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往期回顾
开篇引言
注:本文成文于2014年,放之于今天司法改革后数年,文章中提及的这些问题,改观了吗?
引言:——“当我看着这个世界时,我是悲观主义者;当我审视这世界的人们时,我是乐观主义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司法改革浩浩荡荡地拉开了帷幕,从此,学界便以层出不穷的观点引领与鼓动,法院也随之变幻不同的面孔去迎合与回应,但本质的决策与推进仍然包裹着重重迷雾,将来一直未能呈现清晰的图景。然而多年来,法院无论是斗志昂扬还是驻足观望,是忙于创新还是疲于试错,我们的法官总是默默地荣辱与共,他们从未中止辛勤的审理与裁判,并且低调地甚至是被曲解地努力完成着本身的成长与进步,这无需笼统的解说,只需信手捻来一位法官二十年前后的裁判文书进行比较,这种成长与进步便会呼之欲出。今天,当我们逐渐将关注的目光转移到法官身上,认识到他们才是司法的绝对主体,才是改革的根本动力,须知此中基奠了多少隐忍与坚持。2013年徐州市两级法院570名战役在审执一线的法官,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45442件,审执结案件121539件,其中,482名基层法官受理案件130884件,审执结案件115610件。2014年,法官们未及休息片刻,案件即以倍加凶猛的来势接踵而至。面对空前的案件压力和不可思议的数字,虽然社会公众从未中止过对司法质量的担忧,但稍稍知情的业内人士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法官的艰苦与付出。江苏法院进行的案件饱和度调研,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观察契机,结合问卷与访谈等其他调研方式,本文将尝试展现徐州市法官的工作与生活形状,讨论在可能的变构下引导法官个体行为与目标向独立、公正、高效的司法追求有限靠近的基本路径。(注:本文成稿于2014年上半年,文中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
全市法官队伍现状
截至2014年初,我市共有法官1011名,其中35岁及以下法官193名,36-45岁法官306名,46-55岁法官418名,56岁及以上法官94名;院庭领导427名,审讯员443名,助理审讯员160名。历经小农与计划经济社会向古代工商社会转型时期的洗礼,为满足不断更新的社会结构与交往习气对司法服务的迫切需求,这支法官队伍不断完成着本身数量、结构、层次和理念的更新晋级。目前,它拥有全市公务零碎最强的专业人才配备,一切一线法官几乎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包括2名博士研讨生和105名硕士研讨生;近三年来,这支队伍中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记功达26次,集体记功达19次,涌现出全国模范法官蔡裕华、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李后龙、全国政法系统办案标兵周洪生、全国政法系统先进个人邵明芹、赵茹,江苏最美法官陈巍、江苏优秀法官李娟,打造出铜山法院、新沂法院等全国优秀法院和示范单位。
伴随着公众程序和规则认识的清醒,法院功能悄然变化,以法官职业化为中心的改革再次抬升了法官的选任标准,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初任法官培训、见习期轮岗锻炼等挑选机制进一步精选和历练了我市法官的理论程度和理论能力,确保了一线岗位的专业化、精英化。正是这样优秀的法律人构成了我市法官队伍的主体,他们经受信仰的磨砺,对于职业有着本人的执着与憧憬,对于理想有着本人的选择与评价;他们单纯,对于规则有着孩子般的坚持,任何妥协与不公都是难以忍耐的冤枉和伤痛;他们英勇,许多人仍保持着最后的棱角与锐气,并敢于在判决中应战权威与权力;他们理性,对传统与变革一直敏锐的观察,对理想与世俗保持冷静的考虑。当然,抛开职业伦理的约束,回归普通人性,他们也会犹疑、也会怯懦、也会抱怨、也会冷漠,但每一次正义得到伸张,每一次真理得到捍卫,他们仍旧难掩心潮澎湃,仍旧庆幸彼此的坚持。相伴至今,他们似乎走到了案如潮涌、无法负荷的绝境,也似乎迎来了新一轮改革的曙光,他们有人折返而回,也有人坐等云起,有人环顾徘徊,也有人义无反顾……
工作:没有尽头的过劳年代
