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示范课 | 《英语写作(二)》

课程思政示范课

《英语写作(二)》

课程思政建设负责人:叶洪

English Writing II

为了捍卫我国文化安全,消除外语教育可能导致的母语语言文化知识缺失,民族身份意识薄弱等隐患,《英语写作(二)》课程思政示范课鼓励学生用英语抒写中国故事。

英语写作

01.

课程思政要点KeyPoint

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谨防文化安全隐患

在全球化思潮兴起、国际化意识增强和我国教育面临变革的时代境遇下,外语教育在享受时代赋予的学科繁荣的同时,也要对潜藏于其背后的文化安全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本课程有助于学习者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输出能力,使他们在不同文化情境中能实现平等的跨文化交流。


鼓励学生保留自己的中国文化身份

本课程鼓励学生通过文化比较,增加对本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利用本族的丰富历史文化作为写作素材,深度挖掘本民族文化背后的故事和内涵,增强文化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批判分析社会新闻和网络热议话题,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获取动态信息,并以写作的形式阐述自己的看法,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关注时事议题,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02.

课程探索与改革Exploration and Reform

多模态写作方式 

多模态写作通过让学生探索反映21世纪符号学世界的混合交际模式,将英语写作变成培养创造力的途径,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用文字、图像、声音创作三维作品,还可以把自己的“认知”与“学校学习”联系起来,反思校外发生的变化以及多模态交流的真实世界。


小组合作写作模式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的学习交往来完成小组写作任务,并以小组成绩作为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合作学习针对传统写作教学中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以促进学生个性与群体性协同发展。


课内外写作结合

除课堂教学外,组织课外写作活动,包括作品朗诵会、自创剧本演出、网上发表交流、社会调查、多模式媒体写作、与国外学生跨洋互动写作等,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力,激发创造力,提高思政意识和水平。


写作大赛颁奖现场照片

03.

课程组织形式Teaching form

目前,课程已完成思政教改实验。以下以两个主题为例,具体说明写作课程的组织形式。

主题一:姓名和身份

写作任务:写一篇关于你的中文名字来历的故事;为自己起一个“国际名字”,供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使用,并解释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名字。

文化目的:姓名故事可引发关于语言、文化、身份和权力问题的思考,因此具有特殊的教学意义。这个活动让同学们注意到自己名字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比如与家庭背景间的联系,出生时的历史背景,当地文化和习俗的影响等。第二个目的是让学生思考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鼓励他们探索一种自己认为合适的跨文化身份。

反思:写后进行讨论和反思,通过分享故事,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命名习俗和注意事项,深入思考自己的跨文化身份等。


主题二:中国功夫精神

写作任务:想象你是一位好莱坞导演,想把一个典型的中国(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古典小说、电影、肥皂剧等)改写成英文的剧本或故事,特别注意要随着语言、视角和观众的变化进行风格、理念和效果的调整。

文化目的:通过从文化局内人到局外人的视角转变,引导学生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思考自己的文化。

教学流程:看电影《功夫熊猫》,并讨论电影展现的西方对中国功夫的看法,中国功夫的精髓是什么?中西观点之间有什么异同?鼓励学生查阅参考其他资源,包括迪斯尼动画片《木兰从军》、我国最近拍摄的《哪吒》等,了解编剧写作技巧。最后进行英语戏剧、舞台剧等表演作为写后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