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密义浅释【多识仁波切】
来源:中国噶举中心( ID: chinakagyu)
何为成熟/就是比昨天
更能承受卑贱/更能承受委屈
第一节 概述
“般若波罗蜜多”是梵文的音译。
“般若”的正确读音是Braja(班甲)或Brania(班呢阿),意思是“智慧”。
“波罗蜜多”的读音是Ba(吧)Ra(日阿)Mu(木)da(达),意思是“到达彼岸”。
“心”梵文为Shi da Ya(诗大哑),意为“精髓”。
“经”是“总纲”的意思,原文无此字,是译师加的。
佛经中的音译汉字都是按唐朝以的读音译的,和现代汉字的读音相差很远。如“佛陀”应读“布达”,“陀弥陀佛”应读“啊木儿,旦吧”,“弥勒”应读“弥赤”,“释迦”应读“释嘎”等。
一般的名称读音不准倒没有多大的关系,但真言密咒的关键是发音。密部中说:“密咒若发音不准,不但没有效果,还有副作用。”这一点学佛的人绝不能忽视。
什么叫做“彼岸”?什么叫做“彼岸智慧”呢?
“彼岸”是与世俗此岸相对的超世佛地。
“彼岸智慧”就是指“超世佛慧”。
“到达彼岸智慧”有两重意思:
一是这种智慧正见使人超脱轮回,到达佛地,在这个意义上称“道波罗”,即道路和桥梁之意;
二是到达佛地才会有圆满的智慧正见,在这个意义上称“果波罗”,也称遍知佛慧。
要懂得什么叫:“佛慧”,首先要懂得什么叫“佛”。
“佛陀”二字的原义是“觉醒、悟真”。“觉醒”就是从愚昧无知的沉睡中觉醒,“悟真”就是悟得一切事物的真相。
佛家认为在六道中循环流转、生生灭灭的芸芸众生受不尽无穷无尽的苦,其根本原因是愚昧无知,自讨苦吃。
从苦海中无法自拔的最根本原因是自身的“我执”。
“我执”的“我”并非您我的“我”,而是指虚构的“自性”。
月称大师说:“我”是指事物的不依赖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自性”。
任何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互相联系,互相联结,相互依赖的因缘结合物,没有一个和其他事物毫无关系的自性物体,因此说:“人无我,法无我。”
“法”有十种意思,“法无我”的“法”指的是“事物”和“存在”。“我执”的“执”义同“持”,即“持有自性见解”。
世界上的事情就像电影屏幕上出现的人物景象一样,是光电声音和图像等众因素组合,在观众的视觉上形成的一种虚假的景象。由于人们视觉上的原因,许多静止的图像在屏幕上连在一起,动了起来,仿佛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一样,在观众的心目中也同样能引起感情的波澜,产生爱憎、恐惧等心理活动。
如果看电影想到那完全是假的,人并非真人,杀人并非真杀,流血也并非真的流血,心情就会平静得多。
“人”我执和“法”我执就像看电影时,把屏幕上的人物事件当做真人真事,因而产生爱僧、苦恼、烦闷一样。在佛经中常常以“镜中花”、“水中月”比喻此事,就是这个意思。
用波罗正见破除虚构的自我和虚构的物性,就能消除因此而产生的爱恨、偏执等一系列造恶业、吃苦受难的罪恶根源,人的本性、品德、能力、见解、智慧都会得到质变性的飞跃升华。
这种思想品德和智慧能力达到高度完善、无与伦比的境界便称作“佛”。
“波罗智”是佛法中的根本大法,称作脱苦成佛的“不二法门”和“众佛之母”。
寂天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佛说八万四千法,
法法都为得正见。
佛祖一生三转法轮,宗旨始终是围绕波罗的深广展开的。“深”指波罗的深邃哲理,“广”指以大慈大悲为核心的施舍、戒行、修持等利众善行。