生活:安稳但没有质量的降格时代
——“安稳意味着平庸,平庸意味着得到了可能性,我只是无颜面对得到可能性的人生而已。”
一、法官支出既患寡又患不均
对于法官支出之低已有公论,较之于超负荷的工作量,每月三、四千元的实发工资让许多法官辛酸自讽道:“操着卖白粉的心,拿着卖白菜的钱。”自2008年实行“阳光工资”改革以来,法官工资几乎没有大的变动,随着政策变迁,许多法院原先存在的少许福利也根本取消,法官支出不升反降。与此绝对应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逐年下跌,主副食品、部分生活用品的价格指数屡屡打破通胀警戒线,房价更呈几何形数倍增长,这意味着本来不高的支出还在急剧缩水,生活质量逐年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法官绝望之下只好选择出走,而在出走法官中经济压力较大的男性年轻法官又占绝大多数,即便是仍然坚守岗位的法官,也表示“时有或有常有”跳槽转行的念头。婚恋、住房、生子、育儿、父母奉养,子女进修,一道道人生关口无情的应战着他们的荷包,年轻法官被迫“啃老”,中老年法官则应对乏术。
与此同时地区与行业间的支出悬殊则愈加剧了法官们的心思落差。在调查中,法官们无一例外地表示对目前的支出情况不满意,超过80%的法官认为目前的支出尚不足以反映本人一半的能力和业绩。一样是法官,经济发达地区的法官支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数倍;一样是公务员,法官支出也比政府、人大、税务的少了一大截;而与律师、医生等专业人员以及银行、电网等国有企业相比,更是难以望其项背。这种支出上的对比带来的“打击”在法官的工作和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让法官们常常倍感丢失,幸福指数亦随之跌落。
二、工作压力大致使法官身心健康受损
审判与执行工作要求程序严谨,行为规范,每个环节都考验着法官的细心与智慧,精神必须保持高度的紧张。一线法官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处于高压形状的同时,体力也经常严重透支。加之近年来涉诉信访压力激增,突发性、暴力性、群体性事情时有发生,对法官人身安全产生要挟的同时,更令其时常感到如临深渊、如屡薄冰。重压之下,法官的身心健康情况堪忧:安徽凤阳法院赵家忠、湖南安乡法院彭顺安、广东英德法院梁建平、上海高院邹碧华,法官过劳猝死的凶讯时有传来,而一些法官由于难以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患上精神疾病。调查中,几乎一切的法官对本人的身心健康情况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担心,一些法官曾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强迫症、焦虑症的症状。民一庭小Z法官表示:每一次向当事人送达文书时,本人总要核对两三遍,即便如此,文书装入信封后,她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担心,有好几次,信封曾经封好送交收发室,她非要追回来拆开检查一遍才算放心。渐渐的,这种神经质开始影响到本人的生活,出门总要检查好几遍门窗,时常担心本人是不是遗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有意中犯了点小错总是担心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庭里好几位年轻法官也都或多或少出现了相反的症状。C法官从事民事审判工作近十年,七十年代末出生的他经常被误认为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今年的体检,他的体检结论写了满满两页纸,被诊断出七项目标不合格,并确诊患有五种疾病,而这种景象在法官中已不在多数。此外,颈椎病、干眼症、咽炎、心脑疾病也经常折磨着许多法官,这与他们长工夫在电脑前工作、工作强度高、精神紧张、情绪压制等工作要素不有关系。
三、境遇落差加大,法官深感边缘化危机
