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保,为何越缴越多?|我们的钱

李厚辰 青年志Youthology 2024-03-13



2月初,很多深圳市民发现自己工资收入比之前少了几百块,相关讨论一度登上了热搜。这是因为自2024年1月1日起,深圳市社保缴纳基数由2360元上涨至了3523元。

过去几年,全国多个省市都在不同程度地上调社保缴费基数。而深圳因为年轻人口多,养老压力不大,外加经济上有特区立法作为支持,一直是特大城市中社保缴费压力最小的。深圳开启社保基数调整,部分原因可能是为了从发达省份获得更多保费,以保证转移支付到亏空省份的自尽充裕。
在此背景下,未来我们的社保压力会有多大?“未富先老”的社会已经到来了吗?希望通过本文,我们能够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
文|李厚辰

编辑|阳少



社保缴费基数是怎么算的?


各地的社保基数都来自其上年度平均工资的一个比例,深圳是全省平均工资的40%;成都是全市平均工资的50%,而上海是全市平均工资的60%。因为深圳采取全省平均工资8807元,而非全市平均工资13730元,基数比例又比其他城市低,自然缴纳基数就要低很多。作为对比,成都为4246元,上海为7310元。

即便如此,深圳社保基数的3523元依然高于深圳市的最低工资2360元,是其149%。这个比值在成都是215%(对比第二档最低工资),在杭州是195%,北京为261%,上海则高达271%。这对个人和企业都是很大的负担,社保缴纳比例一般为个人缴纳工资的8%,而企业缴纳工资的16%。

假设一个人在上海每月收入为2690元(按该市最低工资标准),每月自己需要缴纳的社保为767.55元,企业需缴纳的为2065.51元,加起来为2833.06元。这代表企业相当于招聘了两个人。

来源:社保计算器

至此,我们了解了中国社保的基本水平和压力。我们就从社保中最重要也是对每个人影响最大的养老保险,进一步审视这个问题。

电影《诗》



账面工资相对体面,实际收入越来越少

社保基金的支出和使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为了让这个问题易于理解,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推演。 

假设有10个人,每个人的月收入都是1万元人民币。如果其中有2个退休人员,那么他们的2万元收入,就由另外8人的养老金支付,每个人每月需要支付2500元。如果退休人员增加为4人,还在工作的6人每月支付的养老金则为6666元。如果退休人员增加为5人,则还在工作的人每月将1分钱也拿不到。

这个残酷的数值为“老年人口抚养比”简单来说就是几个劳动人口供养一个退休的老人。作为老龄化问题严峻的日本,其抚养比已经到达50%,即两个年轻人需要抚养一个老人。这当然不意味着老年人口数量已到达一半,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30%(日本到65岁才可以开始领取退休金),但这依然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值。

当前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21%,但辽宁、重庆、四川、江苏、上海五个省市均已经超过了26%。未来这个数字会更加严峻。现在50-60岁人口为2.2亿(因为婴儿潮的原因,中国现在人口主力年龄为40-60岁,未来20年新老人口数巨大),而10-20岁人口为1.5亿人。由此推算,十年后中国退休人口比例将会达到30%,“老年人口抚养比”也会来到50%,也就是说,我们距离一个深度老龄化社会仅还有十年时间。

我们再来引入另一个比值——“养老金替代率”,这是指养老金支付的收入占此前劳动时收入的比例。例如我退休前收入为2万/月,退休后可以领到的1万一月养老金,则“养老金替代率”为50%。显然,替代率越高,退休生活的质量也越好。以上海为例,上海平均养老金月均领取为5399元,平均工资则是12183元,因此上海的养老金替代率为44%。而在城乡发展差距巨大的背景下,当前农村养老金替代率仅为8%。

即使上海已是全国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和OECD国家(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是全球38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平均为73.2%的养老金替代率相比,44%着实不高,并且我国养老金替代率还在逐年下降。