在佛经中专讲般若波罗蜜多的经典有《般若十万颂》、《般若二万五千颂》、《般若一万八千颂》、《般若一万颂》、《般若八千颂》、《般若七百颂》、《般若五百颂》、《般若三百颂》---《金刚经》、《般若总汇》、《般若心经》(详略二种)、《般若一字经》(“一颂”等于字数相等的四句段)等。
其中《心经》可以说是般若义理的浓缩精华。
般若内涵丰富,深邃难懂,其中很多内容不能直接从经典的字面上去理解,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要想真正读懂般若经典,;首先必须掌握龙树、无著二祖的正确的解经方法。
佛祖圆寂后400年之际,龙树菩萨根据《无尽智慧所说经》分经文为真谛了义和不了义,从深义般若的角度阐发般若妙理,著中观《六论》,开辟了中观之道。
佛圆寂后900年之际,无著菩萨得到了弥勒亲传的《般若密义现观庄严论》等弥勒《五论》,根据《解深密经》分经文为可以按字面意思理解的“了义”和不能直接从字面意思理解的“不了义”,著归结经义的《五地》、《二摄》七论,其弟世亲著经疏《八论》开创唯识之学,以《般若密义现观庄严论》为般若经义的总纲,从广义般若的角度阐发了般若妙理。
从此以后,在般若经义的解释方面有了中观、唯识两派。在印度世亲以下以《般若现观庄严论》为总纲解释般若经的共有二十一家,其著作称《二十一庄严疏》。
在汉地佛教中,以龙树中观之理解经的有天台宗智大师和三论宗吉藏大师。以唯识之理解经的有玄奘大师一派。这两派在般若经义的理解上有很大的差别。
在藏地佛教中般若经典和各家论疏的翻译工作始于中唐时期,但般若作为大乘佛法的基础之学,建立学制,展开研究辩论,始于11世纪的俄大译师。
到宗喀巴大师时期般若学发展到了新的高峰。宗喀巴大师继承发扬龙树、月称的中观论,精研《二十一疏》,吸收众长,写出了著名的《分别了义不了义论》和《根本智慧大疏》、《入中观论疏》、《般若密义通解金珠鬘论》、大小《菩提道次第论》和由大弟子贾曹杰记录的讲经笔记《波罗解说心义庄严论》等,对般若义理的解释开辟了新天地,对后来的般若研究影响极深。
到后期郭莽学派对经文的探源考究和义理的分析论证都达到了精细入微的地步。
时至今日对般若的文字和义理,无论从中观或唯识的角度作解释都已形成严格的定规,望文生义的随意性的解释已无立足之地。
在本文中将遵照龙树、月称到宗喀巴大师一脉相承的中观应承派法相性空学说,对《心经》的义理进行通俗的解释。
般若波罗密多从性质上分为法相波罗、经典波罗、道波罗、果波罗四种。
法相波罗:法相波罗指的是遍及一切事物的性空之相。
经典波罗:经典波罗也称文字波罗,是用语言文字表述的波罗智的性质、作用、特点、观修方法等,具体的指般若经典。
波罗智和其对象事物的法性本身是具体的东西,语言文字是一种代表思维概念的符号,它无法把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真实地诉诸人们的感觉经验,只能符号性地抽象地表达一种意思,人们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加以理解。
凡经验过的事物通过名称、形状的表述可以唤起记忆中的具体事物的印象、或者对经验过的各种事物印象的新的组合形象,由此可以得到理解。
但凡从未经验过的事物的情状,通过语言文字只能凭猜测想象形成一个抽象概念。
真正的波罗是见道以上的感知能力和感知对象,并非世俗智认识范围内的事。如果不凭借获得真波罗智的佛陀、圣贤用语言表达的经典波罗,我们怎么能够理解波罗的性质要领和求证方法呢?
如果不撑握有关波罗的知识,无思无想地静坐就能获得禅和真悟的话,那些长期处于休眼状态的动物不都成佛了吗?