由于历史缘由以及职级缺位递补制度和晋级名额比例的限制,行政职级不能与法官年资、能力、贡献等相婚配的景象较为普遍,而在非领导职务的法官中,这一成绩则更为突出。在本人的社交圈中,法官们经常遭遇职级和经济待遇的残酷对比。小D从政法院校毕业曾经十年了,在校时他曾任先生会主席。先生会里的两个副主席,一个毕业后进了某市团委,如今曾经是部门正职,去年他的孩子用单位分配的名额进了全市最好的小学;另一个副主席毕业后没考上公务员,去了某证券公司,如今升作执行总监。而小D,八年前被任命为助审员,到如今,他还是一个助审员,为了最后的理想,他“白加黑”、“五加二”的忙碌着,连谈恋爱的工夫都没有,四年前,经人引见好不容易处理了个人成绩,结婚时房子还是在父母的资助下贷款买的。他们曾经是同窗和亲友中的佼佼者,曾经因能够成为一名法官而感到无上荣光,而如今,他们不愿去面对在讲述本人经历和待遇时朋友们质疑、惊讶甚至同情的目光,许多法官因此变成了“鸵鸟”,淡出本人的同窗、朋友圈。
四、职业经历加剧法官生活中的负面情绪
由于工作需求,法官长期接触社会阴暗的一面,容易产生心思错觉,放大本人的负面感知:见过了太多夫妻离异,很难再置信爱情的坚贞;目睹了太多的亲人反目,很难再置信亲情的隽永;经历了太多朋友之间的因利忘义,很难再置信友谊的挚诚;洞悉了太多的人性丑恶,很难再置信生活的美好。浸染在一个充满负能量的环境中,一些法官逐渐变得寡言、易怒、焦虑、急躁、多疑,有的法官将这种负面情绪带到生活中,发泄在家人身上,极大的影响了家庭的和睦。刑庭的T法官每天早晨八九点钟才离开法院,休息日也经常待在法院里,除了必须加班的缘由外,T法官表示有时晚回家是其刻意为之,由于除了开庭就是接电话,抱怨声、哭诉声、非难声,脑子里久久萦绕着各种嘈杂,一天上去曾经濒临崩溃,然而回到家中难免听到小孩哭闹、老婆唠叨,很怕控制不了本人的情绪。虽然也担心长期晚回家会淡漠亲情,但他最大的享用就是一个人安静地待着,不想见到任何人。
五、法官在利益漩涡中面临角色挣扎
法官职业虽然被赋予了崇高而圣洁的定义,但作为一个社会人,法官异样有着本人的世俗愿望。如果说钱欲、权欲面前横亘着贪腐这条法官不能触碰的底线,该当坚决谴责和抵制,那么做儿女的为年迈的父母寻求一些医疗上的便利,做父母的为儿女的退学就业争取一点机会上的优待,能否由于天分使然而被谅解呢?法官承办的每一个案件,都是一个利益的漩涡,在为包括企业、医院、学校、机关、银行、保险公司、商人、官员等等在内的当事人厘清利益关系的过程中,法官经常面临普通人难以抵御的诱惑,挣扎在各种社会角色的需求之间,从不为之心动,那是一种不真实的标榜。须知那些在人情关系面前能够秉持仁慈和公正的法官,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关于法官不犯错就应该晋升的主张又是多么的合情合理。
检讨:机制偏差对法官的忽视与约束
一、工资晋升机制违犯法官职业性质和规律
目前决定法官支出高低的关键性要素是法官的行政职位和行政级别,而《法官法》中明文规定的法官等级的晋升,几乎不能为法官的支出带来任何改善。与其他党政机关单位相比,法院的职级晋升机会较少,速度较慢,这不只导致了法官中低级别、低支出占较大比例,也加剧了法官之间的支出差距,在一个法院里,最高支出与最低支出每年能够相差几万元,在经济发达地区甚至相差十几万元,在这种情况下,职级和待遇成绩曾经成为许多法官最大的心病。可成绩是,法官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法官的成长是一个积累经验和智慧的历程,注重思想的敏捷与判断的精确,不是一个提升行政管理能力的过程,更不是一个追逐权力的过程。将法官的支出与行政职级挂钩,从经济基础上背离了法官职业的性质和规律,催化了法官对权力的上进心,弱化了法官对专业的耐心和追求。
二、层级定案机制漠视法官独立质量的塑造
虽然审讯独立对于法院内部而言并非意味着简单剥离院、庭领导对个案的参与,实践下行政权力对审讯运转的干涉在法院内部加强监督的情况下曾经逐渐势弱,然而这种完全按照行政层级对案件进行决策的机制,其运转效果的好坏过分依赖院、庭领导的个人能力和业务程度。更严重的是,这种运作使得法官对案件的判断不能决定裁判结果,长此以往势必消解法官正确认定理想和适用法律的责任心和耐心,并逐渐对领导的判断力产生依赖,对风险和责任的承担产生畏惧和抵触,最终丧失审讯独立的自信和能力。某法院作为审讯权运转机制改革的试点法院,在让全院四十余名普通法官对独任审理时的文书签发权进行选择时,仅有三名法官选择本人独立签发裁判文书,这固然与其他应予配套改革的机制尚未提供明确的保障不有关系,但层级定案机制对法官独立质量培养的长期漠视则是其中更深层的缘由。
三、量化考核评价机制掩盖法官的个体努力
