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其他

优博微展2023 | 刘子諝:企业绿色转型:基于“注意力-行为-绩效”框架的研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企业绿色转型:基于“注意力-行为-绩效”框架的研究Firms’
2月29日 下午 1:08
其他

优博微展2023 | 彭云龙:考虑消费者自带包装行为的可持续包装策略优化研究

最后,为了促进消费者采用可重复使用包装,企业可以(i)提供激励(包括亲环境激励和货币激励)(ii)提供可重复使用包装。本文分别研究了这两种策略的有效性以及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创新点1.
2023年11月19日
其他

主题案例 | 清华大学入选教育部学位中心2022年主题案例立项项目简介——系统化创新之路:中国高铁全产业链发展实践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扎根中国大地,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挖掘经典案例,更好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探索和发展之路,意义深远,责任重大。5月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2022年主题案例立项结果,围绕“美丽中国”“大国智造”“中国科创”“中华传承”四大主题,共有来自150家单位的420个申报项目获得立项。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征集活动,共有4个案例获得立项。本期将带您了解工业工程系吴甦教授领衔团队选题。北京冬奥列车使用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
2023年6月20日
其他

优博微展2022|杨子默:开发基于PROTAC与分子胶技术的降解剂

科:生物学读博感言:“胸怀大义,手握未来”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其他

助教故事 | 清华大学杰出助教李若姗:与老师同行,和学生共情

编者按:自2022年起,清华大学设立“杰出助教奖”及“优秀助教奖”,每年评选一次。旨在通过构建助教荣誉体系落实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助教队伍建设,激发助教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优秀助教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全校共计11人获杰出助教奖、182人获优秀助教奖。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担任助教的那些故事,体味他们的付出与热爱,分享他们的收获与喜悦。本期人物李若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2018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澳大利亚文学、英语文体学,2022年获评清华大学“杰出助教奖”。她曾连续六年担任新雅书院助教,四次担任“英国文学的人文理解”助教、三次担任“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与艺术”助教。2016年春季学期,李若姗报名担任新雅书院客座教授袁鹤翔先生的课程助教,开启了她的助教之旅。六年的助教生涯中,她见证了《英国文学的人文理解》这门课从必修课转为通识选修课,也经历了从线下授课到远程授课的转变。“在过去的50多年里,我在美国任教8年,在香港任教24年,在台湾任教20年,我有很多助教,若姗一定是最优秀和勤奋的前3%。”这是袁先生对李若姗多年助教工作的高度评价,也是来自前辈师长对未来园丁的鼓励。李若姗用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中译者的“在场”与“隐身”来类比助教的“在场”与“隐身”。“在场”时,她是学生的引路人和老师的“传声筒”;“隐身”时,她是学生的辅助者和课程的“幕后英雄”。她对课程的认真负责渗透在每一次的课堂准备、课后辅导、小班讨论中,帮助学生们重塑人文价值和批判思考。同时,漫长的助教之旅也锻炼了她的教学能力,使她更加坚定地选择未来的方向。当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英国文学的人文理解》是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开设的全英文通识选修课,由年近九旬的袁鹤翔教授亲自讲授。由于疫情原因,这门课从2020年开始采用远程教学形式,李若姗承担起线下教学环节的重任,也连接着海峡对岸的袁教授、清华园的同学们以及海外的留学生。如何破除“屏幕”的隔阂,提供与线下无差别的教学条件,是考验助教的第一个难题。“多平台集成型融合课堂”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模式,也是李若姗的创新之举。这门课通过线上会议、网络学堂、荷塘雨课堂实现多平台共享,充分发挥直播、录制、回放、资料上传等功能,保证了选课学生课上和课后的学习效果。同时,这门课也上线了“未央计划”,通过荷塘雨课堂的实时直播和回放给予更多对人文感兴趣的同学相同的学习机会。线上授课时老师难以留意到同学们的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李若姗需要帮助老师了解同学们的上课情况。在同学们听讲之余,她悄悄关注着大家的表情,“看看老师提到什么话题时大家会眉头紧锁,或是点点头表示共鸣”。她会细心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表情,课后向同学们收集问题,再写邮件向老师反馈,“比如某些较难的单词不理解、某些部分讲解太快,这些老师就会在下节课补充讲解,并调整语速”。她也鼓励学生们主动写邮件向老师请教,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沟通。线上线下多平台融合课堂小班讨论,鼓励思考除了老师讲授知识,小班讨论是这门课的另一重要环节。由于袁教授有太多的毕生所学想要教给大家,所以这门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们在听讲和课后阅读中会产生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思考和回应的时间,因此李若姗选择通过课后小班讨论的方式来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她表示,“小班讨论环节的目的在于鼓励同学们的思考和表达,也补充了这门课的互动性”。小班讨论课的设计也经历过许多次调整。最初的形式是让同学们自由讨论,但由于研读文学作品不易产生激烈的观点争锋,且同学们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出具有文学思辨性的观点,这种方式效果不佳。之后,李若姗也尝试让同学们分角色表演莎士比亚的戏剧,这种形式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对于深入理解文本没有太大促进。最后她选择“问题导向型”模式,制定“互动云文档”,提前收集同学们的发言主题和要点,并提前指定评议人,“这样同学们可以带着问题提前做有针对性地思考和阐述,评议人也可以对问题有所关注和准备”。这一形式更加高效地发挥了小班讨论课的优势,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并进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讨论课的顺利进行也离不开李若姗对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充分考虑到同学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不爱说话、发言紧张、不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等,她细心地为学生准备了小班讨论的“guidelines”,详细介绍小班讨论的流程、参与讨论的多种方式,并给出实用的英文讨论语句和文档中的讨论案例。在她的帮助下,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小班讨论,课后学生坦言“若姗助教一直是非常靠谱且令人安心的存在”。小班讨论课“互动云文档”和参与指南付出真心,教学相长在李若姗的辛苦付出和细心组织下,《英国文学的人文理解》这门课“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产生的课堂效果丝毫不比面授差。她认真完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开课前协助老师撰写教学细则、建立文档管理系统、微信群,详细说明课堂任务、考核要求,提前到教室准备教学设备,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分享有趣的相关公众号文章、讲座展览等等。同学表示,“她不仅会在微信群中提醒我们重要的时间节点、发送阅读材料、组织课堂,也会为同学们的期末报告提供很多建议与指导。”在课堂之外,李若姗也做了许多“分外之事”。许多同学在完成课程作业和结课论文时有困难,她鼓励同学们主动找她答疑,每一次她都会认真批注,在语言表达、学术规范、文章结构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陪伴他们一次次修改、打磨,最终成稿。同时,她也努力为同学们“减负”,
其他

