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力妈妈:我改变之后,自闭的儿子大幅度进步

阿力妈妈 恩启特教平台 2020-08-19



阿力妈妈


曾任《环球时报》驻法国巴黎特约记者,旅美自闭症儿童母亲,在照顾孩子之余,努力学习各种自闭症相关知识。


我改变之后,自闭的儿子大幅度进步

文 | 阿力妈妈


2016马上就要过去了,这一年是对我们全家变化最大的一年。从3月份我和老公双双辞职,全家搬到美国,到把阿力和姐姐分别送入当地幼儿园和小学,帮助孩子过语言关,再到每天读书学习,不懈地对阿力进行家庭干预......一家四口总算在美帝落稳了脚跟。


虽说家里有两个孩子,老二阿力还是个自闭娃,但其实全职在家不是我的初衷。从实际角度考虑,我在国内上班时收入还不错,可以支付阿力的康复费用和请人的工资;再从心理角度讲,我白天可以不用时时陪伴中低功能的阿力,精神负担没有那么重。但是,但是,最终我还是下了决心跟老板说“麻烦您另请高明吧”。因为那时已经三岁多的阿力的康复进度极慢,我们实在耽误不起时间,在再三商量之后,我和阿力爸决定放弃国内的种种,带着两个孩子搬到美国。


几个月后,曾经长时间停滞不前的阿力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语言能力提升、刻板行为几乎消失、认知能力大幅度提升),让我和阿力爸拍着大腿后悔——我这个当妈的要是早辞职、多读书、勤思考,或许我的阿力会康复得更快。



走出抑郁


两年前因为阿力被诊断出自闭症,我患上抑郁症,住院治疗一个月。自闭这两个字是我迄今为止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我妈说,你这辈子太顺了,根本没吃过苦,所以老天爷把阿力给了你。


出院后,日子还得过,虽然异常艰难。抑郁症是很难根治、高复发的一种疾病,分类很细,大多由心理问题引起。所以心理治疗很重要。但我,没有力气去和心理医生诉说我的伤痛,没有人能懂!没有人!


自己疗伤的过程很长。我那时没有辞职,因为我想有个地方静静,白天没有阿力。然后,我看到一个词Resilience,中文直译是“回弹力”。在心理学上,它的意思是“心理修复力”,也就是指个体良好适应压力和逆境的能力。这种压力和逆境可能来自家庭、关系问题、健康问题、工作或财务压力等。


根据心理学家Garmezy对心理修复力的研究,在个体的环境和人格中,有两大类保护性因素会保证人们即便遇到重重挑战,依然不会被打垮——个体的心理因素,以及外部的环境因素后者可遇不可求,需要靠运气;而前者却是个体自己可以调控并把握的


我们大多数星娃的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进步大家就都高兴了。也就是说把孩子,这个外部环境因素当成主因;而把家长个体的心理因素与调节,这个首要因素放在了次要的地位。


孩子被确诊自闭以后,家长的心理建设与康复其实是最为迫切的,也是最可以把握在我们手中的。家长心态不改变,面对着或垂头丧气,或心急如焚的父母,孩子的变化无从指望。



父母是家庭的“主角”


我们中国人受文化、习俗的影响,一般有孩子以后会和老人同住,因此,家庭关系一般都很不简单。如果和公婆同住,丈夫等于还没有脱离原生家庭,因此他的个人成长就十分重要。反之亦然。这个成长的过程本身就很考验夫妻关系。两口子因为老人因素劳燕分飞的不在少数。


再者,摊上一个病孩子,全家至少4双眼睛盯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想想都头大。孩子也会无所适从。此时,如果家里有保姆,也会不时地“站队”表明立场,情况更是复杂。


很多和父母或是公婆同住的妈妈可能都有这个体会:生理意义上,你是母亲。但回到家面对老人,你却在心理意义上成了孩子。身份的混合会让你困惑不已。孩子闹不清谁是真正意义上的妈,何去何从。


心理学上,有一个办法叫家庭各自归位。就是说如果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那么我们就回到各自独立的位置,保持好彼此的界限。一个5-7人的大家庭归位为一个3-4人的小家庭,家庭关系瞬间单纯化,孩子明确的知道该听谁的,配合度会大幅度提升。



在美国,一家四口。阿力是我和他爸的兵,他心里十分明白。



父母的爱对孩子如此重要


初到美国,阿力爸根本不参与干预,找工作、养家各种借口。我曾经伤心、无助、愤怒。但某一天突然转念一想,两个人都干预,到底听谁的?跟两口子一起开车出去一样,很多时候都是不欢而散,提早回家,谁都觉得自己开车比对方来得靠谱。