繁冗复杂的绩效考核体系已被广为诟病,各地法院业已普遍认识到科学设置符合法官职业特点和规律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对于激励法官积极性和提升审讯质效的重要性。然而就目前的动向看来,对法官简单以办案数量、平均审限、调解率等目标量化考核的传统没有改变。在这种考核机制下,法官职业的创造性、对于案件考虑所投入精力的隐蔽性、案件效果表现的延时性等要素没有得到考虑,法官个体在审讯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没有得到充分表现。求细有限制,用心无尽头,异样办理一个案件,点到为止的法官也许很快就能结束,而力求精进的法官也许在临睡前还在进行着有关案件的考虑,这种隐蔽的努力是一个法官成长过程不可或缺的,是该当被肯定和鼓励的,但缺乏个人纵向比较的现行考核机制对于这种努力可谓视而不见。此外,还有法官的司法礼仪、沟通能力、处理能力等,这些重要的素质在急功近利的考评体系中均未得到表现。只拿案件数量和未必能经得起工夫琢磨的案件质量标准作为评价根据,认为只要这些才是真实的,这是对创造性、智力性工作的曲解,有形中放任了一些法官自我要求的降低。
四、法院文明建设忽视法官主体地位和职业需求
法官是法院文明建设的主体,只要法官积极参与,文明建设才能取得实效。然而目前法院文明建设的载体普遍走下层路线,不注重发挥法官的主体作用,不注重贴近法官的职业需求。文明活动往往成为多数领导和先进的舞台,缺乏与普通法官的互动,只把法官当做看客,故而“上热下冷”的景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不只不能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传递共感,反而越发的淡漠法官的主体认识,甚至引发他们的抵触情绪。
五、司法政务管理职能的扩张挤占法官合理资源
近年来法院为应对转型期社会的司法需求,开展了一些具有创新和探求意义的理论,其中不乏一些有益的尝试,但同时形成法院角色的混淆致使在本职与社会职责、政治职责之间分不清重点。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政务管理职能的不断扩张不只需求挤占本来属于审讯工作的资源,包括各种物质条件和辅助人员的配备,法官有限的精力和工夫也会被多余的会议、活动所侵占,由此逐渐淡漠了法官与审讯工作在法院工作中的核心肠位,对法官的职业决心和追求带来负面影响。
寻路:解放法官司法能力的机制重构
一、全面尊重和落实法官主体地位
法官地位的提升这一司法改革的迫切诉求,在不可能依赖体制和环境加速度全方位变革予以迎合的情况下,法院需求在现有条件下,从内部管理动手,进一步凸显法官的主体地位。这意味着要在内部树立正确的改革理念,一些部门和领导要从管理者的姿态转换为服务者的姿态,要甘心让渡原有的部分权力。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工程,远不是出台若干个大而化之的制度和方案便可以有所改观的,为了抵制原无机制的惯性和张力,需求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落实到改革措施的每一处细节,包括如何保障法院资源优先满足法官需求,如何保障审讯资源集中配置业务部门,如何在法官及其辅助人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工,如何设置审讯权运转的环节以消弭法官的裁判顾虑,如何正确引导申诉信访以减轻法官的工作负担,如何及时制裁违法涉诉信访行为以强化法官的履职保障,如何提供培训机会、设置培训内容以满足法官进修的需求,如何安排法官的休假涵养以关爱法官的身心健康,如何宣传法官笼统以加强法官的职业尊荣感,如何提升决策的民主程度以保障法官的话语权等等。
二、强化司法政务监督,严重事项法官参与评议、决策
法官主体地位的确定,要求司法行政工作从权力理念向职责理念,从管理理念向服务理念的根本转变,然而长期以来,无论司法行政工作质量的好坏,决策的对错,法官都只能被动的接受,没有评价监督权,更没有影响决策的话语权。赋予法官一定的监督权和对于与审讯工作和法官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参与评议、决策的权利,有利于促进法院资源的优化配置,限制司法行政对司法审讯的不当干扰。
三、弱化行政职级待遇差距,建立以法官等级为次要参照系的支出体系
《法官法》颁布后,各级法院普遍实施了法官等级的评定制度,以学历和资历为评定基础的法官等级与行政职务和行政级别相比,更能表现司法需求的客观规律和法官职业的特殊性。建立绝对独立的法官待遇体系,逐渐将法官待遇与法官等级并轨,拉开等级待遇差距,加强以年功、业绩等要素为评定基础的法官等级的激励功能,不只符合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导向,更有利于处理职级缺位递补制度导致的“僧多粥少”困境,从根本上保障法官待遇的对等性和公平性。
