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往期回顾
近两年,法官辞职真仿佛成潮了,而且大都与司改挂在一起。
但我个人认为,司改不是法官辞职的内在原因,而且仔细观察也会发现,法官辞职多在经济发达地区。
北京法院系统的法官,一年收入不到20万,每年办案500件左右,一年中一半的时间在加班,付出和收入严重不成比例。
年轻法官单位解决不了住房,还得自己租房子,谈个恋爱吧,一是时间不够,再就是囊中羞涩。
要是家里父母不能支持在北京买房交首付,这一辈子就要被房事牢牢套住了。
我一北京法官朋友,妻子亦在政府部门,生了二胎后,经济拮据,生活压力太大,无奈之下只好辞职了。
法官本来应该是个有尊严的职业,基本生活尚不能保,谈何体面的生活,谈什么法官职业尊严。
是故,北京法院系统每年多名年轻骨干法官辞职,不足为奇。
外界眼里,也许法官是个好职业,行内人士都清楚,这基本上近似鸡肋,甚至鸡肋都不是。
君不见,北京数家法院设置的各种辞职障碍么?
记得毕业时导师对我说过的话,不管理想是什么,工作了就先得把自己的生活安顿好,把家人的生活安顿好。
如果基本的生活都不能安排好,理想就只是肥皂泡。
在深切体验工作强度与收入巨大反差之后,我从一线城市调回了内地的家乡,刚开始半年,感觉像休了个长假,新单位案件少,工作量也就是原来的五分之一。
内地三线小城,步行上班,父母做好了饭,中午都可以回家吃,然后睡个午觉,亲朋好友约个饭,一边点菜一边电话都能赶上。
可时间稍长,内心感觉却越来越惶恐。
一是人一旦闲下来,反而越来越颓废。
人总是这样,站着时想坐下来,坐下来又想躺下来,而躺下来呢,也就不想起来了。
原计划空闲下来要看的书、要做的事也都搁下了。
慢慢察觉到周围人的想法与原来一线城市朋友圈的想法差距甚大:业余时间多,休闲时间大都打牌喝酒去了,工作上的事应付应付也就行了。
律师的业务水准是由法官决定的,法官的业务水准是由领导决定的。
一个地方的法院领导如果不能以业务能力来评价法官,法官自然不需要以提升业务能力作为自己工作成功的标准。
如果办案法官不钻研业务,律师的法律观点必然难以得到法官的重视。
如此循环,导致司法生态的恶化。
跟一线城市同学一对比,感觉自己每天都在退步,与自己当初的设想相去甚远。
在经历了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司法生态后,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差距。
也许有人是因为没有职业尊荣感而离开,但现状是,体制内的法官、检察官是目前法律职业中尊荣感最强的。
之所以觉得法官职业尊严感不强,是因为这个职业本来应该有崇高的地位,但现实中却不能给予,有些地方甚至降低到服务业的水准。
法官尚且没有尊严,何况其他法律工作者。
再说大一点,在国内有几个有职业尊荣的工作?
也有人是因为收入太低而离开,法官这个职业,别奢望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基本上只能维持生活了。
也许,法官本就是个世俗的职业,只是妄加了许多梦想。
个人觉得,目前的司改能让法官独立办案也是一种进步,能不能进员额其实不是事,是事的是法官待遇能不能提高。
本人辞职与司改无关。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