清研快讯 | 清华大学组织召开核科学与技术关键领域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建设研讨会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关键领域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形成“一校牵头、多校协同、校企共建”的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体系,6月7日,清华大学在北京牵头召开了核科学与技术关键领域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建设研讨会,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核研院院长张作义,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肖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李鹏辉,工程物理系主任王学武,中核集团于俊崇院士及来自13所高校与9家企业的核领域专家共40余人与会研讨。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党委书记黄文会主持。会议现场黄文会主持会议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肖曦向会议致辞。在致辞中,他指出,培养大批的卓越工程师,是党的二十大与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根据教育部部署,通过“一校牵头、多校协同、校企共建”的方式,对工程硕博士的核心课程进行重构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前沿性、交叉性、高阶性、挑战度”的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切实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肖曦致辞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李鹏辉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教育部对关键领域工程硕博士改革专项的指导意见。他指出,对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进行改革,重构培养模式,首当其冲的就是关键领域的核心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他特别提出,在教学模式方面,根据教育部要求,要依托信息化的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反映国际工程科技前沿,面向国内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为工程硕博士研究生营造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学习环境,有效提升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李鹏辉发言接下来,会议进入研讨阶段,首先,核科学与技术关键领域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牵头负责人、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系主任高喆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核科学与技术关键领域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建设思考与方案草案》。其后,各高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校工程硕博士改革专项实施和已有课程情况,并对《方案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及拟牵头或参与共建的课程;各企业结合工程硕博士改革专项实施情况对《方案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及拟牵头或参与共建的课程。与会人员对清华大学提出的核心课程框架基本同意,同时也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设性意见。高喆发言最后,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核研院院长张作义做总结发言。他指出,产教融合培养工程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他认为,教育部把核科学与技术纳入关键领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核科学与技术的重视,体现了核科学与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希望各高校与企业在该领域核心课程建设方面加强合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张作义发言内容来源: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其他

优博微展2022|栾亨伟:高熵合金的相稳定性研究

高熵合金是一类新型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如催化性能、抗辐照性能等)。组织决定性能,因此高熵合金的相稳定性和相转变是重要科学问题。目前高熵合金的相稳定性研究有如下两个关键问题:1.
其他

优博微展2022|翁宇威: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生物质能碳捕集技术的发展及影响研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生物质能碳捕集技术的发展及影响研究The
其他

研思怡情 | 校庆来临,校园景观又添新亮点!