那些不坚持戒行,不分善恶的人,连当佛教徒的资格都没有,还能称得上高僧禅师吗?
学佛的人首先应该懂得这些最基本的道理。
道波罗:道波罗也称观照波罗。真正的道波罗是指见道以上十地的入定状态中出现的直观智,出定后虽是十地菩萨也有分别心,不能称作波罗智。
果波罗:果波罗也称见性遍智波罗,是佛独有的智慧。
在佛地无出入定的区别,彻底消除了分别意识,其智慧已变成无意识的本能性的直观,就像无意识的阳光普照大地,滋生万物一样。
到那种境界,世俗心、分别意识虚构的海市蜃楼式的虚幻假相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才是真正的彼岸智。
第二节 正文解释
下面对《心经》进行通俗的解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原文)。
“观自在”是指观世音菩萨。“观”就是用大慈大悲心观看轮回中受苦受难的芸芸众生。“慈”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爱心”,“悲”是同情心,“大”就是“无限”的意思。
“观”也是关注、关照、关心之意。“自在”指智慧无碍、神通无碍,慈悲无量,变化无穷等自在自如的佛能。“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缩写,梵语意思是“菩提心”。菩提心指利众成佛之心。
凡具以大慈大悲为根本的利众成佛心愿的都称菩萨。一至七地称菩萨,八至十地为大菩萨。菩萨是入道的圣弟子,不是佛。现在有些谈佛法的人,连佛和菩萨的概念都分不清楚,还能说出高深的佛理吗?但需要知道,观音、文殊、菩贤等八大菩萨都是以菩萨身份度众的佛,绝不是真正的菩萨。
“深般若波罗密多”之“深”,指非世间智。“行”指正在“进行”或“体验”。
这句话连起来说就是:“观世音菩萨在定中观照彼岸智慧妙景时,见到五蕴皆空。”
“五蕴”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五蕴”是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总的概括。“蕴”指同类事物和元素的集合体。
“色”指有形状、有颜色、占据一定空间的物质实体,是物质世界的总称,在人则指肉体;
“受蕴”指人的感觉功能;
“想蕴”指产生表象,认识事物的功能,分为直觉型和思维型两种;
“行蕴”指除受想以外的一切感情和心理意识活动,俱舍论中分为49种;
“识蕴”指五官之识和心识。
受、想、行是从功能作用上分的,识是从性质上分的。“色”指物质存在,“识”指精神存在。“六识”是佛家统一的说法。“八识”、“九识”是唯识派的说法,中观派不承认“八识”、“九识”之说。
无论六识、八识,“识”都是指精神现象。阿赖耶种子是生活经验在意识深层种下的一种印象,绝不是指物质的东西。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原文)。
阿赖耶种子是生活经验在意识深层种下的一种印象,绝不是指物质的东西。至于“蕴藏在一切空间和物相里的阿赖耶和阿摩罗种子”之类的说法,纯属不懂装懂的瞎说,与佛学毫无关系。
佛家把存在分为有形有色的物质存在和无形无色有感知功能的精神存在两种。前者称“色”,后者称“名”,如十二因缘中的“名色”指的就是胎儿阶段的形体和意识。“五蕴皆空”是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意思。
藏译梵文本此处有“一切法皆性空”之句。
宗喀巴大师说:“‘一切法皆性空’一句概括了《心经》的全部内容,别处虽然文字表面上没有提到‘性空’二字,但凡是有‘空’字和‘无’字的句子,都应该按‘性空’之意理解。”“空”和“无”是“性空”、“性无”的省略字。
五蕴皆空是《心经》开头的一句话,也是心经全部内容的概括。般若波罗蜜多经典浩如烟海,但归根结底只是说明一个“空”字。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原文)。
梵文中的Ah(啊)代表性空,所以称为“一字波罗”。“空”是佛法的最根本的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佛法修练所要达到的一个最高境界。懂得了“空”的道理,就获得了文字波罗。不仅从道理上懂得,而且在定中真实体验到了“空”,就是进入真波罗境。所以我们首先从道理上正确理解“空”的概念至关重要。
