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持空杯心态

2016-11-16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置顶本公众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保持空杯心态

作者|佚名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来者急忙叩谢悔过。据说,这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

 

  什么是空杯心态?


  每一个人要想应对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必须随需应变。而以变应变,就要求我们具有空杯心态。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想提升职业能力,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1、

        空杯心态是一种挑战自我的永不满足


  空杯心态就是随时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为新知识、新能力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最新;就是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永远保持身心的活力。比如,红塔集团“山高人为峰”的企业理念,其中就蕴涵着红塔人不断“寻觅更高的山峰”的空杯心态。

 

  在攀登者的心目中,下一座山峰,才是最有魅力的。攀越的过程,最让人沉醉,因为这个过程,充满了新奇和挑战,空杯心态将使你的人生不断渐入佳境。


        2、

        空杯心态是对自我的不断扬弃和否定


  事物的发展是经过否定实现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外在否定”和“内在否定”协同促成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运动过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实践只能是接近真理的过程。昨天正确的东西,今天不见得正确;上一次成功的路径和方法,可能会成为这一次失败的原因。不论组织还是个人,不犯错误都是美好的愿望,犯错误才是客观的现实。

 

  人类认识自己就已经很困难,而不断地否定自己则难上加难。否定自我需要胸襟、需要坦诚、需要胆魄,需要真正的空杯心态。



        3、

        空杯心态就是忘却成功,学习变化


  受到批评要警惕、警醒,得到赞扬更要警惕、警醒。在鲜花和掌声面前,看到差距;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失信心。这便是成熟和进步,这便是空杯心态。

 

  空杯就是要把自己“当人看”。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对较弱的地方。也许你在某个行业已经满腹经纶并十分成功,也许你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技能,但是对于新的环境,新的政策,新的对手,你仍然没有任何特别。你需要用空杯的心态去重新整理自己的智慧,去吸收现在的、别人的、正确的、优秀的东西。如果你不去领悟,不去感受,不去学习,仍然高枕无忧地躺在过去成功的经验之上,那将是很可怕的结局。


       4、

        空杯心态就是不断清洗自己的大脑和心灵


  空杯就是经常给自己的心智洗澡。文韬武略的商汤王在他的洗澡盆上写了九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在洗澡的时候,外洗身,内洗心,所以他在洗完澡后“身心舒畅”。我们现在洗澡,只洗身,不洗心。在洗澡的时候,还怨这个恨那个。真正的洗澡,应该是外洗身,内洗心,把外在和内在的过时的东西、心灵的杂草、大脑的垃圾等等,通通一洗了之,把身心洗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5、

        空杯心态就是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企业花钱培训员工,有的员工学到了东西,而有的员工则抱怨没的学。其实,有的学没的学,关键在于自己想不想学,是否有“空杯心态”。还有的人,对学习怀有很重的功利目的,学习是为了混文凭;混上了文凭,评职称;评上了职称,往上爬。学习,成了工具和手段,别说“空杯心态”,连起码的学习心态都没有,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吗?

 

  其实,在职场上真正经得起风雨的人,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有“空杯心态”的人。我们有的时候认为自己在某个行业里做了很多年,就认为是这个行业里的行家里手,没有我不懂的东西。于是别人在自己眼里都是外行,别人讲的东西都听不进去,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加快,如果不虚心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即使你原来的专业知识很扎实,也一样会被社会的进步潮流所淘汰,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


        6、

        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投资

  

        不少人花几百块钱买一件高级衣服一点不嫌贵,但要从钱包里掏出几十块钱买本好书倒觉得不能承受。很早以前,罗曼·罗兰就说:“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不能始终保持学习热忱,就不能走出校门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这不仅不能不断成功,而且必将被时代淘汰。



适时把自己归零

作者|佚名

 

        做人,适时把自己“归零”,就会心胸开阔。人生,难免会有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顺境时,把自己适时“归零”,可以戒骄戒躁,消除“骄娇”二气,不把成功和顺境当“包袱”背起来;逆境时,固然会失去很多,但能够在失去时勇于“归零”,才能重新面对自己,从头开始,积极奋斗。就像春节前的大扫除,把那些没用处的东西清除掉,把有用的珍品拂拭干净,就可以窗明几净、心情舒畅地迎接新春。

 

        其实,人生也像时钟一样,到了子夜就要“从零开始”,只有归零,才会有新的周期与辉煌。著名作家刘震云也说过:“归零心态就是把自己心灵里的一切清空,把已经拥有的一切剥除,一切归于零的心态。”实际上,无论何种境况,能适时把自己“归零”,总是海阔天空,心胸豁达。


        越能够把自己“归零”的人反倒越不会“归零”,不断“归零”就是一种上升与提高,也是一种难得的积淀与涵养。“攥紧巴掌,手里什么都没有;张开双手,就会拥有整个世界。”做人适时“归零”,当然不是妄自菲薄或消极避世,而是持有人生的洒脱与从容,再去面对眼花缭乱的花花世界时,就会多一分明世的清醒,多一分心态的淡泊。


        适时把自己“归零”,就会不断重新开始,永葆青春。人生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一个人是否成功,大抵决定于在不断把自己“归零”的过程中战胜自己。比如“升迁”作为诸多为官者竞取的目标,有些人忙活半天当不上官会痛心疾首、痛不欲生;有些人升迁之后却忘乎所以,以为官大本事长,独断专行,听不得不同意见,竟至出现重大失误被罢被免。道理很简单,升迁了,实际上正是一个“归零”的开始,重新确定前进目标,敢于从“一”做起,才能取得新的突破。又如,有些人取得了成绩或荣誉,却不把心态“归零”,不思进取,喜欢吹嘘,总是躺在成绩与荣誉上“睡大觉”,也就无法再次取得成功。反观一些原本做出过“贡献”的贪官堕入深渊的行径,无不是迈不过“利禄、地位、权色”这道“坎”,一失足遂成千古之恨。事实一次次警示我们,在人生的要紧几步,必须要有“归零”的心态,思想上“从零开始”,实践中“从零做起”。


        放下“阶段胜利”的“包袱”,把心态调整到坐标原点,保持极为清醒冷静的头脑,辩证地看待已有的成绩,在人生的要紧处头脑清醒,明白自己究竟有多轻多重,知道自己到是谁,放下包袱,面对现实,才能永葆革命者的青春。


        适时把自己“归零”,就会不断追求卓越。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不断把每迈出的一步都当作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也就是在一个成绩“归零”之后再赢得新的成绩。这取决于奋斗者的心态。一般说,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努力,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结果。要想获得事业的一次次成功,首先就要调整、完善、升华自己的心态。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将心态归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把每一次成功都视为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挑战,新的成功就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智者说,心态归零,责任才能归位。把自己“归零”了,就会焕发一种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等待、不埋怨、不消极。我们要奋发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学习新事物,适应新环境,接受新挑战,创造事业的新成果。适时把自己“归零”,体现了人生的大智慧、大聪明和大能力。在不断“归零”的基点上让人生重新起航,就一定会披荆斩棘,胜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文章来源:网易博客)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特别链接——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与美好相约同行

        用生命叙事——新教育故事汇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我是一个行动着的理想主义者

        新教育实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风起云涌新教育

       如何开展区域新教育实验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