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示范课 | 《法律心理学》

课程思政示范课




《法律心理学》

课程思政建设负责人:刘晓倩

法律心理学是研究法律行为中心理现象的各门学科的统称。该课程为心理系学生专业必修课,3学分,48学时。法律心理学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四大板块,分别是立法心理学、守法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

#01

培养科研伦理和学术探索精神

帮助学生在学术研究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求学生在研究中发扬求真求实的精神,这不仅关系着科研成果的质量,也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经过课堂中教师的案例讲授、师生间的互动讨论,大家都建立了良好的科研规范意识,并学会了正确使用心理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设计。截止学期结束,班级同学自由组队进行了11项法律心理学研究设计,均体现了较好的科研伦理素养和较强的探索精神。

_
_
_
_

法律心理学课程的科研伦理培养

#02

提升法律意识,培养法律信仰

课程在讲解守法心理学时,展示了多个相关案例,包括道德模范袁书英多次拾金不昧,主动寻找失主并拒绝任何酬谢的案例等。同时,从反面展示犯罪心理学案例,并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能够进行一个不被发现的犯罪行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明白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有被发现的风险,还将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危害。

因此,平时就需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应当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坚决抵制任何违法犯罪行为。法律心理学课程开始前曾对班级学生进行调查,提出问题:同学们是否认为自己以后一定不会参与违法活动?开学之初,面对这个问题1/3的同学因认为未来不确定因素太多而未选择。学期结束时,面临同样的问题,全班同学都坚定地认为自己以后不会产生违法行为。这不仅体现了学生态度的变化,也说明通过本课程他们法律意识、守法观念的提升。

法律心理学课程的法律意识培养

#03

培养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

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同样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回顾学科历史,中外比较,讲述法律心理学这门学科对于我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一来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奉献精神,二来帮助学生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学期末,通过访谈发现,许多同学都表现出未来想进入司法实践部门,用所学法律心理学知识为国家、为群众服务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想法,还有同学提到希望毕业后有机会服务西部地区,用微薄之力为祖国需要的地方贡献力量。

法律心理学课程的爱国精神培养

总之,法律心理学课程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希望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来提升同学们的科研精神、法律意识和爱国情怀,今后的课程还将继续综合运用更多的教学手段,加入智慧课堂要素,丰富思政元素,进一步提升授课对象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高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