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忽略”孩子的一些要求,来降低问题行为?

朱璟 恩启特教平台 2020-08-19

朱璟


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新西兰注册心理学家。拥有多年从事自闭症早期干预以及行为干预工作的经验。


如何正确忽略孩子的一些要求,

来降低孩子的问题行为


文|朱璟


每一次提出使用“忽略”来应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总有可能引出“伤害孩子感情”这类的反对意见。想一想,其实是因为忽略不是一个简单的干预方法,它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很多其它的方法


想了一个晚上,决定还是来谈谈这个“忽略”的问题。


想起跟我的同僚聊天时提到的一个小孩子,两三岁的样子。她初接手这个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父母很强调地跟她讲“不要让孩子哭”。她去的第一天,就看到了这个情况:孩子要求爸爸坐在沙发上,摆一个特定的姿势,而且不能变。爸爸一动,孩子就哭,然后爸爸就坐回去,摆成原来的姿势,孩子就不哭了。一直等了半个多小时,爸爸才成功地离开,而她就在边上坐了半个小时。


我们当时还和她开玩笑说“你这个工资还真是挺好赚的”。当然,爸爸终于也有受不了的时候,后来她每次去的时候,孩子的父母就出门,图个眼不见为净。好在孩子小,对于我的同僚还没有什么刻板的行为被强化起来,短时间内他们之间就建立起了比较正常的教学关系。


某一天,孩子的父母回到家,手上拿着刚买的东西。孩子看到了,要喝酸奶。孩子的爸爸立即拿出来准备喂孩子,孩子的妈妈说让老师喂就行了,并且把酸奶和勺子递给了我的同僚。她一手接过来,一手把酸奶和勺子往孩子面前一放,孩子就自己吃起来了。当时就把孩子的爸爸妈妈看愣了,他们告诉我的同僚说:孩子从来都没有在他们面前自己吃过东西,不喂就哭着闹着要吃。类似让孩子父母吃惊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一件;当她在那里的时候,给孩子指令,孩子可以做很多事情,而这些事情都是孩子的父母没有办法让孩子做的。能让父母吃惊,是我们的工作乐趣之一。但反过来说,对于很多让父母无可奈何的行为问题,通过正确的干预办法,是可以解决的,越早期就越容易解决。


在切入正题之前,还想强调一个问题:每个自闭症的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对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一样的行为功能不一样,有效的干预方法也不一样。对某个孩子有效的方法,换一个孩子就不一定有效。所以,我们作为专家也好,家长也好,都只能是根据自己的知识或经验给建议,真正哪种方法有效,还得靠家长自己去实践摸索。所以,没啥对的错的好的坏的,最终我们要找的结果是“有效”。


忽略是建立在行为研究关于Extinction的结果上的。所谓Extinction,就是指控制原来直接跟随行为的加强物,使它不再跟随的行为的出现而出现。所以,要有效地使用“忽略”,最主要的是要确定行为的加强因素是什么。

1.对于正加强的行为问题
如果行为是正加强的,也就是说行为的发生跟随了得到某些东西(注意力或实物或其它),干预的方法就是切断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使得行为的发生不再受到这些东西的加强,也就是使特定行为失去其存在的功能。

2.对于负加强的行为问题
如果行为是负加强的,也就是说行为的发生跟随了某些东西/事件的中止(例如:发出的指令,给出的任务等),干预的方法就是行为的发生不再中止这些东西或事件,同理,也一样使行为失去其存在的功能。

3.对于内在刺激加强的行为
对于内在刺激加强的行为问题,也是需要通过截断的方法来干预的,但因为有一些刺激是在身体内部的,没有办法截断,所以干预起来会比较困难。


在使用“忽略”干预时会看到的伴随问题


1. 干预初期的行为增加:在刚开始使用“忽略”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到的不是行为的减少,相反,我们会看到行为的增加或加剧。这个现象并不坏,这个说明我们所对了某特定问题行为的加强物。因为我们正确地截断了行为和加强物之间的联系,我们的孩子可能通过更强烈的非正确表达方式来试图重新获得加强物。当然,我们在使用忽略干预的时候,也要对行为的增强有所预期和准备,不论是心理上还是干预上,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在干预的过程中就不会焦灼或手忙脚乱。


2. 自然恢复:通过忽略的方法,问题行为慢慢减少减弱。但即使我们坚持忽略,有的时候也会看到问题行为的再发生。通俗一点解释,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孩子的一种再尝试,看看通过这种行为方式是不是可以达到原来的效果。只要我们能坚持忽略的原则,这种自然恢复只会是短期的,而且在程度上应该不会太剧烈。


3. 其它新行为的产生:当某种行为不能达到目的的时候,可能会有其它新的不当行为的产生,孩子试图通过其它方式来达到原来的行为目的。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认为这些新的行为也是不当的行为,也一并忽略。这些新的行为因为没有被加强过,只要能正确忽略,也只会是短期存在的。注意:千万不要觉得某个不当行为比正在干预的行为要好一点就接受,因为它是不当行为,在被加强之后就又要用其它的方法去干预,这样的弯路是没有必要走的。

使用“忽略”干预的几条原则

1. 一定要和其它的干预方法同时使用:忽略的干预方法要与其它正强化的干预方法一起使用。忽略教孩子的是“不要”做什么,但一定不要忘记,我们要教孩子的是“要”做什么,并且伴随正强化。(这一条估计是最重要的,也是大家口水战的根源。)

2. 使用“忽略”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住所有的强化物来源。很多行为都是受到多种强化物强化的,只是截断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就会使“忽略”干预没有效果或效果不佳。

3. 在使用“忽略”的过程中,一定要持续地控制住强化物。这一点往往是家长做得不太理想的地方。但要知道,对于一个问题行为,发生十次,有两次达到目的,就足以强化那个行为,并且导致那个行为的再发生。

4. 对于有语言能力的孩子,通过直接告诉孩子行为的结果,也可以加强“忽略”干预的效果。比如孩子因为要某个东西而哭闹,告诉孩子“哭闹,妈妈是不可能给你某东西的”。但是注意,这样的沟通,最好是在孩子哭闹前或刚开始哭闹的时候说一次或两次,不需要不断地去重复。

5. 对于采用“忽略”干预方法时可能产生的其它过激行为或情绪行为作好准备。对于其它的行为,也需要一并“忽略”。但要预期在“忽略”的过程里,孩子是不是有可能产生自伤行为,因为自伤行为是不能被“忽略”的。如果有这种可能性,就要作好其它的干预计划,才可以采用“忽略”的方法。

6. 故意增加“忽略”的次数。当某个行为经历过“忽略”的次数越多,它就减弱得越快,所以有的时候在干预阶段,我们会故意增加行为可能发生的场景,然后对发生的行为采用忽略。换句话说,如果平常阶段父母为了要避免孩子的某种行为而刻意地躲避某些场所的时候,在干预期间不妨勇敢地接招。

7. 最好是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可以采用一样的方式来对待问题行为。也就是说,当“忽略”孩子某种行为的时候,全家的成员都要一致采用这种方式。

8. 最后,也十分重要,别习惯了忽略。当忽略见效果的时候,人们就会习惯使用忽略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注意孩子不好的行为,本身就在不断忽略孩子好的行为,在使用忽略的干预方法的过程中,这种行为习惯可能更被加强。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忽略问题行为,但一定要注意加强孩子正确的行为,给预鼓励和夸讲!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恩启社区APP”-孤独症行业资讯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