又是一年校庆日,又是一年回家时。今年的校庆格外热闹,校友们迫不及待地回到阔别已久的家园。记忆中的角落既熟悉又陌生,校园景观又添了新亮点。清新隽秀的清华园一年比一年更美!漫步校园,这些新美景,可不要错过哟~新土木馆周边绿地景观01静雅氛围的户外空间:简约自然的绿地景观,营造安静雅致的空间氛围,成为多元化建筑群的调和剂。02历史记忆的文化景观:这里曾是0304国防科研机密项目的所在地,是核防护工程室内试验研究基地。对0304红色文化资源遗址进行保护性展示,打造红色记忆文化广场,展示场地空间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清华土木雄厚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03学院特色的绿地景观:绿地植物配植在服务于整体空间风格的基础上,增添学院特色和文化印记。种植山桃,将老土木馆门前经典的山桃景观延续到新土木馆门前庭院;黄栌是一种染料植物,以黄栌为材料可染制土黄色,正是土木系文化色,新土木馆周边绿地配植黄栌,是一种低调又高级的浪漫啊!团委西南侧绿地景观01校河汇流处亲水绿地:这里是校河南北支河汇流的地方,校园地理空间的中心,改造为滨河亲水空间,营造惬意的休闲空间。流畅的园路引人入胜,花草掩映的休憩平台舒适宜人。02自然野趣的滨水景观:耐水湿的滨水植物,枫杨、柳树、水杉、鸢尾、黄菖蒲……营造不一样的自然野趣,一步一景,美不胜收。校河南支河二校门段景观01再现“清溪碧水”:校河南支河由直线空间改造为有宽有窄、进出有度的曲线空间,河道驳岸由毛石砌筑深壑改为自然草坡浅滩,增加空间美感,提高安全性;两岸增设亲水空间,形成校河与人的良好互动。02疏朗简约的滨水绿廊:河道北岸银杏树下铺装地面改为整条绿地,保障树木的良好生长,将人行道南移改为滨水步道。漫步在人行道上,目之所及是碧水清波、草木葱葱。03自然野逸的山林景观:河道南岸通过景观石搭配毛石挡墙,消化高差、固土护岸,增设青石板园路,时而邻水,时而穿林而过,增添别样的游园体验。·END·信息来源:修缮校园管理中心、清华后勤
其他

不负约定!清华这场学位授予仪式虽迟但到

沐浴着四月的和风暖阳一群特殊的毕业生穿过紫荆花香在清华大学迎来112岁生日之际回到梦想启程的清华园共赴一场不负美好的约定天南海北的奔赴让校庆季亦成为毕业季和团圆季填补回忆,谱写新篇我们以四月的风作礼让青春与梦想在这场久别重逢仪式上尽情释放4月29日下午,清华大学在综合体育馆面向此前因故未能参加学位授予仪式的2020-2022届毕业生举办学位补授仪式,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内的近3000名毕业生跨山河而来,与母校璀璨重逢。仪式现场,校领导邱勇、王希勤、王光谦、杨斌、过勇、郑力、向波涛、赵罡、彭刚、曾嵘、姜培学、许庆红、王宏伟、李路明与现场的同学们共享喜悦与团圆。“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在熟悉的校歌旋律中,学位授予仪式正式开始。校领导为毕业生授予学位,并与每一位毕业生合影留念。相逢是不辜负每一次期待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清华毕业典礼采用“云毕业典礼”形式不安排学位授予环节学校承诺毕业生可选择在今后任何一年返校参加一次学位授予仪式今日今时承诺用心兑现那场遗憾错过的毕业仪式盛大举办我们怀着美好而诚挚的愿望与师长、同窗重逢万般期待与惊喜在当下定格成一个个温馨美好的瞬间环境学院2014级博士生刘彦廷是2018年林枫辅导员奖的获奖者曾和同学们一起创建了“小研在路上”微信公众号在清华学习生活的四年多时间里他坚持用“一直在路上”的精神帮助同学、提升自己毕业后他牢记“热爱我环境,光大我事业”的教诲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他感谢母校的特殊安排让自己能为学生时代画上圆满句号“
其他

优博微展2022|艾华松:蛋白质化学合成助力解析泛素化组蛋白的结构机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蛋白质化学合成助力解析泛素化组蛋白的结构机制Protein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研思怡情 | 重回清华园,我竟然变成了…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又是一年校庆日此时你将以一种全新的身份回到清华园,体验一次「独一无二」的难忘校园之旅,闭上眼睛,让我们再次沉浸在属于我们的清春回忆中……扫描二维码完成测试即可获得定制形象快来看看重回清华园你会拥有什么样的有趣形象呢?·
其他

