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研究丨关于“双减”的重要性、成效及问题、对策——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卷”谈起
关于“双减”的重要性、成效及问题、对策——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卷”谈起
本文作者:杨德广,上海师范大学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领域“内卷”严重,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负面作用。这一现象,源自有限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以及由此带来的学校教学“双超”(超大纲、超教材)问题,而这无疑又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不仅伤害了孩子,拖累了家长,长此下去,还要影响我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危害极大。在此背景下,“双减”政策的出台就显得尤为必要。但在如何落实“双减”这个问题上,仅仅着眼于当前的减负是不够的,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比如,严格执行标准化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分类管理、分层教学,强化学生的课后服务和管理,逐步实施10年义务教育制等。
关键词: 义务教育;内卷;双超;双减;综合治理
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长期以来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引起了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高度关注、热烈响应。为什么此事惊动了高层领导?学生课业负担重以及导致“内卷”的严重性、危害性在哪里?其源头在哪里?一年多来“双减”的效果如何?为什么至今仍有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地下培训班”?怎样切实落实好“双减”政策,促进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笔者对上述问题做了一些调研和探索,并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和对策,企盼教育界的同行共同关注这一问题,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把“双减”落到实处。
一、我国义务教育领域
“内卷”的缘起和危害
多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对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内卷”愈演愈烈,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负面作用。“内卷”原本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致使社会文化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停滞。“内卷”现指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但对参与竞争的个体没有带来什么好处,也即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了。有人称之为“努力的通货膨胀”。其最终结果是,努力程度提高,但个体收益下降,幸福指数下降,人人感到生活很累。于是有人选择“平躺”,更多人为了生活、生存,为了孩子、家人,仍然在继续努力、打拼,其中不少人“打鸡血”投入竞争。
“内卷”反映在教育上,家长、学生对教育资源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现在对教育资源的竞争如此激烈?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资源远没有现在发达,为何没有竞争的压力?
的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教育资源极大丰富,远超成立初期。数据为证:2020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21.08万所,在校学生1.56亿人,小学入学率达到99.96%,初中入学率为102.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1.2%。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也很丰富,2020年共有学校2.44万所,在校生4127.80万人,毛入学率91.2%。再看高等教育的资源,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2738所,在校生3285.29万人,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为4183万人,毛入学率为54.2%,已进入普及教育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已遍及全国各地,每个适龄儿童都有学可上。其实,现在人们追求的不是有学上,而是要上“好学校”。竞争激烈是为了争夺优质教育资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们之所以不像现在这样追求“好学校”,两相对比,原因大致如下:一是当时学校比较少,有学上就满足了,而现在学校多了,选择余地大了,于是竞争的人也多了。二是当时毕业生是由国家统一分配的,中专生之间、高校毕业生之间收入相差不大,而现在的毕业生是自己选择工作,用人单位自主招聘员工,不同单位、不同毕业学校的学生工资差异很大。由于毕业生多了,用人单位挑选余地也大了,不少单位只要重点高校、名牌高校的毕业生,于是学生必须考进这类学校,将来才能找到好工作,才有好收入、好待遇。而要考进好大学,必须考进好高中,要考进好高中,必须进好初中、小学。目前家长们给孩子“打鸡血”补课、加压,目标是锁定在将来考上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分流,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前途。绝大多数家长、学生都希望进普通高中,因为这样毕业后才可以报考普通高校、重点高校。如果进了中专职校,就失去了直接报考普通高校、重点高校的机会。三是“好学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尽管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化及教育公平、公正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教育公平总是相对的,于是,就产生了对有限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战。
