了不起的大象,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是了不起的大象。



朱教授问:这本图画书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吗?还不能。最后还有一句:哪一天你们一定要到动物园去看看真正的我哦。这句话可以没有吗?如果有这句话能表明这位作家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呢?

朱老师说: “如果没有这一句话其实他告诉我们,对大象的认知看这本书够能够完成,可是能完成吗?不能,真正的认知大象还是要到真正大象身边去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认识。”

朱老师认为,这本绘本用有趣的方式给孩子讲述大象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还告诉孩子真正了解大象要怎么去做,就这样不动声色的把一个哲学观念根植到幼儿的内心之中。

当然,哲学观念不一定是知识论或认识论。人类或个人遭遇的所有问题都与哲学有关。

另外,大家都很熟悉希尔弗斯坦的绘本《失落的一角》。



一个圆缺了一角,它决定寻找那失落的一角。它飘洋过海,历经日晒雨淋,挫折艰险,找到的角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不是太尖,就是太方,最后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那一角,它们组成完整的圆,但却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歌唱,于是它放下已经寻到的一角,又独自上路继续寻找。



这是什么意思?明明找到失落的那一角了,怎么又放下,并继续上路去寻找失落的一角呢?这里面隐含了什么深刻的哲理?难道不值得和孩子们一起研究研究吗?


这本绘本你可能很快读完,但恐怕也可能花一辈子咀嚼。这是一则有关“完美”或“圆满”与“缺憾”的寓言,令人们思索无限。

圆满就像神灵、永恒、不朽等等,真的存在吗?如果不存在为什么我们还要追寻?缺憾无处不在,令人沮丧,为什么还要与之相伴与同行?这些不是值得思索吗?

二、启蒙秘诀在于植根儿童哲学天性

那么,究竟如何利用绘本以及其他文学艺术形式对儿童进行哲学启蒙?我觉得,既然哲学是最自由的学问,哲学启蒙就不应当是强加于儿童的成人化、灌输式、教训式的,指导儿童学习和思考哲学问题的策略仍然必须从他们的哲学天性中寻求答案。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哲学启蒙要创设悠然闲适的情境

记得第一次给小学生上哲学课,我让孩子说说“哲学是干什么的”,有一个孩子说了一句:“我终于明白了,哲学就是吃饱了撑的人干的事儿!”没想到我竟表扬他说得太正确了,“吃饱了撑的”,说明有空闲、有闲暇呀,这正是哲学产生的条件。

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由思考。因此可以说,儿童学习的自由本性是最适宜于进行哲学训练的,哲学训练的场景不应当具有任何强制和压迫的性质,或给学生以这样的暗示和感觉。因此,我上课最希望孩子自由放松,从不带笔、纸、书之类的工具,允许在不影响其他人的前提下选择坐、躺、站等各种姿势听课,更不考试。


2、哲学启蒙必须激发孩子天然的好奇与惊奇

亚里士多德曾说,哲学作为“爱智慧”产生于诧异或好奇。最初从明显的疑难中感受到诧异,然后一点点地进入到那些重大问题上产生诧异,感到困惑和诧异的人想到自己无知,为了摆脱无知,他们就爱智慧,于是就产生了哲学。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而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气势更是学习哲学的内在动力,因为如前所说,哲学的天职是“追根寻源”,也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激发好奇的最好时机是孩子们产生认知焦虑的当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以,和孩子们进行哲学对话,有时不妨设点陷阱,让他们掉下去,是很有必要的。


3、哲学启蒙要得益于自由对话,切忌灌输

可以说,哲学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精神或思想的对话教育。苏格拉底“产婆术”,和孔子的“启发”术,其实都是用来进行哲学对话的。《柏拉图对话录》、《论语》记录的正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与弟子们宽松、自由而高贵的思想晤谈与对白。

我问孩子,你们一天到晚都干什么?吃饭、上学、睡觉啊!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我说你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吗?有一个小朋友悄悄告诉我“小便”!一个男生说还有“大便”,一下子问题就来了,我说好,我们就来谈论大小便开始好不好?然后给他们看了一个绘本,这个小孩是不怎么文明的,引出这个话题来,开始讨论哲学,很有意思的。

