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助教故事 | 清华大学杰出助教李若姗:与老师同行,和学生共情

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2023-07-16







编者按:自2022年起,清华大学设立“杰出助教奖”及“优秀助教奖”,每年评选一次。旨在通过构建助教荣誉体系落实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助教队伍建设,激发助教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优秀助教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全校共计11人获杰出助教奖、182人获优秀助教奖。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担任助教的那些故事,体味他们的付出与热爱,分享他们的收获与喜悦。


本期人物


李若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2018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澳大利亚文学、英语文体学,2022年获评清华大学“杰出助教奖”。她曾连续六年担任新雅书院助教,四次担任“英国文学的人文理解”助教、三次担任“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与艺术”助教。


2016年春季学期,李若姗报名担任新雅书院客座教授袁鹤翔先生的课程助教,开启了她的助教之旅。六年的助教生涯中,她见证了《英国文学的人文理解》这门课从必修课转为通识选修课,也经历了从线下授课到远程授课的转变。“在过去的50多年里,我在美国任教8年,在香港任教24年,在台湾任教20年,我有很多助教,若姗一定是最优秀和勤奋的前3%。”这是袁先生对李若姗多年助教工作的高度评价,也是来自前辈师长对未来园丁的鼓励。


李若姗用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中译者的“在场”与“隐身”来类比助教的“在场”与“隐身”。“在场”时,她是学生的引路人和老师的“传声筒”;“隐身”时,她是学生的辅助者和课程的“幕后英雄”。她对课程的认真负责渗透在每一次的课堂准备、课后辅导、小班讨论中,帮助学生们重塑人文价值和批判思考。同时,漫长的助教之旅也锻炼了她的教学能力,使她更加坚定地选择未来的方向。



当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英国文学的人文理解》是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开设的全英文通识选修课,由年近九旬的袁鹤翔教授亲自讲授。由于疫情原因,这门课从2020年开始采用远程教学形式,李若姗承担起线下教学环节的重任,也连接着海峡对岸的袁教授、清华园的同学们以及海外的留学生。如何破除“屏幕”的隔阂,提供与线下无差别的教学条件,是考验助教的第一个难题。


“多平台集成型融合课堂”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模式,也是李若姗的创新之举。这门课通过线上会议、网络学堂、荷塘雨课堂实现多平台共享,充分发挥直播、录制、回放、资料上传等功能,保证了选课学生课上和课后的学习效果。同时,这门课也上线了“未央计划”,通过荷塘雨课堂的实时直播和回放给予更多对人文感兴趣的同学相同的学习机会。


线上授课时老师难以留意到同学们的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李若姗需要帮助老师了解同学们的上课情况。在同学们听讲之余,她悄悄关注着大家的表情,“看看老师提到什么话题时大家会眉头紧锁,或是点点头表示共鸣”。她会细心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表情,课后向同学们收集问题,再写邮件向老师反馈,“比如某些较难的单词不理解、某些部分讲解太快,这些老师就会在下节课补充讲解,并调整语速”。她也鼓励学生们主动写邮件向老师请教,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沟通。


线上线下多平台融合课堂



小班讨论,鼓励思考


除了老师讲授知识,小班讨论是这门课的另一重要环节。由于袁教授有太多的毕生所学想要教给大家,所以这门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们在听讲和课后阅读中会产生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思考和回应的时间,因此李若姗选择通过课后小班讨论的方式来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她表示,“小班讨论环节的目的在于鼓励同学们的思考和表达,也补充了这门课的互动性”。


小班讨论课的设计也经历过许多次调整。最初的形式是让同学们自由讨论,但由于研读文学作品不易产生激烈的观点争锋,且同学们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出具有文学思辨性的观点,这种方式效果不佳。之后,李若姗也尝试让同学们分角色表演莎士比亚的戏剧,这种形式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对于深入理解文本没有太大促进。最后她选择“问题导向型”模式,制定“互动云文档”,提前收集同学们的发言主题和要点,并提前指定评议人,“这样同学们可以带着问题提前做有针对性地思考和阐述,评议人也可以对问题有所关注和准备”。这一形式更加高效地发挥了小班讨论课的优势,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并进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


讨论课的顺利进行也离不开李若姗对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充分考虑到同学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不爱说话、发言紧张、不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等,她细心地为学生准备了小班讨论的“guidelines”,详细介绍小班讨论的流程、参与讨论的多种方式,并给出实用的英文讨论语句和文档中的讨论案例。在她的帮助下,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小班讨论,课后学生坦言“若姗助教一直是非常靠谱且令人安心的存在”。


小班讨论课“互动云文档”和参与指南


付出真心,教学相长


在李若姗的辛苦付出和细心组织下,《英国文学的人文理解》这门课“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产生的课堂效果丝毫不比面授差。她认真完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开课前协助老师撰写教学细则、建立文档管理系统、微信群,详细说明课堂任务、考核要求,提前到教室准备教学设备,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分享有趣的相关公众号文章、讲座展览等等。同学表示,“她不仅会在微信群中提醒我们重要的时间节点、发送阅读材料、组织课堂,也会为同学们的期末报告提供很多建议与指导。”


在课堂之外,李若姗也做了许多“分外之事”。许多同学在完成课程作业和结课论文时有困难,她鼓励同学们主动找她答疑,每一次她都会认真批注,在语言表达、学术规范、文章结构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陪伴他们一次次修改、打磨,最终成稿。同时,她也努力为同学们“减负”, 她深知本科生的课程很多,且这门课的阅读量与同类课程相比偏大,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进行阅读十分重要。为此,她会提前帮同学们找到阅读材料,并请老师提前为同学们划出书中的精读篇章,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大大减轻了同学的学习压力。


虽然课程只进行短短8周,但李若姗与同学们的友谊却一直持续着。在课程结束之后,仍有同学向她请教专业选择、未来规划等问题,她从自身经历出发给予他们宝贵的人生建议,也鼓励同学们和她一样追寻学术理想。在同学们的眼中,她始终是一位优秀又热心的大姐姐,“尽管与学姐相处的时间不多,她却足以成为我大学生活中绝对不会忘掉的人,无论何时,她都愿意充满善意、尽心尽力地去帮助大家”。


她的付出不仅让学生们从课程中收获了文学和历史知识,也提升了他们的批判文本分析能力,帮助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开启研究型学习的新思维。此外,这门课也通过阅读任务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发掘了对文学的兴趣,比如有些理工科的学生在做实验之余选修了这门文学课,从而爱上文学,在之后的生活中对电影、新书都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分享。通过文学研习重塑生活中的人文价值,是这门课最大的意义。


六年的助教经历于她而言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与袁鹤翔先生的相识,让她看到高山仰止般的学者之风。袁先生对学术的热爱、对学生的倾囊相授,让李若姗更加理解教书育人这份职业的崇高意义,也使她摈弃浮躁,坚定选择学术之路。


同时,助教工作给予她充足的锻炼机会,帮助她快速熟悉教师这份职业。如今她已经具备独立讲课的能力,新雅书院张伟特老师在听过她的助教分享后评价道,“你可以上手承担起教学任务了,还将很快成长为一位名师,而且未来会做得更好。”


在前行的道路上,她将助教工作的收获和体会铭记于心,与老师同行,和学生共情。老师们的支持和学生们的认可,让她更加坚定地选择未来的职业方向。


老师和同学们的结课合影




统筹:研究生院学籍与奖助办公室

采访、撰稿:学生记者林毓菁

供图:李若姗

编辑:研究生院综合办公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