《听见清华》!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主题视频发布

一座园子能听见多少声音?听见清晨鸟轻鸣,自行车铃响听见荷塘水流深,读书声朗朗听见大地的心跳伴着历史的光影起伏跌宕听见时间的声响流淌过百十又二年的荣光听,清华!1我听见自由的风我听见燃烧的血我听见引擎的轰鸣青春徜徉恣肆,梦想炽热绽放我们并肩奔跑着,听见了远方2我听见了不舍与释怀我听见了花落与花开离别前,摘取一缕星光揉进西山日落前的温柔哼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我听见了离别与重聚将依恋装入行囊极目不见故土抬头却是同一片星空我听见了一百多年的一呼一吸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其他

教育部召开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卓越工程师培养现场交流推进会

4月25日至26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现场交流推进会,并与上海市签署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战略合作协议(2023-2025年)。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双方共同出席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并致辞。怀进鹏出席卓越工程师培养现场交流推进会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主持上述会议,并与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为,上海市副市长刘多、李政参加有关活动。陈吉宁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感谢教育部长期以来对上海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他说,当前,上海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近年来,教育部把一系列先行先试改革放到上海,探索形成一批重要改革成果,有力激发全市教育发展活力,部市合作已成为推动上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事关立德树人、引领科技创新、支撑城市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我们将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部市合作,加强工作对接,精心组织实施,全力落实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各项任务,更好担当国家战略使命,更好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希望教育部一如既往给予指导支持,帮助我们把上海教育各项工作做得更好。陈吉宁说,建设教育强国,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工程。现代化城市需要高质量教育,高质量教育成就现代化城市。教育是推进上海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征程上,上海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迫切需要高质量教育、高水平科技、高素质人才。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更加自觉主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更加有力有效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优质发展,努力办好与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我们将加大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力度,努力当好全国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田,促进区域教育合作的引领者,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探索者,实现从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城市强,提高教育发展实力和支撑现代化建设能力。期待与会嘉宾围绕会议主题发表真知灼见,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支持上海率先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城市教育。怀进鹏表示,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海在积极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聚焦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断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教育部愿和上海同向而行,发挥上海教育“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突破口,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着力点,聚焦重点领域着力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升高等教育治理效能,加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探索、创造新经验。怀进鹏强调,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们要将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具体行动,瞄准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科技、产业、经济格局,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要把谋划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与开展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紧密结合,深入研究教育强国的理念与内涵、结构与特征、政策与保障、运行与路径,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怀进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作为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任务,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产学融合、协同育人目标,系统设计、有力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政府、产业、学校合力协同加快组织机制创新,推动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工程师教育体系。要突出工作重点,加快建设核心课程,组建高水平校企导师队伍,建设好工程师技术中心、卓越工程师学院和创新研究院,全链条、全要素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体系建设,有力支撑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在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上,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大中小学、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专家代表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促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长三角重点产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强化基础学科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等作了咨询报告。在卓越工程师培养现场交流推进会上,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负责同志作了讲话,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航天科工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上海市委组织部、香港科技大学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作交流发言。内容来源:微言教育
其他

优博微展2022|庄泽文:纳米电催化剂的调控合成及其电解水/氧还原性能研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纳米电催化剂的调控合成及其电解水/氧还原性能研究Controlled
其他

研研硕果 | 交叉信息院段路明研究组首次在离子阱系统中实验测量到非厄米复数能谱及其拓扑结构

MW-2;图1b黑色双箭头),而非厄米部分则通过用共振激光使离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图1a369-1,
其他