念头一转,心境就转了。我对阿力全心全意地付出,时刻陪伴他,给他安全感。感受到母爱的阿力于是快速进步了。


爸爸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也逐渐参与干预,并偶尔和我讨论一些育儿的方法。我终于明白,原来,他是不知如何去帮助孩子。由于害怕失败,没有信心,干脆就逃避了。婚姻中的男人,很多时候其实不如女人抗压,因为他们的老婆身上通常有他们妈妈的影子。但无论如何,夫妻关系融洽了,阿力获得了更多的安全感——在童年的早期,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



声称最重视孩子的中国父母,实际上是最忽略孩子的。我们中国父母有一个十分陈旧的育儿观念,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对待TA都没有所谓,等到大了才应该重视并尊重。所以,你经常可以看到小区里无数的妈妈产假一到,就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和保姆,自己忙事业去了。为什么?因为这是我们宣传的传统;因为这是基于社会、生存压力下产生的不安全感;也因为她们通常也有一位这样的母亲——她们天然的育儿导师,一位全心全意为子女帮忙带孩子却基本不具备儿童心理学知识的免费导师。养个孩子有什么难的,她们说。


此生中,我们每一个人第一个爱上的都是自己的妈妈。如果与妈妈的亲子关系构筑得不好,成年之后,就很难处理好各种关系。孩子生命的前几年,如果缺失足够的母爱,TA今后的路会比别人坎坷许多。



可贵的安全型人格


我生老大的时候2008年初,我婆婆从美国飞过来,对我说“当妈是要学的”还有“自己带孩子才有感情”。我听见了,没听进去。在我大姑子小的时候,我婆婆上班养活孩子和攻读博士的公公,后来公公找到工作,婆婆辞职,在家一心一意看着老二,我的老公。两个孩子成年后,我那黄皮肤的大姑子一个人漂泊在白人至上的挪威,交了一任又一任男友,经常抱着电话和她弟弟抱怨自己的坏运气,总是碰不上靠谱的男人。童年亲子关系没有建立好,缺乏来自母亲的鼓励,造成对自我身份的不认同,让她在情感关系上付出了一辈子的代价。她可能认为是我婆婆重男轻女的缘故,但我一直想和她说,父母对待自己的第一个孩子通常很严格,使他们承载了更多的责任,因为父母期望他们做弟妹的榜样。不是父母不爱她,而是太爱她,但常常是在他们不懂如何爱孩子的年纪。而老公,这个妈妈一手带大的孩子,小姐姐5岁,成年后结婚生子一帆风顺。即使在经历了儿子自闭症,老婆忧郁症,自己客居他乡孤立无援的困境,也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这一切源于他那“安全型人格”,拜童年良好的亲子关系所赐。


具备安全型人格的人,也就是童年充分感受到母爱的人(非溺爱),通常有爱心、责任感强、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婚姻关系大多稳定。


曾经看到一个国外的心理学统计,全球拥有安全型人格的人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有50%以上的人口,可能与他们的文化有关。哪里是安全型人格人口比较缺少的地方呢——东南亚,含中国。这或许和我们自古以来不尊重个体的教育理念有关;或许和国家曾经大力提倡妇女能顶半边天有关;又或许和宣传只为他人牺牲自己的扭曲社会风气有关;或许和我们不够健全的社会保障系统有关。文中没有深入剖析,谁又知道呢。


我跟婆婆说,我们有贷款要还,我得上班,再说阿姨也不太贵。过了几年,婆婆悄悄地用积蓄还清了我们的尾款。作为一个在美国生活了40多年,早已西化了的婆婆,没有像典型的中国婆婆一样直接说,请你全职带孩子。缺乏育儿理念又粗心的我于是没有能够体会她的用心,就这样,我一直上班到女儿8岁,儿子将近4岁。错过了培育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儿童早期阶段。


心理学家公认,童年的亲子关系建立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成年后的社交表现。终于,我们提到了我们孩子的核心问题“社会交往”。自闭症患者之所以有社交障碍一般基于两方面原因,一个是社交技巧,可以后天习得;一个是社交焦虑,原因有多种。


社交焦虑是如何形成的?


《害羞与社交焦虑症:CBT治疗与社交技能训练》一书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认为,尽管有基因、气质和环境的作用,但后天因素对社交焦虑症状的影响更加明显。以下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社交焦虑(p27):


  • 自身经历应激性、羞辱性的事件,或被虐待、被忽视的经验,比如被老师、父母公开责骂,被他人取笑。


  • 一些特定的家庭教养方式,比如过于专制或过度保护,会让孩子感到缺少家庭温暖,产生社交焦虑;而父母如果总是责怪或纠正孩子的行为,则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的社交焦虑症状。


  • 观察他人的行为也会产生社交焦虑,比如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或同学被他人欺负的经历。


  • 生活的改变,需要个体担当新的社会角色,比如得到一次工作晋升,或者与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结婚。


       ......