养老金替代率涉及退休后的收入,我想大家更关心的是社保体系对个人每月收入的影响,也就是说,每个月工资中多大比例会被用于社保支付。同样,我们可以从“养老金替代率”和“老年人口抚养比”,来计算一个最简单的每月养老金缴纳基数。假设养老金替代率为44%,老年人口抚养比为50%,则构成一个6人的团体,4人劳动,2人退休,劳动者每月收入1万元,退休者每月领4400元,则劳动者每月需要缴纳2200元,即22%的收入需要用作支付养老金。
 
22%高吗?我想大家心里有数,但实际上还会更多。因为这个算式仅仅包括养活现在的老人。如果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劳动人口越来越少,则需要为未来退休的人储备,缴纳比例还要继续升高。
 
导致每月收入中社保支出增加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转移支付:先进省份需要征收更多,以便可以让其他落后省份拥有可转移支付的资金(例如本次的深圳)。
 
这还仅仅在说养老金,光如此计算可能就要到达个人收入的30%,再加上所得税、公积金、医保,净工资率可能持续下降。我们将越来越接近一个账面工资相对体面,实际收入越来越少的情况,而这造成的“被剥夺感”不可忽视。

电影《路过未来》



社保不够花,还得缴更多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想要了解社保基金亏空的具体情况是比较困难的,从2017年开始,各省社保基金的决算数据就不再公布了。社保基金现在分为两个账户,一个为个人账户,一个为统筹账户,统筹账户的决算单位为省级。其中个人缴费部分为个人账户,企业缴纳部分为统筹账户。 

早在2016年,统筹账户亏空的情况就有所耳闻。根据《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黑龙江省当年的社保基金收入890亿元,支出1210亿元,账户滚存结余负232亿,其他省市如西藏、青海、海南、建设兵团等,同样结余接近枯竭。在此之后,你很难再看到省级社保基金的结余信息,但还可以看到其他相关消息:例如根据2022年中央预算表,东三省、内蒙古、天津、湖北、山东、青海、甘肃、河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获得拨付基金,拨付基金为其他21个省份将结余基金上缴,其中贡献最多的广东,上缴885亿元,占总上缴额的40.7%,其次是北京、江苏,分别上缴323亿元和170亿元。这样看起来,通过全国统筹,在各省之间进行转移支付的社保基金金额达到了2212亿元。

如果每年补贴仅有2212亿元,那没什么可担心的,但通过财政部历年《全国财政决算信息》中的《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表》,可以看到历年社保基金收入中,最大部分来自于“保险费收入”,即大家每月缴纳的社保费用,以2022年为例,该金额为7.1万亿,其次就是“财政补贴收入”,金额为2.4万亿,占社保基金收入的24%之多。如果扣除这项“政府补贴”,从2018年到2022年,可以算出收支差额分别为6033亿元,1.06万亿,2.35万亿,1.24万亿,1.1万亿,几乎每年的账户亏空都在万亿规模。这五年下来,财政补贴社保规模已经达到10.32万亿。人社部2023年发布会称,全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92万亿元,支出7.09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8.24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结余金额甚至小于历年财政补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财政补贴,社保基金实际上已经耗尽。
 
社保基金结余下降乃至完全亏空,社科院也有研究。2019年,社科院发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 2019-2050》,其中有段落即说明:

2019-2050 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在勉强维持几年的正数后便开始加速跳水,赤字规模越来越大。具体来看,2019 年当期结余总额为1062.9亿元,短暂地增长到2022年,然后从2023年便开始下降,到2028年当期结余首次出现负数-1181.3亿元,最终到2050年当期结余坠落到-11.28万亿元。而且上述的当期结余是在 "大口径"(包括财政补助)情况下测算得到的。如果不考虑财政补助,即在"小口径"情况下,当期结余在 2019年就已经是负值,而且下降的更快,到2050年为-16.73万亿元。
 