112周年校庆 | 关于4月29、30日校友返校的安全提醒

服务校友成长各位校友:4月29、30日,校友返校人数较多,为保障校园安全有序,特此发布安全提醒。1.
其他

清研快讯 | 谢维和做客清华荷声讲坛 主讲教育强国与文化自信

3月23日上午,由清华大学校机关党委主办的“荷声讲坛”系列报告会第四十三期暨校机关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员集中培训第三讲在主楼后厅举行,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受邀作题为“教育强国与文化自信——兼谈自主自立的含义”的主题报告。校机关党委副书记赵颖主持报告会。谢维和作专题报告谢维和围绕教育强国的主要体现、教育强国的文化基础、自主自立的本质涵义三方面内容,对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系统阐释。他表示,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教育强国,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战略性与基础性的支撑,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目标,是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特征,对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其中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支撑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在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二是保障高品质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把发展成果不断的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放眼世界、立足国情,在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中夯实合作基础、增强综合实力,推动构建多元化的国际教育治理格局。谢维和指出,自主、自立是教育强国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途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学术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性。文化自信是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教育强国中一个基础的条件与任务,就是要建设中华民族自身的教育学思想与理论。一方面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沃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自主自立的基础,完成从“向他人学习的类型”到“主动自发的类型”的转变和过渡,形成符合自身国情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要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文化方面的归因分析,从制度性的视角和历史性的视角深入认识中国教育传统思想理论,真正发现与认识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重新树立对中国教育思想理论的自信。培养忠于国家、认同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对中国社会和人民具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谢维和提到,自主自立是清华大学的文化传统。清华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旗帜”与“标杆”,其影响力的示范意义和关键是“出思想”,即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思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推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荷声讲坛现场主题报告后,谢维和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互动,解答了观众提出的问题。来自校机关党委各党支部的近800余位党员同志和教职员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培训。内容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其他

助教培训 | 车辆学院举行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助教朋辈分享会

为提升助教的综合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发挥助教岗位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教学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助教队伍建设,2023年3月13日,车辆学院在李兆基A247会议室举办助教朋辈分享会。车辆学院副院长王志、本科教务员何爱玲、优秀助教代表及8名新聘助教参会。交流会现场
其他

助教培训 | 自动化系举行2022-2023学年度春季学期助教同辈分享会

2023年3月13日中午,自动化系2022-2023学年度春季学期助教同辈分享会在中央主楼511会议室举行,31名课程助教参与此次会议。分享会现场
其他

助教培训 | 地学系举办2023年春季学期助教朋辈分享会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学系的研究生助教工作素养,响应清华大学对提升助教管理能力的号召。由地学系业务办公室主办,于3月8日上午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S825和腾讯会议同步线上举行“2023年春季学期助教朋辈分享交流会”。8位新老助教同学参加此次培训。活动由地学系研究生管理助理张淙赫主持。线下与会助教
其他

师说研育 | 王传毅:深入推进分类培养,提高专硕教育

王传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入推进分类培养,提高专硕教育质量专业学位硕士(以下简称“专硕”)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来源,是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自1990年我国建立第一个专业学位MBA开始,迄今已有30余年历史,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规模不断增长,形成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格局。2021年,我国专硕招生64.90万人,学硕招生40.17万人,硕士层次专硕招生规模占比已达到58%。二是类型不断丰富,2011年我国共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47个,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气象、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应用伦理等20个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达到67个。三是分类培养模式不断明晰。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会议主文件《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对分类培养提出了总体要求。会议配套文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从专业学位发展定位、规模结构、培养方式、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发展规划和指导要求,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需要重视的是,专硕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从观念上看,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仍需扭转,基层院系、研究生导师对于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之间的区别认识不足,特别是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从培养模式上看,专硕与学硕修读同质化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产业导师深度参与研究生招生、培养以及论文撰写环节、给予实质性投入和指导的力度有待加强,实践基地的数量和质量还有提升空间,专业实践育人成效不够突出。要求专硕发表学术论文的现象时有发生,学位论文仍然是专硕申请学位的创新成果的主要形式,在评阅、抽检等环节存在简单套用学硕标准的现象。深入推进分类培养,切实提高专硕培养质量,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改革的导向作用,引导专硕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培养单位可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产品设计/作品创作、技术研发以及工程设计等多种类型的研究成果,替代学位论文作为申请专硕学位的基本条件,为不同形式的成果制定相匹配的评审标准,在成果评阅和抽检中引入产业专家,强化专硕的实践创新导向。以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发起的全美教育博士改革为例,对教育博士不再要求撰写学术性较强的学位论文,而是探索开展“顶石体验”,深入院校实践,聚焦院校运行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运用研究方法和专业知识形成问题解决方案,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成果作为申请学位的创新成果,以问题解决实效作为成果评价的重要标准。硕士与产业的联系更为紧密,更应当立足实践,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开展学习和研究。二是健全双导师或导师组制度,充分发挥产业导师的指导作用,形成校内导师、产业导师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产业导师一般是行业资深专家,或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或掌握关键技术,或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在新兴产业发展中主持制定前沿应用技术标准,能够有效指导专硕将专业所学和实践所需紧密结合。产业导师应全程参与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论文选题指导,为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强化专硕培养的实践创新导向提供支撑。欧洲大学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部分欧洲大学在校企协同培养研究生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导师互动机制:每月由研究生和校内外导师召开网络组会共同沟通研究进展;每三个月召开一次线下组会,请博士生从产业实践和学术研究的视角汇报研究工作进展,请校内外导师共同把关、指导。三是强化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倡导采用案例教学、专业实习、真实情境实践等多种形式,提升专硕解决行业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对于具有职业资格认证的专硕类别,应强化课程设置与专业技术能力考核的衔接性。高质量的课程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教材,应当加强行业部门在专硕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将真实项目、优秀教学案例等纳入专业核心教材。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金融硕士项目力邀中国金融领域具有权威经验的业界校友作为主讲教师,开设全校友课程,研讨金融行业发展的前沿问题。四是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育人要素,强化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作用。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规律,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有助于专硕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发现新问题、定义新命题、解决大难题。高质量的应用研究往往来源于企事业委托的重大研究课题,是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瓶颈性问题,兼具实践创新价值和育人价值。高质量的应用研究必须聚焦适切的选题。题目太简单,学术含量低,学生得到的锻炼较少;题目太难,学生限于阅历和经验难以把控,也无法获得足够的学术支持。适切的研究选题必须植根现实问题,具备学术价值,聚焦关键领域。高质量的应用研究必须依托于校内导师和产业导师的共同指导:往往由校内导师“顶天”,进行理论探讨和学术讨论;由产业导师“立地”,提供实践土壤,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五是按需设计高质量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是推动教育理念转变、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专硕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培养单位应根据不同专硕类别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定位,建立一批高质量的实践基地;应当根据培养目标,制订研究生在基地期间的实践内容与方案,强化产业导师在实践环节的主导作用,持续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特别要依据不同类别专硕的知识基础和服务面向,综合设计跟岗、顶岗等实践环节,让专硕从做中学、从做中悟,将专业所学通过专业实践融会贯通。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其他

