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讯!我市新增两项“省级非遗”

今日崇州 2023-07-26

近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

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十类

我市廖家木雕和曾氏理筋整骨法上榜

廖家木雕

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曾氏理筋整骨法

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




廖家木雕



廖家木雕起源于清朝末年,从业者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崇州市廖家镇。这项雕刻技艺以楠木、樟木等为原材料,以选材、构图、精修等为主要工艺,主要用于民居建筑构件和实木家具的雕饰。



廖家镇境内盛产楠木,尤其是小叶桢楠(金丝楠木树种),因此被誉为“楠木之乡”。清末时期,廖家镇许多人选择依黑石河而居,因民居修建、生活用品等对木材和木雕产生了一定的需求,也因此孕育出一批以修建民居建筑和制作木雕家具为生的廖家木工匠人群体;民国时期,廖家木雕的影响力和队伍持续扩大,因雕刻技艺精湛,参与了崇州市罨画池、陆游祠等文物古建筑的修复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其传承人先后参加木器合作社,从事家具、农耕工具生产等作业;改革开放后,廖家木雕传承人队伍不断壮大,品牌知名度持续扩大,产品畅销周边省市。



经历百年的发展,廖家木雕形成了用料考究、民居雕饰图案写意、题材丰富且生活化气息浓厚、雕法灵活多样、刀工讲究“气韵”连贯性和一戳成型等主要特征。廖家木雕对研究川西民居和家具雕刻技艺史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其题材大多蕴含和表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其用于建筑构件的形制与建筑物的构筑需求高度融合,具有突出的科学价值。



当前,廖家木雕有以陈冬林、陈勃麟等为代表的各级传承人10人,以成都市龙马艺雕厂、崇州市富凌艺雕厂等为代表的传承团体30余家。



结合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思路,廖家木雕还以文化元素植入、空间氛围营造等形式,积极与生态旅游、民宿酒店、文化创意、精品餐饮等业态探索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出崇州市古建艺雕展览馆、木艺村AAA级林盘景区、“廖家木雕”非遗村落、和木·百乐来主题餐饮园等项目,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以上组图:何展 摄  



曾氏理筋整骨法



曾氏理筋整骨法始于民国,形成于新中国,经五代传承,至今有逾百年历史。



曾氏骨科第一代传人叶清东先生在传统中医骨伤手法的基础上,结合川西盆地特殊的潮湿环境特征,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地域特色的骨伤疗法。经第三代唯一传承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曾健,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成都市名中医李文江传承与创新,并以崇州市盛产的川芎、杜仲等药材,调配出适合川西地理环境的筋骨伤专用药方,创造性提出“以治筋伤疗骨伤,以治骨伤愈筋伤”的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曾氏骨科。曾氏骨科坚持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指导原则,形成了整骨、核心治疗等论点的独特性,简便廉效的实用性,以及筋骨并重的中医科学文化性。



曾氏骨科具有不断总结、传承、创新、发展的川西中医骨伤临床的历史价值,以及易培养易推广的社会价值和“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临床价值。



截至目前

我市拥有29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其中包括

道明竹编、怀远藤编2项国家级非遗

怀远三绝制作技艺、街子汤麻饼制作技艺、

金鸡风筝扎制技艺、 崇阳大曲传统酿造技艺、

元通清明春台会、廖家木雕、

曾氏理筋整骨法7项省级非遗


 记者:杨蕊荻

图:曾氏骨科

编辑:余霞 周红


往期精选

1000余名“种子选手”齐聚崇州希望的田野上
正在报名!随迁子女入学办理流程请收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