我曾就孩子语言问题做过一个哲学对话。这个对话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有几个对话片段很有意思。我一上来就问孩子:“说说你觉得最美妙的声音吧!”他们说的基本上是大自然的潺潺流水声啊,嘤嘤鸟鸣啊,虎啸猿啼啊,涛声阵阵啊,或者是歌唱家的引吭高歌,孩子的天籁之声啊,问人说话的声音是不是最美妙的,竟然说法不一,我让他们用能够想得到的口吻、语气、情调说“你过来”,他们才觉得语言才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于是进入了话题。

有一个关于是先有狗的名字,还是先有狗的的讨论。学生争的昏天黑地,只有一个孩子说,你们吵什么,怎么可能先有狗啊?先有狗就等于给这个动物命名了!这个对话真的是非常意思的。最后大家都以很崇敬的心情朗读这个印度的哲学诗。


4、哲学启蒙要启迪诗意之思

前面说过,哲学既玄而又玄,又富有诗意,是“诗意之思”。孩子是天生爱美爱艺术的,通过艺术的、审美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丰富的审美感受和浓郁的情感体验中,进行哲学思辨,是最好的哲学启蒙策略。阅读绘本、吟诵诗歌、欣赏音乐、美术等艺术等等,就是一种审美的方式,诗意的方式。

我曾和孩子们谈论过文明的话题。我在这节课里讲了两本绘本故事,一本是德国作家玛努拉·奥尔特创作的《尿尿》,一本是小朋友很熟悉的美国作家大卫·香农的《大卫,不可以》。



在用日常生活离不开大小便导入教学后,我就讲述了《尿尿》,这本绘本和性别意识教育有关,不过我关注的是主人公——一个4-5岁的小男孩对于厕所的认知、公共空间尿尿的行为表现,如站着尿尿、坐着尿尿、忘记吃饭前尿尿、尿尿后洗手、坐在小便池上尿尿,特别是在公共游泳池尿尿,孩子们很快发现,这个小男子汉除了很可爱,也不太注意卫生,甚至很不文明。于是我们自然引入了正题:文明。

我和孩子们关于幸福的哲学对话全部是围绕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德国著名作家尤塔·鲍尔靡欧美日韩的绘本《幸福》展开的。




大公羊的朋友说:“从前,我有一个问题,却怎么也中啊不到答案。”于是他就去找大公羊。“幸福是什么?”大公羊说:“给你讲个塞尔玛的故事吧……从前有一只羊,她喜欢每天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吃草,每天上午教孩子们说话,‘咩——’,每天下午锻炼身体,然后再吃草,晚上和玛雅大婶聊会儿天,夜里睡个又香又甜的好觉。

一天,有人问她:‘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打算做些什么?’她说:‘我想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吃草,然后和孩子们交谈,咩——咩咩咩咩,直到中午!!再锻炼一会儿身体,吃草,晚上我喜欢和玛雅大婶聊会儿天,当然不会忘记,美美地睡上一觉。’ 有人又问她:‘假如有一天你中了大奖呢?’她说:‘嗯,那我会在早上多吃一点儿草,最好是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和孩子多说些话,咩——咩咩咩咩……,好好锻炼一下身体,下午接着吃草,晚上和玛雅大婶聊天,然后做个又香又甜的美梦。’”


我们一共讨论了五个问题


  • 一个代表幸福的“圆”是不是有点太单调乏味、平淡无奇了?设想一下如果是一个残缺的“半圆”,可能意味着什么?
  • 塞尔玛究竟是在享受现成的幸福,还是在追求未得到的幸福?
  • 是什么让赛尔玛认为周而复始地重复这样的生活是幸福的?
  • 赛尔玛是真的每天在完全重复昨天的事吗?
  • 这个代表幸福的“圆”意味着绝对的“圆满”吗?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我们都很容易找到三叶草(苜蓿草),只有十万株苜蓿草中,才可能幸运地发现一株是四片叶子的“四叶草”,她成为幸福的象征。拥有一棵三叶草,只表明你拥有健康、财富和名誉,但不一定会得到幸福,只有拥有了四叶草,才拥有了幸福。原来,追求幸福的道路是很漫长的!



        (本文原载“老约翰绘本馆”,ID:huiben360,向作者编辑致谢!)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经典绘本]特别链接——


种子与莲花

特别的绘本——《我》

谢尔·希尔弗斯坦——每一本童书都让成年人找回童心

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

如何选择绘本?为何亲子共读?读哪些更好?

我把“没有”送给你——什么都没有,但是有我和你

......

        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是什么

        与美好相约同行

        用生命叙事——新教育故事汇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我是一个行动着的理想主义者

        新教育实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风起云涌新教育

       如何开展区域新教育实验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