当下,教育通道是防止“阶层固化”的最有效途径。中等收入家庭想成为高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想成为中等收入家庭,都想通过教育通道跨过去。他们都不满意目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一些有历史的学校基础好、教育质量比较稳定;一些民办学校由于有政策优势,如可以自主招聘教师、自主招收学生、高收费、接受赞助,办学条件好,质量高,便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好学校”。“好学校”共同的特点是起点高、要求高、抓得紧,学生课业负担重。“好学校”还有一大特点,即教学内容、考试内容“超大纲、超教材”(简称“双超”),以彰显自己的高水平、高质量。于是其他学校也跟着在教学内容、考试内容上“双超”,加大学生的作业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考分,形成学校之间的激烈竞争。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早就引起全社会关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效果并不好。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睡眠不足,体质下降,厌学情绪加重,思维能力下降,人文素养缺失,更加重了家长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学生课业负担重已在社会上引起负面效应,许多年轻人看到为孩子读书如此拖累,如此疲惫不堪,甚至不愿意结婚成家,不愿生育,或甘为单身,更不要说生二胎、三胎。近些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严重,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看到家长在孩子教育上付出的代价太大、成本太高,望而生畏,望而却步。
总之,“内卷”不仅伤害了孩子,拖累了家长,长此下去,还要影响我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危害极大。
二、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内卷”的根源
义务教育阶段“内卷”的根源在哪里?不少教育主管部门和媒体把矛头指向培训机构,认为是“培训机构惹的祸”,是培训机构在“忽悠、欺骗孩子的家长”。于是教育主管部门接连下发红头文件,要求“集中力量下重拳全面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查处取缔了一些违规违法的校外培训机构,并对学校在教学内容、做作业时间、考试等方面做了一些减负规定。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源头是学校在教学上、考试中存在的“双超”现象。
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世上任何一件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定因果关系。所有培训机构都是瞄准学校“双超”状况,应学校和家长学生教学、考试需求而开设培训项目的。只要有一个家长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补课,其他家长也就跟着送去了,于是产生了教育的“剧场效应”。何谓“剧场效应”?在剧场里,只要有一个人站起来,其他人也跟着站起来,谁不站起来就看不到戏。在学校里,谁不去补课就考不出高分。竞争越来越激烈,“剧场效应”在放大,教育“内卷”在加剧。
因此,不制止学校教学中的“双超”,就不可能阻止培训机构的设置。培训机构瞄准了“双超”内容和市场需求,越办越兴旺。据调查,“双减”政策出台前,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中参加课外辅导的中小学生占在校生的70%。我国校外培训机构数量超过70万个,从业人员超过千万人。而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数仅为21.08万个,专任教师1029.4万人。[1]取缔培训机构是“治标”,扼制“双超”是治本。为什么“双超”制止不了呢?正因为长期以来本末倒置。
此外,在“双超”问题上还存在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有人认为教师仅教授课本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因此必须拓展教材内容,超越大纲要求。这其实是为“双超”找借口。难道课本教学中就不能进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吗?在教育部门组织的多次课程改革中已关注到这一问题,现有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已能满足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只要认真实施课程大纲就可,没有必要超越教材增加其他内容。
二是有人认为全部教授和考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区分度不大,不利于拉开差距;教学难度小,体现不出教育质量,学生会放松学习。这是非理性的诡辩。义务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合格教育,学生达到教学大纲上的要求就是有质量。用出难题、超大纲的教学来体现有质量,是错误的、有害的,致使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学校不应刻意地在学习成绩上人为拉开差距,搞所谓的“区分度”。如果大多数人都学得很好,都达标,成绩都在优良以上,岂不更好?学生学得轻松,压力不大,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上,有助于全面发展。
三是有人认为学生中有一些是学习超前的优秀学生(提前在培训班学习过),教学中应就高不就低。提高教学和考试的难度,有利于培养拔尖人才,有利于带动其他学生进步;教学难度小、要求低,不利于拔尖人才的培养和脱颖而出。但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义务教育是面对每位适龄儿童、少年的均衡教育、合格教育、达标教育,不能为了照顾那些提前学习的学生,而把其他所有学生都捆绑在一起,增加学习和考试的难度。义务教育应立足于面向大多数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对少数“超常”(天才)学生的关心,应采取“超常”的方式进行培育(见后文)。