过去和现在有许多人对佛法产生误解,堕入歧途,其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误解和不能正确理解空观。
有的人把“空”当做空洞无物,堕入虚无断见;有的人把“有”和“空”看成对立的矛盾,在现实世界面前堕入常见。
惟有龙树一派中观大师参透般若中观之理,区别真俗二谛,破除常断二见,提出俗谛意义上缘起之物并非“无”---以消除断见;真谛意义上的自性并非“有”(空)---以消除常见;同一事物既是众缘和合的缘起之物,又是本无自性的性空之相---进入中道。
俗谛是指世俗习惯所形成的见解和事物的现象,真谛是指波罗真见和事物的本质。
缘起是指世物的存在形式。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不是与其他事物毫无关联的单一独立的存在,而是在与其他事物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众缘和合的关系中形成和存在的。
每一个单独的事物本身既是多种分子和元素的组合物,又是其他事物的因果关系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缘起”。
这种缘起关系主要有三种:
一是因果关系,如种子与禾苗、客观对象与主观意识之间的关系;
二是相对关系,如大与小、长与短、好与坏之间的关系,若相对的一方不存在,则另一方也就无从说起;
三是名物关系,如事物和名称、事物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名称是事物的代号,名称与事物之间并没有确定的本质关系。
一种事物可以有多种名称,一种名称也可以指多种事物。一个玻璃杯在盛茶是可以称作“茶杯”,盛酒时可以称作“酒杯”,除了名称赋予它的物性外,它本身哪有“茶杯”、“酒杯”之类的自性呢?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原文)。
各种条件关系形成的缘起物的存在谁也否定不了,“空”也绝非否定这种形式的存在。如果否定这种存在,十二因缘、苦集灭道都成了自相矛盾的空话,还有什么佛法可言?
“空”是指事物的另一方面,就是缘起现象后面的性空本质。这里所指的“性”并非指物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物性,而是指一种“不依条件,独立自存”的“人性”和“物性”。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不依任何条件的、绝对独立存在的自性。宗教上有些如印度教数论派所谓永恒不变的、遍及一切事物的、不依任何条件绝对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存在和人的与生俱来的自我意识,都是愚昧无知所产生的虚构。这种虚构的自性自我意识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这种自性和自我意识产生自私和自利的欲望以及自私自利的欲望不可能满足时的怨恨。
贪欲和憎恨心理掩盖人们的光明本性,扭曲人们的思想情感,使人们产生烦恼,干出种种蠢事,造成种种恶业。
一旦获得正见,彻悟自性本空,就能从虚妄梦境中觉醒,铲除烦恼的根源,得到解脱。所以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原文)。
空慧被视为到达彼岸的妙智慧、解脱烦恼的“不二法门”、成佛之真道“佛母”的道理就在这里。
月称《中观四百颂疏》中说:“我们所说的‘空’,不是寺中无僧式的空,而是绳上无蛇式的空。”
“绳上无蛇”的意思是,曾有人被蛇蛟伤,怕蛇怕得要死,有一次在墙脚下发现一盘花绳子以为是蛇,吓得叫了起来,扭头便跑。绳上本无蛇而见蛇是惧怕心理造成的幻觉。虚幻的自性犹如绳上见蛇一样,空就是绳上无蛇的正见。
龙树说:“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不是缘起,因此,世界上也没有一件事物不是空性。”又说:“事物若有自性,何需依赖众缘,若是众缘和合,还有什么自性?”
比如一座房子,我们所看到的只有墙和屋顶、门窗以及组合形状和颜色。墙和屋顶门窗不是房子,造型色彩也不是房子,它们只是房子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都不是房子,那么离开这些组成部分房子又在哪里?
