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班已成制度?!法院发布:《关于明确行政编干警周六正常上班打卡考勤的通知》

来源:法律人那些事综合

开篇引言



在这个内卷越来越严重的时代,法官的法定休息时间形同虚设,这不,某法院自2021年起,取消周六休息时间,取而代之的是全院加班!


内卷厉害,动辄就是大年三十开庭,晚上加班写判决等等,近日,某法院发布了《关于明确行政编干警周六正常上班打卡考勤的通知》,用制度形式把加班固定了······
通知要求:周六同正常上班要求一样,严格管理制度,正常打卡考勤。未正常上班的干警,按缺勤予以通报。其他人员周六上班,值得肯定,予以鼓励。


关于明确行政编干警周六正常上班打卡

考勤的通知

各部门:

为进一步提升审判执行质效,经院党组研究,决定自7月30日起,行政编干警每周六正常上班。期间,周六同正常上班要求一样,严格管理制度,正常打卡考勤。未正常上班的干警,按缺勤予以通报。其他人员周六上班,值得肯定,予以鼓励。干警若有特殊情况,周六不能正常上班,要提前履行正规程序,进行请销、假,并做好报备事宜。

政治部

2022年7月29日



一、加班成常态,累死成必然!


案件太多怎么办?加班!而且没有加班工资,似乎劳动法是不适用于法官的,所以法官在这方面没有保障!法院加班加点早已成为常态,美其名曰“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加班结案工作中”。很多法官天天对着电脑打判决书中午晚上加班,电话不断还要忙着联系当事人调解案情还要开庭,真心觉得法院把男的当牲口使,把女的当男的使。与此成对比的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总能听到某某法官加班猝死的消息,笔者曾经作为基层法院的一员,每每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扼腕叹息又内心五味杂陈。试想,如果有合理而健全的机制,保障这些优秀的法官在青壮年时期不是过劳死去,而是健康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运送正义,那么于国家、于人民、于家庭都将是莫大的幸事。案多人少的压力让法官的每根神经几乎永远都是紧绷着的。他们有来自社会的压力,稍有不慎将会遭到社会舆论的遣责;他们有来自当事人的压力,被冤枉、被攻击是家常便饭;他们有来自家庭的压力,经常加班加点,顾不上孩子而被爱人指责······

二、无节制地要求干部职工加班,与宪法、劳动法、公务员法的要求相悖。


无节制地要求干部职工“5+2 、白加黑”,不仅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悖,而且影响了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助长了形式主义。

表面上看,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导致过度劳累,是一些干部职工英年倒下的主因。事实上,一些单位工作安排不科学,甚至为片面追求“政绩”,无节制地给干部职工加压,要求或变相要求他们长时间加班加点,甚至以“领导都不休假”为由压减休假,更是深层次的原因。当下,一些地方和单位并未按劳动法、带薪休假等国家法规行事。有的地方提出“5+2、白加黑”,有的县市甚至提出“3516”工作法,即每天三小时吃饭、五小时睡觉、十六小时工作。而要求干部职工加班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的是为了“加快招商引资”,还有的是“转变工作方式、提振精神状态”。在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下,“疲劳战术”被当成经验,低效率的加班被视为作风,这不仅影响了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也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助长了形式主义。无节制地要求干部职工加班,与宪法、劳动法、公务员法的要求相悖。劳动法明文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提倡发扬无私奉献、夙夜在公的精神,但不能以牺牲干部职工身体为代价。要合理安排工作,引入现代化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保障干部职工的休息时间,保证他们有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精神为党和国家多作贡献。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队伍才会更有战斗力,才可以取得更好的工作业绩。除特殊情况外,各地方和单位应摒弃靠“5+2、白加黑”追求业绩的旧观念,把关爱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的政策落到实处,尤其应对那些在单位挑大梁的中青年业务骨干给予更多的关爱。病魔在公正的法官面前也不会绕道而行。我们只有自强自立,不要让病苦来侵蚀家中的顶梁柱。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工作忙的时候可以加班,但尽量不要熬夜,熬夜等于慢性自杀,会导致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症状。这种症状会影响工作的进度和协调性,人只有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才会发现,任何加班,任何压力,任何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可是大家都感觉死亡的威胁似乎离自己还很遥远。生活本来不容易,大家都很辛苦,领导辛苦,每天操劳单位方方面面的事情,起早贪黑。当事人辛苦,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绞尽脑汁。法官,更辛苦,周而复始的收案、开庭、结案。不求当事人感恩戴德,只求不对我们怒目相视。案件的压力,内心的压抑也没有地方释放,只是把苦涩默默的埋在心底。

三、过度加班十三宗罪,莫把加班当常态!