四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认识到“双超”的严重性,没有把它列入对学校督导和考评的范畴。正如“剧场效应”的产生,表面上是少数观众不自觉违反了看戏道德和规则,但实际上是管理人员的失职。后来严格了管理制度,大家都有序地坐在剧场里,就没有出现站着看戏的现象。教育的“剧场效应”为何一直没有解决,“内卷”化日趋严重?关键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双超”未严格限制或制止。教育主管部门每年组织专家到学校督导检查时,有几十个观察点、检查点,包括校风、教风、学风方面的,学校办学条件、设备方面的,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等,但就是没有包括教学内容、考试内容是否超大纲、超教材方面的。一些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搞每门课考试排名、学校排名,导致“区长压局长、局长压校长、校长压教师”,于是,教师压家长,最后受压最大的是年幼的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整天被教师、家长逼着看书、做作业、进培训班,应付考试。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甚至还表扬这些“双超”学校在进行拓展性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最终,“双超”学校因考分高,升入名校比例高,成为高质量学校、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成为领导最喜欢的学校。而那些严格按教材、大纲教学的学校,因考分低、升名校的比例低,成为“菜校”、被人冷落的学校。
三、“双减”出台后的效力和反思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严重、社会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双减”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学生的关怀,震撼了教育界和全社会。各地纷纷颁布实施方案迅速落实执行,很快形成“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上下统筹联动、部门协同配合的‘双减’工作格局”。[2] 例如,政策公布不到四个月,作为试点的广州,“学科类校外培训周课时数由高峰值91万课时下降至19.1万课时,减少了近80%”。[3]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董圣足等人在2021年底对全国10个省域开展“双减”实施效果大规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75.5%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学科类培训,80%的学生表示学校作业量变少”;同时,“90%以上学生表示‘双减’有效减轻了自己的学业负担”。[4] 教育部委托第三方开展的调查也显示,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和家长相应的精力负担均有效减轻,学生的睡眠、运动、实践时间普遍增加,家长更加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成长。[5]因此,不少知名度很高的培训机构已关门,或面临破产。
然而,面对“双减”的实施,各种态度都有。有人认为这是“动真格”的,对“双减”充满了信心,但也有人在观望、忧虑。有些家长很高兴,认为“孩子的负担减轻了,家长的压力也减轻了”;有些家长很担心,忧虑“今后孩子到哪里去补课,学习上不去怎么办”。也有些校长、教师说,虽然减负可减轻学校的压力,但课后管理的压力加大了。因此,客观上讲目前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社会上仍然有不少人对“双减”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因而培训机构、培训市场依然存在。有些培训机构改头换面,地上变成地下,线下变成线上,居外变成居家;内容上则是语文课变成“国学”,数学课变成“思维拓展”,外语课变成“国际视野”。二是不少家长仍然把孩子的考试分数放在第一位,忽视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对取消培训机构很失望、失落,没有停止送子女补习功课。“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不少家长仍悄悄地把孩子送到“地下”培训机构(或个人处)培训、补课。据调查,高达87%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因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而放弃子女的校外补习。还有37%的家长愿意接受“一对一”(或小班化)家教作为校外培训机构的替代形式。[6] 三是由于公开的课外补习取消了,收费较高的隐性课外补习依然存在,导致补习学生间的各种社会背景因素差距突显,如中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参加课外补习较多,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因缴不起高额培训费被挡在培训大门之外;由于教育资源和经济差异,大中城市学生的补课情况多于中小城市的;独生子女的补课情况多于多子女的。总之,如果仍坚持“考试主义”“分数至上”的招生选拔制度,课外补习不会终止,这些差距还将会扩大,又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四是在不少省市制定的贯彻中央政策的文件中,很少提及严格限制“双超”,这是认识上的缺失。事实已证明,“双超”不制止,“双减”减不了,培训机构不会消失。五是“3+2”是减负的具体措施,很受家长和学生欢迎,对减负有积极作用,但这增加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是难以持久的。应考虑为教师减负。
因此,仅着眼于当前的减负是不够的。要切实稳妥地解决好“双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齐抓共管。首先就是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尤其是要正确认识义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四、正确认识义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长期以来存在的义务教育阶段课业负担重问题,严重影响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我国于1986年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2年、2018年做了两次修正。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的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统一性等特点。实施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提供的基本公益服务,它提供平等、均衡的教育。本质上说,义务教育主要立足于国家功利主义。只有提高每个儿童、少年的基本素质,才能提高全社会国民素质。一个文盲充斥的社会,不可能建设国富民强的国家。