四、因人施评、有评无类,建立法官个人业绩档案
不合理的考核目标曾给法官带来严重的负担和困扰,致使如今法官们往往谈“考核”而变色。然而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只是提升法院管理程度所必要的,更是法官获得职业成就感和构建法官激励机制所不可或缺的。要恢复法官对考评体系的决心,就要一方面追求考评的针对性,做到因人施评,即在一致的基础目标之上,进一步考虑法官的个体差别和需求,加强个人纵向比较和动态管理,增设法官个人业绩档案,对法官的表达、沟通、理解、应对、考虑、学习等专业能力进行主客观评价,全面传递有利于审讯独立、专业、公正、高效的积极信息;另一方面要保障考评的公平公正,做到有评无类,应制定一致的考评准绳,选举专门的机构实施考评,无论行政职级的高低,办案法官一概参加考评,考评程序应公开透明,并赋予法官对考评结果提出异议、进行申辩的权利。
五、树立表现法官职业特性的用人导向,推进选用信息公开化
法官的职业化和司法的专业化必须得到用人机制的保障和推进,法官的职业特性要求以公正独立的司法质量、娴熟理性的审讯能力、深沉扎实的理论功底作为推选权威的标准,这也是符合法官职业追求的用人导向。这不只要求法院充分利用科学考评的结果,在选人用人前获取充分的个体信息,更要求在选用过程中不断推进信息公开,对选用或弃用结果予以充分阐明,以保障普通法官对选用过程的监督权、参与权。
六、强化院庭领导在审讯领域的示范引导作用
审讯工作是法院工作的第一要务,作为法院的院庭领导,在法律素养和审讯能力方面该当成为普通法官的表率,应经过积极参与合议庭审理、亲身承办案件来发挥本人的作用和能力,强化其在审讯领域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这有利于推进法官职业化进程,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审讯资源,缓解案件压力。更重要的是院庭领导亲历审讯,不再仅仅依托听汇报、看文书、开会研讨等方式发现审讯理论中出现的新成绩,能够使其决策更具压服力和科学性,愈加符合审讯工作和法官成长的实践需求。
七、法院文明活动注重提升法官参与度
为进一步凸显法官的主体地位,法院文明活动应围绕法官工作和生活需求,进一步提升法官参与的积极性。其中职业伦理教育可以侧重选取普通法官的正面素材,以身边的典型强化法官全体的使命感、责任感;业务建设类活动应添加普通法官的学习进修机会,促进不同级别法院之间、不同业务部门之间、资深法官与初任法官之间的专业交流;文体类活动方面可根据法官需求提供专门的休息、锻炼、阅读场所,定期组织文娱活动,缓解法官工作压力,培养法官高雅情趣和向上、向善、向美的品格。
八、改善管理方式,注重对法官的人文关怀
改善法院的管理方式,让法官感觉被尊重、被关怀,让法官能够从容、自在地表达本人的观点和志愿,才能令其心境愉悦的投身审讯工作,提升司法服务的质量。为此,一方面,应精简管理零碎,完成管理扁平化,减少冗杂的管理体制形成的过多不可调和的对立面,减少法官激励的负能量;另一方面,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应注重与法官交流,擅长利用网络平台了解法官的真实志愿和想法,与审讯工作和法官利益密切相关的制度、政策应广泛征求法官意见,在法官遭遇工作和生活困难时,及时提供可能的协助,努力营建法官对法院的归属感。
结语
从应然到实然,归还法官应有的主体地位,首先取决于法院怎样对待本人的法官。诚然,改革需求对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诸多要素的综合考量,但对于法院而言,曾经不乏零碎性的一孔之见,等待的也许只是时代背景下一个个“舍我其谁”的英雄而已。而我们的法官,也许曾经习气了每隔几年高涨一次的改革热情,习气了对“顶层design”和内部支持的苦苦等待,习气了因牵一发动全身而一发不牵,习气了一些理论最终沙盘推演纸上谈兵,即便如此,他们仍然翘首以盼能够成为真正的法官,仍然蓄势待发等待你的振臂高呼,他们坚信改革的大势已无可逆转,社会的进步终将扫清法治前程中的一切妨碍!
来源:“徐州审讯”“法佑中原”;作者:徐州市法官协会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