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及跨境融资系列文章之十 | 项目融资模式初探
项目融资模式初探
文章作者|周亮 方慧敏
本文已首发于2017年4月15日出版的《中国外汇》2017年第8期“一带一路”特刊。“一带一路”特刊是《中国外汇》精心策划的一期专题特刊,建行董事长王洪章、工行董事长易会满和农行董事长周慕冰、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招商局集团、三峡集团、中石油、中国电力等央企的领军人物等众多业界翘楚均在其中各抒己见。我们也受邀为该特刊撰文。
“一带一路”沿线项目风险与机遇并存,中国企业、金融机构参与沿线项目的风险控制诉求突出。为适应此类项目特点,可以通过探索多区域平行贷款、政策性金融机构先行引导,商业银行后续参与等项目融资结构创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企业的经贸往来和投资都离不开融资支持,然而“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对进行投资的企业和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风险。“一带一路”经济带上的65个国家只有7个属于发达国家,其他的都是发展中国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安全性、法律政策稳定性、经济发展前景等差异较大,投资风险和融资风险较高。如何在有效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利用项目融资支持“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建设,需要在融资模式和融资文件的细节上根据项目特点予以调整。在融资模式层面,我们觉得以下案例的融资结构可供参考:
某大型中资集团的香港子公司A间接持有巴黎子公司B,巴黎子公司B拟并购巴黎目标公司C。为满足巴黎子公司B并购巴黎目标公司C的资金需求,某中资商业银行通过其香港分行、巴黎分行和伦敦分行发放三笔平行贷款共同为该并购提供融资。其中,香港分行向香港子公司A发放贷款用于香港子公司A向巴黎子公司B提供并购资金支持(“香港贷款”),香港贷款以香港子公司A在香港分行的账户质押和香港子公司A的境内母公司(“境内母公司”)提供的保函作为担保;巴黎分行向巴黎子公司B发放并购贷款(“巴黎贷款”),巴黎贷款由巴黎子公司B在巴黎分行的账户质押和境内母公司提供的保函作为担保;伦敦分行向巴黎子公司B发放并购贷款(“伦敦贷款”),伦敦贷款由巴黎子公司B在伦敦分行的账户质押和和境内母公司提供的保函提供担保。融资文件中约定,香港贷款、巴黎贷款和伦敦贷款中任一贷款项下违约构成该三个贷款项下交叉违约。
我们理解,该模式应用于“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融资具有以下优势:
可以在满足企业融资额度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金融机构对高风险地区提供融资的风险。如果金融机构直接对设立在高风险地区的借款人提供贷款,将完全暴露在该高风险地区的风险中。多地区平行贷款结构可以有助于部分缓解此风险。中国企业投资海外,为税收优惠或风险隔离等目的,通常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设立多层持股结构。利用为低风险地区的中间持股层企业提供部分贷款,辅以低风险地区提供的担保措施,并约定低风险地区的贷款与高风险地区的贷款会构成交叉违约,可以部分缩小金融机构对高风险地区提供融资的风险。
以当地金融机构为借款人提供贷款有利于及时到位地进行贷前尽调和贷后监管。该模式下平行贷款的各贷款银行和其对应的借款人在同一地区或邻近地区。因此,发放贷款的银行可以对其借款人的情况、所处的环境和变化有更及时直观细致的了解和评估,对处于当地的抵押品质押品有更好的控制,在借款人发生违约时更迅速地采取行动,及时防控授信风险。
由借款人所在地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和持有担保物可以规避实践中一些融资或抵押质押的登记限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涉外法律设计并不相当完善,法律执行情况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在跨国融资和以境外主体为权利人进行抵押质押的手续上和在抵押物质押物的处置执行环节会遇到各种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个案而异的限制和拖延,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与相关国家的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因而影响融资的及时发放,也影响金融机构对这些地区的融资积极性和信心。以借款人所在地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和持有担保物可以有效规避涉外融资和涉外抵押质押的实践困难。
政策性金融机构先行引导
商业银行后续参与
某大型中资企业A在X国设立子公司B,进行绿地投资建立生产基地,投资建设过程有大额的融资需求。生产基地建设伊始,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行”)与该子公司B签订银团贷款协议,约定按令国开行满意的生产基地建设投产运营进度向子公司B提供贷款,并允许国开行将其承诺但尚未发放的融资额度转让予其他金融机构或邀请其他金融机构以风险参与形式提供融资资金。银团贷款由中资企业A及其大股东提供保证担保,并以子公司B建成后的生产基地作为抵押物提供担保,子公司B的运营收入被要求存入指定账户优先用于清偿银团贷款。生产基地建设后期,某中资商业银行的X国分行受让银团贷款项下尚未发放的部分融资额度,成为银团贷款协议下的另一贷款银行,该中资银行的境内分行对X国分行开出备用信用证对子公司B偿还该部分融资额度的义务提供担保,备用信用证由中资企业A的关联公司的房产和中资企业A所持有的子公司B的股权作为反担保予以保障。
我们理解,该模式应用于“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有助于中国企业探索投资新兴市场,具体而言具有以下优势:
政策性金融机构先行,可扶助中国企业迈出投资建设的第一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有待提高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多样的资源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一带一路”沿线充满大型项目机遇,但同时这些项目普遍具有资金投入大、运作周期长、前期收益不明朗的特点,结合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治、法律、安全等方面的不稳定因素,使新兴市场的投资收益充满不确定性,也使商业银行基于商业利益和风险控制的考量缺乏为该等项目提供融资的积极性。在没有妥善的融资方案和风险分担机制的情况下,该等投资机遇对企业而言只是镜中月水中花,会使企业停留于驻足观望。在此情况下,政策性金融机构基于国家战略进行引导,其在项目初期的融资介入无疑可成为打破企业各种顾虑构成的“静摩擦力”的重要推力,促使中国企业迈出“走出去”投资“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的第一步。