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年龄在6—15岁,正是生理、心理的发展期、转折期,也是人生观教育的启蒙期,这一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养成教育、基本素质教育。要把身体健康、品德放在首位,而不是文化知识学习。笔者曾征询过不少家长、同事的意见:“在孩子成长中的三个要素身体、品行、学习中,你认为哪两项最重要?”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身体和品行。而当问到三要素中哪一项最重要?绝大多数选第一或第二项,很少有人选第三项。可见,在人们心目中,都是把孩子的身体和品行放在第一位的,因为决定孩子未来成长、成才最重要的因素是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品行,而不是考分。品行和身体,以及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远比知识和分数重要得多。有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品德和好的行为习惯,便会努力学习,为学习文化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家长和学校都完全违背了义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儿童、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都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在精力和时间投入上占绝大比重,身体和品行二者加在一起的投入比重极少。当前的“双超”现状不解决,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并导致厌学情绪。
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学校必须正确认识上述义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执行标准化教学,严控超大纲、超教材的教学。要科学地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化统一性教育,也即针对大多数少年儿童的达标教育、公平教育,以确保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
具体来说,6—15岁的儿童、少年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必须有优秀的园丁给予适当的阳光雨露和肥料;犹如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石,必须有优秀的雕刻大师镌刻美丽的塑像;犹如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张,必须有优秀的教师教他们书写美丽的人生。如何愉快、健康地度过小学、初中这一极为重要的9年,必须科学、精心地设计,构建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上的教育体系。在德育方面,小学低年级时要立足于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和训练,小学高年级时要教育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开展“五爱”教育;初中阶段,要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四史”教育。在智育方面,每个年级都要有课程、教材,安排一定的课时、作业,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体育方面,小学生每天应有体育课、体育活动;初中生每周应有三次体育课,每个学生要参加一个体育活动项目,按照各年级、各年龄段设置的体育锻炼标准,开展达标运动。在美育方面,要有音乐课(文艺课)、美术课,还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余兴趣小组活动。在劳育方面,小学低年级时要学会生活自理,打扫教室卫生、公共环境卫生,简单家务劳动,高年级时要学会洗衣、帮厨等家务劳动;初中阶段要参加一定的农业劳动、工业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及志愿者服务。
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生理、心理尚未成熟,承受不了繁重的学习压力,因此他们在校时应该一半时间学习,一半时间玩,实施动态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每天有体育课、游戏课,增加音乐课、美术课、讲故事课时间,每学期组织2—3次校外参观活动。例如,加拿大的小学并不灌输多少知识,孩子们没有沉重的学习负担,边学边玩,在讲故事当中学习语言,在旧货买卖中学习数学,在天文馆里学习天文,在食物品尝会上学习营养成分。他们经常去拥抱大自然,有时到海边出游,有时在山地露营,有时爬到山顶观看落日,有时在星空下开篝火晚会。对孩子们来说,学校是他们上学的地方,也是他们玩的地方,学得有乐趣,越有乐趣越愿意学。[7]
五、因材施教、分类管理、分层教学
当然,义务教育阶段也不宜搞“一刀切”,还要注重因材施教、分类管理、分层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因材施教,并非指对每个学生都制订一个教学计划,而是指教育教学计划必须“面向中间、关注两头”。所谓“中间”,即指占大多数的学生,对他们的教学主要由普通学校承担。所谓“两头”,指占少数的“特殊”学生,对于他们,应釆取特殊的教育方式。其中,一类是“问题”学生,如残疾、智障学生以及基础差、学习困难的学生,应由“特殊学校”培养;一类是智力“超常”或“天才”的学生,应由“英才学校(英才班)”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因材施教,首先必须立足于“面向中间”,即教育教学内容、考试考核内容要适合大多数的学生。他们在身体、智力、品德等各方面都比较好,将来是我国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各种人才,家长和学校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夯实养成教育、素质教育方面多下功夫,然后引导他们发展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
任何一个国家、社会、企业的人才结构都是呈金字塔形的,塔基、塔身人才占大多数,塔尖人才是少数。今后我国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成为制造强国,急需培养大批应用型、职业技能型、工匠型人才,即塔基、塔身人才。许多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到培训班,盲目追求高分数、名学校,一心想培养成塔尖人才,背离了因材施教原则,结果不仅未能进名校、成为塔尖人才,反而使体质、素养又下降了,得不偿失。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揠苖助长违背客观规律。建议广大家长们不要立足于让孩子“成龙”“成凤”,而要立足于“成人”,努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有文化的身心健康的劳动者”,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的塔基人才、塔身人才。
