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示范课 |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 课程思政建设负责人• 张都爱

在目前“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的高校课程的新建设中,“新文科”的建设要求特别引人注目。我个人的理解,“新文科”意味着从“分科治学”走向“课际融合”,从“重学科”走向“重问题”的课程建设。采取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已经是21世纪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特征。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内在要求与“新文科”的课程建设的需要正好相互呼应、相互推动,给了《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以崭新的推动力。

《美学原理》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后,本项目负责人便坚持贯彻“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原则”,立足于《美学原理》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协同需要,树立了“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开始了《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新建设。

《美学原理》课程是哲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2019-2020学年的第二学期(春季学期)开设的《美学原理》课程就是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的框架之下讲授的。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育人的理念融教学全过程

(1)教学模式上的自觉融入:尝试在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建立起一套较为稳定的美学原理结构框架和教学活动程序,这一融入思政原则的教学模式涉及到了美学原理教学活动整体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内部关系。

(2)教学方法上的主动融入:尝试把思政育人的基本要素融入教师的讲授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之中,在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中,尤其试图加强学生学习方法中的思政意识。

(3)教学活动中的全面融入:尝试在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把思政育人的基本要素全面对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教学过程之内,尤其要在基本问题与知识点上凸显思政育人的内涵。

(4)教学设计中的全面融入:尝试把思政育人的基本要素融入课程标准、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案、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步骤等教学诸要素的设计之中。

(5)教学评价和课程评价中的自觉融入:不论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结果进行评判,还是检查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设计等诸要素,都要评判整体的教学活动是否融合了思政育人的原则、理念、要素,从而在评判与评价中获得一定的经验与教训,以便丰富与改进下一轮的教学。

(6)收集相关课程思政教学资料,参加相关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加强相关课程思政教学经验交流,以便为整个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化打下厚实基础。

# 探索课程思政与教学的融合策略,从中深化、提升建设亮点

(1)在美学原理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上,切实强化和深化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致使课程目标有效支撑了培养目标的实现,致使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人格养成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凸显,致使知识、能力、素质、价值四位一体,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从授课老师到学习的学生,尝试记录“课程思政启育”的心得体会,分享美学原理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的思政育人经验,努力把“课程思政启育”的系列笔记深化为系列专题,从而拓展了美学原理课外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环节。

(3)增加了美学原理每个教学单元的小结作业设计,每个教学单元的小结作业题目都蕴含着思政育人的基本要素,通过完成小结作业的写作,良好的深化了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增加了期中作业设计中的思政育人维度。

(4)增加了审美实践的创造活动设计,通过具体而微的上手创作,致使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相统一,致使每个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激发,也致使每个学生内心埋伏的爱与情感得以表现,同时也切实的推动了真、善、美价值的具体实现。

(5)增加了师生之间关于美学基本问题的讨论环节的设计,其中美学基本问题本身就蕴含了思政育人的基本要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