商业银行后续参与可以释放对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额度的占用。在项目经过初期建设已显现出一定的市场价值和收益预期时,项目将具备一定的商业融资能力,可吸引商业银行进行融资。此时项目依然完全依赖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将会造成对政策性银行资源的不合理占用。因此,在项目具备商业融资能力的时候,政策性银行将其对项目提供融资的义务转让给商业银行可以解除政策性银行的后续融资责任,并转而将资金用于对其他项目的融资,有利于对总体融资资源优化配置。
商业银行加入政策性银行已组建的银团贷款,可受益于银团贷款原已取得的各项担保措施。在项目已具备商业融资能力的时候,商业银行参与对项目融资既可选择与项目主体签订融资文件,自行向项目提供贷款,也可以选择加入政策性银行已组建的银团贷款。从担保受偿的角度而言,后者对保护商业银行的利益更具优势。一般而言,贷款银行都会为贷款选择借款人当下所能提供的最优质的担保措施,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借款人更愿意提供多种担保措施供贷款银行选择。因此,在项目建设初期,政策性银行对于借款人提供的担保物具有广泛的选择余地,可能取得借款人最优质及较多的抵押物和质押物,并为借款人、保证人的后续融资担保设定限制性条件。因此,其后商业银行自行向项目提供贷款将受到已设立的银团贷款的各种限制,对于相同的抵押物、质押物的处置所得将劣后于银团贷款获得受偿,或者需要选择借款人其他次优的但尚未抵押质押的财产作为担保物。商业银行加入政策性银行已组建的银团贷款成为银团中的一个债权人,则可以受益于以银团债权人为权利人设立的各项担保措施,在处置抵押物、质押物的所得款项中与银团的其他债权人按比例优先受偿,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提供了更好的受偿保障。
上述两种融资结构分别在多地区横向和时间纵向上形成金融机构间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融资提供了优化的选择。根据项目特点和需要,以两种模式为基础进行整合和延伸变化以适应特定项目的融资需求的可能性更是充满值得想象和探索的空间。例如,项目初期可由政策性金融机构先导给予融资,后期由多地区商业银行共同参与提供平行贷款。两种模式的结合还可以作进一步扩充,还引入不同的融资渠道优化项目融资结构。例如,可根据项目短期融资需求与中长期融资需求将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相结合,在项目初期引入丝路基金等瞄准“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的基金和投资者进行长期股权融资,由国开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银团贷款,项目具备商业融资能力后由商业银行加入银团贷款提供短期或中期融资,后续更可以发行优先股等方式拓宽中长期融资渠道。
沿线项目融资需要考虑
的其他部分细节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特点,“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的融资除了在模式上可以通过设计予以优化外,在具体的融资条款上也有不少值得在融资文件设计伊始就予以考虑细节:
恰当应对外汇管制风险。“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的货币并非可完全自由兑换,存在外汇管制。因此,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提供融资,需要恰当评估和应对可能因外汇管制导致还款资金无法按时足额按约定币种汇出的风险。针对该风险,一方面需要在确定境外金融机构将债权转让给当地金融机构的合法性的基础上,尽量确保债权人在出现借款人还款资金汇出困难时行使债权转让权的自由和便捷,另一方面可以探索要求借款人将其运营所得定期汇至第三国账户进行多方监管,并以该账户内资金进行还款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恰当应对政治风险、法律变动风险。“一带一路”沿线的不少国家政治格局不稳定,法律尚未完善,法律规定更替复杂频繁。政治导向变化和法律变动可能会导致借款人所投资的项目被叫停,严重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也可能影响外国金融机构向该等项目提供融资的合法性。在此情况下,应确保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立刻全额偿还贷款。长远而言,借鉴发达国家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可以为企业和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应对投资地政治风险、法律变动风险提供更好的保障。
重视劳工保护、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的相关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差异较大,发展水平各异,各国的劳工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不尽相同,中国企业在当地进行投资建设容易违规而被处以巨额罚款或影响项目开展,这将严重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因此,作为该等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方面需要在融资文件中要求借款人承诺持续遵守当地劳工、环保法规要求,并将违反该等承诺约定为违约事件之一;另一方面债权人需要加强贷后监管,并在发现借款人所在地出现最新政策变化及时提示借款人予以跟进调整。
“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也是中国企业的重要机遇,融资是使该等机遇真正变成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新亮点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金融机构扩大全球布局的时机。建议充分探索各类型金融机构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合作的可能性,并引导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启动伊始就对融资模式进行总体综合筹划,寻求对特定项目最合适的融资组合模式,并结合投资地区风险特点设计具体融资条款,使“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实现各方共赢。
周亮 Leo Zhou
高级合伙人 Senior Partner
+86 20-8527 7014
liang.zhou@dentons.cn
方慧敏 Felictity Fang
律师 Associate
+86 20-8527 7014
huimin.fang@dentons.cn
特别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视为针对特定事务的法律意见或依据。
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