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体制内”的名校毕业生们,真的变「保守」了吗?
「这是三个名校毕业生的故事」
这篇推送,我们想跟大家聊一聊在“体制内”工作的名校毕业生。
很多人认为,“体制内”是朝九晚五、缺乏竞争的“铁饭碗”。它的工作模式僵化,缺乏动力,就连薪酬也没办法跟体制外比。那些选择去到体制内的人,应该也是些失去冲劲、安于现状的人。
为什么有些名校毕业生反而更青睐体制内这样“保守”的工作呢?
今天的故事,讲述的是三位名校毕业生选择进入“体制内”面临的困惑、纠结以及收获。你会看到他们是怎么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又是怎么和996工作文化进行对抗的。
「他们」,才不是安于现状的保守派。
故事主角
十七:
中大本科,港中文硕士,现任大学辅导员
洛洛:
清华本科,常春藤硕士,现任公务员
陶哥:
浙大本科,北大硕士,现任国企员工
没有一份工作会是完美的。
选择进入“体制内”的毕业生们,多多少少也会在“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这个问题上有所迟疑。
“有的人会说,熬了这么久才读完大学,父母还花钱送你出去留学,回来就找了个朝九晚五的工作,多可惜呀”。十七在中山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去到香港攻读硕士。在香港读硕士这一年的开销,可以算得上是她出生以来,家里最大的一笔支出。
告别了在智库的工作,十七成为了一名高校辅导员。这份工作的工资并不算高,连所在城市的平均工资都没够着。她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赚回去香港读研的花费。
十七的香港留学时光
甚至最近,她的亲戚们都开始建议她去考公务员,进入“真正的体制内”,“公务员的收入会更可观一些”。但十七有些迟疑。她很喜欢高校的氛围。无论是当初选择去到智库,还是之后选择去高校,都源于她内心对科研学术的一份向往。
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陶哥,也遭遇了“体制内”薪酬的困境。
毕业后,陶哥选择去到一家国企工作。和他一样选择进入“体制内”的同学少之又少,“可能二十个里面,只会有一个。毕竟目前我们这个专业,体制外收入可高多了,体制内完全比不了”。
“体制内工作者茶话会”豆瓣小组特设了副业讨论专楼
除去“收入”这个最为现实的因素,体制内的工作模式也成为了毕业生们的一大担忧。
“我很担心温水煮蛙”,十七的工作内容重复度高,很容易产生路径依赖。“这份岗位,需要我有很强的自制力,不然就容易产生偷懒的念头。反正每天都过得一样,熬到按时下班就行了”。
陶哥也表示,体制内“稳定”的这一大优点恰恰造就了许多管理上的不便,“它不会随便裁人,竞争也比不上那些大企业,就会导致很多人在里面浑水摸鱼”。
让这些焦虑被无限放大的,还有社交媒体上的各类比拼。
这些从小到大活成“别人家的孩子”的双一流毕业生们,也在遭受着同样的来源于同辈的压力。
一直以来拥有的“学霸光环”,让社会对他们有了更高的期待。
一年前,洛洛推掉了手上几份含金量十足的公司录取。离开了北京,选择了成为一个二线城市的公务员。
洛洛周围进入“大厂”的同学不少,“他们有些拿到了top互联网公司的offer,还有去做证券、投行的。感觉这些工作听上去都挺高大上的”。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研究生,十七周围的同学们,都选择进入了一些收入可观的房地产公司工作。
同辈的压力甚至让十七开始重新思考物质基础的重要性,“我在考虑去找个兼职,搞搞副业。虽然说着想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难免还是会受周遭环境影响,考虑一些更现实的东西,攒钱买房这些的”。
十七他们面对的困惑,是996大趋势的裹挟下,选择“逆行”的年轻一代多多少少都会产生的“自我怀疑”。
十七形容自己的择业过程就像是在森林里遇到了岔路口,不想回头的话,就只能二选一,“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我选了那条能够按时下班、修身养性的路。这种工作方式对我而言,貌似更可持续一点。”
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过程中,大家都在不断平衡抉择带来的得与失。
选择进入“体制内”,“收入”一直不是三位毕业生的主要考量。
十七认为,自己从小以来的消费观影响了薪酬对她的重量性,“我从小貌似就对金钱没什么概念,花钱的地方不多,也没有赚大钱的想法。别的小孩小时候,可能会把压岁钱攒起来,去买想买的东西,但是我没有。我不是一个物欲很强的人,也没有什么烧钱的爱好。就连女孩子可能会喜欢的奢侈品、化妆品,我都没有很关注”。
网友讲述如何看待公务员收入
陶哥有更深远的考虑,“我不是不在乎收入,但是初入社会,大家的收入差距其实都不大。长辈们总会说,最开始挣的钱都是小钱。确实是这样,特别是男生,眼光一定要放得长远,体制内的工作后劲是很大的”。
洛洛选择相信更为可靠的数字计算,她做了一个长期的工资估算表。
“如果在政府工作,按照工作时长30年来计算,一年赚30万,那么这辈子就能赚900万。如果在体制外工作,收入发展是一个斜线,达到900万其实很难。体制外很多工作的有效工作年限大约是20年,如果想要达到900万的收入,那么至少平均每年得赚够45万。这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
在她看来,体制内工作虽然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但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目前,整体经济下行,体制内的发展前景其实比某些公司更好。我周围很多体制外工作的人也会考虑要不要进来。从长远来看,体制内的工作没有那么差劲,体制外的也没有那么的光鲜”。
平衡物质追求的,是三位名校毕业生在工作中收获得的精神富足。
十七很满意目前的工作氛围。她形容自己每天都像是在一个大型图书馆里上班,“虽然这岗位跟学术关系不大,但我还是感受到了高校的学术氛围”。
“我之前在的智库,工作氛围的商业性很重。有时候用心做出来一份调研报告,却敌不过‘甲方爸爸’的一句,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得重做”。每当这种时候,十七就会开始思考,这真的是我想做的事吗?