再看墙是一块块砖砌成的,墙上每块砖都不是墙,取掉不是墙的一块块砖,墙又何在?砌在墙上的砖和撤下来的砖数量不变,为什么砌起来是墙,撤下来就不是呢?如果说造型是墙的话,为什么不把墙的造型当做真的墙看待呢?为什么墙的造型不能起到墙的作用呢?砌墙的砖是由土和各种化学成分组成的,分解开砖的元素和成分,砖又何在?
这样看来不但房子没有称其为房子的自性,而且连组成房子的各个部分和原材料也没有称其为各个部分和原材料的自性。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像房子的存在一样,都无自性,所以说“法无我”。但不加分析思索,习惯上称作“房子”,也能起到房子的特殊作用的建筑物确实存在,这种存在就是缘起的存在。
但这种存在毫无自性可言,故谓“性空”
“人无我”和“法无我”本质上一样,只是所指对象不同。从人的主体意义上讲是“人无我”,从人体的器官、生命意识各个部分以及客观事物的角度来讲便是“法无我”。懂得这些基本道理,再看《心经》的原文就不那么难懂了。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原文)。
原文中“舍利子”一词出现过两次,都是观世音对佛的大弟子“舍利子”的呼语,后面应加冒号。
《心经》不是佛陀亲口讲的,而是先由智慧第一的舍利子问观世音:“众佛弟子如何学修深般若波罗密多行?”于是观世音向舍利子讲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讲完后佛祖对观世音说:“是的,是的,您说的很对,众弟子应该那样学修。”以此对观世音说的法表示认可和赞同。这一段在全文本《心经》中记载得非常清楚。
有人把“舍利子”解释成佛身上的“舍利子”,说什么“阿摩罗种子就是阿赖耶种子的坚固的‘舍利子’”。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即便是佛身上的舍利子,也指是的佛牙、佛骨、骨灰之类肉体的遗物,与阿摩罗(净识)种子和阿赖耶(藏识)种子毫无关系。
现在冒充佛法,信口开河的劣等宣传品国内外流传的不少,头脑简单,就会上当。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原文)。
这段话中,“诸法空相”是紧接着上面“五蕴皆空”推而广之说,不仅人身的五蕴皆空,凡一切事物(诸法)都是空相,即“性空”。
“法”是梵语Dharma(达摩)的意译。世亲的《论规》中说达摩一词有十种含义,一般指存在、认识对象、道路、风俗习惯、学说、法则规律等。此处的诸法指“一切存在的事物”。
性空相是一切事物的“真相”。从世俗所见(俗谛、假相)的缘起角度讲,缘生之物有生、有灭;
佛心有垢有净;
业根诸染有减少直至根除,福慧功德有增多直至圆满。
若不承认俗谛意义上的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减、有增这些事物的基本规律,因果、善恶、染净等佛法的基本道理就无从谈起,全部佛法的殿堂就会坍塌。
所以,从龙树到宗喀巴的中观大师一再强调,真俗二谛不可偏执,对初学者来说,“宁可执有,不可执空,执有可以从善积德,执空堕入歧途,其后果不堪设想”。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原文)。
“佛心”指一切生命的原始的灵心,根据《佛心经》说一切有意识的生命都有成佛的光明本性,称这种本性为“如来种子”。
这种灵性本质光明无染,因受愚昧、贪欲、怨恨、偏见等恶习的污染,就像铜镜上锈,变得愚暗无光,干出许多蠢事,造恶业,轮回受苦。一旦有机会获得正见,去染还净,便成福慧双身圆满的大自在---佛。
因此,《喜金刚续部》中说:“人心本光明,污染成凡胎,染净便是佛。”受染轮回是因缘,去染还净也需要通过修舍、戒、染、勤、定、慧波罗行,积累福慧因缘。若不积德行善,单靠静坐观空,至多升入六道中的无色界天,永远成不了佛。
从真谛法相意义上讲,物本性空,犹如无阻无碍无形无色的虚空。哪有生灭?哪有垢净?哪有增减?