其次,要重视“关注两头”,有针对性地实行分类管理、分层教学。
对“问题”学生,一方面,要给其中的残疾、智障学生以特殊关心、特殊教育。我国在这方面已采取了有效措施。教育部批准同意22所高校面向残疾学生釆取单独考试、单列计划、单独录取,鼓励高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2012—2019年全国共有7.5万名残疾学生考入普通高校学习,2021年全国有1.4万名残疾学生被普通高校录取。[8] 另一方面,对其中基础差、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帮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激励他们的学习动力,与家长配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通过辅导、补课帮助他们,适当降低一些要求,减轻一些课业负担。对实在不愿学、跟不上的学生,按规定补考、留级,颁发结业证书,或劝退学,以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一些身体较好、不愿继续学习的学生,则可培养他们有一技之长,提前分流到就业岗位。
对智力“超常”或“天才”的学生,要高度关注“英才”教育,适时把他们招收到专门培养优质学生的优质学校(或特色班、尖子班)中,可作为塔尖人才后备队培养,不宜将他们混同大多数学生一起培养。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长期以来忽视了对智力“超常”或“天才”学生的选拔和培养,没有被教育部列入“特殊教育”范畴,这是一大失缺或失误。
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学校,应以民办学校为主(即主要由非纳税人的钱举办)。当然,公办学校也要关注智力“超常”或“天才”学生的培养,如可以开设“特色班”“尖子班”,吸纳优质学生,加强培养力度。此类班级的学生应不固定化,应每学期流动一次,以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互相竞争。
虽然对智力“超常”或“天才”学生采取“超常”的方式进行培养,有人认为这有失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优质学校应面向所有学生采取摇号入学,但其实,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优质学校是有限的,智力“超常”或“天才”学生也是有限的,只有具备“高智商、髙情商、高创造力”、肯吃苦的学生才能彼此适应。要认识到,进优质学校不是一种荣誉和待遇,而是在为国家培养拔尖人才,要担负艰巨而崇高的责任和使命,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
六、综合治理、多管齐下,
坚决落实“双减”措施
如前所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重的直接原因是“双超”,而“双减”政策下达后,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上述的一些问题。为此,只有加强党的领导,依靠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思想认识,齐心协力,综合治理,多管齐下,继续坚决落实“双减”措施,方能取得好的效果。这里,再具体提一些建议如下:
1.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各门课的教学标准
为了防止“双超”,建议制定各主要学科试题库,试题全部出自教材和教学大纲之中,起名为YKS(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试题)。各校、各门课教师可以从YKS题库中选题给学生测试,学生也可以从中自选。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测试内容必须严格限制在教材和教学大纲之内。教学要从零起点教起,循序渐进,不让超前学习的学生占便宜,不让未进培训班的学生吃亏。对小学一二年级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入学校,应以养成教育为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宜在课业上要求太高,一般不布置纸质家庭作业。对小学三四年级学生,每天纸质课外作业控制在三小时之内。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每天纸质课外作业控制在四小时左右。要多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增长知识才艺方面的课外活动。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双减”的督导工作,把严防“双超”、执行“双减”列为对学校考评的内容。
2.加强对学生的课后服务和管理工作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自觉性、自律性不够高,自理能力、自控能力不够强,必须加强引导,妥善安排。周一到周五下午,学生三点半之后可留在学校两个小时,这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这两小时利用好、管理好,对学生完成作业、发展个性、全面发展有很大作用。做好“5+2”课后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主体应是学校,但完全依赖在职教师有较大困难。建议利用学校刚退休的教师、在校大学生、老年大学学员、社区志愿者等多方面资源,担负起课后服务和管理工作。根据家长和学生的意愿,可组成作业班、各种课外活动小组班;或者,一半时间做作业,一半时间参加文体类、科技类兴趣小组活动。课后服务和管理工作产生的费用可以政府补贴一部分,家长交一部分。
3.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体制有两种,一种是小学与初中分开,一种是小学与初中合校办,实行九年一贯制。二者相比,合校更有利于教学的管理和组织工作,更有利于育人。因为年限长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有连续性,更能彰显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风格。同时,小学毕业后可以直接升入初中,无须“小升初”考试,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也有作用。但是,也有一些九年一贯制学校,重视初中阶段的质量,而对小学阶段的管理投入精力不够。当前仍存在较严重的竞相去培训班补课,原因之一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差距较大。对此,有些地区采取“校长轮岗制”“教师轮岗制”,这是一个有效的好办法,应总结经验,制定相关条例,全面推广实施,持续进行下去。这对均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消除家长们的顾虑,会产生一定效果。
