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示范课 | 《传播伦理》




《传播伦理》

课程思政建设负责人:阴卫芝

伦理判断和决策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理由、原因、动机或意图。需要在价值观的引导下,经过反思建立合理的道德理由,构成具有说服力的立场。在这个意义上,无论哪种伦理原则,站在新闻传播伦理的宏观角度,都在于为职业道德要求赋予恰当的道德理由。其中,最重要的考量基于新闻传播行业对社会文化价值的引导,以及为社会凝聚共识的使命和责任。

因而,传播伦理课天然带有思政教育的属性。它通过丰富多元的实践案例与理论,不断通过自我说服和自我论证,调整巩固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传播伦理》课开设在大三,是最佳的德育渗透时机——学生已经完成新闻传播理论学习,了解“做新闻”的各个流程,对平台算法把关的社交媒体、短视频传播有了切身感受。因而,传播伦理课堂设置类似“角色扮演”的课上讨论模块,以主体性立场,分析多种道德决策背后的伦理价值观念。

自《传播伦理》课程思政示范课在学校立项以来,本人从大纲修订、授课形式等方面,积极展开了如下工作:

#1

《传播伦理》课程思政建设情况

明确新闻伦理教育是职业价值观教育。通过用心设计、修订教学大纲,构建了一个全程、全员、动态育人的授课风格。

具体表现为:一是强化了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注意让传播伦理教学内容与相应的德育内涵相吻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每节课程中;二是结合中、外新闻最新事件,浸润思政理念。如将“价值主体性”纳入分析视角,明确新闻传播价值与社会道德的互动关系,体会到新闻传播价值对社会道德的建构和消解作用,最终明确新闻传播价值应体现为对主流价值观的传递和塑造。


#2

《传播伦理》建设亮点


亮点之一

全员参与课程教学

教师授课、学生展示当周案例、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构成了每次课的多元内容,学生参与度极高。

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属于意识形态及道德意识的培育过程,需要耐心、时间,更需要学生自主认知、自主说服。比如:在学生展示最新新闻传播中的事件后,小组讨论先以“无知之幕”原则分角色扮演、陈述,再以“道德主体”视角,自主做出选择。这种全体动员、全员参与的课堂,便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化育成自我的认知成长。

举例来说:2020年12月,“马保国事件”成为新闻热点。各大信息聚合平台、自媒体都在热炒这个信息。该事件的相关信息在人民日报“人民锐评”发表《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一文后中止。针对主流媒体观点的表达内容和时机选择,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但在经过几轮讨论后,赞同人民日报的评论的观点及发表的时机的同学占绝大多数。一位同学提出,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真心认为马保国是一位“老师”。从未成年人保护的角度,这类信息不宜占据宝贵的舆论场。由人民日报定调,让“马保国”退出舆论场是非常及时且必要的。另一位藏族同学联想到“丁真事件”,提出:主流媒体对丁真的报道,有选择地回避了他的家庭、个人故事,将舆论关注点引向了扶贫,与当年报道“小马云”相比,有了极大的进步,从“减少伤害”角度,从舆论引导角度,都是比较恰当的做法。

课上一位同学对马保国事件的分析

课上分组讨论“人民锐评”发表的时机及主要观点


亮点之二

优秀职业记者的正面示范作用

榜样教育是一种正向的力量,它激发行为者,从而使其形成动机,能够带来正面的仿效。《新闻传播伦理》的思政建设,离不开正面示范,即对“好”的倡导。本课堂与我院“好记者讲好故事”系列活动结合,学生自然地在他人的故事中,对记者职业生发崇敬之情,是一种更为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2020年12月4日,获奖无数的媒体人王国明讲述其在河南媒体供职期间,一个月内在《新闻联播》连续发表17篇报道。这种真人、真故事面对面的讲述,撒播了热爱的种子,也提供了一个个生动的伦理决策案例。

未来,在《传播伦理》思政课程的建设中,计划将具体的德育点,与职业伦理的理论/案例进行更加准确的对接。并发明、设计出更加润物无声的课堂形式,将思政内容化育成每位同学的价值观,真正立德树人,培养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人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