育儿观念转变


孩子需要母亲的陪伴,除了亲子的天然因素之外,还需要母亲针对每个孩子特质运用适合的教育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育儿是十分复杂的一项工作,必须有足够的观察力和学习能力。


中文里,“教育”这两个字的逻辑很有意思。在我们的观念里,孩子得教,你是那块材料,给父母争气,我们再好好育你。比如家长经常不加儿童心理分析一概使用各种贿赂:考好了,奖励你一个大玩具;考不好,别想和隔壁家小明一样出去旅游。这恰恰和现代国际主流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背道而驰(育儿可以参考瑞士儿童发展心理学大师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理论)。孩子爱你,就会主动讨好你,让你高兴,自然就会努力学习。我们上班的时候,碰上对脾气的领导,是不是也自愿免费加班?


借着“我为你好”而逼你学奥数、上辅导班等是家长在我们童年的口头禅;棍棒教育就是最好的诠释;“你得争气”是他们最语重心长的句子。恰恰也是,他们童年时期从他们父母那里听到最多的话语。而他们的父母又是从他们自己的父母那里听到并学会应用的。历史就是这样轮回着。除非有人主动喊停。


争的真是孩子的气吗?不过是父母的脸罢了。我们这个国度的人就是要活在别人的目光里,邻居、亲戚、老师等的意见大过孩子的想法。因为我们的“个人边界”感很差,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时刻侵入你的隐私“孩子看着挺聪明,得上个课外班吧”“您一个月挣得不少吧”“怎么一个人跑步,还没有男朋友呐”等。这是基于我们千百年来的农业传统群居文化。无对无错。


关于我们的教育,我总结不好。80后的父母们,你们同时代的骄傲,一个叫韩寒的青年作家写在他那部长篇《三重门》里了。对,就是那个曾经被主流教育所不齿的小子。图书出版后,受到数百万中国学生的追捧而成为中国近20年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这位当时18岁的大男孩的成功,给我国的教育部门删了一记闪亮的耳光。作者简历的学历栏中赫然写着:高中一年级。原因:主动辍学。


记得是爱因斯坦说过,为了惩罚我对权威的蔑视,他们把我变成了权威。敢于反思与批判是一种气度,它会领向社会与个人的进步。指责老人的育儿观、社会文化传统很容易,难的是改变自己——把伤害停留在我们这一代,不要再用同样的陈旧观念伤害我们的星宝。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需要提高认知,拼命教,好像孩子上不了普通学校,就天大的罪过。把追赶NT当成目标勇气可嘉,只是,在为了孩子前途着想的同时,这又在多大意义上是为了安慰父母的心?


在北京的时候,我基本不看电视,扭不过我妈的推荐,看了几期《最强大脑》。结果,除了一度怀疑自己智商是否太低以外,我也注意到,打俄罗斯方块可以是一种职业;认人的唇印可以是一种拿来赚钱的特长。互联网出现了,收音机没有消失;麻辣香锅有了,我爹依旧买得到豆汁儿。这是一个选择性极大的社会,职业在不断被重新定义着,你去看看多少全球著名企业的CEO最高学历截止在高中。


我们的孩子有自己的长处,何必要和别人一样,走独木桥的人才是最靓的风景。不要逼迫孩子,跟随TA的脚步,发挥TA的特长,永远有出路,不要悲观与恐慌。我们下一代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不是以我们目前的知识结构可以预见的。多放点时间在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培养上,这一点学校、机构都教不了。


放下我们的破脸色、坏脾气,多多鼓励,少少批评,降低要求,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改变我们习惯的教育方法,不好吗?



优质的亲子关系会刺激大脑发育


前两天我在YouTube上溜达,看到一个采访。关于家庭和儿童心理咨询师Jeniffer Kolari写的一本书<Connected Parenting>。她的论点是,优质的亲子关系会刺激大脑发育。鼓励式教育会刺激大脑正向发育,消极的教育会使得大脑产生负记忆,从而影响行为与智力发育。


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孩子的大脑在5岁以后停止发育。而她的研究表明,良好的连贯的亲子关系会激发儿童体内一种叫做“催产素(oxytocin)”的荷尔蒙的产生,从而一直促进大脑的发育,这个生物学原则哪怕对成年子女同样适用。因为我们大脑有一种组织叫neuroplastic,直译是生物细胞,它是不断生长发育的(目前研究截止到25岁)。她的书一经面世,在北美引起不小的轰动。