另外,义务教育是国家公益事业,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公平性等特点,为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更加均衡,帮助薄弱学校提高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调控力量。不仅要在经费、教学设备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而且要在学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方面加大调控力度。当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普遍提高、基本均衡后,家长们自然不会千方百计让孩子去补课了。
4.改革高中阶段办学体制
广大学生家长最关注、最焦虑孩子的“中考”考个好学校,为此从小学、初中起就要送他们去“地下补习班”。因此,应改变我国目前的高中办学体制。建议高中阶段实行分流教育,可分为四类学校:一是文理高中,招收智商高、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初中毕业生,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二是职业高中,即中专、职业学校,招收智商高、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初中毕业生,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三是一般高中,招收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可报考普通高校(本科或专科)。四是特教高中,其中又分两类,一类是招收智障、残疾学生,给予特殊的培养;一类是招收智力“超常”“天才”的学生,实施英才教育。像德国的小学生四年级后就开始分流到不同类型的中学,主要由老师与学生商定,而不是由家长主导,因为老师更了解学生的学业和素养,也比较客观、公正。
另外,目前高职高专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工资待遇低,也是导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普通高中)”的主要原因。建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一状况。可向德国学习,把职业教育当作一种不是低一等的教育类型,毕业后工资待遇与学术型大学没有什么差距。目前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不同高校毕业生在工资收入上差距太大,这不符合“共同富裕”理念,应改革分配制度,缩小工资差距。当职业技能型人才收入提高后,就能吸引广大学生报考高职高专学校。
5.逐步实施10年学制和10年义务教育制
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模仿美国实施12年学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我国有些地区曾实行过10年学制或高中两年制。实践证明,这是可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年儿童的智力也随之发展,其学习能力、大脑功能有了很大提高,生理、心理承受度提前,完全有条件将12年学制压缩到10年学制,即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从国家的负担来说,仅增加一年义务教育经费,压力不会很大。凡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建立10年一贯制学校,这样就不必实行“小升初”和“初升高”考试了。或者,也可建立5年制小学、5年制中学。高中阶段归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后,就属于国民教育、普及教育范畴了,这样就不用再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了。初中阶段有少数学生如果不愿意继续读高中,就可以进一些技能型的职业班,或到工厂企业参加职工培训,合格后即就业。而大部分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基本上可显现出其智力、情商、兴趣爱好,可以理性地选择上研究型高校、研究应用型高校、应用型高校、职业技能型高校或专科高校。还可以保留少数职业高中,让一部分初中阶段的学困生、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去学习一技之长,培养技能型、工匠型人才。
另外,把基础教育改为10年学制义务教育后,毕业时学生大致仅16岁,再读4年大学,也只有大致20岁。建议高中毕业后,可有三分之一的优秀学生到部队当两三年预备役军人,接受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就如以色列的高中毕业生必须到部队当两年兵,复员后还可以到各地去旅游一年,然后再上大学。有了这样的经历,他们读书的欲望很强烈,学习动力足,很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效率提高。我国可以仿照这一做法。
▲原刊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注释
1 朱益明:《“双减”:认知更新、制度创新与改革行动》,《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
2 王阳、张利军等:《“双减”一年来,九个全国试点地区权力塑造基础教育新生态——担当使命勇探路》,《中国教育报》2022年8月29日。
3 王红、陈陟:《“内卷化”视域下“双减”政策的“破卷”逻辑与路径》,《教育与经济》2021年第6期。
4 董圣足、公彦霏等:《“双减”之下校外培训治理:成效、问题及对策》,《上海教育科研》2022年第7期。
5 赵婀娜、吴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一年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人民日报》2022年7月27日。
6 余晖:《“双减”时代基础教育的公共性回归与公平性隐忧》,《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第1465页。
7 《小学就应该这样上——中国妈妈眼中的加拿大小学教育》,中国新闻网,https://www.chinanews.com.cn/edu/2012/02-13/3665419.shtml
8 杨德广:《加强“超常”教育的紧迫性及实施路径》,《教育发展研究》2022年第20期。
编辑:王雅梅
校对:李嘉君
审核:洪庆明
往期推荐
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丨ChatGPT与专利间的距离:美国人工智能专利保护的理论动态(2023年第3期)学术关注丨如何在拉丁美洲“建造”:重审安赫尔·拉玛与巴尔加斯·略萨之争(2022年第3期)学术关注丨在乡村发现印度的另一种力量:论马哈斯维塔·黛维的部落民写作(2022年第3期)学术关注丨如何以第三世界为方法?——后殖民批评之弊与非洲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殖民(2023年第3期)
好文!必须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