“年轻人,不要老熬夜。”习大大一句关心的话,曾让无数网友为之“哭诉”、点赞。最近,新华社、人民日报分别发文,剑指各地无节制加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熬夜加班已经成为多么普遍的现象。小编梳理出过度加班的十三个危害,希望法院领导看完之后一定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加班备勤,不要再把过度加班当常态!1、扰乱秩序
该下班时不下班,该吃饭时不吃饭,该上班时不上班,或者以加班名义迟到早退,打的是一场跟着一场的乱仗,会严重扰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2、降低效率
在机关工作可以发现,加班写出来的材料,错别字明显高于正常工作时的发生率,内容质量也相对较低。如果是长年累月加班,把加班当成习惯,原本正常上班也能完成的事情,往往也被拖到下班后再干,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有的是因为能力不足胜任不了岗位,平时又不注重提升能力素质。明明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却导致花费一天时间还没完成,这样日积月累,没完没了,造成恶性循环。一些真正富有效率的单位,大力倡导的不是“加班文化”,而是“准时下班文化”。

3、破坏关系
领导要求利用周末开会,下班后继续安排任务,大半夜赶工作进度,表面上看充满了一种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工作干劲”,其实下属却认为没有多少是真正要紧的事,非得这样没日没夜“兴师动众”,自然破坏了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关系。
4、带偏导向
有的单位把加班看成工作敬业的表现,致使很多机关干部没事就是熬也要熬到后半夜,为的就是增加与领导互动的频率、提升在领导心中的形象。长此以往,单位在对待加班上必定形成错误的工作导向。久而久之,即使实际不需要加班,也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习惯,产生各种被加班、陪加班。如果都这么熬时间,能力强的人往往被能力低的人“熬”走了。
5、疲沓作风
到了下班时间,领导还没走,你敢走吗?同事还在工作,你好意思先下班吗?如果比其他人下班早,会不会显得工作态度不积极?于是乎,有的机关干部秉承“白天有事悠着点、晚上加班一两点”的工作态度,遇到工作先放放,等到晚上再加班,长此下去,必定导致自我要求放松,工作作风疲沓。
6、损害健康如果整日超负荷运转,甚至过度透支健康,总有一天会付出沉痛的代价。《欧洲心脏》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加班超过3小时的人,其心脏出现严重问题的风险要比准时下班者高60%,心脏病、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不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压力大、任务重、经常加班的中青年人士也成了高危人群。
7、影响感情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加班的时间多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就不够了,必然尽不到孝敬老人的义务,履行不好为人丈夫、为人妻子、为人家长的责任,淡漠了亲情,疏远了朋友,严重者甚至会激化家庭矛盾。8、拉低收入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加班费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劳动法下的概念,所以对于党政军系统这种不适用与劳动法的人群,自然也无缘加班费。不仅无缘加班费,由于加班错过班车,还要打车回家;由于加班需要宵夜,还要个人购餐。无形中造成越是加班,收入越少的现象。
9、增加压力加班加点一般是因为工作比较着急,时间紧、任务重。在这样的氛围下,无形中会增加人的压力,这样就会影响新陈代谢,导致忧郁、焦虑或失眠。
10、阻碍创新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一词排在第一位。在创新成为最大生产力的今天,人作为创新的主体,不该再被当做另一种机器看待。试想,一个连正常工作都应付不过来的人,一个连陪家人都没时间的人,怎么可能有心思搞创新呢?领导不要苦恼没有创新型人才,先要看看工作秩序正规与否。

11、干扰基层机关是基层的机关。机关经常加班加点,基层料无完全休息的机会。很多时候,会导致基层忙乱。
12、涣散人心经常高负荷加班加点,拖着疲惫的身心过度加班,经常被家人念叨着何时才能回家,会逐渐耗散对工作的激情和对单位的感情,不利于长久发展建设。
13、心理失衡并非所有的加班都能生产价值。很多时候,虽然加班好几天,成果出来了,但是最后用不上,做了无用功。相反,有的人虽然不加班,轻轻松松把工作干好了,而且还很出色。明智的领导都会奖励重用后者。加班的人却没有不加班的人捞到的好处多,很多时候会产生一些牢骚甚至嫉妒,这又会给领导带来新的烦恼。
过度加班伤害的远远不止是个人,更是单位转型升级潜力,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内在有激情,但是还要从容不迫。”习大大的话,你听懂了吗?

最后

“致敬每一个加班的法院人!”


往期回顾

法律人那些事法律控的自媒体关注 “阅读原文”进入法律人商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