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3500人次“打卡”!柳州“楼坚强”藏着太多故事,揭秘了→

柳州发布 2024-03-19


10月1日,位于柳江河畔的“古城印记——正南门城墙遗址陈列馆”正式开放,象征着一场长达20多年的文物保护“长跑”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众人围观探方遗址里出土的文物(全媒体记者 周宁 摄)


 从1999年发现正南门城墙,到今年国庆节城墙以遗址陈列的形式在参观者面前“重生”,其间发生了太多文物保护的“柳州故事”。城墙质朴无华,却像是凝固的诗篇、静默的乐章,吟唱千年历史回音。国庆假期,记者寻访正南门城墙遗址勘探、考古、发掘、修复工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探寻古城墙的“重生记”。


讲解员为现场游客讲解正南门城墙历史(全媒体记者 周宁 摄)



23年前意外发现“楼坚强”


10月5日,记者走进正南门城墙遗址陈列馆,长76米、宽11米、高9.6米的古城墙遗址映入眼帘,扑面而来的是厚重的历史感。这片砖体砌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的城墙,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古城墙重新出现在今人眼前,还得从1999年的一次意外发现说起。


颇具历史感的城墙墙基


 今年66岁的柳州市博物馆东门城楼管理部原主任徐海生,对发现古城墙遗址的经过记忆犹新。1999年末,我市一家房开公司在曙光中路开展拆迁工作时,在1-29号的居民房屋中发现了一段古城墙。这个意外发现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拆迁工作暂停,取而代之的是市住建、规划部门和博物馆、考古队联合开展的文物考察鉴定工作。“当时露出的城墙墙体残破、高低不齐,上面还有许多民居建筑遗留,用‘楼坚强’来形容它当时的样子一点也不为过。”徐海生说。


经鉴定,这段76米的城墙是明清柳州府城墙的一部分,与东门城楼城墙相连。古城墙的意外现世,为研究柳州古城历史和柳州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关于古城墙的抢救性挖掘保护工作开始了。



“因为古城墙的出现,才有了现在的风情港。”徐海生回忆,后续几年,我市回购古城墙遗址所在土地,并对古城墙周围进行规划管控,并以正南门遗址保护的名义开展风情港项目建设。


巨大的柳州古城图画像吸引着众人目光(全媒体记者 周宁 摄)



为“修旧如旧”各地寻找老砖


 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后,2016年10月,我市正式对古城墙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也是柳州历史上首次开展桂中商埠专项大型考古活动。这一年,徐海生从岗位上退休,后续的城墙修复和遗址保护工作由接任东门城楼管理部主任的陈婕接手。


 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人员对正南门古城墙墙砖进行编号修复时发现,由于城墙损毁,不少墙砖难觅踪影。据史料记载,正南门古城墙外檐墙是明代的遗存,内檐墙中部段是清代维修的产物。如何确保“修旧如旧”,成了此次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的一大考验。



考古发掘现场资料图

(由柳州博物馆东门城楼管理部提供)


 “当时为了找砖,我们花费了4个多月的时间,遍寻南宁、桂林等好几个地方。东门城楼管理部周边的群众都知道我们在找老砖了,还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线索。”陈婕说,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缺位的青砖都按照相应年代搜集而来——内层砖块主要用在广西境内征集的明清时期青砖砌筑,外层主要用考古发掘出土的青砖和周边征集而来的城墙砖,就连砌墙用的三合土也严格按照土法炮制,这才让古城墙在“重生”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下旧时风貌。



孔雀蓝陶片擦亮“桂中商埠”荣光

 在正南门城墙遗址陈列馆的文物展示橱窗中,有两块孔雀蓝色的陶器残片,在以黄、白、青为主色调的众多文物中吸引着记者的目光。实际上,2017年,这两块陶器残片,同样吸引了考古界专家们的目光。


孔雀蓝釉陶片


 陈婕介绍,2017年4月,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文物专家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室内整理,共统计出出土陶瓷器残片16430片、标本115件。在数以万计的“历史碎片”中,这两块唐代的孔雀蓝釉陶片引起了专家们的高度重视。


 孔雀蓝色釉质陶又被称为波斯陶,自1989年以来,广西桂林、容县相继在十处不同地点出土了来自中东的波斯陶。正南门城墙遗址出土的波斯陶是唐代中晚期陶器底部的残片。它的出现,擦亮了“桂中商埠”荣光,有力地证明了柳州水陆交通发达,在唐代曾为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货物流散到内陆的支点之一。



沉浸式互动体验打开历史之窗

 游览正南门城墙遗址陈列馆时,有两处展陈设计让记者印象深刻。一是观者可以沿着墙梯登上近10米高的城墙,体验“古人视角”。二是墙梯附近,保留着一条考古发掘时留下的探方遗址,当年考古学家们在探方中清理文物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这些互动式、沉浸式的设计仿佛打开了一扇“历史之窗”,透过它,便能看到柳州古城的历史。


正南门城墙遗址


 记者了解到,10月1日至6日,已有超过3500人次到此“打卡”。我市文物保护工作者耗时5年设计布展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陈婕回忆道,2017年11月,正南门遗址现场考古发掘及文物整理工作结束后,柳州博物馆开始策划布展。考古发掘时共布下了4条探方,布展时决定保留其中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探方,以横向方式解刨城墙横截面,给参观者沉浸式的考古体验。“而城墙本就是可供人行走的,我们一开始的设想就是要还原它原有的历史功能,要让观众亲自走上去看一看。为了让参观者登上城楼后有登高眺望的观感,我们还特地联系了国家一级美术师王培堃绘制了柳州古城图,丰富登城墙的体验感。”


陈列馆内还保留有一条考古探沟

 正如陈列馆入口处的前言所写,历经风霜的一砖一石承载着光阴的故事。在一批批文物保护工作者20多年的接续努力下,古城墙以文物的形式“重生”,让600多年前柳州古城的灿烂文明为公众提供深厚的历史文化滋养。



“柳州1号”视频号今日关注↑↑↑
500年相思树下举行婚礼
来源/全媒体记者 宋美玲
编辑/叶宇 覃琪凇(见习)校对/刘慧 万心悦(见习) 审核/彭冰琳
本文为柳州日报社原创作品,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新闻爆料电话:18977221234;推广合作联系方式:13877213344(微信同号)

推荐阅读





赶紧约!柳州这片千亩花海正盛放!位置在这→


局地降温超10℃!两股冷空气来“接力”,柳州天气要凉凉?


这样的柳州,爱了爱了!!




“在看”我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