从性空意义上讲,无论此岸彼岸、无论凡人和佛都法性平等,一律是空相。因此,佛的见空智慧被称作“平等智”。换一种说法,一切事物只有因缘促成的生灭,哪有自性的生灭?
灵心受染和去染还净也是暂时的因缘,若灵心的自性不洁,岂能去垢?如煤炭洗也洗不白。
反过来说,若灵心自性纯净,还有什么可去的“污垢”?
如果说,愚昧、贪欲、偏执等污染业根是人的自性本质,岂能减少根除?
如果说,善德智慧、光明圆满是人的灵心的自性,怎会有增减圆缺?
因为所说的“自性”是指一种不依赖因缘,永恒不变的性质。若真有这种自性,生灭、垢净、减增成为不可能。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心经原文)。
这一段话中在“无眼界”后面省略了“无耳界、无鼻界、无舌界、无身界”。这一段说的是“五蕴”、“十八界”,概括了整个主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
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根”指眼耳等器官神经,是六识借以产生的物质器官,也称内色。
色声香味触法称六境。境指处境,即眼识耳识等六识的对象,也是六识所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六境中的法境指的是意识对象和意境。眼界、耳界到意识界指的是六识,“界”表示事物的性质。
在获得见道正见后,在定中观照时,俗谛虚幻假相完全消失,融入事物的本质空境。在这种直觉境中,主客观、精神和物质世界“五蕴”、“十八界”都没有世俗所见的自性实在相,故称“空中无色,无受想行……”等。
这里的“无”是指“自性空无”,出定后除了佛以外都有所知障,俗习未除,仍有世俗所见相。
但人见道以后的世俗所见相,已不像凡俗眼中那样实在,件件显得虚幻,实执贪恋之心逐步减弱。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心经原文)。
这一段话是讲十二因缘的空相。十二因缘是生命在六道中轮回的因果连锁关系轮。三世为一轮,因果相连,流转不息。其顺序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无明”指愚昧;
“行”指因无明而产生的善恶行为;
“识”指受善恶行为染色的投生的识;
“名色”指胎儿的肉体和意识;
“六处”指眼、耳等六根器发育齐全的胎儿;
“触”指出生后初步接触到色、声、香、味处境的阶段;
“受”指感受到苦乐的阶段;
“爱”指性成熟阶段;
“取”指在爱欲驱驶下追求异性,为满足心理和生理欲望进行索取的阶段;
“有”指造就种种善恶业,来世的进程已定型;
“生”指重新投生;
“老死”指无常结局。
从无明到受染识属前世,从投生识到有属今世;重新投生属来世。来世和前世的一生都和今世一样,有无明、行、识、触、受、爱、取等过程,因相同,在十二支中被省略了。
从俗谛意义上讲,既有无明到老死的入世十二因缘,也有从无明尽到老死尽的出世因缘;但从真谛法相性空意义上讲,既无具自性的无明,也无具自性的无明尽,乃至既无具自性的老死,也无具自性的老死尽。一句话,因缘之外,别无自性。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心经原文)
意思是说在定中止观境中,既不存在感受的苦谛,也不存在苦因、烦恼集谛;既不存在脱苦的修持道谛,也不存在得脱的清净灭谛。既无破障的正见智慧,也无破除障碍所得的二净境界。
这“无”是指自性意义上的无,绝不是说没有“苦集灭道”和“正见”、“二净”。
苦集二谛是此岸世界的本质规律,道灭二谛是佛法的概括。
苦与集是因果关系,道与灭是因果关系,智和障是对立相克关系。智就是道谛,烦恼障就是集谛。