在十七看来,一份理想的工作,应该是每天都能有新的东西输入,并且能帮助到别人的工作。成为辅导员之后,她每天都会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与烦恼。
她倾听过走不出失恋的孩子的故事,也安抚着因为疫情在家,焦虑不安的小朋友们。她帮助初入大学自卑的学生去建立友谊,也学习着更多跟教育心理相关的知识。
“我是喜欢跟人打交道的性格。和这群十八九岁的小孩相处,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让我确信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陶哥也在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尽管能去到淘宝、今日头条这样的大厂里工作,拿着成倍的工资,陶哥依旧选择了在国企任职,“我觉得做推荐算法或功能,是在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东西。倒不是说我在国企里做项目有多高的逼格。我会感受到自己做的是一些涉及国家核心的东西,对我而言,做出来会更有意义”。
也许是厌倦了从小到大被同龄人追赶的紧迫感,也许是反感被社会期望裹挟的不自由。当手握“好不容易”获得的择业自由时,十七“佛系”了许多。
“我没那么强的事业心。有的人会因为帮公司拿下一个项目,觉得自己很牛,或者经手项目落地,就觉得很满足。但我不是这样的人。这可能跟我自身经历有关。我小的时候就一直在为了高考读书,到了大学又为了一些所谓的大学生奖项和毕业做努力。现在,我好不容易把书读完了,唯一想要的,就是有更多和自己相处的时间。”
“我现在住在一个单身宿舍里。每天下班后,有很长的独处时间,我能趁机看一些书”,十七特意强调,这些书都是她上学时想看,但没时间、也没机会看的那种“闲书”。除此之外,她还爱看一些社会调研,关注年轻人的报道。
十七还很关注民间组织的读书沙龙和周末茶书会。参加读书会、看展,替换了熬夜爆肝做项目,成为了她的新日常。
作为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不知是受专业影响,习惯了每天城市跑酷实地考察,还是性格所致,在没有工作的时候,十七特别喜欢往外面跑,“我自诩「城市观察者」。不工作的时候,我会戴上耳机去坐地铁,坐一整条线,从头坐到尾。我就在地铁上观察周围的乘客在做什么。我很享受作为一个「观察者」的视角”。
十七丰富的业余生活
如果说十七重建了更丰富多彩的生活,那么洛洛的重建更像是化繁为简。
“我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了一些平衡。虽然也有加班,但总的来说不用担心太多。工作日的两顿饭,食堂都包了。虽然我尚未形成一个很规律的业余生活。但我每晚都有坚持健身。偶尔还能处理一些跟摄影相关的事。”
摄影是洛洛的一大爱好。洛洛自嘲,平时花在其他方面的钱并不多,大头都是用来更新自己的设备。
现在,洛洛能像在学生时期那样,尽情培养自己的爱好。业余时间里,她能到处走走,拍一些有意思的照片。
洛洛拍摄的作品
十七坦言,舒适的工作环境确实给自身的“自律性”带来了更大的考验。一些前辈们给到了她一些启发,“他们会考虑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专业。他们会在日常事务性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做一些针对关于大学生德育、职业生涯发展、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研究报告,进行有深度的思考”。
她发现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能保持思考,才是最为重要的。
尽管在谈论未来时,三位年轻人都未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但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内心里明确的生活理想模板。未来对于他们而言,有无限的可能性。
洛洛希望能继续发展自己的爱好。但她并不会因此放弃体制内的工作,“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双线并行的过程”。体制内的工作能实现洛洛对家国情怀志向抱负的期待。
洛洛相机记录下的生活小片段
陶哥的设想更为谨慎,“未来太多东西控制不了了。但我觉得,尽量不要“跳”出体制内,也不要从体制外跳进来”。
在他看来,“体制内”和“体制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一旦跳出去,在一个世界积累的资源和长久工作形成的思维模式都要重新打破再建。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
©《未生》剧照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十七的兴趣点变化很快,她也不确定未来会不会某天,就厌倦了自己现在的工作。
但十七很清楚自己对生活的期望,“我要过慢节奏的生活,我没办法走得很快,我的灵魂会跟不上的。我一定得处在一个让自己舒服的状态”。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最后。
在采写这篇推文的过程中,其实我们不止和十七、洛洛和陶哥三位“双一流”毕业生有所交流。在和很多“双一流”毕业生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抉择背后,毕业生们产生的自我怀疑以及自我释怀。
这篇推文最初是想要探寻名校毕业生们选择进入“体制内”的原因。但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体制内”的工作类型多样,大家选择进入体制内的原因没办法一概而论。在纷繁复杂的各类背景下,这三位毕业生的故事,却不约而同地揭示出了名校毕业生们对996工作文化裹挟的对抗。
我们期望把他们完整的思考过程呈现出来,但我们同时也清楚,他们不能代表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年轻人的全貌。所以,我们不想去评判“体制内”和“体制外”的选择究竟是好是坏。
希望这一篇推文能让身为青年的你,看到更多同龄人的思考与选择,开始重新反思,什么是一份“好”的工作,理想中的生活与工作应该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不妨点个“在看”吧
主编 | Lisa
采访 | 小曾
编辑 | 小曾、Sharon
排版 | 小曾
图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