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让孩子在生活中提升认知、丰富语言...秘诀在这里!

朱璟 恩启特教平台 2020-08-19


朱璟

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美国爱荷华大学BCaBA课程讲师及实习督导导师。


把训练融入生活

文|朱璟


去给小朋友上课,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在孩子耳边很小声地说“go to your mum, and say 'I love you'”(去找你妈妈,说“我爱你”);


我没有刻意地给这个小朋友安排过两步指令的训练,一般都是在训练课上有机会的时候带过的,给的指令都是他熟悉的事:比如,拿凳子,再拿日历;关门,然后开灯;这些事情他都可以做到;如果他做了一件之后走神了,我也没有刻意训练他,只是再把后面的指令再重复一下,自然做完就算了。想想在生活里其实就是这样的,给孩子下了一堆指令,如果孩子不做,我们不也就是就着他没做的再指令一回呗。


昨天第一次给完这个指令的时候,他仿说了一遍,然后想坐下;我把他拉住了,然后又在他耳边说了一遍指令,马上一只手把他往妈妈的方向推(妈妈坐在大概三米远的地方,在看电脑,完全没有听到我们在说什么);小子又仿说了一遍,又试图坐下;我只好再阻止,再把指令给了一遍,这回手上加大了力度,直到他往妈妈的方向迈出了一步,我才松手。小子跑到妈妈面前,叫了一声“妈妈”,妈妈看着他,等着他的下文,因为妈妈不知道小子要干什么,所以没有辅助,我坐得远,也没有辅助,等,再等,小子磨了有差不多七秒八秒,终于冒出了一句“I love you”;我和他妈妈都乐了。这就是在生活中训练的乐趣。


谈到把训练融入生活,很多家长都叹气,一个字:难。


在上海家访的时候,和家长走在小区的路上,谈到她的孩子的语言发展的问题,我跟她举例说:


比如你和孩子走在路上,其实有很多话可以聊——你可以问孩子,看这里的小花,小花是什么颜色的呀;看这部车是什么颜色的呀;哦,车是蓝车的,你看看前面还有没有蓝色的车呀?诸如此类的问题。


妈妈当时的反应是:孩子这些都会。我笑了,我知道孩子会,才让你问呀。想象你带着一个三岁刚学话的孩子,你和他的对话是不是也仅止于这些内容呢?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对话呀。


我想起来几年前我朋友的孩子刚三岁多,因为她的儿子开口晚,三岁才刚开始说话,所以会的词语不多。吃完晚饭,我抱了孩子走到院子里,我跟他的对话就是:看天上是什么呀?——月亮。星星在哪里呀?——指。路灯在哪里呀?——指。那那个是什么呀?——路灯。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讲是不是很弱智?是!对孩子来讲呢?那正是他们刚刚才学会,并且可以展示给我们,或者说与我们来进行互动沟通的东西。


我的朋友常说我有职业病——看到孩子就开始教孩子。于是,我在想,我的职业病是从哪里来的?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对于我来讲,就是那么自然的事。我没有刻意去做,但别人看来,我就是在教孩子,而且是在玩乐中教。朋友说我有孩子缘,因为孩子都很喜欢我——其实,我比所有的父母都更严格,特别是在孩子的行为上,然而结果却是孩子更听我的话。这其中,我相信涉及的一是理念,二是方法


家长觉得在生活中训练难,这中间有两个误区


一个极端,觉得孩子这些都会。特别是对着自闭症的孩子,他们的心智发育通常都缓于他们的正常年龄,所以在家长看来,跟一个八岁的孩子做五岁孩子做的事、说三岁孩子说的话是没有意思的——他都会!另一个极端,觉得孩子还不会,要准备正式地进行训练,一次做个五次十次,直到他会为止(呵呵,绝对比我还ABA),然后才能到生活里去实践。


第一个误区,孩子会而不用,所以所谓的会都只是纸上谈兵。因为心智发展上的落后,孩子的“会”永远都是落后在他的实际年龄之后的;八岁的孩子做五岁孩子的事、说三岁孩子说的话,家长觉得过于幼稚,却不料,这第一步台阶不迈,后面的两步三步甚至十步又怎么接着走上去呢。


第二个误区,其实倒也怪不得家长。教我们的孩子需要很多技巧,特别是应时应地地教,对家长的要求就更高。我今年在国内给家长做的第一次讲座,重点就在于“怎么样设计训练方案”。我把一个训练要考虑的因素列出来给大家,每一个训练都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去思考,一旦养成了习惯,训练就会变成比较自然的事情。当然,这其中还对家长有一个要求就是对于各类的辅助的熟悉和灵活运用,以及对强化物的合理有效的使用的能力。


训练怎么融入生活呢?