学术征稿丨2023年清华社科『斋明笃行,守正创新』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700期博士生学术论坛

01聚焦博论社科博论“斋明笃行,守正创新”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700期博士生学术论坛拟定于2023年5月中旬在京内校外举行。本期论坛旨在连结起学术研究与时代发展的桥梁纽带,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研究创新、推动学科交叉。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办,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现面向国内所有高校硕博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征稿,亦欢迎海外高校作者来稿!02精彩回顾“云上博论
其他

助教培训 | 社会科学学院举办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助教培训会

2023年2月23日晚,社科学院在新水利馆407教室举办了“2023年春季学期社科学学院助教培训会”,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社科学院副院长孟天广教授、国际关系学系佘纲正副教授、心理学系牟文婷副教授以及2022年秋季学期获得“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助教奖”的4位学生代表。
其他

研思怡情 | 今天,我们来聊聊幸福

不知不觉清华大学公众号已经陪伴大家近十年光阴我们讲述清华的故事也在评论区看到了很多真实的故事有幸能体会不同人的欣喜、期盼、焦虑或忧伤我们感同身受,默默记在心中今天,是国际幸福日当季,正春暖花开时我们想在这一天跟清华大学公众号的粉丝们聊聊幸福你幸福吗?是否也有过突然情绪上头的感觉?如果你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你想成为什么样子?此刻的你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打开一首你喜欢的音乐我们想跟你安安静静聊一聊#1情绪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很多种情绪,在当今时代,最常听到一种时常常困恼着我们的情绪,便是焦虑。焦虑介于希望和失望之间、边缘与中心之间、开心与忧伤之间,它像是一种不明原因的病症,不够致命,却能让人每天都心慌意乱。你经常会想,为什么他们可以做的这么好,我即使努力却也可能做不到,是不是我太“菜”了?不止焦虑,还有拖延,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一度开始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我们想告诉你的事实是——即使再自律的人都有可能曾被焦虑打败过是的,你不是一个人,这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普遍时代现象。确定感,是人的需求之一。当你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并感觉失去掌控感的时候,焦虑便会涌上心头。焦虑的背面,是我们对自己的犹疑。而在犹疑中,我们才能有机会去平衡当下的心态和能力,想清楚未来我们想走的,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如何增加确定感,“管理”焦虑呢?焦虑无法永远消除人类的最佳战绩就是与焦虑和平共处
其他

党建园地 | 研究生院第三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并开展党员民主评议

3月15日上午,研究生院第三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党支部和党员民主评议。会议由研究生院第三党支部书记、研究生院副院长吴烨主持。吴烨首先向全体党员汇报2022年党支部工作情况。2022年,支部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开展学习,采取专家导学领学、支部内学习研讨、外出参观实践等形式,不断提高党员政治理论水平;在推动中心工作方面,积极围绕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等研究生教育改革新变化开展学习讨论,实现党建引领。在疫情防控期间,支部党员、积极分子积极主动参与疫情防控相关志愿服务,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其他

为学日益丨清华文科学术讲座资讯(3.19-3.22)

