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则“娘炮”,进则“油腻”,无处安放的男性们
本期青年新鲜说继续跟进「打破性别框架」的议题,聚焦社交媒体端关于男性群体讨论度最高的两个词——「娘炮」&「油腻」。
「娘炮」与「油腻」看似相去甚远,实则都是受主流男性气质影响的产物。当一位男性不符合主流男性气质的要求,便可能被扣上“娘炮”“窝囊废”的污名;而当他过于遵从迎合主流男性形象,扮演一个“权威”、“阳刚”、充满“男人味儿”的角色之时,又会受到“油腻”“爹味儿”的指责。摆在男性自我发展面前的,看似是一条没有路障的康庄大道,实际上却暗布地雷,稍有不慎便“炸开了锅”。但介于男人们的“不敢说”与“不想说”,我们总在小觑这些地雷的破坏力,没有意识到这些词汇背后,是如何阻碍或“纠正”了男性个体的发展与多元化男性形象的建立。
本期新鲜说我们采访了6位曾被形容过「油腻」或「娘炮」的男生,试图去展示他们“看似平静的接纳了这些评价”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情绪与心理活动,以及这些评价又会为他们带来怎样的影响与限制。
Jackie
24岁/健身运动/画画做木工和瓷器
我既被说过“油腻”,也被说过“娘炮”。
当时被说是“油腻”的时候,我在夸同事谈项目的能力不错,称赞对方“牛逼”,还说她是我们公司谈业务的“顶梁柱”。另一天,我看到同事穿了一件新衣服来办公室,也是在夸对方。每次一夸完,就会被说有点“油腻”。
被人形容“娘炮”也都是在我回国之后。当时我和朋友在逛一个艺术园区,商量拍照的姿势,我还摆了几个动作。他们看到后说:“你这个姿势太‘娘炮’了,还是‘直男’吗?”另一次经历是在酒吧喝酒,和一个女生聊的很开心,之后也有被她主动邀约。后来我了解到原因其实是被误认为是个 gay 才与我亲近。我也考虑到是否是由于文化差异,或者与我的着装有关。发生这件事之后,我也问过几个女性朋友是否觉得我有 gay 的气质。
我听到这样的评价之后也挺疑惑的,想知道 ta 们是怎么获得的这种认知,但我也没有因此改变我自己。我觉得我是一个表演天赋很强的人,如果我想“娘炮”,我肯定能比娘炮更“娘炮”。我不会觉得“娘炮”这样的形容不合适,只是当我并不想有这样表达的时候,也不希望被这样看待。
我觉得这些词汇只是一个描述,可能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比如,在某些时刻没准我就想“油腻”了,但我只是在和我的朋友表达一种幽默。我希望每个人可以被更立体和完整地对待,并不是所有时刻一个人的表现就都是“油腻”的。我会尊重一些严肃场合的要求或者行业规定,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尽可能地放松,摆脱社会对性别的固有束缚。假如你是个男生想涂指甲油,想涂就涂吧,我小时候还涂过呢。
症chang人
29岁/前互联网行业从业者/热爱养生保健
一个关系和我非常好的朋友要离开北京了,临走前我去他家里叙旧,他把常戴的一只耳钉送给了我作为纪念。离开他家后,我就跑去三里屯打了一个耳洞,带上了那只耳钉。
第二天去上班的时候,我怀着一种像穿了一件新衣服一样有些紧张的心情,期待能收获同事对我形象改变的认可。结果关系好的女同事们却开玩笑地评价道:“好娘啊,你是不是要放飞自我了。”当时我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内心觉得有些失落,还感觉非常困惑和茫然。感到“失落”是因为我一直有打耳钉的想法,潜意识里希望能通过一些改变来提升自己的形象,得到大家的欣赏和认可。这个耳钉其实包含了我的很多期待,但这些期待在“娘”一词面前却落了空。我的困惑和茫然是来自于感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与自我认知的形象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差距,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形象与“娘”没有关联。其次是我觉得打耳钉这件事情和“娘”是完全不搭边的,男生打耳钉怎么就娘了呢?
