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示范课 | 《社会心理学》
课程思政示范课
《社会心理学》
课程思政建设负责人:于悦
整体落实
《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于2020年春季和秋季学期分别开展,共64学时,参与师生超过200人。由于疫情的影响,在两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了课堂。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们不仅收获了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也对课堂中融入的诸多思政元素给予好评。为后续进一步巩固落实社会心理学课程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法创新实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十七大报告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想,强调和谐社会不仅是指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安定,也包括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与和谐。
和谐社会孕育心理和谐、心理和谐造就和谐社会。本课程正是以上述精神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出发点。同时,考虑到当今高度的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引入最新的社会动态、大众关注话题及现象等,结合社会心理学的诸多核心理论,本课程做到理论高度与实践应用价值并存。
在教学方法方面,由于两学期分别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的不同授课方式,因此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的反馈方式和手段会有些许不同。在线上课堂中,学生们普遍会由于“相对匿名性”以及不必担心被他人评价,而更加主动发言。因此,教师在线上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采用头脑风暴以及接龙的方式回答问题。例如,在对“为什么老人摔倒,却很少人去搀扶?”这一主题的讨论中,同学们分别举出责任分散、优势反应等理论来解释该现象。整体而言,线上授课在发言踊跃性方面效果令人满意。
《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展示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的不同距离示范——道德品行的初步建立,左图为公众距离(大于0.5米),右图为个人距离(小于0.5米)
在线下课堂中,教师更加强调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将一个案例尽可能的展开剖析,包括它产生的原因、活动的机制、变化的途径、干预的方法、以及解决的可能。而分析这些不同案例的关键前提,就是要在故事开头为学生注入体现社会主义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思政元素理念视角。例如,为何一些干练、精明的高级官员会栽在一些简单的生活错误上?此处巧妙结合了中纪委关于反腐倡廉活动的诸多指示,让学生在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解释社会现象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会议精神纪要的学习。
《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学生在观看《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特别专题——榜样的力量
此外,本课程在讲授群体行为方面的内容时,运用已有研究发现,发挥榜样的力量及其示范作用,对于不同代际群体(包括学生群体、晚辈群体)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课程在此结合了《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的内容,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同样,在人格塑造对未来成就影响方面,课程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塑造人格的可行性以及培养优良品质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起到重要指引作用。
小组课题讨论《关于羞耻情绪引发攻击行为的成因及社会影响》
教材教辅的选编情况
本课程结合了国内外不同学者编著的社会心理学教材。国内教材偏向理论知识点的构建和学习,帮助学生理清课程重难点;国外教材更偏向用生活中的实例为对象,引发学生思考,同时用相关理论去解释。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师较为擅长将西方社会中的案例转化为符合我国国情的对应事件,进而让学生学会在看似无关的事件中找到联系,在外显消极事件中找到积极因素。
同时,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意识到,在许多认知、情感以及思维方面,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已经越来越小。很多事件具有全球一致性的特点。换句话说,这也是间接向学生们强调,不要盲目崇洋媚外,认为西方的月亮比较圆,要强调发挥我们的文化优势,创立属于自己的理论学说,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