点: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演讲嘉宾:陈锡文,杜鹰,林毅夫,周卫,张红宇参会方式:线下报名链接:https://cirs-register.mikecrm.com/8gSlTY9线上将全程直播
其他

助教培训 | 电子系举办2023年春季学期助教同辈分享会

3月14日,电子系以“如何做好一名助教”为主题,在电子工程馆11层报告厅举办了2023年春季学期助教同辈分享会。电子系副主任李懋坤、党委副书记李冬梅、助教专项工作负责人李学清、微波所教学所长李越、通信所教授戴凌龙、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吕晖,以及90余位助教同学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李懋坤主持。参会师生合影首先,“陆大䋮·刘润生优秀助教奖”特等奖获得者、2020级博士生张宇东分享了对于助教工作的理解。他认为助教不仅要承担起作为Teaching
其他

研途动态 | 清华大学举行“追光”青年科创论坛,发布大学生“追光计划”项目

3月11日,清华大学“追光”青年科创论坛在主楼举行。来自各个院系的青年师生汇聚于此,共同分享自己的科创经历与成果。校党委副书记过勇、副校长曾嵘、校团委书记王睿出席活动。
其他

师说研育 | 周庆安 张莉——耗散与有序:学科交叉背景下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转引自冯广超,大数据解析全球传播学学科制度化的发展历程与规律,国际新闻界,2020第12期[3]
其他

清华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发布!

1.强军计划同时满足政治理论成绩不低于40分;外国语成绩不低于40分;业务课一成绩不低于80分;业务课二成绩不低于70分;总分不低于255分。2.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不含新疆
其他

助教培训 | 能动系举办“2023年春季学期助教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为了积极响应清华大学对助教管理能力提升的号召,不断深化能动系助教体系改革方案,进一步提升我系助教的综合能力,2月28日中午,能动系在系馆报告厅举行“2023年春季学期助教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主管教学工作的副系主任杨震以及三十余名助教参加此次培训,培训由能动系教学办公室主任周会主持。与会助教
其他

媒体聚焦 | 王希勤:重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提到,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深有体会,同时也倍感振奋、充满信心。王希勤表示,清华大学一贯高度重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于对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借鉴和发展超越,抓住本科通专融合、本研贯通培养、研究生“顶天”“立地”结合、突破功利性教育局限等方面,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自给自足贡献清华经验。王希勤介绍,2010年,清华大学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的“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构筑了人才培养特区,历时十多年培养了一批基础科学“领跑者”;2020年,为落实国家“强基计划”成立了5个书院,积极探索科教协同、理工融合、导师制、本研贯通等新型培养模式,激励学生以自强精神夯实人才成长之基、筑牢民族复兴之基;2021年,学校成立为先书院并试点申请设立“交叉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和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创新领军人才。越来越多院系面向国家战略需要,突破专业界限,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王希勤表示,未来,清华大学将持续提升基础学科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超越当下、超越本地本国、超越人类自身的视野和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为国家基础学科和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为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转载自:清华大学新闻网
其他

清研快讯 | 清华美院陈磊老师团队创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正式发行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3月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邮政于同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一套1枚,邮票图案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套邮票面值1.20元。邮票计划发行数量为880万套。
其他

清研头条 | 清华师生热切关注2023年全国两会开幕

在催人奋进的春天里,2023年全国两会拉开帷幕。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盛会,意义非凡、举世瞩目。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召开,校长王希勤等9位来自清华大学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开幕会,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13位来自清华大学的政协委员列席开幕会。清华师生带着热切关注的目光,通过多种渠道时刻关注两会动态,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校园迅速汇聚成为舆论的“强磁场”。校党委书记邱勇表示,今年两会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盛会,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提振士气,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意义。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和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是一个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过去一年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迎难而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胜利召开了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过去五年,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进。邱勇提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清华大学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嘱托、乘势而上,自信自强、团结奋斗,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深入落实党中央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贡献清华力量。 王希勤在开幕会后表示,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高度概括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过去一年和过去五年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对今年的发展目标与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报告重点突出、内容凝练、实事求是,在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深感振奋、暖心、提气。我对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完全赞同。王希勤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和科技工作的回顾和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和科技创新事业的高度重视。报告特别强调,“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等,对大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清华大学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教育自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支撑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深化与企业、政府、研发机构合作,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积极融入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主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聆听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感到特别振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系教授李景虹认为,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我国科技高速发展潜力巨大。作为一名科技界别的政协委员,自己将积极履职尽责,做好咨政建言工作,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贡献新的力量。物理系副教授宋灿立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夯实发展的人才基础。作为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高校工作者,我们应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为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而不懈奋斗。车辆学院党委副书记罗禹贡表示,全国两会既决定着国家大事的航向,也是展现中国风采的窗口,让每个人真切感知国计民生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自己将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学校安排部署,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上下功夫,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解决“卡脖子”问题贡献力量。“非常欣喜地看到,在科技创新领域,我国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这是难能可贵的好成绩!”能动系2019级直博生杜秉霖说,这充分证明了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作为新时代青年,未来定将倍加努力拼搏,见证和投入祖国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新闻学院2020级硕士生张静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和过去五年我国的发展成果,经济发展稳步推进、脱贫攻坚顺利完成、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成绩离不开党和政府为深化改革付出的巨大努力,彰显了中国制度和中国道路的优越性,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社科学院2020级藏族本科生旦增晋扎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印象尤为深刻,“我为生在这样的时代感到骄傲,相信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国家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清华师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笃行不怠、奋跃而上,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内容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其他

