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侧卧式干部,又造一个新词。对比1984年讨论“绵羊式干部”

此语与时左 书写者 2023-12-26

澎湃新闻头条号发表一篇文章《新华每日电讯:侧卧式干部是一种新动向,应该抓早抓小》,因为没见过“侧卧式”这个词儿,于是我拜读了三遍。

直接亮观点:这篇文章的作者,不了解基层,不了解基层干部,只是生造了一个新词儿。

“躺平式”干部已经是发明的新词了,现在又来个“侧卧式”,那么以后会不会出现俯卧式、坐禅式、站桩式、养生式、闭目养神式、呆若木鸡式?

对比一下,高下立判。1984年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说,中青年干部有些颇为人喜欢的羊,他们性情温和,唯唯诺诺,德才平庸,从不给领导添麻烦,也很少触犯得罪他人。这种人,可谓领导不疑,同行不忌,他们容易得到推荐,得以通过。顺手牵羊是容易的,可是牵不来工作的新局面。

即使过了三十多年,这篇文章也仍然有现实意义。绵羊式干部,读者瞬间就能领会他们是什么样子,什么状态,什么作风。“顺手牵羊是容易的,可是牵不来工作的新局面”,话说得很平实,没有一点花样,可就是这么中肯,就是让人服气。

怎样能让绵羊式干部改变作风?鼓励干部大胆试,大胆闯嘛。

是“侧卧式”干部是什么干部呢?看了三遍,我们也想象不出这种干部是个什么状态。文章中列举了各种现象,堆砌了“见风使舵、见机行事、规避风险、趋利避害”,“没有大局观”,“见风使舵、见机行事、投机取巧、投机钻营”等等词汇,注意引号中两次出现“见风使舵、见机行事”,这可不是我的低级重复,原文如此。且不说这种失误是搜肠刮肚地词穷墨尽,单说干部规避风险,又有什么不对?趋利避害又有什么不该?总之表达得很不清晰,似是而非,不知所云。

文章的主体,批评“侧卧式”干部三条: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装模作样的戏精。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机会主义”这个词了,不知道这个词现在和从前有什么不同的语义;至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又是个很少见于正式场合的词儿,和“机会主义”放在一处,运动鞋搭配了西装,这混搭我是看不懂。戏精之说,倒是贴切,可是在运动鞋西装之外,又套了一层演员的戏装。

文中说:
于是现实中就出现了一种怪相,有的干部干事情要见到领导批件才肯干,遇事情要看到“会议纪要”才敢干,这种极端表现让人匪夷所思。

我的天,遇到事情不见到“会议纪要”,哪一个敢干?各种各样的检查、巡查,首先查的就是痕迹,是决策依据,是工作流程,没有批示没有会议纪要,就是违规,是僭越职责,甚至有可能是滥用职权,哪一个有那么大胆子?怎么执行工作纪律,文章还批了一顿?

担当,是要担当,哪一个干部都知道应该担当,必须担当。可是谁为担当者担当?这个需要深度思考。一个干部,每年能遇到几次堪称“担当”的重大事务?一年365天,绝大多数时间就是按部就班地工作,真的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需要自己承担风险的工作,有没有人替他扛着责任,至少有上级帮他说句话?

曾国藩曾经跟手下的官员说,你下属的所有功劳,都是你的功劳;你下属捅的娄子,也都是你的责任。这话真对,权责对等,不过就是这么一句话。可真实情况往往是,下属的功劳都是他的,下属的错误全是下属的!基层干部遇到这种上级,谁还去担当?

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要一致,哪一个干部不懂这个道理?文章批评一些干部承风希旨、只看领导眼色、不看群众脸色的作风,可是这风气哪来的,该如何改变?为什么对上对下就是不能一致起来?

郑板桥一辈子当了个县令,他写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大家耳熟能详,典型的好干部。他出行不许鸣锣开道,不许打着“回避”招牌,甚至下乡不坐轿子,典型的好作风。在潍县七年,有五年发生旱灾蝗灾,他直接开仓放粮,结果上官不干了,谁让你自作主张?老郑只好辞官不做,回家卖字画去了。

说来说去就一条,给老百姓做好事的干部,提拔。有了这一条,什么“把领导点头当劲头,把领导表情当心情”的“侧卧”,都不见了。

我不承认有什么“躺平式”干部,没有干部能真正“躺平”,遇到事情,哪一个干部不是从早忙到晚?循规蹈矩是有的,缺乏创造力是有的,但“创造”的反义词不是“躺平”。

我更不承认有什么“侧卧式”干部。干部队伍中有一些不好的现象,这个是事实,就像三十多年前的“绵羊式”,但是首要的,是要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为什么干部队伍存在这些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恐怕这才是下大力气研究,踏踏实实地解决的。

如何服务基层、如何给基层出主意想办法、如何为基层排忧解难,才是当务之急。工作交代了,如何干是你的事,问我办法,我不知道,我要是知道还要你干啥?干不好回家抱孩子去!这种命令,谁不会下?这样的下属,该多难当?

一个基层干部,下到一个小村官(如果村官算干部的话),上到一个县长,每天有多少报表、台账、报告、会议?下了班还在微信群里催数据,催日报,催周报。公务员管的不是企业,管的不是具体安全生产,这些本属于车间技术员干的事,为啥在政府部门泛滥,就是减不下去?

这些报表、台账哪一个是基层的发明?哪一个可以不报?按照文章的逻辑,这些形式主义的玩意,就应该不报才对!可是不报你试试,那可是有考核的。

对了,文章也说了,消除“侧卧式”干部,要有制度,要搞好考核。哈哈,既然这种干部善于让领导高兴,那么谁负责考核?你说是什么考核结果?

显然文章的作者不懂,真正应该要抓的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真正应该提倡的,是为基层服务、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而不是抡起“机会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等等名词,劈头盖脸。

我看这种文章是“闭目冥思搜肠刮肚式”的,还是不做这种文章的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