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底线》中被网暴的宋羽霏法官、二审改判的“辱母案”,看舆论与司法的关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三十重启 Author 木棉雪

来源:三十重启;作者:木棉雪

开篇引言



随着法院题材影视剧《底线》的热播,可以看到舆论与司法的互动一直在电视剧中贯穿始终。


从第一集开始的“辱母案”、“女主播猝死案”到后续的“货拉拉司机案”、“弑母案”等都可以看到舆论与司法如影随形。
剧中的“辱母案”宣判后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主审法官宋羽霏在判决后遭受了网暴。

这些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案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与舆论也正如《底线》所展示的那样。
以至于网络上有一种痛心疾首的声音:舆论干涉了司法、舆论绑架了司法。
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眼中的舆论与司法。

一、舆论是否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


媒体对案件的正常报道、群众在网络上对案件进行讨论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案件产生影响,但这绝不是干涉或者绑架。
媒体对影响重大的案件跟踪报道,群众参与案件的讨论,是群众行使知情权、监督权的一种方式,在很多时候这是必要的。
我们不必苛求每一个关心案件的群众都懂法,但是应当清楚群众对案件的关心和讨论正体现了群众心中的价值取向和最朴实的正义观。
从很多案件都可以看出,司法对社会价值观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我始终认为,群众的朴素正义观就体现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司法机关应该正视舆论,正确地处理司法机关与舆论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


二、媒体的报道需要规范吗?


事实上,我国早就有相关法律法规对新闻报道及其记者进行规范,如:《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等。
无论是媒体还是自媒体,在报道中应该遵守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新闻原则和职业道德,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和角度对案件进行理智的报道,不做失实的报道,不要做主观臆想和猜测,更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故意隐瞒事实真相,选择性地报道。
一方面,新闻报道除了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以外,还要接受党在大政方针上的领导,遵守相应的新闻纪律;
另一方面,国家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应该完善,相关的监管与措施也不能缺失,如果某些失实报道带来严重的损害后果(比如导致个人信息严重泄露,被报道人因为新闻报道自杀等等严重后果),应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媒体在报道案件的时候,尤其是阶段性的报道,受制于客观条件(因为媒体毕竟不是侦查机关、审判机关)的限制,对案件的报道,必然不可能还原全部事实,也不可能做到与司法机关查明的事实一模一样。
但至少媒体不能做失实的,甚至带有强烈个人主观色彩的报道。
如果说,法院已经判决甚至是终审判决的情况下,媒体对案件再进行报道,应当尊重司法。

三、舆论对司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更多的是比较正面的影响。
从各种舆情事件的处理中,可以看出,国家机关的处理是秉承公开、透明、正面回应这种大的方向,保证群众的知情权的同时也形成良性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群众对国家机关的信任。
一方面是我们国内的网友文化素质的提高,也经历了很多"反转"事件,更加的理智客观了,不会轻易偏信报道;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机关对公众舆情的重视程度和应对能力的提高,通报更加及时、完备,保证了大家的知情权,也让群众更加信任国家机关。


四、如何把握舆论与司法的平衡?


舆论对司法的影响是把双刃剑,你无法保证它永远是正面的。
什么时候正,这个没有人能说得清。
舆论的监督是必要的,但是舆论有一个热度,法官更需要保持冷静。
无论怎么样,法官都应当看得长远一点。
司法会关注到舆情并在法律范围内对案子综合考量,比如对犯罪的原因进行考虑,对被害人过错的考虑,犯罪的目的、动机,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等进行考量。
其实,法官对上述酌情从轻、法定从轻的量刑情节的考量本就是一直在依法进行的,并非只是舆情关注下产生的结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因为司法注意到了舆情,就影响了司法公正,这对于法官而言,更多的是依法审判的问题。
当然,如何在舆情之中公正司法,这就真正考验一个法官的司法水平。
所以,法官不仅仅是熟悉法律法规就可以了,法官还应当具备相当的智慧才能平衡“天理、国法、人情”,处理好案子。
舆情、舆论,向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网友围观的尺度在哪里?


舆论监督,本身就是人民监督的一种,这就涉及舆论关注"度"的问题。
舆论监督,但是不能舆论审判。
司法接受舆论监督,但是不代表可以网暴,更不应该进行人肉搜索、人身攻击。
舆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司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
《底线》中,在“辱母案”上诉后,领导看到网络舆论时说了一句话“有新的鱼儿来到了鱼塘”,“不改判对什么人是最好的呢”?
电视剧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当年现实案件的审理过程亦是如此。
未观全貌,在来势汹汹的舆情中,不仅仅是司法,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应当保持理智与冷静,谨言慎行,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网络上看到的言论不一定是真正的“舆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舆论也一样,反转的那一刻,反噬终将令制造并利用“舆论”为自己谋利的人自食恶果。


往期回顾

法律人那些事法律控的自媒体关注 “阅读原文”进入法律人书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