第一,在生活里,不要怕孩子不会,尽量多和孩子说话,尽量多让孩子参与。在这个过程里,可以充分地观察到,哪些是孩子已经会的,哪些是不足的,哪些是不会的。


我们在训练中,会刻意地简化我们的语言,从而让孩子更容易明白我们的意思。在生活里,我们也会自然地这样做:就好像我们和一个三岁孩子说话的方式和口气是自然不同的。但,也不能刻意过度了。


举个例子,我第一次接触一个孩子,我拿了一个汽车,孩子要,我跟孩子说,“我们换”,孩子没反应;妈妈在边上着急说,“孩子不明白啥是换,我们没教过”;于是,我手把手地辅助,一边说“我们换”,一边用自己手上的车把他手上的车换过来;过了一小会儿,我又拿了另一个东西,跟孩子说“我们换”,孩子直接就跟我换过来了。妈妈很高兴孩子学得那么快,但我要对妈妈说的是:因为你知道不会,所以你总是刻意地改变你的说话方式去迎合他,那么你怎么知道什么是你可以教的呢?


另一个妈妈在听说这个例子的时候,问我说:“我没有这样吧?”我笑着答她,“你怎么没有呢?”当我试着问她儿子问题,她总是在一边说,“他不明白你这样问”,然后把我的问句改了,再问一遍她儿子。其实她的孩子有比较好的认知能力,缺少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当孩子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妈妈不可能永远在边上当快译通,所以要试着让孩子自己去适应;相反,别人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当提出的问题得不到想要的回应的时候,他们自然也会变换方法去尝试,这个就是自然的训练过程——一个很好的泛化过程。


所以,在自然生活环境里,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认知年龄来适当修改我们的语言方式,但也别太刻意了,从而全失了自然。别忘了,孩子所学的、所会的,如果不在自然环境里用,就等于没有学、没有会。所以,我们要用更自然的方式去应对我们的孩子,去互动,试着把他们当成略小年龄些的正常孩子来对待。


第二,遇到孩子不会的,要想一想,在自然环境里怎么教。其实这个计划的思维过程,和我们平常设计训练项目时需要思考的东西是一样的。


★ 我们首先要看到,孩子目前的能力是在哪里(包括前提技能)?


比如,孩子想要自己倒水,却不会。我们要想的是孩子是不是会握住壶的把手?孩子是不是有这个力气把装满水的壶拿起来?诸如此类的问题。然后,我们要看看这个目标任务是不是需要分解,以使得每个步骤对孩子来讲更清楚容易。


★ 然后,我们按我们分解好的步骤,让孩子尝试做一下,在孩子做不下去的时候,辅助一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就可以知道,孩子哪些是会做的,哪些是不会做的。


★ 然后,我们要想想用什么样的辅助方法比较好,并且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慢慢把辅助撤销掉。


★ 再然后,我们还要想想,生活里还有什么是和这个活动类似的活动,是我们可以用来进一步泛化孩子的能力的。


★ 最后,每当生活里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按我们想过的计划来训练了。这就是在自然生活里的训练,不需要刻意地安排时间,不需要每回做上五次十次。


我在生活里接触孩子,很容易就能观察到孩子不擅长的活动,然后马上上面列出来的内容就会自然地在脑子里转一圈,特别是在辅助方法上,很自然地就马上用上了。对于功能还不错的孩子来讲,如果家长可以做到在日常生活里常常去辅助孩子,大家一定很快会发现,很多时候孩子学一些生活里的东西很快——因为那些训练,更多地涉及把孩子已经会的东西在生活里去运用——是一个泛化过程;这中间或者涉及到教孩子一些新的内容,但这些新的内容都是很小的部分,不需要特别的训练都可以直接过度的。当然,如果发现了某项新的内容是很关键的,也确实是孩子缺失的,就可以把这个部分介入到相对严格的训练中去。


总结一句,生活里,我们可以做的训练是很多的,我们教孩子的技能是可以融合在生活里的很多部分中的,自然地教,自然地学,最后才能自然地用,这才是训练的最终意义所在。






恩启,努力只为特殊群体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恩启社区”查看更多热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