如果只从“无”字的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全面否定佛法。若不懂真俗二谛,把真俗二义相割裂,就会堕入错误的深渊。
菩提萨多,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经原文)
这段话的意思是:因在真悟空境中,无执实之所得相,所以,诸菩萨便依靠去实执这波罗妙智,而无执著挂碍(挂碍即障蔽有见、实见)。
因无爱执、实执,便没有空境中失去自我和周围一切的恐怖及远离世俗习性形成的真假颠倒、虚幻无实的梦境,彻底实现根除烦恼的清净涅槃。
“涅槃“的意思是”离苦得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妙三菩提。(心经原文)
这段话是说:过去、现在、将来诸佛,都是依靠波罗蜜多妙智,才获得无上殊胜功德真正遍知一切的大菩提。
“阿耨多罗”是无上,指殊胜无比的功德;
“三藐三菩提”是真正遍知一切的“佛智”,即“大菩提”。
这段话的意思和前一篇《般若波罗蜜多经》讲解中所说的“十方三世一切佛,舍此波罗行,别无成佛道”的道理是一样的。把波罗智称作“佛母”,把《般若十万颂》称作“母法”的原因也在这里。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心经原文)。
这一段是说明波罗蜜多智慧的威力和效用。“咒”梵语作Mandra(曼陀罗),原意为“拯救心灵”,现在一般的理解是“具有特殊功效的密语”。
“大神咒”的意思是般若波罗蜜多具有到达彼岸的神奇的功效;
“彼岸”是指与世俗之境界“此岸”相对的“佛的境界”;
“大明咒”是指波罗智具有消除愚昧的功效;
“无上咒”是指波罗智是遍知一切的无上智慧;
“无等等咒”的“无等”是指十地菩萨都无法相比的“最高佛地”,“无等等咒”是指波罗智能使凡夫达到与至无上的佛相等的地位。
这里所说的咒,不是指心咒,而是指《心经》所讲的彻底觉悟性空,破除实执积习的深妙波罗智慧。
由此便“能消除一切苦厄”,能战胜爱恨烦恼魔、身心不自在魔、沉弱亨乐魔、死神困扰魔,能得到心底平静的大安大乐。此法真实不虚,如法观修,便能验证。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嘎代嘎代(Ga di Ga di),巴热嘎代(Ba RaGa di), 巴热桑嘎代( Ba Ra Sang Ga di),保地索哈(Bao di Suo ha)(心经原文)。
字面的意思:嘎代,嘎代,是“去,去”,巴热嘎代是“到彼岸去”,巴热桑嘎代是“到真正的彼岸去”,保地索哈是“筑基菩提”。
咒语字背后的含义是:去资粮道,去加行道,去见道,去修道,去到佛地!
当然,这个咒语翻译得还不完整,我在所附的《心经》中作了纠正。
《心咒》字数虽少,其含义却相当深广,整个包括菩萨乘五道、十地、十波罗的全部内容。
五道中的资粮道和预备道(也叫加行道)是世间善道;见道和修道是菩萨道。
修道分十个层次称十地,按破俱生障和获得十波罗功德区分。最终道也称无学道,是佛地。这五道、十地、十波罗代表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全部内容。
要想对《心经》和《心咒》了解和透彻,必须读弥勒《现观般若庄严论》及其疏解,除此而外绝无捷径可寻。
对般若的解释从古到今只有中观、唯识两家。中观遵龙树《六论》和弥勒《庄严论》;唯识遵无著世亲的《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等。
藏传佛教以中观为主,汉传佛教中玄奘以下受唯识论的影响较深。
无论中观、唯识都有佛经的经典根据和严谨细致的论证方法,完整的理论体系,代代相传的传承系统。
在这篇文章中对《般若心经》的解释,都是遵照宗喀巴等著名学者的观点进行解释的,谈不到任何创见,解释错了的由本人负责,不能怪罪于前贤。
但愿般若之光,普照人间!
点击查看更多相关文章: