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亮心灯,活出生命的精彩

2016-02-18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点亮心灯,活出生命的精彩 

——新我的新教育故事

安茂盛

        一位四十岁的教科研中心婆婆一样执着亲吻着书香,坚持了读书实践研究整十年。如今他已50岁,小马长成了老马,但仍旧神采奕然,颇有“千里黄沙一瞬中”的行动自觉,更加稳健和睿智。他说:阅读点亮了他的心灯,使他摆脱了迷茫和平庸,有了鲜活而生动的人生。生命才刚刚开始,梦想就在前方,他要始终朝向明亮那方,从优秀走向卓越,遇见未知的自己。

        他,就是我,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安茂盛。


        话得从十年前说起。

2005年——这年我40岁。我被选调到区教研室工作,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兼任思想品德,负责抓小学教学和管理、语言文字、《编辑教研简报》(信息月报)的编辑等工作。人家说三十而立,而我到四十才走到这里;但我倍加珍惜这个岗位,不分工作日、休息日,一头扎进“责任田”忙得不亦乐乎。我发现处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农村人头占到了80%甚至还多,外来打工者还在不断增加。学生90%生活在农村家庭,家长受教育程度低,教育合力差,于是就实施了“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阅读工程,积极申请了省教研室子课题“课内渗透,课外融合,升华主题,和谐发展”的子课题,率领全区语文教师开展“大阅读实施策略的研究”。

这个过程长达5年。五年里,我参与了《小学语文经典读本》(1-5年级)省编教材的编写,并成为课题研究专家团队主要成员。专家的引领,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和专业水平;阅读+思考,解放和打开了我的教育视野,激发了我的研究热情。撰写了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或教育部门论文评选中获奖,连续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教研员、全国优秀实验教师,多次荣获区优秀教师称号,有30多分试题在《小学生智力开发报》(省级媒体)上发表,引领了教学评价的方向。大量研究和实践,增长了我的教育智慧,我开始从教学走向教育,开始思考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读书,让我从蒙昧走向睿智,让我的精神开始丰盈,并无限延展我的人生厚度。我认识到: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所以,2007年全区设立了“中小学读书节”。每年的1018日,全区读书节如约而至。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手抄报大赛、征文比赛、经典诵读比赛、好书交流会等活动,见证了组织者的智慧、师生们的才华,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家庭的评选等系列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全体师生、家长的读书热情,营建了良好的读书氛围。“经典浸润心灵,雅言启迪人生”、“雅言启迪心智,经典润泽生命”、“经典传承文明,阅读润泽人生”主题鲜明的读书节,成为师生的一道文化盛宴,成为开发区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书香洇润着学生的心田,孩子们徜徉书海,我的心里更加蜜甜。2008单位实行竞争上岗,我被组织推选到区教研室主任的岗位。由于工作扎实肯干,成绩突出,我的生命被新教育滋润的光鲜靓丽。组织的信任,同事的认可,给了我无穷的动力。我时刻提醒自己,明亮眼镜,莫忘初心,不惧未来,方得始终。

时间进入2010年——这年我45岁。这是注定使我终生铭记的年份。因为她不仅仅是个时间的标志,更是我从平庸走向卓越的开始。我的生命自此进入了一段难忘的旅程。单位实行大部制改革,教育局归口到区委宣传部,我被考核任命为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段时间,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认识了建设书香校园、构建理想课堂、缔造完美教室、培养卓越口才等新教育六大行动。我被朱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决心挖掘自身潜力,燃烧自己,唤醒同伴,活出更加光鲜的自己。

每天清晨,我比同事提前一小时到办公室。当8点半上班的时候,我3000字左右的随笔就记录下来。先将它发到博客上跟同伴交流分享,接着处理办公事务。晚上回家,继续读书、思考、写作。我的博客点击量始终居全区首位。周而复始,而每天都有新感觉、新感悟。我尽情享受着这样的生活。

由于长时间久坐,我患上了腰肌劳损。为了不被案牍劳累所困,我选择运动——爬山。每逢节假日,我都要约上伙伴三五个爬山。我有一群粉丝。我们这里五莲县有好多大山,五莲山、九仙山、马耳山等十几座大大小小的山我几乎都爬过。大家在一起从虚拟的时空走出来,畅谈生活,当然离不开分享读书的感悟,分享美文和佳句,常常因此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大自然丰富了我的阅历,激发了我的灵感,也强健了我的体魄。


        
教育让生活更美好,思想让教育更美好。

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五大理念”“四大改变”,点燃着我的教育激情和梦想。我决定带领着团队在日照市率先推进新教育实验!

可面对全区发展不平衡的3所初中、18所小学,如何有效推进?怎样才能让新教育研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却一时犯了难。但经过调查、思考、分析和论证,困惑解除了。我决定以“新教育行动策略研究”为抓手推进,重点突破“每月一事”“营造书香校园”“开发卓越课程”三个项目,把开发区中学、银川路小学、连云港路小学、桂林路小学等6所基础相对较好、师资力量相对较强的学校打造成新教育榜样学校,形成教育局、学校、教师“三级联动”的运行机制。

没有行政力量为后盾,教学研究行动往往会被冲淡。我借鉴海门市新教育的经验,先后出台了《“每月一事”指导意见》《学校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关于学校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并将新教育实验确定为全区教育重点工作。新教育实验在开发区这片13平方公里11万人口的土地上扎根、生长……

光阴荏苒,一晃到了2013年。我和我的新教育团队初尝了幸福的滋味。

我开始向全国的新教育实验学校看齐。石家庄的桥西、乌鲁木齐的东胜、四川的长寿、江苏的海门等留下我探访的足迹。世界不止浮躁和喧嚣,总有一些默默的平凡人,在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教育同仁就有这样的一群“犟龟”。我深深地敬佩他们,并汇聚到新教育实验的旗帜下,奋力前行。

一套组合拳相继展开。

在研究院的帮助下,江苏海门名师吴勇、茅燕娟和开发区教学能手陈彩祥、郑宏同台献艺,就“童话作文”和“师生共读”展开研讨,成功举办了“新教育、新生命教学研讨暨专家报告会”,从课堂研究出发,我区教育又踏上了“构建理想课堂”研究之路。创作了《好习惯,幸福多》习惯教育主题歌,成功研发了区域校本课程——《习惯教育》《习惯教育三字经》,印发了《关于用好习惯教育读本的指导意见》。

隆重启动了“新教育行动策略研究工作室”。出台了《关于整体推进新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的指导意见》(日开教发〔201315号)、《新教育行动策略研究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日开教发〔201316号)等文件,“研究工作室”挂牌运行。这样我区新教育实验由3个项目扩大到6个项目,由1个教研员增加到6个教研员。每个教研员联系1个工作室,负责项目研究、指导和服务等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总结和提升工作室的经验。我提出“打破学科壁垒,整合优势资源”的理念,摒弃了传统教研侧重学科教研单兵作战的弊端,引领教研员向现代教研教育教学综合研究。要求教研员对所属工作室实行订单式服务,提供智力支持。指导新教育研究工作室把研究项目化解到每个研究成员,发现培养典型。这样,7个专职教研员,10名兼职教研员,6所核心实验学校,上下贯通,各负其责,密切协作,“三级联动”的工作运行机制就形成了。全区316名(占教师总数的40%)优秀教师承担了行动研究任务。从此,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进入了新阶段。

举办全区新教育行动策略研究故事会。教师杨秀娟、闫伟章、韩德花、程静静分别讲述了他们和新教育的故事,王莹、冯展妹、汪雯靓、苏勋志分别讲述了他们和班级的故事,王凤琴、刘加翠、陈俊霞、王珊珊分别讲述了他们坚持读书的故事,陈彩祥、郑宏、许妍、郭建彩分别讲述了有关课程的故事。新教育实验的种子破土而出,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承办了日照实验区“研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鲁豫皖新教育开放周。银川路小学表演的经典文化《中国精神三字歌》、《好习惯三字经》、《中华武魂》及桂林路小学表演的非遗文化《夹仓打击乐》,艺术地展示了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硕果。银川路小学的主题报告《浸润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博雅完美教室”叙事《让每一个生命更丰盈》,连云港路小学的晨诵课程《词说李清照》、“齐鲁情未了”特色课程《漫话奎山》,广州路小学的共读共写数字故事《清泉班的幸福密码》……生动地诠释了开发区在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方面的具体做法。

至此,经过梳理,我区新教育实验顺利实施了“项目推动、融合互动、三级联动、榜样带动、活动推动、考核牵动”策略。项目推动、三级联动是顶层设计,融合互动、榜样带动、活动推动、考核牵动是行动策略。这“六动”互为联系,相辅相成在开发区大地上,结出了丰硕而果实。开发区新教育人更加执着地朝向明亮那方,愉悦前行!而我就像一位老农一样,喜看田园,心花怒放,享受着这世间高贵的馈送。

陆续的,捷报频传。一批榜样教师研发的《词说李清照》《茶韵悠悠》《漫话奎山》等卓越课程,在日照鲁豫皖开放周上精彩展示。一批优秀实验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我的处女作《中国精神三字歌》正式出版,被评为省市优质教学资源一等奖;我主持推进的“习惯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习惯教育”获得了“十大卓越课程”殊荣,“王莹和她的小蜜蜂班级”,获得了“十佳完美教室”的殊荣。在第13届浙江萧山新教育年会上,我跟王莹老师分别推介了区域推进“习惯教育”、建设完美班级的经验做法。陈国安教授这样评价:“一个好的考生可能走得比较快,但一个好的学生才能走得比较远。习惯教育,值得肯定。”《中华风》、《新教育读写月报》等多家媒体予以宣传报道。

转眼进入2014年。各种荣誉就像赶趟儿汇聚而来。“王芳和她的鹅卵石班级”,摘取了全国“十大完美教室”的桂冠;开发区构建理想课堂“四环递进问题教学法”在“构筑理想课堂”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做了典型发言;“相约美丽海滨,共话区域推进”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教育开放周成功举办;我的第二本专著《教育百思》由青岛出版社出版,朱永新老师亲自为之作序——《茂盛的新教育花园》……


        
当我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新教育同仁热烈的目光时候,当我一边一边翻看朱老师给我写得《序》的时候,当我的新教育同仁们手捧奖牌的时候,我的声音哽咽了,眼眶涌出了的泪花。我不知道,这是幸福的累,还是感激的累;但我知道:有一群执着的追梦人,他们执著前行,怀揣梦想和热诚,心中有盏不灭的明灯,披星戴月只为了心中倔强的坚守!

2015年的日历只留下最后一页了。在这一年里,王莹、王芳两位老师荣获新教育榜样教师提名奖,“高月娟和她的海博班”荣获十佳完美教室提名奖。连同我的8场家庭教育故事会,5堂晨诵示范课,吸引了500名师生、3000名家长,推动了“家校合作共建”,为新教育实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喜事连连。一次次,我夜不能寐,激动不已。我和我的新教育同仁们一次次尝到了幸福的感觉。

时间已将所有点滴印记藏纳,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看到22名教师先后走上了全国的领奖台,6所核心实验学校均获得“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称号,8届全区中小学读书节,19期校长讲坛,68期教师读书论坛,360名“书香少年”、100个“书香家庭”、100名“书香教师”和30名“十佳教育读书人物”,我颇感欣慰,尽情享受着新教育实验带来的幸福和喜悦。


        
春风化雨新。当我回眸凝视时,才发现留下的足迹:

我先后获得日照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首届科研名师、教学能手,山东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实验教材优秀实验教师等十几项称号。

我率领着我的新教育团队在全市率书写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建立教研协作区,第一个开展跟进式教学研究,第一个以区县的名义举办中小学读书节,第一个创立新教育行动策略研究工作室,第一个获得新教育研究院“十大卓越课程”的殊荣,第一个获得新教育研究院“十佳完美教室”的表彰,第一个在全国新教育年会上介绍开发卓越课程和建设完美教室的经验做法,第一个面向鲁豫皖举办新教育开放周,第一个出版新教育研究著作,第一个评选“十佳教育读书人物”……

日照日报、市区播报、新教育在线门户网站等媒体,对大型活动予以宣传报道。《日照日报文教周刊》提供专版以《十年磨一剑,精心铸辉煌》为题予以大篇幅的宣传。《今日开发区》开辟教育专栏、读书专版,大力宣传教育新举措、新榜样、新成果。幸福教育在行动,铸就了开发区教育的一张鲜亮的文化名片。

徜徉其间,我的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记得海门市许卫国老师在《熟悉的地方有风景》“人必自用而后人用之”一文中写道:“一个人用心要成长,其实是任何人都遏制不了的。一个人不想埋没自己,谁也埋没不了他。人必自用而后用之。一个人不自觉激发自己的积极性,不主动发掘自己的潜力,别人怎么能够发现他,进而重用他?”“一个人真有才实学,把你的思想写出来,给各种报纸杂志的编辑去识一识。如果你在报刊上一篇一篇地发表文章,发表自己专业上的文章,甚至出版自己的专著,这时,你可能想埋没自己都很困难了。”

于是,记起了我在《教育百思》中的一段话:“人的潜力有多大,我不知道,至少我不知道我自己;人的潜力哪里来,我知道,至少我知道我自己。阅读激发潜力,焕发潜能。”

我一直以此激励自己:执着前行,莫忘初心,发现更加完美的自己。

朱永新老师在给我的《教育百思》的序中写道:“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个人色彩浓郁的著作。但是,作为一个行动者,把自己的所思所行记录下来,就像一朵火焰记录自己燃烧的过程,对于照亮甚至点燃周围的人,自有其价值。要想写得更精彩,就得活得更精彩。希望日照的新教育如日朗照新教育,希望安茂盛扎根沃土、不断汲取新的营养,让开发区的新教育花园更加茂盛!”

新教育实验让我遇见了生命中的贵人,我的生命因此焕发出了青春的光彩。“让开发区新教育花园更加茂盛”,我愿用一生的努力!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作者简介:安茂盛,已出版教育作品2本。日照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首届科研名师、教学能手,山东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实验教材优秀实验教师。)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