​研途动态 | 第十届清华大学“校长杯”创新挑战赛报名启动

第五届冠军「镁伽机器人」黄瑜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高性能低价格的工业协作机器人:提供性能优异的轻量级智能协作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解决方案,已积累多项具备世界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并申请发明专利超过30项。
其他

研途动态 | 研究生院举办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系统使用培训会

3月1日上午,研究生院举办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系统使用培训会。全校各院系教学管理人员和论文评审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院、信息化技术中心相关人员,线上线下共100余人参加。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孙傅首先说明了本次培训会的背景,回顾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系统自2022年10月上线以来的运行情况,并对院系负责老师在系统使用过程反馈建设性意见、推动系统持续改进表示感谢。孙傅还介绍了2023年申请答辩前学位论文评审抽查工作的初步安排,并结合学位论文评审工作保密性、时效性、专业性要求高的特点,强调了纪律要求并提出了工作建议。孙傅做介绍培养办湛勇智做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系统使用培训,介绍了系统主要功能,解释了各类用户角色与业务流程之间的关联关系,阐述了关键角色的管理权限和职责,演示了主要业务流程的具体操作,并提示了学位论文送审工作中的关键要求。湛勇智做系统使用培训讲解结束后,参会人员围绕系统使用、系统功能需求、学位论文抽查等与研究生院、信息化技术中心相关人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培训会现场内容来源: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其他

2023两会!清华代表委员们准备好了!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于3月5日召开民之所盼,我之所呼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全国两会有何新看点您最关注哪些民生问题、社会热点传民声、汇民意、聚民力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清华大学的代表委员们参与其中履职尽责
其他

【优博微展2022】赵浩然:类器官在3D建模、组织再生与药物评价中的应用

设计了一种新型超软细胞外支架材料,不改变天然胶原蛋白的力学性质提高交联速度~50倍,可支持细胞生长,促进血管及其他组织器官的快速修复、再生;2.
其他

研途动态|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教材《通信网理论基础》正式出版

日前,电子工程系系牛志升教授、周盛副教授撰写的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教材《通信网理论基础》,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ISBN
其他

清研快讯 | 清华SIGS数据与信息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成立大会举行​

王希勤、姜培学、周杰、高虹、武晓峰、张晓平、郑泉水、赵岑、柳强和钟海共同为数据与信息研究院揭牌,并与数据与信息研究院到场嘉宾、教师合影留念。揭牌仪式由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关添主持。成立大会现场
其他

清研快讯 | 研究生院组织召开2023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论证交流会

2月24日下午、2月28日全天,研究生院组织召开2023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论证交流会。29个院系和相关单位师生承担的77个项目参加了交流会,其中两个项目由研究生作为负责人申报。各个项目的内容紧扣《清华大学2030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主题涵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教学、助教队伍建设等。来自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研究生课程专家组、教材建设专家组、院系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等相关领域的30位专家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汇报,围绕项目目标、改革内容、实施方案、预期成效等与负责人进行了交流讨论并提出建议。研究生院副院长肖曦以及培养办公室、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学籍与奖助办公室成员参加交流会。交流会现场为贯彻落实《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鼓励和支持各院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机制、优化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2015年起,研究生院定期组织院系教师申报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并对立项项目予以经费支持。从2016年起,支持在校研究生申报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内容来源: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其他

清研快讯 | 计算机系师生3篇论文发表于存储系统领域顶级会议FAST 2023

Technologies)在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召开。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下简称“计算机系”)存储实验室舒继武、陆游游团队在本次会议上以清华大学为唯一单位发表3篇论文。第一篇论文“λ-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