这位加拿大女士,从业20余年,最早的工作是帮助各种家庭里具有攻击性和自我刺激行为的儿童进行干预治疗。据她介绍,即使具有最重行为问题的孩子,如果家庭干预得当,在几周之内症状和问题会全部消失。关键点在于遵循 CALM原则 (Connect互动、与孩子心理进行连接, Match the Affect of Your Child理解孩子的需求,Listen倾听, Mirror镜像效应)。

 

别的几点还可以理解,“镜像效应”说的是什么?——根据百度百科,在心理学上,镜像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概念。每一个人对于别人来说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它面前走过的别人,这正如人们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容,身材和服饰一样。在细细观看时,总以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其美丑,如果符合标准的就会感到高兴,否则就会表现出不高兴的形象。同样,个体在想象他人心目中关于自己的行为、态度、性格等,也会时而高兴时而悲伤。可见,镜中我就是他人对自己所作的评价与判断时所形成的自我概念。这正如库利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可以作为镜子,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


镜像效应在心理学上应用十分广泛。举个大家熟知的例子,汶川地震后,大批心理医生奔向灾区,幸存的灾民看到了亲人的离去,财产的破败,家庭的破损......对他们来说每次回忆都是这些悲惨情景的再现,他们的大脑在镜像。如果不进行及时干预,侥幸生存下来的人以及参与救助的志愿者都会最终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或是选择自杀以结束自己头脑中的苦难回忆。因为他们患上一种叫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matic Stress Disorder)的疾病。


对于我们患了自闭症的孩子,过多的责备,不切实际和NT的攀比,都是插在他们大脑和心理上的尖刀。这类孩子本身能力弱,所以他们极其敏感——家长批评的脸部表情和手势,会在孩子的心理产生镜像效应。他们因此会降低自我评价、失去自信心、产生焦虑,极端的就会产生行为问题。




再举个例子:我和老公有很多不同,但我们的相似点是如此的一致——严重偏科语文而数学一塌糊涂。缘故在于我们的家长在我们小学阶段,都曾使用了棍棒与责骂的方式来“督促我们学好数学”。之后,每当提到数学,我们心理便出现负面的挨打经历,越想学而越学不好,直到能够选择分科,彻底把数学抛弃。这辈子除了数钱,真的别再跟我提数字!


所有孩子的人生第一面镜子都是家庭和父母,TA的行为是对父母行为的反应而已。因此,当把镜像效应应用在育儿上就是,当我们孩子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作为家长不应该问:TA怎么了?而是应该问:我做了什么使TA这样了?当孩子几经特教效果缓慢的时候,作为家长你要问:父母做什么了?机构做什么了?学校/幼儿园做了什么?


父母对孩子总是积极反馈,孩子就会自信、开朗、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反之,就会自卑、消极、依赖感强。


经过研究,良好地运用CALM沟通原则会提高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促进社交:


 因为孩子觉得被理解,就会努力与父母保持沟通,增加对话回合,延长有效对话时间。


 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孩子会特别注意父母的语音、语调、语速、手势、姿态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以及副语言沟通方式(经有关资料介绍,情感表达55%通过非语言,38%通过副语言来实现)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不少父母总以为很关心孩子,每天都和他们说很多话。其实研究表明,在美国,平均每周父母和孩子谈话的时间仅仅为7分钟。也就是说父母在7天里只花了7分钟的时间关注孩子的想法,剩下的都是“你把饭吃了”“考试成绩如何”“去把衣服洗了”之类的指令性对话。对,你说的是你想说的;不是TA想和你说的。


回想我对阿力两个月以来的语言干预,每天就是为了锻炼对话,抽空和他聊天,问他上下午都做了什么?和谁一起?高兴吗?教他回答。耐心地听他结结巴巴地说。然后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对,需要改进和提高,并随时关注他的情绪,去理解他......所有这些,竟然全部吻合以上提及的Jeffier Kalori的CALM原则。难吗?不难。费时间吗?每天10分钟对话而已。其余时间,我就是简单做个全心全意陪他、理解他、从他的角度想问题的母亲。


依循这位女士的生物学理论,我才明白,我和阿力之间的亲子互动,实际上是短期内激发了他体内的那个叫做催产素的荷尔蒙的大量产生,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他的大脑发育,增强了他的学习能力。所以,不是我教的好,其实是他学得快。


我所做的,只是用了一些心,看了一些书,努力改变自己,然后和孩子一起去成长。


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 尼采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小鸟ABA ”(ID: xxnaba-prt)。






恩启,努力只为特殊群体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恩启社区”查看更多热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