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教育“故事爸爸”的故事

2016-01-04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新教育“故事爸爸”李一慢的故事

李一慢——新教育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副所长、童书阅读推广人、“爱阅团”发起人、《我给妈妈讲童话》、《家有俩宝》等书籍的作者。


要想看到孩子的成长,你就得跟他们在一起

  “清晨,送完儿子,走在长安街上,突然觉得宽阔的路上一下子静悄悄的,不见了人行道上的人来人往,也不见了马路上时时刻刻的巨大的喧嚷声。

  我抬眼一看去,原来是红灯亮了,汽车齐刷刷地都停了下来,离我最近的那辆车的女司机正抓紧时间往嘴里塞干粮,后面那辆车的后座上早起的孩子歪躺着,睡着了……

  要想体会这静谧,你就得在奔跑中停步,哪怕是在长安大道上。

  一样,要想看到孩子的成长,你就得跟他们在一起……”

  停下追逐事业的脚步,回到家庭中,全身心陪伴儿女成长,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一直自认“慢吞吞”的李一慢并不犹豫。

  旁边的人都问他:是不是实现了财务自由,才会让一个爸爸不去想着挣钱,反而回归家庭,做一个没有收入来源的全职爸爸?

  我们都很理解这样的疑问。所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都明晓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不可回溯性,但最终都没勇气走出这一步。

  李一慢想得很透彻,“物质的极大丰富是促进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但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的陪伴。”

  当儿子必须回户籍所在地上小学,秉承着就近入学观念的李一慢举家搬迁,但女儿在就近的幼儿园里排了一年都没有学位,他又不愿意为了上个幼儿园就牺牲掉孩子宝贵的睡眠时间。

  “在幼儿时期,再好的幼儿园也只是家庭教育的补充而已。”他很愿意陪伴已经失学一年的女儿,玩过她的整个童年。同时,他也想在儿子小学中低年级的时候,介入培养儿子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

  事业非得是职务的累进和金钱递增吗?很显然,李一慢的答案是否定的。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长需要他,因为他是给他们生命、无限关爱他们的爸爸。而他也需要孩子们对他的促动、和他之间的互动,这是他的新事业,也是永久的事业。

  

做孩子的同学,跟着学,跟着玩

  “所谓养育和教育,其实就在日常生活的玩乐当中。生活是最好的课堂,父母是最好的教师。

  平时,只要一有时间,他愿意和孩子们一起经历五花八门的事情。

  他会带着失学在家的女儿到处走,公园、博物馆是常规之选,除此之外,带着女儿专门去看“立体停车场”,去爬因规划错误导致的“断头桥”,定期去逛商场,放手让她选买自己的服饰,也委托她给爸爸挑选衣服,还会教才5岁的女儿如何打出细腻的奶泡,做好一杯香气扑鼻的卡布奇诺……

  儿子的学校开设了很多很有意思的选修课,孩子自己选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和文化”。儿子不过一年级,却胸怀这样壮阔的视野,李一慢一点都不惊讶。

  儿子四五岁的时候,对公共交通系统表现出浓厚兴趣,他就定期带着儿子坐上不同线路的公交车,从起点一直晃啊晃地坐到终点,从老式的两截公车到新式的电车,从最短的线路到最远的线路,他和儿子不厌其烦、乐在其中、来来又往往。他们俩去“泡”地铁,画地铁线路图,研究地铁的各个线路,研究每条线路的各个站点的特色和设置意图,他也记不清陪着儿子坐过多少次地铁,直到儿子通过地铁这个有趣的脉络把复杂的北京城摸了个“底儿透”。孩子在爸爸的鼓励下,把北京的地图、地铁、公交线路都研究得透透的,然后又开始研究上海、南京的地铁,之后对世界各地的公共网络系统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儿子的兴趣就这样被他呵护了下来。

  李一慢认为,家长的职责就在于“能够持续供给孩子‘营养’,以延长孩子的兴趣保鲜期,更进一步的话,要帮助孩子引导出更深入的‘课题’”。

  很多家长都很想知道,孩子的兴趣总是很多变,如何帮助维持这些多变的兴趣呢?李一慢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孩子兴趣多变很正常,实际上,我们真的无法‘按孩子的兴趣进行培养’,但我们可以帮忙把兴趣推送到孩子面前,让孩子去体验,然后我们在旁边等待着发现最适合孩子的,再持续地支持和鼓励,但不要给孩子压力。如果兴趣培养方面,父母没有‘家学渊源’的底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孩子的同学,跟着学,跟着玩。

  

你没有的东西,无法给你的孩子

  “对生活的感受,对生活的态度,为人处世的种种,你自己如果没有,便无法给到你的孩子。

  每天睡前,李一慢会给两个孩子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讲完故事,还会给孩子们念各种书。之后,两个孩子挨个儿给他三个晚安亲亲,他才满意地暂时告别忙碌了一天的爸爸的角色,坐到书桌旁,开始写作,开始以著名的“一慢二看”的身份在网络上与广大的父母们互动,分享育儿经验,传播儿童阅读。

  他是很多杂志的专栏作者,有育儿专栏,也有图画书阅读推广的专栏,他还会翻译国外优秀的童书,在和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中,他被激发出很多灵感,写了很多童话,而两个孩子永远是他的第一读者。

2010年秋天,他发起组织了北京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故事妈妈团队——“爱阅团”,在幼儿园、图书馆、中小学校、社区举办过100多场给孩子们讲读图画书的亲子读书会,邀请过松居直、梁晓声、郑明进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为普通父母们做过20多场“儿童阅读讲座”。他还组织过湿地植树、考察童书印刷厂、参观种子展、民俗展、到寿司店实地体验等好玩的活动,甚至还有境内外的游学课程……

  所有这些工作,他都会跟孩子们分享,孩子们也都很积极地参与爸爸组织的所有活动。他们知道,爸爸依旧在努力工作,只不过这种工作不用每天早出晚归地上班,而孩子们也能体会到爸爸为他人、为社会做的这些努力。这样的努力,正是李一慢最期待他的孩子们拥有并且珍惜的。



1、在孩子的心目中,会觉得爸爸是什么样的人呢?

  孩子们都觉得我是一只特别会讲故事的大熊!哈哈!他们很喜欢和我在一起。我也很感谢他们,正是因为他们,我们这个家庭更圆满了,而我作为爸爸的角色也日渐明晰,很乐意陪他们一起把童年重新再过一遍。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也促使着我改变着自己那些没有成熟的地方,比如急躁,比如心态不平和……孩子的存在会促使我们变得更好。


2、“故事爸爸大熊”在家是怎样与孩子进行阅读活动的?

  我们家坚持每天在饭后和睡前有两轮读书时间,书目是孩子们自选和我指定结合。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要有个由浅入深的阅读路线,从图画书开始启程,到图文并茂的桥梁书串联,最后是各种题材(一定要兼顾学业)的文字书。阅读内容要从有趣的书来引入,然后是有用的书来拓展,最后才是所谓有益的图书。现在我跟孩子们读得最多的是英文童书和一些学科书,比如音乐家故事的《音乐漂流瓶》、各种科学知识的《可怕的科学》、促进英语学习的《Fly Guy》、可以了解西方文化的《魔法女孩》等等。

(文章来源:新浪育儿频道。收看作者更多故事,敬请关注李一慢的微信公众号”一慢二看“。)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追寻者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守望新教育,追寻真教育。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