其实有了耳钉之后我会觉得自己变得潮了一些,提升了自信感。耳钉对我来说也变成了一个标签式的存在,它会让我觉得别人对我的第一印象没那么普通了,增加了我自身的独特性。但可能当我发现,如果周围的大多数人会因此对我产生了“娘”的认知,那我最终会摘掉这枚耳钉。
Lance
27岁/ YITOPIA共创官/ 摇滚乐迷/ 维基百科漫游者
我倒没有被人说过“油腻”,但确实有被说到“不够 man”。比如,我说话的声音比较小,下决定不是很坚决,或者目前没有找女朋友,也没有准备买车买房。我会对这些评价感到“不耐烦”,想反问对方“这碍着你什么了吗”?我会觉得怎么现在还会有人对“男性”抱有这么过时的刻板印象。我更期待与人交往和相处时,对方能理解我的本质价值,而不是肤浅地停留在外在表现或行为。
我也观察到男生很少会聊到「情绪」方面的问题,我的软弱或者负面情绪不会随意向他人表达,而是选择内化。我觉得这与男性从小接受的教育相关,告诉男生要坚韧、承担责任、追求成就、不能软弱,一旦讲出来了,便是示弱了。所以当男性无法承受时,就会变成“金刚狼”,要用怒气发泄,把暴力变成了唯一出口。很多男生从未学会如何安全地宣泄情绪,不理解自己的情感,然后错误地归因为“软弱的表现”。
关于像“刚毅”、“勇敢”、“有男人味”这些传统对男性形象的期待,放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是好的品质,只是我不太是这种人。比起“刚毅”,我比较擅长“忍耐”。所以这些特质对符合的人来说是激励,对不符合的人来说是压迫。本来大家都有不同的形状,但你用一个模子压下去的时候,这个模子又未必是“自然”的。事实上,现在有许多个“主流”同时存在,不必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适应某个“主流”之上。
如今有很多人讨论“女性气质”以及性格的多元性,我希望“男性气质”也能被这样讨论,以及男性也能公开地讨论自己的情感,探索自己想法的来源和背后的心理,而不是每次遇到问题就用一个“我就是直男”的理由逃避掉了。
小车
29岁/新媒体从业者 / 理性较真儿爱好者 / 篮球迷
因为长发(及腰那种)以及过分瘦,我时常收到类似娘炮或gay的标签。印象最深的一次在几年前,我回到4线城市的老家,与四位从小玩到大的好哥们,以伴郎身份参加我发小的婚礼。当我们跟着新郎新娘走在婚礼舞台上时,看到台下一个人很大声音指着我议论:「这个长头发的是伴郎么?多少钱找来的?」然后伴随着一阵笑声,伴郎伴娘、新郎新娘也都笑了,我也只得跟着笑,缓解尴尬。婚礼结束后我回到餐桌上,朋友与家人还会提到这个小环节去调侃我,虽然大家并无恶意,且是为了活跃气氛,但我还是感到了愤怒与无助。愤怒来自于当众的调侃与羞辱,那一整场婚礼我甚至因此不想出现在任何人面前;而无助则是,这些从小玩到的朋友和他们的家人,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人站在我的立场、体会我的感受。好意的调侃和玩笑,在这种时候无力且反效。
面对这种因为瘦和长发,被说娘炮的调侃,我也逐渐摸索出了应对话术:「哪有像我这么邋遢、不讲究的gay」——在弱社交场景下,我只能以一种偏见去消解另一种偏见,用另一个错误去接住一个错误的话题。以至于后来,我甚至懒得去解释、懒得用这种「错上加错」的方式自我辩解,而是随他们去吧,无所谓了。
小王
26岁/ 坐标北京/ 前广告行业从业者,目前待业家中
我被说“油腻”,一般是在商务局或存在非熟人的社交场合里为了调节气氛,说一些非负面但是略显刻意的玩笑。一个近期的例子是,当时我和合作伙伴一起见了两个客户,合作伙伴做完自我介绍后,客户说他们的名字和他认识的好几个人同名了。由于我和客户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当时我为了调节气氛回应道:“但你面前的这位一定是同名人之中最优秀的那个。”结果得到客户一句“你好油腻”的评价。但因为我认为对方这样说是明白了我抛出去的“梗”,所以也不会觉得“油腻”一词伤害到了我。在我说出这些看似油腻的话时,我希望能得到对方的信任和理解,知道“油腻”的背后其实没有任何负面的用意。
但我也因此开始反思,我的某些行为举动是否会让他人感到“油腻”?比如夸赞女生好看、穿的漂亮等,这些话语的动机是为了活跃气氛,但这些动机的背后也与男性角色有关:作为男性,在我在成长的环境中存在一些输入告诉我:女性比男性更需要赞美。所以我会对女生说出这些“土味情话”,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这是男性对女性的一种“讨好”吧。
还有一件能让我感到男性身份压力的事情是,在环境比较好的公共洗手间,我会在镜子前检查自己的形象,但如果突然走进来一个人,我可能就会“条件反射”一般的迅速的走开。这样“下意识”的行为是基于一种担心:这个陌生人是否会认为一个长时间站在镜子面前的男性,过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如果他的精力花在了自身形象上,那他作为男性的其他的方面是不是会差一些。但这种担心只会基于陌生人,如果进来的是我的同事或朋友,他们知道我接下来要去见客户或者做其他事情,那我再怎么看自己的形象都是不过分的。
孟常
媒体人/世界的游牧者/播客「不合时宜」主播
我没有怎么被人说过“娘炮”,但是有时会被形容“gay里gay气”。平时“着装”这件事是我对自身要求的一部分,甚至与欧洲的一些男性相比都属于 overdress 的状态。放眼到国内男性的着装,这种“over”的程度可能又被放大了好几倍:比如我会穿阔腿裤,或者乐福鞋和切尔西靴。对于国内部分男性来说,他们并不了解这些男性的时装,所以会误认为是一种“娘”的表现。但我本身并不在意这些评价,只会认为他们对男性服饰文化还不够了解。
被说“油腻”这个场景一般发生在我使用“社交语言”的时候。因为我经常会组织一些小聚会,在场的朋友可能共同认识的人只有我,所以我通常会去承担社交场合中“润滑剂”的角色,保持气氛不尴尬、空气不凝固。有时候在陌生人较多的场合或饭局上,我会使用过度夸张的语言进行调侃、玩笑或互黑,或者点名一些在场的人进行互动。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为了“润滑”,但那些语言肯定与“真诚”比相去甚远。我听到“油腻”这样的评价后会比较在意,逐渐减少这样的做法,因为我也觉得比较油腻。
我认为国内主流语境中所谓的男性气质,是非常单一且不现代的。这些观念的单一性来自于主流人群都还处于“前现代”的状态中,从未经历过“多元化”的冲击与洗礼。即使目前整个社会貌似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元的状态,也在不断涌现出许多新鲜事物,但因为外部社会文化并没有足够开放,一些人群本身是非常单调的,这些新鲜事物的内在也依然非常枯燥和单一。我并不否定这种从“单一”到“多元”的状态是在逐渐进步的,整个经济的进步势必会带来人们在观念的多元化和包容度上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和提高。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乱象,呈现出的是“单一”对“多元”的抵抗,且这些单一的残余观念会在长时间内持续对人们产生影响。这种开放、进步和多元的声音,与这些单一、粗鄙的观念和话语会共存很长时间,而这种共存性就是中国社会的特点。
作为男性,如果你曾有相似的经历与感受
如果主流男性气质也在阻碍或影响你的自我发展之路
欢迎在推文下方留言
加入我们的讨论吧!
文中配图来自摄影师 Sean Mundy
- END -
相关阅读
关于青年志「打破性别框架」议题
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加入、共同推动
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yi.sui@chinayouthology.com
▼ ▼ ▼ ▼ ▼ ▼ ▼ ▼ ▼
【青年趋势造浪会员社群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