诚然,社保赤字并非我国独有现象,全世界各国的社保赤字都非常显著。但我国的社保基金结余相对较小,赤字率与其相较却很高。以2022年为例,美国社会保险基金赤字为1190亿美元,占总税收的1.2%,以及GDP的0.5%;而我国的2.4万亿元,占总税收的14.4%,以及GDP的2%。况且我国的社保福利水平比起美国还有很大差距,赤字率就已经到这个规模。
 
日本情况与我们类似,财政税收收入也曾经以极大幅度补贴养老金,在2008年达到了2.5%GDP的水平。但随着年金缴纳金额的提升以及退休年龄延迟,这个比例计划在2020年下降到了1.25%(但因为疫情原因这个数字只下降到2.1%)。这个路径在我国恐怕也必然发生,养老金缴纳大幅提升的路径才刚刚开始,要扭转社科院报告中“养老保险账户结余归零”的窘境,2.4万亿的财政补贴,占税收的14.4%已经接近极限,未来这部分的压力几乎全部会由社会承担。
 
电影《利维坦》



一个“未富先老”的未来?

综上,我们大概可推估出养老金体系的未来。因为“老年人口抚养比”在未来10年的大幅提升,以及“养老金替代率”的维持,未来社保支出占工资的比重将会大幅上升。即便如此,我们还在面对更多的问题:
 
首先是现在缴的钱,以后有多少归你的问题。我国养老金分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个人账户应属“私有财产”属性。但实际执行中,因为各省财政纪律普遍较差,账户混同现象大幅存在,尤其在养老金账户结余较低的省份,恐怕属于个人账户的资金早已经混合用尽。养老金的个人与统筹,恐怕结局和医保一样,面临个人账户取消或实质性取消,全部归于统筹的窘境。
 
接着是养老金替代率较低的问题。即便以上海44%的养老金替代率来算,退休即收入腰斩,加之我国医疗体系的缺口,这个钱恐怕很难支撑一个小康家庭的老年生活,所以国家又推出了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一般社保的补充。但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刚性程度是什么?在当前财政困境和社保基金困境下,一个期限在未来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不可中断退出的产品,你能够有多大的期待?
 
但如果不指望“个人养老金”,大家如何能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存够足够的钱呢?如果你仔细计算,就算你的个人账户存在,退休后大概10年,这个账户的钱就会全部领完。之后你能依靠的就只有统筹账户,用你当前的收入来看,统筹账户到时候每月能领出多少钱?
 
从2020年到2024年,中国家庭银行账户里存款净增加了58.24万亿元,这可能意味着居民需要提高存款以应对老年生活的缺乏,而这也直接大幅压缩了现在他们消费的可能。我们又恰恰面临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急需居民消费为经济扛鼎的时刻。很多人自然而然提出,提高居民福利水平,让居民敢消费。可“提高居民福利水平”这几个字,在我们上述的所有背景下谈何容易?而消费的紧缩,又会给社保基金收入带来困境,进一步加剧其恶化风险。
 
然后是企业成本与个人就业的问题。养老金不仅是个人的负担,基数上涨其实承压更多的在企业,企业用工成本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劳动参与率会下降,这尤其会影响低收入者群体,因为对他们而言,企业的边际成本上涨最多。更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公正与贫困问题。
 
最后是潜在的代际矛盾:年轻一代可能感到不公平,这在日本已经是一个显著的问题。因为他们需要缴纳高额的养老保险费用,而未来获得的养老金却可能不足以支撑他们的老年生活。
 
政府以税收补贴社会福利,这本不是个坏现象,但在我国政府如此补贴的情况下,养老金替代率依然逐年下降,且政府还需要负担庞大的雇员规模和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重担,并承担土地财政快速萎缩而带来的财政冲击。这种巨大压力之下的寒意,或许将很快传遍每一个人。
 
这既关乎分配正义,也关乎政府的角色转型。从这个角度看,福利体系的巨大压力,也是推动转变中不可忽略的力量,一个未富先老的未来,说不定也是因此而再次转轨的未来。




投稿联系
tougao@chinayouthology.com
业务联系
open@chinayouthology.com
招聘联系
hr@chinayouthology.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