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死你个小冤家——论星孩的逃避期

墨者 恩启特教平台 2020-08-19

墨者,八零后星爸,沈阳人。


工科男,东北大学机械本科,MBA,材料成型高级工程师。儿子仔仔,三岁零四个月,一年前被诊断为典型自闭症。


打死你个小冤家——论星孩的逃避期

文|墨者


前几天是仔仔爷爷,也就是墨者父亲的生日。席间,聊起墨者小时候所受的虐待。老爷子竟然饶有兴趣的说:“你小子知足吧,你知道你爹我小时候是怎么挨你爷爷打的?!”

        

几杯酒下肚,老爷子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候你爷把锹把子都打折了,你小时候挨的那还叫打?!”谈起他小时候所受的虐待,兴致勃勃的和墨者开侃。字里行间不无鄙视的气息。

        

话说墨者小时候真的没少挨打,也怪我那时实在是太淘气了,加之父亲还是个暴脾气,一言不合就是一顿暴打。虽没享受过“锹把子”的待遇,不过皮带、笤帚、皮鞋啥的还是经常的招呼。老爷子那时甚至还开发了一些复古的元素,比如让墨者跪着挨打——估计这等待遇,不是谁都有幸消受的吧?

 

墨者那时尚无反抗之力,于是背地里变着花样的反抗和报复。比如往他的饭盒里倒“烟粉”(30年前女士化妆用的,类似现在的粉底);水壶里放玻璃渣;甚至还学着电视里扎小纸人咒他。凡此种种,每每想起,自己都觉得好笑。而今爷俩还能坐在一桌喝酒,谈笑间品味那时的“恩怨情仇”,说来也算是一对奇葩了吧。

        

说实话,作为星孩的父母,谁不曾有过那么几次想“一巴掌抽死”那小冤家的冲动?他们那种特有的情绪爆发时,尤其是连续好几天的逃避和暴躁(仔仔一个同学已经连续逃避4个月了,截止目前尚未好转)。所有的训练项目都无法进行,甚至有些还伴有伤人行为。父母心理的那种煎熬,普通家庭是根本无法体会的。


        

墨者也曾打过仔仔一次。那是他刚刚检测出来自闭症两个月左右的时候,他为了要多在外面玩会儿而满地打滚超过20分钟的那次。墨者几经权衡,还是重重的在他小PP上抽了一巴掌。瞬间,带着指纹的巴掌印浮现而出。

        

那一次的暴力事件,非但没有解决问题,还直接导致了这小子长达2个多月的不理我。所以在那之后墨者就再也没有打过他,虽然偶尔还会冒出些许的冲动。

        

估计类似的问题,很多星孩家长都遇到过。不过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小时候,反正墨者是从来没有因为挨打而屈服过,即便面临仔仔爷爷那么彪悍的暴力。反而会激发出更多的逆反以及“不体现在明面上的抵抗”。

        

而历经“打骂教育”的我们八零后,估计对这种暴力的方式更是嗤之以鼻。还记得当墨者大一时读周弘写的《赏识教育》那本书时,几个室友发自内心的共鸣和遗憾。(PS:周弘的女儿周婷婷,中国第一个聋哑人大学生。)


 

深谙此道的我们,为什么还时而会有些暴力的冲动呢?说来也不外乎如下的3个原因:


1、大人的情绪发泄


不可否认,抽人时的那种瞬间的快感,那种宣泄,能让自己不至于被憋成抑郁症。尤其是在孩子长时间处于逃避期时,看着他油盐不进的那模样,真的真的真的好想给他一巴掌。

        

但是,当我看完《我想飞进天空》后,这样的冲动就减少了很多。星孩的情绪涌上来时,自己根本无法控制。非常非常非常推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每个星孩的家长都读一读。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重度自闭症患者自己写的书,以第一视角为我们揭示了自闭症的世界。

 

2、打孩子有时还真有效

        

每个孩子都怕打,生物本性就是趋吉避凶。别说是星孩,就连鸟兽鱼虫也是如此,这是本能。所以当大人使用暴力时,一些理解能力稍好一点的孩子便会屈从(想想我们小时候)。那些理解力不足的孩子,在蒙圈之时(我咋挨打了呢?)更多的是对原有项目的恐惧。拿仔仔为例:

        

我在家里给仔仔设了一个“学习角”,每次教他都在那里,而且还时不时的搞一些仪式性的动作。但有一阶段,小子不配合,结果连续N天被我按在那个角落里收拾,每天都在极度的痛苦中完成学习项目。每天定点的哭声响彻全楼。

 

结果就是,当孩子状态好转之后,他依旧非常的惧怕那个角落。每每我让他来学习角的时候,他在走来的过程中就开始哭了。然后站在那里,我还啥也没干呢,仔仔已经立正站的直直的泣不成声了。

        

所以,在孩子理解能力不足时,更是万万不要使用暴力。

 

3、不知道有啥有效的方法

        

重点来了!要是有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估计没有哪个家长愿意使用暴力。而这个方法,至少墨者之前是根本就不知道的。当然,现在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却有了一个大致的解决脉络。这也是得益于和各位老师、家长的交流。

        

其主体的思路就是采用“问题行为替换”的方式,将哭闹替换成某种可控的行为。当然,最理想的是替换成吃(仔仔标准吃货一枚)。这可不是简单的使用强化物,里面的步骤可多了去了。

       

 “问题行为替换”是一个标准的课题,有着一套成型的系统支持,可惜的是墨者之前竟然不知道。


其实,缓解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的关键就是适时地为行为问题找好“替代品”,用其他行为来取代问题行为。但有两点需要注意:

 

✦ 在使用替代行为前,家长首先要搞清楚孩子问题行为的功能是什么?

  

有的时候,同一个行为也可能有多种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仔细观察每一次行为发生时的前因和后果,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从而分析出行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记住,在每一次行为发生时,它是有明确的功能的。)


对于有多种功能的行为问题,如果在每一次行为发生时能明确知道行为的功能,就根据被动的行为干预原则来应对;如果在每次行为发生时,家长无法马上明确知道行为的功能是什么,就根据行为的主要功能来应对。

  

儿童的行为是他们与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能让他们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是一种被养成习惯的行为,所以,要改变孩子的沟通方式或者行为方式,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应对方式。只有改变好应对方式,才能最终改变自闭症孩子的行为问题。

  

✦ 选择的替代行为必须是同问题行为在功能上是属于同等的行为

  

选择的替代行为在行为功能上是否是同等行为这一点很重要,否则根本起不到缓解行为问题的作用,反而助长其问题行为。如:

  

1、如果功能性是吸引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行为:如游戏课时打小朋友——替代行为可以教他和小朋友说“我们一起玩吧”;

  

2、如果功能性是逃避方面的问题行为:如上课捣乱不遵守纪律——替代行为可以教他说“我要休息”;

  

3、如果功能性是想要得到某物的问题行为:如把饼干盒扔在地上——替代行为可以教他说“我要吃饼干”;

  

4、如果功能是感官刺激方面的问题行为:如手指总是在眼睛前晃来晃去——替代行为可让他手里拿个风车来满足他视觉上的刺激。

  

如果该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达不到,家长可以用手势或图片来代替。所以,家长要铭记:使用的技能一定是在自闭症儿童所掌握的范围之内,这样更容易教,自闭症儿童也愿意接受。


墨者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墨者的心路历程”(ID:morgraine-01)。






恩启,努力只为特殊群体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恩启社区”查看更多热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